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丁公藤

(旋花科旋花族植物)

鎖定
丁公藤(Erycibe obtusifolia Benth.)是旋花科旋花族植物。株長達20米;幼枝具稜;葉革質,橢圓形或倒卵形,先端體或圓,基部楔形,兩面無毛;腋生花序少花或多花,頂生花序總狀,花序軸被淡褐色短柔手,花葯頂端漸尖,與花絲近等長;漿果紅或黃色,卵狀橢圓形; [7]  花期6-8月。 [8]  因項羽手下的將領丁公用後很有效,因而得名“丁公藤”。 [9] 
丁公藤分佈於廣東、海南、雲南等省地。 [10]  性喜涼爽濕潤的氣候,較耐寒、耐乾旱瘠薄,不耐澇。以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栽培較好。 [11]  多生長在山谷濕潤密林中或路旁灌叢。 [12]  一般繁殖方式為分株繁殖。 [13]  丁公藤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屬於易危(VU)。 [14] 
據《本草綱日》中記載丁公藤:“煮汁服,治上氣咳嗽。治諸風尤捷。”其味辛,性温。歸肝、脾、胃經。有祛風除濕,消腫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跌僕腫痛等症狀。 [15]  還可用於治青光眼。另外,廣東的“馮了性”藥酒,就是以丁公藤等為主要原料浸製而成。 [16]  此藥治病之功最初為嶺南丁姓老者發現並推廣應用。 [17] 
中文名
丁公藤
拉丁學名
Erycibe obtusifolia Benth.
別    名
斑魚烈
麻辣仔藤
麻辣天
麻辣子藤
包公藤
植物界 [6]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茄目
旋花科
丁公藤屬
丁公藤
旋花族
命名者及年代
Benth.,1861
保護級別
易危(IUCN標準)

丁公藤植物學史

丁公藤 丁公藤 [18]
Hoogl. (1953)將產於中國廣東海南原被侯寬昭(1946)定名為光滑丁公藤(Erycibe laevigata Wall ex Choisy: F. C. How)的[應是光葉丁公藤Erycibe schmidtii Craib )]一類植物,認為也應該是丁公藤(Erycibe obtusifolia Benth.),實則兩者的葉片和果實形態明顯可以區別,不能認為是同一種。 [1] 

丁公藤形態特徵

旋花科丁公藤屬的大木質藤本植物,株長達20米;幼枝幹後黃褐色,明顯有稜,不被毛;葉革質,橢圓形或倒卵形,長6.5-9釐米,寬2.5-4釐米,先端體或圓,基部楔形,兩面無毛,側脈4-5對,在葉面不明顯,在背面微突起,至邊緣以內網結上舉;葉柄長0.8-1.2釐米,無毛; [1]  聚傘花序腋生和頂生,腋生花序少花或多花,頂生花序總狀,長度均不超過葉長的一半,花序軸、花序梗被淡褐色柔毛;花梗長4-6毫米;花萼球形,萼片近圓形,長3毫米,外面被淡褐色柔毛和有緣毛,毛不分叉;花冠白色,長1釐米,小裂片長圓形,全緣或淺波狀,無齒;雄蕊不等長,花絲長可至1.5毫米,花葯頂端漸尖,與花絲近等長,花絲之間有鱗片,子房圓柱形,柱頭圓錐狀貼着子房,兩者近相等長;漿果紅或黃色,橢圓形,長約1.4釐米; [1]  [7]  花期6-8月。 [8]  因項羽手下的將領丁公用後很有效,因而得名“丁公藤”。 [9]  [19] 

丁公藤產地生境

分佈於廣東、海南、雲南等省地及沿海島嶼。 [10]  多生長在山谷濕潤密林中或路旁灌叢。 [1]  [12] 

丁公藤生長習性

丁公藤性喜涼爽濕潤的氣候,較耐寒、耐乾旱瘠薄,不耐澇。以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栽培較好。 [11] 

丁公藤繁殖方法

丁公藤一般繁殖方式為分株繁殖。 [13] 
播種繁殖
播種前種子或植株的處理尤其關鍵,直接關係發芽率或成活率。丁公藤種株的處理宜放入含25×10-6;2,4-二氯苯氧乙酸的水中浸2小時,有效促進生根。 [2] 
田間管理主要考察在大田種植過程中,追肥時施肥類別及頻率對藥材產量或指標性成分含量的影響。除施肥指標外,其它因素相同。按每株硫酸氨0.15千克,氮磷鉀複合肥0.15千克,糞水25千克,糞水2千克加氮磷鉀複合肥0.05千克的用量施肥,每年分別在4月、7-8月、10-11月施肥3次。 [2] 
扦插繁殖
選擇半木質化,健壯無病蟲害的當年生枝條用於扦插。修剪枝條,每技保留1/2或1片葉子,枝條切口呈斜面。用清水將生根粉配製成不同濃度的生根液,將枝條切面處2-3釐米浸於生根液中約3分鐘,取出晾於,扦插至已消毒的培養土中。扦插後置於室內(温度20-25℃,光照度1000勒克斯)培養,前3天澆灌稀釋後的生根液,3天后澆自來水。 [3] 

丁公藤主要價值

丁公藤 丁公藤 [18]
據《本草綱日》中記載丁公藤:“煮汁服,治上氣咳嗽。治諸風尤捷。”其味辛,性温。歸肝、脾、胃經。有祛風除濕,消腫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跌僕腫痛等症狀。 [15]  還可用於治青光眼。另外,廣東的“馮了性”藥酒,就是以丁公藤等為主要原料浸製而成。 [16]  此藥治病之功最初為嶺南丁姓老者發現並推廣應用, [17]  主治風濕有特效。 [1] 

丁公藤保護現狀

丁公藤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易危(VU)。 [4]  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屬於易危(VU)。 [5]  [14] 
參考資料
  • 1.    丁公藤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0-11-25]
  • 2.    鍾燕珠,陳建南,周福生,許仕傑,鄭偉仁,林良誠.丁公藤等5種中藥材規範化種植關鍵技術研究[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4,(第15期):98-100
  • 3.    楊錦芬,劉卉,張月明,詹若挺,陳蔚文.丁公藤扦插繁殖與組織培養研究[J].廣東農業科學,2012,(第16期):29-32,239
  • 4.    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引用日期2020-11-28]
  • 5.    丁公藤  .中國珍稀瀕危植物信息系統[引用日期2021-06-12]
  • 6.    丁公藤 Erycibe obtusifolia|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引用日期2023-03-06]
  • 7.    丁公藤  .植物誌[引用日期2023-04-12]
  • 8.    李勇主編,中國中草藥圖典,上,青島出版社,2019.01,第264頁
  • 9.    (明)李時珍著,本草綱目,白話手繪彩圖典藏本,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12,第312頁
  • 10.    徐鴻華,樓步青,黃海波主編,精編中草藥識別與應用圖譜,廣東科技出版社,2017.01,第300頁
  • 11.    陳士林,中華醫學百科全書,中藥資源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8.04,第66頁
  • 12.    丁公藤  .植物誌[引用日期2023-04-12]
  • 13.    陳士林,中華醫學百科全書,中藥資源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8.04,第66頁
  • 14.    丁公藤  .植物誌[引用日期2023-04-12]
  • 15.    李勇主編,中國中草藥圖典,上,青島出版社,2019.01,第264頁
  • 16.    曾定夷編輯,廣東風物誌,花城出版社,1985.10,第499頁
  • 17.    温長路編著,實用中藥歌訣,第3版,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2.09,第129頁
  • 18.    温玉波、李海濤主編.一分鐘速查中草藥全圖鑑: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2020.01:170
  • 19.    丁公藤|Erycibe obtusifolia  .植物誌庫[引用日期2023-07-16]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