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一貫制學校

鎖定
一貫制學校是根據國家教育法有關實施(包括九年制和十二年制)教育年限的規定組建起來的,貫穿小學與中學教育的一體化學校。它是興起的一種新型辦學模式,體現了教育的一體化和規模集聚效應。
中文名
一貫制學校
屬    性
貫穿小學與中學教育的一體化學校

一貫制學校基本情況

教育一體化體現在學制設置上,把教育的功能主要定位在發展而不在選拔,這符合義務教育的公平原則;教育規模集聚體現在資源重組上,把教育資源組合成一個規模適當、結構合理、聯繫密切的集聚體,更好地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這符合義務教育的辦學宗旨。

一貫制學校主要特點

一是與國家所規定的義務教育年限一致。在義務教育年限中,連續而均衡地施行基礎教育中的小學與中學階段教育。二是小學與中學連綴為一體。學生從一年級開始,相繼完成小學至中學教育,其間不間斷、不選拔,一貫制地接受學校教育。三是就近入學、取消招生考試。小學就近入學、劃片招生;完成小學階段教育直接升入中學階段,不組織畢業、升學或招生考試。四是實行統一的學校行政、教育、教學管理,保證素質教育的要求和要素在各個層級、組織、機構中得到有效的落實。

一貫制學校辦學優勢

一貫制學校有利於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

一貫制學校彌補了分散辦學的不足,可以集中某個地區的辦學優勢,合理利用教育資源,有利於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如教師可以中小學互補調劑、運動場地中小學可以共用,實驗儀器、圖書資料、網絡資源、多媒體等設施都可以發揮更大的效益。同時,在教育經費有限的情況下,可以集中資金投入,添置教學設施,提高學校辦學層次,使經費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減少重複投資,提高教學資源利用率。因此,許多地方有規模地推廣一貫制辦學體制。

一貫制學校有利於教育教學的改革

一是有利於教師隊伍建設。一貫制學校的管理人員指數減少,可以把更多的編制留給教學一線教師,有利於教師隊伍的優化和競爭。如原來兩所學校的辦公室、財務、人事、後勤等科室合併後,富餘人員可以補充到教學一線。
二是任課教師可以實行優勢互補、交叉代課。學校在用人上可以結合學校的需求和教師本身的素質,打破中、小學的界限重新優化配置,小學教師可以到中學任教,中學教師也可以到小學教學。
三是教學方法可以取長補短。小學教學直觀,課堂氣氛活躍,課堂教學生動、活潑;而中學的課程知識性強,結構嚴謹,學生知識點的掌握有賴於教師的引導、啓發和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究。因此,中小學教師通過互相聽課、集體教研,教學方法可以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四是有利於中、小學的過渡銜接,避免脱節現象。一貫制將義務教育的看成一個整體,全面安排,順利地解決了六、七年級的銜接關係,使學生從生理上、心理上向高年級順利過渡。在小學階段,可以強化知識的重點和難點,為中學學習打下基礎;還可以將中學的一些基礎性知識,提前滲透到小學教學中,為中學教學作好鋪墊。另外,還可以利用一貫制的教學資源優勢和教師優勢,從小學開設“科技興趣班”、“英語班”、“書法班”、“體育班”、“音樂班”、“美術班”等等,多方面培養學生的興趣。在年級組管理上,也可以把小學六年級納入中學部管理,使學生提前適應中學的生活和學習環境。

一貫制學校緩解家長擇校上中學的現狀

對一貫制學校而言,六年級不再是畢業年級,而只是學校的一箇中間年級,自然升到七年級,不用再次選擇上中學的學校,可以緩解社會上普遍存在擇校現狀,為家長和孩子減輕了不少負擔。

一貫制學校解決中學部的生源不足問題

實行 [1]  一貫制後,學校的起始年級是小學一年級而不是中學一年級(即一貫制的七年級)。因此,解決好一年級學生的生源問題,就可以從根本上解決中學部的生源不足問題。

一貫制學校存在問題

一貫制學校學校管理

一貫制學校與單一的小學或中學相比人多、物多、事多,加上中小學的教育規律不同、教師的層次不同,因此,學校的管理難度加大。

一貫制學校學生管理

作為一貫制學校,面對的是6到15歲的學生,年齡跨度大,無論是學生的生理還是心理,都存在着很大的差異。因此,學生管理的任務也比單一的小學或者中學任務重。

一貫制學校教師考核

儘管小學與初中都屬於義務教育階段,有着不少共同點。但事實上中小學之間還是存在着較大的差異。相對而言,小學在推進素質教育方面,要比中學放得開些;中學由於受“升學率”的影響較大,學科成績在考核中的分量相對重些。一貫制後,這種差異依然存在。作為一貫制學校,很難用統一的尺子來衡量老師的教學工作成績。

一貫制學校交叉任課教師的職稱評聘

原先的中小學,各自的編制情況不相同。實行一貫制後,還是中小學分開核編。一貫制雖然為中小學老師的通盤使用創造了條件,但事實上真正實施起來還有不少難度。如教師資格的認定、職稱的評定等問題,處理不好也會影響教師的工作。

一貫制學校解決方案

一貫制學校實現學校管理的科學化

一是在管理機構方面,要建立適應一貫制辦學的領導班子,能根據中小學教育不同特點組織精簡、高效的管理幹部隊伍。學校領導班子要按照“統一領導、分工負責、全程管理、責權結合”的原則,確保學校管理機制的正常運行。二是要統一規章制度。學校規章制度的制定兼顧中小學師生的特點,求大同存小異,力求統一規劃,使工作協調配合。

一貫制學校實現德育目標的系列化

要尊重中小學生的成長規律,區別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科學規劃學校的德育工作目標。小學的德育工作主要通過生動活潑的校內外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社會公德教育、禮儀常規教育和養成教育,使其形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和基本的社會公德意識;中學的德育工作要側重於對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榮辱觀教育和法制教育,培養他們的愛國情感和社會公德及法制意識,養成遵紀守法的行為習慣,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一貫制學校實現收入分配的相對平均化

一貫制學校,作為一個獨立單位,教職工的收入分配應在總體上保持均衡的前提下,適度地體現多勞多得,優勞多酬。如果學校由原來的多個單位重新組建起來的,由於原來單位的福利待遇有所不同,這時首先要考慮職工收入的相對平均,避免職工因收入不均而引起波動。另外,可以按照工作的性質分工,把學校分為中學部、小學部和行管後勤部三部分各自進行管理考核。“分部管理”不但能有效地避免因學校規模擴大給教師管理帶來的諸多不便,還有利於發揮各管理人員的長處,提高管理效益。

一貫制學校實現職評政策的特殊化

一貫制的辦學模式需要與之相對應的政策為保證。由於原先一些政策都只是針對中小學而言的,有些內容與“一貫制”的辦學模式不相適應。例如:要做到“教師聘用全盤化”,就要涉及到教師資格的認定。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