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一勾勾

鎖定
一勾勾,山東省臨邑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一勾勾是由山東省高唐一帶的鼓子秧歌衍化而成的漢族戲曲劇種,創於清代初期,發源于山東禹城、高唐一帶,興於清末及民國時期,是在流行的花鼓基礎上發展而成。由於其唱腔在每個上、下句結束時,總要以假聲顫一下,通常出現七度、八度的大跳,因而被稱為一勾勾,或因它的主弦四弦胡琴而稱為“四根弦”或“四音”。 [1-2] 
2006年5月20日,一勾勾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Ⅳ-79。 [3] 
中文名
一勾勾
批准時間
2006年5月20日
非遺級別
國家級
遺產類別
傳統戲劇
遺產編號
Ⅳ-79
申報地區
山東省臨邑縣
保護單位
臨邑縣文化館 [4] 

一勾勾歷史淵源

一勾勾名字來由

一勾勾
一勾勾(2張)
一勾勾的流傳地域很廣,隨流傳地區的不同,又有種種不同的名稱。惠民一帶叫“河西柳”。武城、夏津、高唐、茌平、堂邑、臨清一帶叫“四音戲”。莘縣、鄆城及河北館陶一帶叫“北詞二夾弦”。鉅野、東平則叫“四根弦”,是因它以“四弦”為主要伴奏樂器而名。濟陽、齊河禹城、臨邑一帶,則叫一勾勾。
而關於一勾勾名字的來源有兩個版本:一是説一勾勾的名字來自“一謳吼”。由於一勾勾的唱腔中帶有一謳或一吼,演唱中一謳吼、一謳吼的,時間長了人們就把它説成了一勾勾。另一個版本則説:一勾勾代表了魯西北及周圍區域的説唱風格,曲調質樸自然、活潑,是當地勞動人民自然流露心聲的一種唱腔。在魯西北曾有“聽見一勾勾唱,餅子貼在門框上”之譽,形容它像鈎子那樣動人心魄,把人們一一勾住不放,一勾勾也由此而來。 [5] 

一勾勾發展歷程

表演中的一勾勾
表演中的一勾勾(7張)
一勾勾,是民間流傳的、古老的稀有傳統戲曲劇種之一。 [2] 
據歷史資料介紹清代中葉臨邑帶有老人們組成一勾勾班社,並帶徒傳藝。
道光十年(1830年)左右,杜玉寶、杜玉發等人演出的一勾勾戲劇就在高唐、臨邑等地有不小的影響。
清末和民國期間這種戲劇藝術形式就在民間廣泛流傳。
民國30多年時間,一勾勾戲劇流傳於山東的臨色、禹城、齊河、高唐等縣及河北滄州一帶,尤其在臨邑、禹城齊河三縣交界處的興隆鎮非常活躍。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一勾勾也經歷了大起大落的時段。
1950年初,魯西北各地農村都有過一勾勾業餘劇團。其中,以德州臨邑興隆鎮組織的一勾勾劇團為演職人員共有十餘人。往後10年間,該劇團在山東等地演出。
1959年秋,一勾勾劇團由臨邑縣政府接管,山東省文化廳備案新招收學員二十名加原有人員共四十三名至此正式成立了臨邑縣一勾勾劇團。
艱難時期
1960年至1962年間,由於自然災害部分老藝人離團、臨邑、濟陽分縣,人員浮動經濟收入差,是劇團最困難的時期,也是戲劇傳承的艱難時期。
1962年春天,臨邑縣文教局派張承躍同志任團長並相繼選派了音樂專業幹部。在政府的支持和幫助下情況有好轉,經濟收入可觀演員情緒逐步高漲。經過半年的時間便購置了新的服裝道具舞台設備,為劇團的發展和一勾勾的傳承打下了物質基礎。
鼎盛時期
化妝中的一勾勾演員
化妝中的一勾勾演員(3張)
1962年到1965年,一勾勾劇團相繼排演了古裝戲現代戲等十幾個大中小型劇目,配合了中國共產黨的中心工作。劇本大多移植其他劇種的。
1963年,一勾勾劇團排練當時唯一它自己創編的劇目《五女興唐傳》是根據小説改編的。同年,排練的《巧遇》在濰坊流動演出連續十五天。慢慢地一勾勾戲劇又逐步走向輝煌。
衰落時期
1971年,由於各種原因“一勾勾劇團”與“臨邑縣河北梆子劇團”合併,也就是老藝人們所講的“勾梆聯合”成立了京劇團,演員們被分配到各工廠並從事了其他的工作。至此一勾勾劇團被解散,一勾勾劇種逐漸衰落。
重新振作
2001年,中央台《文化與生活》欄目來臨邑進行採風活動並邀請演員在興隆鎮演出。冷淡了三十年的一勾勾又映入人們的視野。爾後幾年,臨邑縣文化館及其他職能部門在弘揚民族文化的框架下收集、整理一勾勾資料,併成立相關機構來保護和傳承一勾勾戲劇。 [6] 

一勾勾文化特徵

一勾勾同四根弦、北詞二絃這三個劇種,實際是流行山東高唐、夏津、東平等地的-一個劇種之變體,同源于山東花鼓的北路花鼓。該剛種在常年流傳、發展過程中,漸漸發展成為兩支,一支向東北流入臨邑,稱一勾勾另一支流入莘縣、鄄城及河北館陶一帶,形成了“北詞二絃”“四根弦”在德州、惠民、黨內、等地,則稱一勾勾,而在聊城、泰安等地稱“河西柳”或“五調腔”、“蛤蟆嗡”等。
一勾勾聲腔屬板式變化體結構。其聲腔分作基本腔調和唱腔曲牌兩類。
一勾勾的流派特點
一勾勾在古代叫“一股嘔”,這個劇種始於明末、盛於清代、民國,後來逐漸被人們演變叫成了現在的一勾勾。一勾勾唱腔委婉、優美抒情,其曲調質樸、自然,繼承了花鼓藝術的聲腔特點,具地方色彩。
基本腔調:按板式派生規律。以“二板”為基本板式,分別派生出頭板、二板、三板、尖板、散板、唱平、起板等多種板式。
(1)頭板
德州學院音樂學院上演一勾勾
德州學院音樂學院上演一勾勾(3張)
“一板三眼”,4/4拍。一波三折,速度緩慢,常用於抒情性的大段唱腔,系本劇種主要板式之一,它由“二板'伸展派生而來。如《夜宿花亭》中小生高文舉的唱腔。“頭板”唱腔典型的六聲音階宮調式,曲調酣暢流利,富於民歌風味和濃郁的地方色彩:“起。承、轉、合”的方整型結構,使其善於抒發思慮綿綿、憂怨傷感或內心喜悦的情懷。
(2)二板
一板一眼”,2/4拍。是一勾勾的基本板式,既可用於抒情,亦擅長於敍事、辨理。
“二板”是一勾勾的基本板式,保持着該劇種的基本特色。其旋律流暢。自然、六聲音階的宮調式,板起板落,平穩的節奏進行,上下對仗的曲式結構,由當地城民間小調銜化而來。
(3)尖板
“散板形式”,類似京劇裏的“導板”和“呂劇"中的“尖板”。是開唱前的頭句腔,一般用於“頭板”或“二板”的起腔而不做單獨使用,由二板拆散派生。
(4)散板
是二板拆散派生的“自由板式”。保持二板的旋法骨架、調式特點和節奏規律成為“-勾勾”板式變化體結構中的不可缺少的板式。它既可單獨作一個唱段,也可用於整套板式的結束,或與其它板式相同使用。
(5)成套唱腔
一勾勾運用我國民族音樂“散、慢、快、散”的變奏規律,雖然板式不多,卻構成基本的成套唱腔規律,即“尖板、頭板、二板、散板”。 [7] 
一勾勾的潤腔風格
一勾勾的音樂風格獨特,劇目內容色彩濃郁,體現在一聲腔的表現力。
唱腔曲牌:勾勾”在主要聲腔之外,還吸收大量曲牌和其它聲腔,包括“撥子”“悶腔”“哭迷子”“悲腔”“三句拐”“反調娃娃”等。
德州學院音樂學院到臨邑縣興隆鎮一勾勾戲曲傳承藝術中心交流學習
德州學院音樂學院到臨邑縣興隆鎮一勾勾戲曲傳承藝術中心交流學習(4張)
一勾勾的唱詞,屬上、下句的結構,通常運用七度、八度大跳,用假聲上顛峯,形成獨特的演唱風格,這種演唱風格,才使原來的俗名“尼姑漚”,改為現在的一勾勾。這個演唱特點,可以對照“五音戲”、“四平調”等劇種的尾音唱法,幾乎如出一一轍。足見一勾勾同“花鼓戲”、“四平調”、“五音戲”等的淵源,有時也加入“笛子”、“笙”等吹管樂器。
武場常用打擊樂是四大件:“板鼓”“鑼”“小鑼”“鈸”以及堂鼓等。主要伴奏樂器:四弦、板鼓、笛子、板胡,後來充實了二胡、三絃、笙等。其中四弦是一勾勾戲曲中特有的樂器,板鼓是樂隊中的總指揮。板式有:頭板、二板、三板、安板、尖板、導板、甩板等。一勾勾戲演出形式古老,演員多為民間流散藝人,一般利用春冬農閒季節組織演出。演員白天勞動(幫工、鋤草)、晚間唱戲,所以鄉人常稱為“鋤草班”,也常在農村集市和趕會時組織演出。表演內容多為鄉里鄉情、民間傳説,棄惡揚善,生活氣息濃厚。並在民間有“聽見一勾勾唱,餅子貼在門框上”的傳説,受廣大羣眾喜愛。 [7] 

一勾勾代表劇目

一勾勾有傳統劇目七十多個,主要有《東秦》《西秦》《坐樓殺惜》《梁山伯與祝英台》《胡林搶親》《三進士》《女駙馬》等。 [8] 

一勾勾傳承保護

一勾勾傳承價值

一勾勾有着羣眾基礎,音樂風格獨特,劇目內容地方色彩濃郁,是花鼓系統較為典型的劇種,具有審美、學術等多種價值。 [8] 

一勾勾傳承狀況

隨着現代傳播媒介日新月異的發展,傳統戲劇一勾勾面臨着多元娛樂文化的衝擊和挑戰。在城鎮,大部分人沒有欣賞傳統戲劇的習慣;而在農村地區,青壯年大多選擇外出打工,無心學戲。與現在影視、藝術等專業院校報名火爆的情況相比,一勾勾的演員大多風燭殘年,傳承面臨後繼乏人的困境。
現在幾乎沒人能夠全部掌握這些劇目,即使單獨表演一部劇,往往也唱不完整。所以只能通過老人之間的交流和相互提醒,來一點點地找回原來的唱法。 [9] 

一勾勾傳承人物

信紅霞,女,1971年10月出生,山東省音樂家協會會員,臨邑一勾勾研究傳播中心主任,山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一勾勾代表性傳承人。 [9-10] 
鄺書雲,女,1946年7月生於山東濟陽,臨邑縣人,山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一勾勾代表性傳承人。 [9]  [11] 

一勾勾保護措施

臨邑師範表演一勾勾《邢慈靜》
臨邑師範表演一勾勾《邢慈靜》(3張)
2006年,臨邑師範學校成立了一勾勾研究傳播中心,由7名教師及30名學生組成。中心成立之後,《王小趕腳》完成的首個傳統劇目,該劇在臨邑縣廣場文藝匯演、新農村建設巡迴演出等活動中引起反響。 [9] 
2010年,臨邑縣成立多年的”一勾勾"戲曲聯誼會,被確定為山東省級非遺傳習所。該所組織老藝人進行戲曲的傳承和保護工作,復排一勾勾的傳統劇目並參加省市組織的文藝匯演活動。 [9] 
2019年10月,臨邑縣興隆鎮一勾勾戲曲傳承藝術中心掛牌“德州學院民間音樂採風基地”,該基地將為劇種的進一步專業化、系統化提供經驗,同時也為師生提供實踐機會,促進德州傳統音樂文化研究工作的發展。同年11月12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和文化部批准,臨邑縣文化館獲得一勾勾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4]  [12]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一勾勾項目保護單位臨邑縣文化館評估合格。 [18] 

一勾勾社會影響

一勾勾重要活動

2014年11月,山東省臨邑縣舉辦“一勾勾”藝術展演,傳統曲目《藍橋》、自編節目《贊興隆》等上演。 [13] 
2018年9月,一勾勾戲曲傳承藝術中心,組織一勾勾老藝人志願者對20餘名中小學生進行了暑期專題培訓,既豐富了青少年的暑期文化生活,又為國家級非遺培養了新生力量。 [14] 
2019年4月,臨邑縣興隆鎮一勾勾戲曲傳承藝術中心來德州學院音樂學院交流工作,雙方演出了一勾勾戲曲《王小趕腳》《呂蒙正坐寒窯》等經典唱段,之後雙方演員及樂隊人員進行了唱腔、樂譜、樂器演奏等方面的交流與學習。 [15] 

一勾勾榮譽表彰

2007年,一勾勾研究傳播中心演出代表戲劇後,獲得山東省農民文化節德州賽區銀獎。 [9] 
2009年4月,臨邑選送的一勾勾劇種《王小趕腳》在山東省首屆農民文化藝術節德州賽區比賽中,獲得銀獎。 [16] 
2018年11月,德州市興隆鎮一勾勾戲曲傳承藝術中心團長楊瑞海,帶着團隊將一勾勾曲目《王小趕腳》選段帶進大賽,獲優秀組織獎。 [1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