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惠民縣

鎖定
惠民縣,隸屬山東省濱州市。地處魯西北平原,北與陽信縣接壤,東鄰濱城區,南隔黃河高青縣、鄒平市相望,西與商河縣濟陽區交界。 [1]  截至2022年底,惠民縣版圖面積1363.42平方千米, [1]  轄12鎮、3個街道辦事處和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1163個行政村。截至2022年末,惠民縣常住人口為64.29萬人。 [18] 
夏屬兗州域,商為蒲姑國地,周為齊國境,秦始置厭次縣,北宋築城。1734年(雍正十二年)武定州升為武定府,始置惠民縣(因城東南20裏有惠民溝而定名)。 [1] 
惠民縣是中國古代著名軍事家孫武的故里。轄區內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一處、3A級旅遊景區三處,先後被授予“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全國生態農業科技示範縣”、“全國綠化模範縣”、“中國綠色名縣”、“全省信訪工作先進縣”、“中國繩網名城”等榮譽稱號。2020年1月22日,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命名為國家園林縣城。2020年10月9日,被生態環境部授予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稱號。
2022年,惠民縣GDP為235.0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3.9%。 [18] 
中文名
惠民縣
外文名
Hui Min County
行政區劃代碼
371621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山東省濱州市
地理位置
山東省北部
面    積
1363.42 km² [1] 
下轄地區
12鎮3街道
政府駐地
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孫武六路686號 [22] 
電話區號
0543
郵政編碼
251700
氣候條件
温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64.29 萬(2022年) [18] 
火車站
惠民站(建設中)
車牌代碼
魯M
地區生產總值
235.06 億元(2022年) [18] 
縣委書記
王瑋
縣    長
許健 [12] 

惠民縣歷史沿革

惠民縣的歷史,可以追溯至夏商周三代時期。
:置厭次縣,屬齊郡秦始皇以東南有天子氣,乃東巡以厭(厭讀壓)之,次舍於此,故名。縣治在今桑落墅北。
:西漢改厭次縣為富平縣,屬青州刺史部平原郡。王莽建立新朝後,改富平為樂安亭。東漢明帝永平五年(62年),復改為厭次縣,仍屬平原郡
三國:為魏地,名厭次,屬樂安郡。
:名厭次,屬冀州刺史部所轄樂陵國,刺史部駐厭次。
北魏:名厭次,縣治遷馬嶺城(今何坊鄉二郎堂村北二里處),屬滄州樂陵郡。北齊:556年(天保七年)廢厭次,將原厭次縣併入陽信縣,縣治馬嶺城,屬樂陵郡。隋:初為陽信縣,屬渤海郡。586年(開皇六年)廢渤海置棣州,縣屬棣州。
隋朝開皇十六年(596年),復置厭次縣,屬棣州,縣治遷至今辛店鄉先棣州村一帶。606年(大業二年)廢棣州,厭次縣屬滄州。不久,廢滄州,復置渤海郡,厭次屬渤海郡。
:復置棣州,厭次屬棣州。625年(武德八年),廢棣州,厭次屬滄州。643年(貞觀十七年)復置棣州,州治駐厭次,厭次還屬棣州。天寶初,改棣州為樂安郡,厭次屬樂安郡。758年(乾元元年)改樂安郡為棣州,厭次屬棣州。
五代:厭次屬棣州。907年(後梁開平元年)棣州刺史華温琪為避水患,將州治與縣治均遷於厭次東南(今清河鎮鄉古城馬村一帶)。
:厭次縣屬河北東路棣州樂安郡。1015年(大中祥符八年)遷州治、厭次縣治至陽信縣界喬子鎮之八方寺(今惠民縣城址)。金:厭次屬山東東路棣州防禦郡。
:厭次縣屬濟南路棣州。
明:1368(洪武元年),廢厭次縣,域地入棣州。1403年(永樂元年),改棣州為樂安州。1426年(宣德元年)改樂安州為武定州,屬濟南府。
清:初仍為武定州地,1724年(雍正二年),武定州為山東布政使司直隸州。1734年(雍正十二年),武定州升為武定府,始置惠民縣(因城東南20裏有惠民溝而定名)。為武定府的附郭縣。
中華民國:民國二年(1914年),改岱北道為濟南道,惠民縣改屬濟南道。民國十三年(1925年),置武定道,道治設惠民城。民國十六年(1928年)廢武定道,惠民縣直屬山東省。民國二十四年(1936年),於惠民縣城置山東省第五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轄惠民等11縣。民國二十七年(1939年),中國共產黨在惠民縣境內西北部、西部、西南部開展抗日戰爭。(民國三十年)1942年9月,冀魯邊區在商河、惠民兩縣邊界地區建立商惠縣抗日民主政府。1944年10月,渤海區建立惠(民)濟(陽)商(河)三邊縣。1945年9月,建立惠民市,惠民縣原一、二區歸惠民市管轄,市政府駐惠城;其餘地區屬惠民縣管轄,縣政府駐何李村(屬第三堡鄉)。惠民市、惠民縣屬渤海行政區第四專署所轄。10月,撤商惠縣、三邊縣。1946年12月,建楊忠縣。1949年4月,惠民縣黨政機關由何李村一帶遷入惠民城。5月,楊忠縣改稱惠濟縣。
1950年5月,渤海區撤銷,原轄專區調整,建立惠民專區,專署機關駐惠城,惠民縣屬惠民專署管轄。惠濟縣撤銷,其轄區分歸惠民、濟陽、商河三縣。
1961年4月10日,惠民縣、濱縣分治,惠民縣原轄13處人民公社改為13個區,縣政府遷回惠城。惠民縣屬惠民專署所轄。
1967年3月,中共惠民縣委、惠民縣人民委員會被惠民縣革命委員會取代,屬惠民地區革命委員會所轄。
1978年,惠民地區革命委員會改為惠民地區行署,轄縣不變。
1985年,惠民縣仍歸惠民行署所轄。
1992年3月,惠民地區更名為濱州地區,惠民縣隸屬濱州地區。
2006年2月,山東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惠民鎮更名為孫武鎮
2010年,經省政府和市政府批准,惠民縣撤銷孫武鎮,以其原行政區域和原何坊鄉的部分行政區域設立孫武街道辦事處和武定府街道辦事處。何坊鄉、辛店鄉、大年陳鄉3個鄉行政區劃調整為鎮。
2011年,撤銷何坊鎮,設立何坊街道;撤銷皂户李鄉,設立皂户李鎮。

惠民縣行政區劃

截至2016年,惠民縣轄12個鎮、3個街道辦事處:石廟鎮桑落墅鎮淄角鎮胡集鎮李莊鎮麻店鎮魏集鎮清河鎮、姜樓鎮、皂户李鎮辛店鎮大年陳鎮孫武街道,武定府街道,何坊街道
行政區劃一覽表
(2004年)
名稱
面積
人口
居委會
村委會
自然村
鎮政府所在地
郵編
孫武街道
105.383平方千米
90505人
轄19個
113個
124個
駐東關街12號
251700
姜樓鎮
133.56平方千米
54838人
118個
117個
駐姜樓村
251714
胡集鎮
137.003平方千米
58552人
100個
94個
駐胡集村
251706
麻店鎮
77.13平方千米
29896人
72個
72個
駐麻店村
251705
李莊鎮
101平方千米
54101人
105個
100個
駐李莊村
251712
石廟鎮
129.413平方千米
57708人
127個
131個
駐石廟董村
251719
清河鎮
67.42平方千米
34119人
58個
56個
駐清河鎮村北
251716
淄角鎮
72.121平方千米
30158人
68個
63個
駐淄角村
251716
桑落墅鎮
66.92平方千米
29108人
59個
58個
駐桑落墅村南
251704
魏集鎮
54.13平方千米
30106人
54個
53個
駐魏集村
251707
辛店鎮
146.03平方千米
47484人
122個
117個
駐黃趙村
251709
皂户李鎮
86平方千米
29589人
74個
75個
駐皂户李村
251717
大年陳鎮
81.23平方千米
34717人
83個
86個
駐大年陳村
251713
何坊街道
103.39平方千米
45701人
110個
115個
駐劉集村
251702
部分來源:

惠民縣地理環境

惠民縣位置境域

惠民縣位於東經117°17′至117°49′,北緯37°6′至37°35′之間。地處山東省北部,北與濱州市陽信縣接壤,東鄰濱州市濱城區,南隔黃河淄博市高青縣、濱州鄒平市相望,西與濟南市商河縣、濟陽區交界。縣域南北長度51公里,東西長度46.5公里,總面積1357平方公里。 [1] 

惠民縣地形地貌

惠民縣地屬魯西北黃河沖積平原,地勢呈西南高、東北低,地面高程一般在8~20.7m(黃海高程系,下同)。平均地面高程一般在12m,地面坡度為1/5000~1/10000之間。地貌有平地、坡、崗、窪地等交錯分佈,其中以緩平坡地面積最大,佔全縣總面積的50%;決口扇形地佔23.7%;窪地佔10.3%;河灘高地佔16%。由於坡地和決口扇形地及窪地交錯分佈,窪地地面坡降緩,而且有沙崗阻隔,不利於排除地面水和地下水,因此,易澇易鹼。

惠民縣地質

惠民縣在地質構造上屬於華北陸台的下坳地帶,由於歷史上黃河的遷徙、氾濫,大量泥沙沉積、填充,地質結構鬆散(地表層為透水層,中層為含水層,下層為隔水層),對儲藏地下水提供了良好的地質條件。

惠民縣水文

惠民縣的河流均為過境河流,有黃河、徒駭河、土馬沙河,依次由南向北排開橫貫全縣東西。其中黃河在縣境最南部,過境長度47公里,河底高出背河地面2~3m,雖造成了一定的防洪壓力,但為引黃灌溉創造了有利條件。
惠民縣水系分為徒駭河水系、沙河水系和勾盤河(該河在本縣北臨陽信縣境內)水系。徒駭河和沙河橫穿東西,把本縣基本分成對等的三大塊。黃河以北、徒駭河以南為徒駭河水系,徒駭河以北、沙河以南為沙河水系,沙河以北為勾盤河水系。
徒駭河流經全縣六個鄉鎮,境內流經長度45.2公里,設計排澇流量817m3/s,防洪流量1257 m3/s,縣內流域面積916平方公里,佔全縣版圖面積的67%。近幾年來,由於上游縣市大量向河內排污,該河水質多數已超Ⅴ類水。
土馬沙河流經全縣六個鄉鎮,境內長度41.5公里,設計排澇流量160 m3/s,設計防洪流量268 m3/s。縣內流域面積507.25平方公里,由於污染嚴重,多數水質超過Ⅳ類水。
全縣控制流域面積30平方公里以上的排水乾溝21條,總長399.57公里。

惠民縣氣候

惠民縣的降水特點是年際變化大,年內分配不均。據惠民縣氣象局統計資料分析,本縣多年平均降水量為593.1mm,其中汛期(7、8、9月份)降水量為373.7mm,佔年降水量的63%,灌溉期(3、4、5、6、11月份)降水量為119.4mm,佔年降水量的27%。最大年降水量1078mm(1964年),最小年降水量276.2mm(1989年),最大年降水量是最小年降水量的3.9倍,降水變率較大。
惠民縣多年平均蒸發量1222.5mm,最大年蒸發量1608mm(1955年),最小年蒸發量883.6mm(1964年)。
惠民縣多年平均氣温12.38℃,一月份最低,多年平均-3.4℃,七月份最高,多年平均26.3℃。
惠民縣多年平均光照時數2640.4小時。風向以西南風為主,冬季西北風和東北風較多。多年平均風速3.1m/s,平均最大風速16.8m/s,歷年最大風速19.5m/s(1997年8月20日)。多年平均無霜期184天。多年平均凍土深35cm,最大凍土深50cm。

惠民縣自然資源

惠民縣水資源

黃河、徒駭河、土馬沙河橫貫東西,其中,黃河年可引水量2.5億立方米。

惠民縣土地資源

截至2013年,惠民縣總面積13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10餘萬畝。

惠民縣生物資源

動物資源
惠民縣計有250多科850多種。野獸有黃鼬野兔刺蝟、狐狸、獾、鼠、蝙蝠等10科20種,家畜有牛、、騾、豬、、狗、、貓等。野禽有喜鵲烏鴉蒼鷹麻雀燕子鵪鶉杜鵑啄木鳥伯勞百靈黃鸝等28科60種,家禽有雞、鴨、鵝、鴿等。蟲蛇類數最多,光昆蟲就有153科600多種,蛛形動物也有23科74種。已知害蟲的天敵有瓢蟲、草青蛉、赤眼峯、繭蜂食蚜蠅、食蚜虻及食蟲蝽類等70多科200多種。水生動物有魚、蝦、蟹、、蚌、青蛙蟾蜍水蚤等40多科100多種,僅鯉科就有32種。
植物資源
惠民縣中木本植物38科122種,主要有楊、柳、槐、榆、桐、棗、、蘋果、山楂、葡萄檉柳、柏等。草本植物50多科230多種,其中農作物中的禾本科作物就有12種,瓜菜25種,經濟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芝麻、大豆等。真菌植物28科150種,其中食用菌有蘑菇、側耳、木耳等。植物資源中的藥材有益母草茵陳車前子、枸杞、忍冬花等168種。

惠民縣政治

惠民縣主要領導
職務
姓名
縣委書記
縣長
縣政協主席
楊寶亮
縣政法委書記
付軍
副縣長
高陽
參考資料
[12]  [19-21] 

惠民縣人口民族

2022年末惠民縣總人口64.29萬人,比上年末減少6488人,減少1%。其中男性32.55萬人,佔總人數的50.6%;女性31.74萬人,佔總人數的49.4%,性別比為102:100。全年出生4200人,出生率6.53‰;死亡8445人,死亡率13.14‰;人口自然增長率-7.53‰。 [18] 

惠民縣經濟概況

惠民縣綜述

2022年,惠民縣實現生產總值(GDP)235.0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3.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7.09億元,增長4.8%;第二產業增加值72.91億元,增長3.4%;第三產業增加值105.07億元,增長3.7%。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24.3:31.0:44.7。

惠民縣第一產業

2022年,惠民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13.89億元,增長5.9%。其中,農業產值58.86億元,增長1.6%;林業產值4.83億元,增長8.7%;牧業產值35.57億元,增長23.7%;漁業產值2.47億元,降幅8.7%;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2.15億元,增長2.5%。
2022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74.66萬畝,較上年增長0.17%;糧食產量76.9萬噸,增長0.8%;單產440.39公斤/畝,增長0.65%。蔬菜瓜類種植面積47.3萬畝,下降1.5%;蔬菜及食用菌總產量115.22萬噸,增長0.7%;瓜果類總產量為52.49萬噸,下降2.7%。豬牛羊禽肉產量11.57萬噸,禽蛋產量6.68萬噸,牛奶產量0.27萬噸。
農業機械總動力84.64萬千瓦,增長1.7%。機收面積12.17萬公頃,上升29.86%。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水平90.02%,其中小麥機收率99.62%,玉米機收率92.99%。農機合作社總數52家。

惠民縣第二產業

2022年惠民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185家,實現營業收入542.71億元,利潤總額13.0億元,其中營業收入過億元企業42家。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3%,其中,重工業增長7.0%。產銷銜接良好,工業企業產銷率達95.3%。
資質以上建築業企業39家,比上年增加2家。實現建築業總產值13.91億元,增長10.2%,其中建築工程產值12.97億元,增長11.3%。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實現5.50億元,增長5.9%。 [18] 

惠民縣第三產業

2022年公路通車裏程2734.4公里。全年改造危橋13座,完成路網新改建100公里,養護大中修176公里。村道三級及以上安防工程建設60公里,校車路線上安裝示警樁和道口標註共120個,新增單柱式交通標誌60個,為學校駐地附近安裝減速帶40米。全縣營運公交車171輛,營運線路21條(城鄉15條、城區5條、旅遊1條)。全縣公交候車亭132個(貧困村92個、城區40個),公交站牌503個(農村420個、城區83個)。年末實有出租汽車數51輛,網約車17輛。
2022年惠民縣民用汽車保有量17.17萬輛,其中本年新註冊0.41萬輛;年末私人汽車保有量15.59萬輛,其中本年新註冊0.36萬輛;年末私人轎車保有量13.98萬輛,其中本年新註冊0.29萬輛。
2022年惠民縣郵政業務總量1200萬元,增長22.4%。年末全縣通信業務總量實現1.19億元;移動電話用户55.37萬户,增長2.7%;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户26.98萬户,增長2.9%。
2022年實現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5.1億元,同比增長0.3%。按經營地統計,城鎮實現75.4億元,增長0.3%;鄉村實現19.7億元,增長0.4%。按消費形態分,全年餐飲收入8.2億元,下降4.2%;商品零售86.9億元,增長0.8%。按單位規模分,限額以上單位實現零售額12.3億元,增長12.5%;限額以下單位實現零售額82.8億元,下降1.2%。
2022年實現進出口總額26.8億元,增長14.9%。其中,出口額26.5億元,增長13.7%。 [18] 

惠民縣社會事業

惠民縣科技

2022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長21.82%,高出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速12.1個百分點,佔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比重達到43.69%。全社會研發投入6.45億元,佔生產總值比重為2.82%,同比提高0.46個百分點,高新技術企業通過認定31家,1家待審核,全縣高新技術企業總量達到65家。完成備案科技型中小企業156家,全年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72項。三項成果獲2022年度濱州市科學技術進步獎,1人獲濱州市科學技術青年獎。授權專利774件,其中授權發明專利67件。獲得知識產權質押融資13409萬元。全年爭取各項知識產權資助資金178.04萬元。

惠民縣教育

截至2022年末,惠民縣擁有普通中學26所,專任教師2430人,班級606個,在校學生24809人,較上年增加1.25%。其中,普通初中在校生人數15586人,較上年增加3.58%;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數9223人,較上年減少2.44%。全縣共有小學49所,專任教師2456人,班級908個,在校學生35575人,較上年減少0.41%。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全縣共有幼兒園141所,班級782個,在園幼兒達到20423人,幼兒園專任教師1397人。

惠民縣文化

2022年,擁有文化館1處,為國家二級館,從業人員10人,文化館分館14處,從業人員14人;公共圖書館1處,為國家二級圖書館,從業人員5人,圖書藏量18.2萬冊,縣圖書館分館14處,從業人員14人,圖書藏量21.1萬冊。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惠民支中心1處,文化信息資源共享鄉鎮基層接收站14處。非物質文化遺產102項,(其中國家級項目2項、省級以上項目9項、市級以上項目34項、縣級以上項目102項)。

惠民縣衞生

2022年,共有衞生機構405處,包括醫院7處,鄉鎮衞生院12處,社區衞生服務中心2處,婦幼保健院1處,專科疾病防治院1處,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處,衞生學校1處,其他衞生機構380處。年末各類衞生技術人員3918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543人。全縣開放牀位4453張。 [18] 

惠民縣體育

2016年,全縣共成立各類協會及俱樂部20餘家,培訓各類羣眾體育社會指導員500餘人,舉辦各類體育培訓班20餘次,全縣社會體育指導員1000餘人,建成全民健身站點(村居)1200餘個。成立了足球俱樂部,有專職工作人員6名,兼職工作人員10名,其中有兩名國家D級教練員2名,國家二級裁判員3名,專業足球隊伍達60餘人,成功舉辦了第三屆全縣足球聯賽及青少年足球培訓班,舉辦了惠民縣教師足球隊伍培訓班,獲批濱州市青少年足球訓練基地。

惠民縣城建

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城市交通、城鎮化等專項規劃完成初審。建成月亮灣、御龍國際、江畔美郡等安置小區房屋1800套,770户羣眾喬遷新居。811套保障性住房快速建設,老危樓整治改造面積8.2萬平方米。魯北大街改造完成,故園北路升級、文安東路東延、閆北路南延北展工程啓動建設。縣第二污水處理廠和胡集、姜樓污水處理廠順利開工,樂安熱力投入使用,供熱能力達到300萬平方米。武定府衙三期竣工,鼓樓街區獲批省級歷史街區。新城區政務服務中心(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完成規劃設計,供電公司生產綜合樓主體完工,文昌花苑投入使用,“四縱五橫”道路景觀提升工程順利推進,孫武二路改線工程竣工通車。開發區麗景湖,樂安二路、四路,孫武六路配套工程完工,劉黃溝生態治理、土馬沙河城區段生態濕地修復工程列入全省區域戰略推進項目扶持計劃。高效經濟區德馨路、興胡路西延、北外環、東外環和創業大道北延工程完工,自來水淨水廠投入使用。李莊鎮、胡集鎮獲批國家級重點鎮,何坊街道、淄角鎮、魏集鎮創建為國家級生態鄉鎮,皂户李鎮、清河鎮入選“好客山東最美村鎮”,魏集鎮被列入全省十大古鎮和省首批“宜居小鎮”。

惠民縣公共事業

濟東高速公路濱惠大道建成通車,德大鐵路建成通車,火車站站前廣場交通綜合體工程投入使用。新汽車站投入運營,城鄉公交一體化工作深入開展。深入實施農村公路網化工程,大濟路縣城至聯伍段實現改造提升,完成申崔路、桑王路、解陳路等縣鄉公路改造任務,五年新增公路758.9公里。實施了白龍灣及歸仁引黃灌區節水配套改造、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高標準農田水利示範縣、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土馬沙河綜合治理、骨幹河道清淤疏浚等工程。加快實施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新建220kv兵聖站1處,胡集、閩蓋、李莊、紅廟110kv輸變電工程4處,國能生物發電工程1處,500kv惠民變電站獲得國家批覆,電網網架結構不斷優化,電網可靠性和供電能力不斷提升。全社會用電量達到17.5億千瓦時,年均增長8.4%。

惠民縣社會保障

2022年惠民縣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6.66萬人,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42.47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職工長期護理保險人數分別達到6.12萬、51.7萬、6.12萬。徵繳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職工長期護理保險分別達到25155萬元、49159萬元、701萬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30660元,增長5.4%。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289元,增長4.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901元,增長6.4%。 [18] 
失業保險的作用明顯增強。享受失業保險待遇的人數達到1177人,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達到28906人,失業保險基金收入1196.55萬元,支出1670.25萬元。
就業、再就業工作成效顯著。全縣城鎮實現就業、再就業5988人,其中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580人,困難羣體再就業達到486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06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67%。
新農合工作全面推開。參合羣眾達到525915人,參合率91%,累計補償參合羣眾醫藥費用27392萬元。
社會福利、社會救助水平大幅提升。全縣共有低保對象24805人。提高城鄉低保救助水平,城市低保標準由470元/月提高為500元/月,人均補助提高為326元∕月;農村低保標準由285元/月提高為315元/月,人均補助提高為200元∕月,城鄉低保標準比例達到1.6:1以內。不斷提高城鄉低保醫療救助標準,住院大病醫療救助報銷比例提高到70%。全面建立惠民縣臨時救助制度,開展“救急難”工作,設立特困家庭救助基金600萬元,對因突發性災難致貧的特困家庭進行一次性救助。全縣建設安居房260套,共投入建設資金786萬元,較好地解決了受災困難羣眾無房住的問題。全縣建立鎮(街道)救災物資儲備室7個、社區救災物資儲備間19個、鎮級及村級協議救災物資儲備點80個。全縣五保集中供養標準提高到5800元/年/人,分散供養標準提高到3800元/年/人。

惠民縣交通

惠民縣境內公路四通八達,國道、省道幹線公路連接全國各地,2016年濱惠大道、濟東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全縣現有城鄉城際公交線路13條。這裏距濟南國際機場只有一個小時的車程,距陽信火車站半小時車程,到天津、青島兩大港口城市均可當日乘車往返。國家一級開放口岸東營港和濱州港為惠民提供了更為便利的海上通道。

惠民縣風景名勝

惠民縣孫子故園

國家2A級旅遊景區。位於孫子故里惠民縣城中心。可由220國道轉慶淄路到達。距濟南約110公里。是為紀念中國古代傑出的軍事家孫武而修建的大型仿古園林建築羣。孫子故園前身為孫武祠,始建於北宋崇寧元年。孫子故園以原有古建築為基礎,利用現有地貌,採用傳統佈局手法設計,主要建築有孫子書院、孫子塑像、文化廣場、樂安湖、博物館等。孫武塑像是孫子故園的標誌性雕塑,高8米,重30餘噸,由花崗岩雕刻而成。孫子書院為軸線式對稱建築,建有正配殿35間,陳列了大型木浮雕——孫子聖蹟圖、書院院標、仿古代冷兵器等多種藝術作品。惠民縣博物館是省內頗具規模的縣級專題博物館,陳列了攪胎釉瓶、龍紋鼎等20個門類三千餘件文物珍品。園內湖光玉欄,綠草紅檐,是集研討、教育、文物陳列、觀光、休閒娛樂於一體的綜合性旅遊景點。

惠民縣魏氏莊園

魏氏莊園 魏氏莊園
魏氏莊園位於山東省惠民縣城東南30公里的魏集鎮,距濟南約110公里。是中國古代北方民居建築的傑出代表,以其顯著的軍事建築特點而聞名中外。一九九六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還是國家3A級旅遊景區,也是中國北方唯一現存的城堡式莊園。魏氏莊園是清代武定府同知魏肇慶的私人宅地,建於清光緒十六年至十九年(1890-1893年),1999年被列為全省重點旅遊景點。
魏氏莊園
魏氏莊園(5張)
魏氏莊園的特點是將具有防禦功能的城垣與中國傳統的北京四合院式民居融為一體,既承襲了北方傳統建築的對稱、嚴謹、雄厚之風,又體現出南方建築空間佈局靈活多變的建築風格。魏氏莊園佔地40餘畝,平面佈局呈“工”字,由住宅、花園、池塘、祠堂、廣場五個部分組成。莊園坐西朝東,高大的拱卷門上方鐫刻着遒勁有力的“樹德”兩個大字。城牆部分沿用了中國古代城牆的建築模式和特點,建有城門、城門樓、馬面,還創造性的增設了角堡,城牆高10米,頂部有寬闊的跑道,充分顯示了其軍事防禦功能。內宅建築以縱軸線排列,形成了各自獨立的單元,其間用儀門、備弄、暗道相連,內宅的閣樓與城牆頂部用吊橋相聯,使其能攻易守,進退自如,這是孫子兵法在民用建築中的具體體現。莊園環境優美,素有“百畝河塘、十里桃園、園林式集鎮、城堡式莊園”之説。

惠民縣孫子故里森林公園

孫子故里森林公園位於惠民縣石廟鎮。距離惠民縣城18公里。距濟南約120公里,由大濟路可達。始建於1950年,1984年國家林業部批准並公佈為自然保護區,總經營面積11500畝,是綜合性良種苗木繁育基地,有生態林、經濟林、防護林等林地9000多畝,林木蓄積量4萬立方米,林木覆蓋率達85%以上,有各種鳥類50餘種,空氣清新,氣候宜人,享有“天然氧吧”之稱,是現代都市休閒、度假的理想勝地,連續多年被省市主管部門評為“先進場圃”、“保護森林資源”先進單位,堪稱環渤海經濟區一個獨具特色、美麗富饒的現代化生態園林。

惠民縣孫子兵法城

孫子兵法城 孫子兵法城
中國孫子兵法城景區位於歷史文化名城惠民縣的西北隅,是孫子故里人民為了紀念偉大軍事家孫武而興建的華夏兵學第一聖殿。

惠民縣魏集古村落

魏集古村落位於惠民縣魏集鎮,景區容納300餘家全國美食入駐,用無門票、免費無線覆蓋的服務來打造一個“魯北美食天堂”。魏集古村落項目總投資5億元,分三期建設。一期工程佔地200餘畝,投資2億元,主要建設美食小吃街、民俗工藝館、兒童樂園等。其中,美食小吃街彙集齊魯、海岱、江浙和中原等全國各地300多種傳統風味小吃,遊客身在魏集古村落,就能品嚐到大江南北全國各地的特色美食。二期、三期工程則主要建設魯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基地和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農業採摘園、農耕文化體驗地、綠植花卉培養基地等。 [2] 
據悉,美食小吃街的運營模式頗有特點。其一,入駐的美食作坊必須正宗、地道,不允許品種重複。其二,投資方不收租金,而採取計件提點的方式鼓勵商家運營。因而,這一前期投資少、可進可退、良性競爭的模式頗受省內外美食商家喜愛,已有超100家省內外美食品種決心落户。當地美食如惠民馬蹄火燒、濱州芝麻酥糖、濱城鍋子餅、魏集驢肉等也將一一亮相。遊客可乘船行6條縱橫河道,經17座仿古橋,賞鑑景區風光。在整體佈局上,魏集古村落旅遊結合了袁家村飲食文化和烏鎮水文化的特點,建築上採用了明清魯北建築風格,因而將融匯江南情調、關中文化和魯北特色於一身。 [2] 
為打造魯北特色,該項目復原水旱碼頭永安古鎮的商號櫃坊和傳統手工工藝,如協盛昌(磨坊)、福壽堂(油坊)、利源恆(京廣雜貨)、陶瓷琉璃、藤編、阿膠製作工藝、醬菜、酒坊、醋坊、布匹店、糕點鋪等。同時,重點引入我市及省內各地鄉俗民風,如剪紙、書法、雕刻、泥人張等藝術工藝的演示、婚嫁風俗展示,吸引大型表演活動的進駐。該項目將創建封閉型劇場,兼有影院功能,嘗試具有孫子文化色彩的實景劇《馬陵之戰》等的包裝演出,打造“好客山東”品牌中最具影響力的文化項目。 [2] 

惠民縣歷史文化

胡集書會
胡集書會是興起並紮根于山東省惠民縣胡集鎮的一種漢族曲藝集市盛會。
火把李廟會
惠民縣皂户李鎮河南張一帶,自古家家户户加工泥塑,曾盛極一時。二月二日火把李廟會可見當時泥塑盛行一時。

惠民縣著名人物

惠民縣古代名人

悠久的歷史培育了眾多名人志士,隋朝畫家展子虔、元代劇作家康進之都誕生在這裏。
孫武,字長卿,前535-前470年,漢族,齊國樂安(今山東惠民縣)人。是兵家流派的代表人物。曾祖、祖父均為齊國名將。
格謙(?-616),隋末農民起義軍首領。隋末厭次(今山東省惠民縣東南)人。
胡旦(955-1034年),渤海(今山東惠民)人,字周父。宋太宗大平興國三年(978)戊寅科狀元。
馬拯,字吉甫,號鏡石,惠民縣城西北三里馬家堤口村人。
康進之,棣州(今山東惠民縣)人。生平事蹟不詳。後世人評價他是“豪放激越”的“本色派”作家,元代鍾嗣成《錄鬼簿》將其列為“前輩已死名公才人”,可知其為元代前期雜劇作家。
袁化中(?~1625)字民諧,別號熙宇,明朝武定(今山東省惠民縣)人。晚明政治人物,東林黨人。
李之芳(1622—1649)字鄴園,山東武定人,清朝大臣。1642年(明崇禎十五年)中舉人,1647年(清順治四年)中進士。曾任浙江金華府推官、刑部主事、湖廣道御史、吏部右侍郎、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等職。
魏肇慶(1853~1902),字燕昌,魏集大地主魏毓炳的後代,官至武定府同知。
劉玉田(生卒年不詳),字籃坡,陳集鄉大范家村人。
李鴻飛(1857~1938),字嶽星,惠民縣城南門街人,曾任淮安知縣。
陳西林(1867—1946)字蔭東,曾用名陳敬漢。惠民縣大年陳村人。曾任津奉、京綏鐵路總工程師,京漢鐵路管理局副局長、京綏鐵路顧問。
孫允榮(1870~1900),惠民鎮大孫家村(今孫武街道)人。
鍾銘,字箴堂(生卒年月不詳),世居縣城西北營街,少年苦學,入泮食餼,後師三台書院,學生多從就讀。著《四書詳解》、《悦心錄》、《棄帖咕嗶》等書,後考入京師第一師範學堂,畢業後,曾任京師八旗學堂教習等職。
曹瀛(1864~1947),字子登,原籍清河鎮街,後遷居惠城古樓街(今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
韓振鐸(1875—1951)東路梆子名演員,藝名“咬斷絃”,或稱“小脆瓜”。惠民縣大桑落墅鎮韓龍章村人。
董晴嵐(1882~1966)原名董葆光。惠民縣城察院街人。

惠民縣當代名人

張志遠,男,真實姓名路雨亭(1897—1978)字作霖,化名張志遠。惠民縣人。
高傳海(1900~1947),字彙川,原為惠民城富商。
曹文斌(1911~1965),麻店鄉曹王村人。
李中憲(1912~1982),山東省惠民縣皂户李鄉園子李村人。
雷鳴玉(1920—1968),山東省惠民縣呂家村人。
楊建功(1919~1945),原名王延福,惠民縣魏集鎮三合村人。
陳永玲(1929-2006)京劇旦角。海外報刊評論他是“集梅、程、尚、荀、筱絕技於一身”的“中國名旦”。原名陳志堅,祖籍山東惠民,生於青島。
王德慶,1932年生人,山東惠民。現為山東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濱州市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濱州市舒體書法研究會會長,山東詩詞學會會員,濱州市詩詞學會名譽會長。
郭寶慶(1934—1955),惠民縣寧家村人。1948年他參加了村基幹民兵。1953年1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4年,加入共青團,並被評為優秀戰士。
周立雙(1944—1982),惠民縣夾河村人。中共黨員。1965年參加工作。1969年從事農村郵電工作。13年沒休過一天假,沒誤過一次班。先後投遞報刊、郵件312萬份(封),從沒出現過丟失、損毀等差錯。1982年獲省勞動模範稱號。
路化倫,字道遠,山東惠民縣人。1958年畢業於惠民師範,從事學校教育40餘年,中學高級老師,傳統派功力型書法家。
張廣寧,男,1953年8月生,山東省惠民縣淄角鎮人,漢族,學歷中央黨校研究生(中央黨校研究生院在職研究生班法學理論專業),哲學碩士,高級經濟師、高級政工師。現任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
信長星 信長星
信長星,男,漢族,1963年12月生,山東惠民人 [4]  。現任中共第二十屆中央委員 [13]  、江蘇省委書記 [4]  [14]  、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15]  、黨組書記 [16]  、江蘇省軍區黨委第一書記 [17] 
劉鶴春,原名劉春華,西河大鼓門藝名劉景華。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石廟鎮人,生於農曆九月初五日,北京德雲社相聲演員,郭德綱相聲弟子、西河大鼓弟子。自幼多才多藝,喜歡曲藝、戲劇表演。 [3] 

惠民縣名優特產

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名優特產
韓記香腸
惠民坤鵬牌韓記香腸師承北京老字號寶元齋之傳統精華,不斷探索食品營養科學之真諦,以香味純正,營養豐富,風味獨特而久負盛名,享譽齊魯。
短枝紅富士
惠民短枝紅富士蘋果系1988年培育而成的紅富士蘋果短枝型變異新品種,定名為惠富一號。
蜜桃
惠民特產蜜桃屬南方品系,外觀豔麗,肉質細膩。
傳統武定府醬菜品種主要有磨茄、包瓜、糖包、醬桃仁、杏仁、水晶萵苣、醬黃瓜、醬花生仁、合錦菜、醬地環、虎皮菜、百工皮等30餘種。武定府醬菜具有鮮、甜、脆、嫩的特點和色、香、味、體風格。

惠民縣城市榮譽

中國綠色名縣
全國生態農業科技示範縣
全國綠化模範縣
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
全國食用菌產業化建設示範縣
省水生態文明城市示範縣
省基層水利建設試點縣
中國繩網名城
全省跨越發展先進縣
全省服務業發展先進縣
山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
國家園林縣城
2020中國健康產業百佳縣市
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 [5] 
2020年7月29日,被全國愛國衞生運動委員會命名為2017-2019週期國家衞生鄉鎮(縣城)。 [6] 
2020年10月9日,被生態環境部授予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稱號。 [7] 
2020年10月,入選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地區名單。 [8] 
2020年12月22日,被命名為“山東省雙擁模範城(縣)”。
2021年4月1日,入選第二批全國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創建縣”推評名單 [9] 
2021年7月15日,入選水利部第四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 [10] 
2021年9月8日,入選國家能源局綜合司整縣(市、區)屋頂分佈式光伏開發試點名單。 [1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