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一切只是預演

鎖定
《一切只是預演》是2012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沈旭暉。本書共分四輯,廣泛涉獵中外電影,並由電影“起興”,巧妙地深入到世界通史、人性明暗、娛樂事件、政治隱秘多個層面。
中文名
一切只是預演
作    者
沈旭暉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2年2月1日
頁    數
193 頁
定    價
32.00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300148458
字    數
140000

一切只是預演編輯推薦

算他(沈旭暉)夠狠,正合我胃口。
——陳冠中(香港文化大家)
“知識”和“智識”,是我讀沈旭暉時常揮之不去的兩個詞彙。
——劉蘇里(萬聖書園總經理)
虛構與真實的交錯,正是沈旭暉融合了電影與政治的迷人之處。
——張鐵志(台灣作家)

一切只是預演內容簡介

●電影挖掘歷史隱秘以“不愛江山愛美人”名留史冊的愛德華八世,據説是為了與美國美人結婚,不惜放棄王位。但實際上,許多史家都認為是其親德傾向所致。他的情人辛普森夫人更可疑,是一位疑似間諜。被希特勒稱為“歐洲最危險女人”的伊莉莎白,即現任英女王的母親,歷史上的她一如電影裏的形象,以急才著稱。而喬治六世從自卑口吃的陰霾走出來,變成國家象徵,經歷了漫長的心理轉變,這過程中的醫者並非只有治療師洛克。更重要的,其實是伊莉莎白。
●電影藏匿人性明暗《蝙蝠俠:黑暗騎士》主角雖是蝙蝠俠,鋒芒畢露的卻是反派角色小丑。演員希斯·萊傑發揮超絕,在電影上映前暴病身亡,死後得到奧斯卡獎,教人衷心懷念。萊傑演繹優秀之處,在於他把小丑的行為模式提升至哲學層面,大眾化地演繹其存在主義信念,比起(捕月魔君卡利古拉)裏的“存在主義暴君”,更易為人理解。此外,電影劇本糅合了大量心理學元素,是應用社會科學的優秀文本,幾達雅俗共賞的最高境界。
香港製造·耶魯*牛津“鬼才”;
用世界通史與政治隱秘寫作。
作者看似是在説電影,實際上卻是把玩國際關係和電影間的互動,教讀者如何從電影裏看出繁複細密的國際政治與歷史的變化。 其思想如剃刀,文風如影像,知識內涵更是引得兩岸三地眾多著名文化名人的一致讚譽,在泛電影的談論之外,亦表現出很強的文學性。
[1] 

一切只是預演作者簡介

沈旭暉 香港國際關係學者。1978年生於香港,耶魯大學政治學學士、碩士,牛津大學國際關係博士。
現為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及圓桌研究所及其網絡理事會主席,香港教育學院文理學院副教授及對外關係聯絡主任,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客席副教授及全球經濟碩士課程總統籌,保華基金會行政總裁。定期於《南方週末》、《明報》、《亞洲週刊》等媒體撰寫評論。以音樂、電影、文化為嗜好,以隨緣為人生哲學,以確立國際關係研究的香港學派為人生志願。《茶杯》、《藝訊》等雜誌撰寫專欄,並客串主持電視、電台國際時事節目。已出版簡體版《國際政治夢工場》。 [1] 

一切只是預演目錄

簡體版序
電影挖掘歷史隱秘
國王口吃小事化大的君主立憲制
《國王的演講》
貝隆夫人的盜版與翻版:封建偶像還是人民英雄?
《貝隆夫人》
英國人肉派與開膛手的社會科學解讀
《理髮師陶德》
史詩的候選材料,不等於史詩式電影
《澳大利亞》
清末民初武師等同排外土霸?
《霍元甲》
從晚清暗殺故事,重温香港涉外關係史
《十月圍城》
誰來重構真正的太平天國? 媒體推薦 算他(沈旭暉)夠狠,正合我胃口。
——陳冠中(香港文化大家)
“知識”和“智識”,是我讀沈旭暉時常揮之不去的兩個詞彙。
——劉蘇里萬聖書園總經理)
虛構與真實的交錯,正是沈旭暉整合了電影與政治的迷人之處。
——張鐵志(台灣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