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七絃琴

(古希臘民間彈撥樂器)

鎖定
七絃琴是古希臘民間的一種彈撥樂器,傳説為赫爾墨斯創造,於公元前六世紀左右傳遍歐洲,現已淘汰。
中文名
七絃琴
時    代
古希臘
又    稱
詩琴,里拉琴
地    點
歐洲希臘

七絃琴古希臘七絃琴

七絃琴 七絃琴
古希臘的七絃琴稱為詩琴,古代歐洲希臘民間的一種彈撥樂器
詩琴是象徵音樂的標記。詩琴有着悠久的歷史,傳説中的詩琴是由希臘的神赫爾墨斯宙斯之子)發明的:有一天,赫爾墨斯在野外散步時無意中踩着了一個會發音的東西,拾起來一看,原來是一個烏龜殼,上面留着一條筋,由於受到振動而發音。赫爾墨從這裏得到了啓示,他後來用烏龜殼作為底座,蒙以牛皮,作為共鳴箱。上面支着兩隻小牛角,上部之間有一橫樑,架上四根弦(筋),這樣就製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詩琴。演奏時,抱於懷中,左手按弦,右手彈撥,發出優美悦耳的聲音。這樣就製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詩琴。
到了公元前七世紀,被譽為希臘音樂之父的脱爾潘德將詩琴的四根弦先後增為五根和七根弦,琴身底座及支架為木質結構,可以看着當時的符號譜來撥奏,這就更方便了。
希臘人把詩琴尊為國樂器,每當祭祀阿波羅太陽神時就要演奏它。後來又有人將琴絃增為十一根弦,琴身也隨着鑄造業的發展增加了金屬材料,音質就更加悦耳動聽了。
公元前六世紀左右,希臘有位著名的女音樂家和詩人薩福,她不僅擅長演奏詩琴,而且能歌善舞。她在巴爾幹半島各地巡迴演出時,她的琴藝、美妙的歌喉和動人的舞姿受到各地人民的歡迎,傳説詩琴這一樂器就是這樣傳遍了歐洲各個國家。
在繪畫史上,有不少畫家都曾畫過她的肖像,她那懷抱詩琴飄逸欲仙的美麗的神態得以傳於後世,長期留在人們的記憶中。經過約一千年以後,詩琴作為樂器雖然逐漸被琉特琴(類似曼陀林的一種樂器)所淘汰,但人們始終懷念着這一典雅、勻稱、古樸的樂器形象。作為一中最古老的樂器,詩琴成了美妙音樂的象徵。於是,許多國家的人民就將它作為音樂的標誌,在音樂會舞台的帷幕上常常懸掛着它,一直沿用。

七絃琴中國七絃琴

七絃琴結構

琴一般長約三尺六寸五(約120—125公分左右),象徵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説象周天365度)。一般寬約六寸(20公分左右)。一般厚約二寸(6公分左右)。琴最早是依鳳身形而製成,其全身與鳳身相應(也可説與人身相應),有頭,有頸,有肩,有腰,有尾,有足。
七絃琴 七絃琴
“琴頭”上部稱為額。額下端鑲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稱為“嶽山”,又稱“臨嶽”,是琴的最高部分。琴底部有大小兩個音槽,位於中部較大的稱為“龍池”,位於尾部較小的稱為“鳳沼”。這叫上山下澤,又有龍有鳳,象徵天地萬象。嶽山邊靠額一側鑲有一條硬木條,稱為“承露”。上有七個“弦眼”,用以穿系琴絃。其下有七個用以調絃的“琴軫”。琴頭的側端,又有“鳳眼”和“護軫”。自腰以下,稱為“琴尾”。琴尾鑲有刻有淺槽的硬木“龍齦”,用以架弦。龍齦兩側的邊飾稱為“冠角”,又稱“焦尾”。
七根琴絃上起承露部分,經嶽山、龍齦,轉向琴底的一對“雁足”,象徵七星。
琴腹內,頭部又有兩個暗槽,一名“舌穴”,一名“音池”,一名“納音”尾部一般也有一個暗槽,稱為“韻沼”。與龍池、鳳沼相對應處,往往各有一個“納音”。龍池納音靠頭一側有“天柱”,靠尾一側有“地柱”。使發聲之時,“聲欲出而隘,徘徊不去,乃有餘韻”。由於琴沒有“品”(柱)或“碼子”,非常便於靈活彈奏,又具有有效琴絃特別長,琴絃震幅大,餘音綿長不絕等特點,所以才有其獨特的走手音。
就構造而音,琴的各部分結構十分合理。其體積不大不小,既便於攜帶,又方正雅緻。有心品琴,其形已足以使人心怡。從琴各部分的命名亦可著出琴制之受儒家思想的影響。
琴前廣後狹,象徵尊卑之別。宮、商、角、徵、羽五根弦象徵君、臣、民、事、物五種社會等級。後來增加的第六、七根弦稱為文、武二絃象徵君臣之合恩。十二徽分別象徵十二月,而居中最大之徽代表君象徵閏月。古琴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種音色,分別象徵天、地、人之和合。這些古琴形制命名的象徵意義實反映出儒家的禮樂思想及中國人所重視的和合性。因為禮的作用是為了保障個體,使個性有所發揮,樂以同和,其作用是與羣體諧協。禮樂之同時並用可使個體和羣體之間能互相調劑,形成人與人之間平和而合理的生活。所以禮樂這兩套表面相反的技藝的推行,實為求達到相輔相成的和合性的目的。而從古琴形制命名所借用的社會秩序、等級的名稱來著,可見其製作形制即寓有教化人倫的深意。

七絃琴演化

唐琴尤其是盛唐之琴,造型肥而渾圓。現存的唐琴大部分常在龍池、鳳沼的面板上貼有兩塊小桐木,作為假納音,直至明代初期,仍有制琴家採用這種方法。唐琴的斷紋以蛇腹斷為多,也有冰紋斷、流水斷等。其表面漆灰則有墨、慄殼色兩種,有硃紅漆者皆為後人修補時所加。灰胎皆為純鹿角灰,用麻布自下而上包裹琴背兩側直至面板邊際,以防止上下板開膠。這些琴的邊長皆在120至125釐米之間。
宋代的古琴發生變化,全長128釐米,肩寬25釐米,琴身扁而長大,尺寸大於傳世唐琴,為北宋琴主要風格之一。南宋,除仿古之作外,體形則逐漸扁平狹小,尤其是仲尼式古琴,呈聳而狹之狀,為南宋制琴的主要風格。宋人制琴以桐面梓底或松杉面底為主要制琴材料。斷紋有蛇腹斷、冰紋斷、流水斷等,牛毛斷則鮮見。灰胎仍以鹿角灰為主,也有用麻布打底者,但不多見。北宋晚期還出現了八寶灰(即將金銀珠翠珊瑚等碾碎混入鹿角灰共用)的用法。宋代是唐以後制琴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官方甚至設局制琴,即所謂“官琴”。元代制琴是宋、明之間的過渡期製品,由於歷時比較短,現存的實物也比較少。明代造琴之多盛況空前,不論皇帝親王還是官宦之家,好琴者甚多。其宗室制琴就有寧王、衡王、益王、潞王四大名家。四王之中惟潞王造琴最多,製作始於崇禎年間,據傳達四五百張之多,且式樣尺寸一致,均按年份次序編號刻款於腹內;琴背刻有琴名“中和”,敬一主人題“仰長江水”詩文以及“潞國世傳”大印一方,皆用八寶漆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