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丁香茄

鎖定
丁香茄(學名:Ipomoea turbinata Lag.)是旋花科、番薯屬的植物。中國河南、湖北、湖南有栽培,雲南南部有野生。生於海拔580-1200米的灌叢中或河漫灘幹壩。分佈於墨西哥至南美洲的哥倫比亞及巴西,大小安的列斯羣島,熱帶非洲及附近島嶼,印度,錫金,緬甸,越南至日本,菲律賓有栽培。
其乾燥成熟種子可入藥,又名華佗豆,天茄子
中文名
丁香茄
拉丁學名
Ipomoea turbinata Lag.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2] 
茄目
旋花科
番薯屬
丁香茄
命名者及年代
Lag.,1816 [2] 

丁香茄形態特徵

丁香茄
丁香茄(14張)
一年生粗壯纏繞草本,莖圓柱形,具側扁的小瘤突,幼枝綠色,老枝污紅色。葉心形,具長的鋭尖頭或長的尾狀尖,上面草綠色,具稀疏平展的微柔毛或無毛,脈稍突出,下面稍蒼白色,具密集的露狀小點,脈極突出;具長的葉柄。 [3] 
花美麗,紫色,腋生,單一或成腋生少花的捲曲的花序,具短而粗的總花梗;花梗粗厚,肉質,棒狀,結果時具豐富的乳汁,果熟時極增粗;萼片卵形,肉質,無毛,背面龍骨狀突起,邊緣蒼白色膜質透明,外面3片具肉質的直立伸長的芒,長5-8毫米(除芒),內面2片較小,芒較短,果熟時萼顯著增大;花冠較小,紫色或淡紫色,瓣中帶薄,多脈,管長圓柱形,長2-3釐米,上部寬展,冠檐漏斗狀,花冠裂片三角形,頂端漸尖,長0.7-1釐米;雄蕊及花柱不伸出或微伸出;雄蕊花絲長,花葯大,基部心形;花盤淺杯狀;子房無毛,2室,4胚珠;柱頭大,2球狀。蒴果球狀卵形,具鋭尖頭。種子4,大而平滑,三稜形,背拱,側面平,黑色,無光澤。 [1] 

丁香茄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580-1200米的灌叢中或河漫灘幹壩。

丁香茄分佈範圍

中國河南、湖北、湖南有栽培,雲南南部有野生。分佈於墨西哥至南美洲的哥倫比亞及巴西,大小安的列斯羣島,熱帶非洲及附近島嶼,印度,錫金,緬甸,越南至日本,菲律賓有栽培。 [1] 

丁香茄主要價值

天茄子“救荒本草稱丁香茄,茄(注:幼果)作蜜煎,葉可作蔬”(據“植物名實圖考”)。在菲律賓種子作蛇藥,並作瀉藥。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