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七律·登廬山

鎖定
《七律·登廬山》是毛澤東的詩作。此詩首聯從動態入手寫廬山突兀凌空的雄姿和登山者豪邁振奮的神情;頷聯承上展開,表現出對各方敵對勢力的蔑視以及億萬人民高漲的勞動熱情,形象地概括了當時的國際鬥爭態勢和中國的對策;頸聯描寫登廬山後的遠眺之景,展示出超視野的大江奔流的形象境界,是當時中國朝氣蓬勃的社會主義建設聲浪的詩化反映;尾聯以幽默的形式來否定世外桃源的存在,説明在沒有階級鬥爭的桃花源耕田只能是幻想。全詩以景寫意,虛實結合,動靜相應,既寫登高望遠的景緻,也寫極目遠眺的情懷,具有高度的藝術概括力和深刻的審美內涵。
作品名稱
七律·登廬山
作品別名
登廬山
出    處
毛澤東詩詞
作    者
毛澤東
創作年代
現代
創作時間
1959年
作品體裁
七言律詩
字    數
56

七律·登廬山作品原文

七律·登廬山
一山飛峙大江邊,躍上葱蘢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熱風吹雨灑江天
雲橫九派浮黃鶴,浪下三吳起白煙
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裏可耕田 [1] 

七律·登廬山註釋譯文

七律·登廬山詞句註釋

⑴廬山:又稱匡廬、匡山,在江西省北部,景色秀美。詩前原有小序:“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九日登廬山,望鄱陽湖、揚子江,千巒競秀,萬壑爭流,紅日東昇,成詩八句。”後湖南省委第一書記周小舟看過後,建議刪去小序,毛澤東採納了該建議。
⑵一山:指廬山。峙(zhì):聳立。大江:指長江。
⑶葱蘢:草木青翠茂盛,這裏指山頂。四百旋:廬山登山公路建成於1952年至1953年之間,全長三十五公里,有近四百處轉彎。旋,盤旋。
⑷“冷眼”句:詩人對來自各方的敵對勢力持藐視態度。
⑸熱風吹雨:“大躍進”時期,中國人民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勞動中來,汗水像雨水般揮灑着。江天:江和天,此指國內,與“世界(國際)”相對。
⑹九派:泛指中國的所有河流。毛澤東1959年12月29日在一封信上説:“九派,湘、鄂、贛三省的九條大河。究竟哪九條,其説不一,不必深究。”
⑺三吳:古代指江蘇省南部、浙江省北部的某些地區。這裏泛指長江中下游。
⑻陶令:指陶潛,一名淵明,字元亮,東晉詩人。他曾經做過彭澤縣令,故稱陶令。他辭官後歸耕之地,離廬山也不遠。曾寫過《桃花源記》,描繪了沒有剝削和壓迫的田園生活,類似於烏托邦。
⑼“桃花”句:詩人在此不是真的在問陶淵明會不會去桃花源,他實際上在歌頌新社會的美好圖景。 [2-3] 

七律·登廬山白話譯文

在聲勢浩大的長江邊,聳峙着一座高山,經過幾百個險急的彎道,跳躍似的走進那葱蘢的山間。
冷靜地展望這變化的世界,炎熱的風吹着雨,灑落在江邊。
雲橫遮在眾多的河流上,似乎有黃鶴漂浮在上面,波浪直向吳越之地衝去,濺起白色的雲煙。
昔日的陶潛不知道要到什麼地方去,桃花源裏還可不可以種田? [4]  [5] 

七律·登廬山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1959年,其時正在“大躍進”運動期間。在“大躍進”運動全面展開的形勢下,在反對右傾保守思想的指導、推動下,黨內許多人的頭腦都熱了起來。缺乏領導工業生產經驗的各級領導幹部層層加碼,在原來高指標的基礎上紛紛提出更高的生產指標,這些反過來又對黨中央、毛澤東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根據這些不實際的情況,毛澤東進一步提出更高的要求,並且深信這是可以實現的。從而,使以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和“共產風”為主要標誌的“左”傾錯誤,在全國範圍內嚴重氾濫開來,使城市和農村的經濟建設受到傷害,國民經濟已經出現嚴重困難。毛澤東根據自己到各地視察所瞭解的情況,判斷國內當時形勢而得出的總評價卻是“成績很大,問題不少,前途光明”。這時,他雖然已經覺察到在運動中出現了“左”傾錯誤,並準備予以糾正,但對於錯誤的嚴重性,沒有足夠的認識,他説:“從全局來講,還是九個指頭和一個指頭的問題。成績還是主要的,問題沒有什麼了不起。”他不同意“大躍進”得不償失的看法。因此,仍然對大躍進、大鍊鋼鐵、人民公社化運動的現實抱着讚賞和歌頌的態度。1959年6月29日,毛澤東辭別故鄉韶山後,和彭德懷等同志來到廬山,參加在那裏召開的政治局擴大會議。當汽車貼着陡哨的山壁盤旋而上的時候,毛澤東被廬山壯美的景色所吸引,欣然下車步行了一段路。當晚下榻於廬山的牯嶺住所,寫下《七律·登廬山》。 [6]  [7] 

七律·登廬山作品鑑賞

七律·登廬山整體賞析

此詩首聯從動態入手。“飛峙”句寫山,“躍上”句寫人,廬山突兀凌空的雄姿,登山者豪邁振奮的神情,俱活現於這“飛”“躍”二字之中。詩的頭兩句合起來,山和人的氣勢精神相互交融,相得益彰,構成一幅巨人躍上欲飛的崇山高峯的奇偉形象境界,言有盡而意無窮。這兩句樹立的形象和帶起的氣氛,為進一步展現詩的壯闊恢宏境奠定了基調,打開了氣勢非凡的局面。
頷聯承接“躍上葱蘢”展開,登高望遠,似乎世界的風雲變幻,盡收眼底。“冷”是指冷靜、冷淡面對反華勢力的叫囂,“熱”一語雙關,既是對自然現象的描述,同時也喻指當時轟轟烈烈的“大躍進”運動。這兩句展現的超視野畫面,形象地概括了當時的國際鬥爭態勢和中國的對策,具有濃郁的時代氣息。頭一句掃描海外世界,表明當時國外反華反共勢力不是一兩家,而是多家。他們搞起了反華反共大合唱,日漸器張猖狂。但是,詩人卻絲毫不把他們放在眼裏,而是嗤之以鼻,認定他們的反華反共行徑只不過是螳臂當車而已。因此,詩人顯得十分冷靜,他傲然獨立於時代風雲的制高點上,居高臨下,鎮定從容,投以冷眼,極端蔑視海外世界的反華反共羣醜。第二句所展現的盛夏天地,是一派風助雨勢,雨灑大江,江濤更加高漲的景象。由於是超視野的景象,所以風雨江浪的聲勢顯得更為浩大。這幅景象,寓意深廣。這是作者懷着極度喜悦的心情,託物奇意,借景抒懷,表明中國人民面對國外反華反共勢力在投以冷眼表示蔑視的同時用實際行動針鋒相對地作出了回答。
頸聯借想象的翅膀,馳騁於長江上下,西望武漢,九派之上,彩雲當空,黃鶴高翔;東眺三吳,波濤滾滾,煙霧繚繞。這裏是描寫登廬山後的遠眺之景。這兩句展示的超視野的大江奔流的形象境界,是詩人的廣闊胸襟、磅礴氣概、激昂情感與浩蕩遼遠的大江奔流景象對應遇合的藝術傑作。作者寓情於景,寓理於境,達到了最完美的程度。讀者面對這種形象境界遐思神往,會很自然地領悟其中的隱喻內涵:這正是神州大地朝氣蓬勃的社會主義建設聲浪的象徵顯現和詩化反映。詩人以無產階級戰略家的氣魄引導的這一時代洪流,標誌着人類社會發展的趨勢,正以萬里長江不可阻擋之勢向前奮進。
尾聯由遠觀轉為近視,以反問的形式説明了一個樸素的道理:幻想在烏托邦式的理想社會里耕耘勞作,永遠不可能在現實中看到。詩人在尋呼中這樣發問,流露出了對陶令的幾分關切和嘆惋之情。“與世隔絕”的桃花源這一超視野的今人尋呼古人的形象境界,將全詩的意境拓展到了宏闊悠遠的歷史空間,融古於今,深化了主題,具有更強的藝術概括力。毛澤東懷有強烈的歷史意識,博古通今,對陶淵明十分熟悉。他在廬山吟詩,心潮在現實和歷史間迴旋,自然想到了陶淵明,想到了陶淵明那著名的世外桃源的社會理想模式。詩中所猜想的陶令的去向,是合乎歷史邏輯的。因為古人陶令,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只能追求自己當時才可能有的社會理想,他只能幻想着到桃花源這樣的世外樂土去耕田。惟有今朝當家做主了的中國人民,才能按照社會發展規律,將社會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當作自己的理想目標,併為實現這樣的崇高目標努力奮鬥。
《七律·登廬山》的總體風貌氣勢,呈現出一種雄奇宏闊的壯美特色。這種感染力很強的美的形態,是由詩的思想感情內涵,特別是詩人的個性氣質和審美風格所決定的。 [3]  [6] 

七律·登廬山名家評價

中國現代作家郭沫若:“‘熱風吹雨灑江天’句,我也仔細反覆吟味了多遍,覺得和上句‘冷眼向洋看世界’不大諧協。如改為‘熱情揮雨灑山川’以表示大躍進,似較鮮明。”(《毛澤東的詩賦人生》) [6] 
中國作家協會原會員周振甫:“‘熱風吹雨灑江天’,這句實際上是比喻,比喻農村幹部的頭腦發熱,吹起熱風,影響全國各地。”(《毛澤東詩詞欣賞》) [8] 
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研究員龍劍宇:“毛澤東一生都有‘桃源’理想,在他的早年則表現為一種空想社會主義,後來才用馬列主義加以改造。可是在此次登廬山前後,他的那種‘空想’似乎又有些復活。此詩即反映這種情況。”(《毛澤東詩歌風景線》) [4] 

七律·登廬山作者簡介

毛澤東像 毛澤東像
毛澤東(1893—1976),字潤之,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詩人,馬克思列寧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創立者。著有《毛澤東詩詞》《毛澤東文集》等。 [9] 
參考資料
  • 1.    張治生 將小成.國文經典讀本[M].西安: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42
  • 2.    季世昌.毛澤東詩詞新解[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0:243
  • 3.    吳正裕.毛澤東詩詞全編鑑賞[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7:223-236
  • 4.    龍劍宇.毛澤東詩歌風景線[M].南京: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21:295-299
  • 5.    良石 王會軍 武煥平.毛澤東詩詞[M].北京:台海出版社,2012:42214-216
  • 6.    曾 珺.毛澤東的詩賦人生[M].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21:218-221
  • 7.    王曉東.毛澤東詩詞解讀[M].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16:229-234
  • 8.    周振甫.毛澤東詩詞欣賞[M].北京:中華書局,2010:135-138
  • 9.    夏徵農 等.辭海(縮印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1759-1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