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丁香

(革命烈士)

鎖定
丁香(1910-1932),又名白丁香,江蘇蘇州人。棄嬰,父母賜名丁貞;後為聖約翰堂美籍宣教士白美麗收養,更名白丁香。1930年4月,在東吳大學加入共青團。次年1月,在東吳大學肄業,前往上海共青團青年部工作,同時轉為中共黨員;公開身份是上海聖約翰大學文學院代課教師。1932年9月,丁香被組織派往北平重建被敵人破壞的秘密聯絡站,由於叛徒出賣而不幸被捕。同年12月3日夜10時許,在雨花台壯烈犧牲,年僅22歲。 [1-2] 
中文名
丁香
別    名
白丁香
國    籍
中國
籍    貫
江蘇蘇州
出生日期
1910年
逝世日期
1932年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丁香人物生平

丁香,又名白丁香,白丁香從小生活在教會環境中,15歲時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東吳大學。在校園裏,她遇見了一生的摯愛“阿樂”(樂於泓)。兩個進步青年,因音樂互相吸引。丁香擅長彈鋼琴,阿樂喜歡拉二胡,校園裏和住宿處經常傳來他們悠揚的樂曲聲和歡快的笑語聲。1930年4月,在東吳大學求學期間,白丁香和樂於泓一起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青年團。1931年1月,白丁香跟隨養母來到上海聖約翰大學成為一名老師。她的秘密身份是共產黨員,負責上海共青團青年部的工作。 [3] 
此後一年多的時間裏,這對情侶雖然在不同的崗位上貢獻着自己的力量,但同樣都在隱蔽戰線,所以他們儘量減少接觸的次數和時間。二人彼此牽掛,又不能違反組織紀律。他們想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用琴聲來報平安。二人相約在每週固定的時間,阿樂會走過丁香租住的閣樓,這個時候屋中就會傳出《聖母頌》平和的琴聲,這就是他們都安全的信號。 [3] 
1932年4月,經組織批准,兩人在上海舉辦了秘密婚禮。幸福而甜蜜的新婚生活僅過去五個月,白丁香就被黨組織派往北平重建被敵人破壞的秘密聯絡站,此時她已懷有身孕。剛到北平不久,白丁香遭遇叛徒出賣,不幸被捕。為了勸降白丁香,敵人承諾只要簽字宣佈脱離共產黨,她和孩子就可以平安無事。儘管敵人對她用盡了酷刑,看似柔弱的白丁香卻表現出鋼鐵般的意志,她堅決不低頭。敵人找來了她的美國養母,面對白丁香視死如歸的堅決,養母流着淚,為女兒梳了最後一次頭。1932年12月3日,白丁香帶着腹中不到三個月的孩子,在雨花台英勇就義。 [3] 

丁香人物紀念

1982年,在丁香犧牲50週年的紀念日裏,樂於泓來到雨花台, 在丁香就義的地方,親手種下了一棵丁香樹。
南京雨花台烈士紀念館,丁香烈士的事蹟展板。 南京雨花台烈士紀念館,丁香烈士的事蹟展板。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