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分手語、網絡流行語)

鎖定
一別兩寬,各生歡喜,該語最早來源於敦煌出土文物“放妻協議”。原文是:“凡為夫婦之因,前世三生結緣,始配今生夫婦。若結緣不合,比是怨家,故來相對……既以二心不同,難歸一意,快會及諸親,各還本道。願娘子相離之後,重梳嬋鬢,美掃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選聘高官之主。解怨釋結,更莫相憎。一別兩寬,各生歡喜。”意思是:如果我們結合在一起是錯誤,不如痛快地分手來得超脱,希望你重整山河再攀高枝,也勝過兩人看不順眼互相擠兑。 [1] 
中文名
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外文名
Every man is glad when he is not
性    質
分手語
走紅時間
2019年7月
詞語來源
敦煌出土文物“放妻協議”

一別兩寬,各生歡喜詞語來源

原文出處(S.343v) 原文出處(S.343v)
敦煌莫高窟出土的“放妻協議”的主要內容是:“凡為夫婦之因,前世三生結緣,始配今生之夫婦。若結緣不合,比是怨家,故來相對……既以二心不同,難歸一意,快會及諸親,各還本道。願娘子相離之後,重梳嬋鬢,美掃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選聘高官之主。解怨釋結,更莫相憎。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這份“放妻協議”卻給後人展示了歷史上真實的一幕:夫妻之間提倡“好合好散”。
簡單的解釋,就是丈夫説:如果我們結合在一起是錯誤,不如痛快地分手來得超脱,希望你重整山河再攀高枝,也勝過兩人看不順眼互相擠兑。
從這份協議書中我們不難看出,這的確是一份類似於21世紀的離婚協議,但這份協議的內容也只單單説了夫妻離婚的原因:感情不和。於是請來雙親父母和親戚朋友,做此見證,好聚好散,最後,男方還不忘給妻子一些美好的祝願。 從這份協議書中我們並沒有看到男尊女卑的一面,看到的反而是男女平等,改嫁似乎也是很正常的現象。這樣一份“放妻協議”也許在21世紀看來,人們都還很羨慕,男方有如此的寬宏胸襟,女方也有自由選擇的權利。在封建社會里,人們也能如此的和平分手真是令人感到驚奇。 [2] 
據國家博物館研究唐代史的副研究員王義康介紹,“古代的‘放妻’現象很正常,我們看到的一些‘放妻協議’有可能是當時作為範文保留下來的,並不是當時哪一家真的要離婚而擬的‘放妻協議’。”他介紹,這種協議有點像我們21世紀的應用文,它只是一個固定的模式。大家都會照這樣的固定模式去寫。王義康還説,像這種“放妻協議”看上去雙方都比較和諧,也似乎挺合理的,但是,這也只是表面上的,至於當事人的心情怎樣誰也不好説。他認為,保留協議書的也不一定就是當事人,很有可能是當時的人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保留下來的。
像這樣的“放妻書”也不只這一份,記者在網上也看到了一些不同版本的“放妻協議”,有雙方不合的,還有譴責妻子的,還有妻子主動提出的,還有一種就是夫死可以任意改嫁的。在敦煌的考古發掘中,同時發現了幾份這樣的“放妻書”,説明在當時的敦煌民間也是很常見。

一別兩寬,各生歡喜發展經過

2019年7月28日,該語因文章、馬伊琍發微博疑似承認離婚而走紅網絡。
微博評論 微博評論
7月28日下午15時許,文章在微博發文,看內容疑似承認已與馬伊琍離婚:吾愛伊琍,同行半路,一別兩寬,餘生漫漫,依然親情守候。
微博評論 微博評論
隨後馬伊琍發佈微博:你我深愛過,努力過,彼此成就過。此情有憾,然無對錯。往後,各生歡喜。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