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一束

(漢語詞彙)

鎖定
一束,讀音是yī shù,漢語詞語,意思是數量詞,猶言一梱,一紮;數量詞,古以帛五匹為“一束”;數量詞,箭十二支;指笙管之類的樂器;束縛,結束。出自《詩·小雅·白駒》。
中文名
一束
外文名
Bouquet
拼    音
yī shù
注    音
ㄧ ㄕㄨˋ
出    處
《詩·小雅·白駒》

目錄

一束解釋

1、數量詞。猶言一梱,一紮。 [1] 
2、數量詞。古以帛五匹為“一束”。 [1] 
3、數量詞。箭十二支。 [1] 
4、指笙管之類的樂器。因用若干根竹管和一根總吹氣管制成,故稱。 [1] 
5、束縛,結束。

一束出處

《詩·小雅·白駒》:“生芻一束,其人如玉。”
唐·杜甫《暮秋枉裴道州手札》詩:“久客多枉友朋書,素書一月凡一束。”
東周列國志》第三回:“當時宣王大祭之夜,夢見美貌女子,大笑三聲,大哭三聲,不慌不忙,將七廟神主,捆著一束,冉冉望東而去。大笑三聲,應褒姒驪山烽火戲諸侯事。”
《兒女英雄傳》第三五回:“那大主考便打開那一束備中的卷子。”柔石《摧殘》:“沒有辦法了,米一粒也沒有了,柴一束也沒有了。”
《禮記·雜記下》:“納幣一束,束五兩,兩五尋。”鄭玄注:“十個為束,貴成數,兩兩者合其卷,是謂五兩。八尺曰尋,五兩五尋,則每卷二丈也,合之則四十尺,今謂之匹。”
《漢書·梅福傳》:“言可採取者,秩以升斗之祿,賜以一束之帛。”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七十四回:“闔閭初聞伍員誇要離之勇,意必魁偉非常。及見離,身材僅五尺餘,腰圍一束,形容醜陋,大失所望,心中不悦。”參見“束帛”。
淮南子·氾論訓》:“齊桓公將欲征伐,甲兵不足,令有重罪者,出犀甲一戟;有輕罪者,贖以金分;訟而不勝者,出一束箭。”高誘注:“箭十二為束也。”
唐·薛能贈歡娘》詩:“一束龍吟細竹枝,青娥擎在手中吹。”
唐·王轂《吹笙引》:“水泉迸瀉急相續,一束宮商裂寒玉。”
參考資料
  • 1.    一束  .在線漢語字典[引用日期20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