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一甲

鎖定
一甲,讀音為yī jiǎ,漢語詞語,借指一兵一卒,出自於《戰國策·秦策三》。
中文名
一甲
類    別
詞語
釋    義
一副鎧甲
注    音
ㄧ ㄐㄧㄚˇ

目錄

一甲解釋

1.一副鎧甲。2.借指一兵一卒。3.科舉制度殿試的第一等。唐時進士不分甲。4.宋代盧秉提舉鹽事時所定的一個編組單位。

一甲出處

出土秦簡中常言“貲一甲”,即罰繳一副鎧甲,詳見《睡虎地秦墓竹簡》。
《戰國策·秦策三》:“為秦戰勝攻取者七十餘城,南亡鄢郢漢中,禽馬服之軍,不亡一甲。”
《新五代史·唐臣傳·周德威》:“其一甲直數十千,擒之適足為吾資,無徒望而愛之,當勉以往取之。”
《元史·餘闕傳》:“羣盜四面蟻集,外無一甲之援。”
唐以前所取進士不分甲,至宋才分甲。《宋史.選舉志二》:“(高宗建炎初)是秋,四方士集行在,帝親策於集英殿,第為五等,賜正奏名李易以下四百五十一人進士及第、進士出身、同學究出身、同出身。第一為左宣教郎,第二、第三人左宣義郎,第四、第五人左偏林郎。第一甲第六名以下並文林郎。”當時一甲有數人。至元明“一甲”僅有三人,即狀元、榜眼探花
參閲《續通典·十九.選舉三》、《宋史·選舉志二》。
《宋史·食貨志下四》:“﹝盧秉﹞因定伏火盤數以絕私鬻,自三灶至十灶為一甲。” [1] 
參考資料
  • 1.    一甲  .在線漢語字典[引用日期2018-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