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一分鐘人

(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的民兵)

鎖定
一分鐘人(Minute Man)原意是指美國獨立戰爭中打響萊剋星頓第一槍的民兵,他們出則為兵,入則為民,來無影、去無蹤,“一分鐘”即可投入戰鬥。 [1] 
中文名
一分鐘人
外文名
Minute Man
另    稱
民兵

一分鐘人歷史背景

民兵對於美國而言,有着極為特殊的地位。在獨立戰爭前它是美國人民保家衞國的唯一武裝力量,到了現代仍是美國重要的軍事力量之一,為國防做出了重要貢獻。17 世紀以來,英國人不斷向現在的美國這塊土地移民,到18世紀30年代,在東部沿海地區形成了效忠於英國的13個殖民地。早期的英國移民所到之處是一個危險的世界:他們所佔據的並非無人居住的土地,而是在形形色色的美洲印第安部落控制下的地區:與此同時移民還受到歐洲敵國及敵國移民的威脅,海盜、土匪等的掠奪。雖然英國君主准許他們到北美定居,但並不準備派軍隊保護他們。因此,面對這些威脅,移民只能孤軍奮戰。為了自保,13個殖民地的移民都建立了獨具特色的軍事體制一一民兵制。直到18 世紀60年代,民兵制度一直是殖民地唯一的軍事制度,為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抗擊外來侵略做出了巨大貢獻。這個時期的軍事需求及軍事發展,成為北美軍事文明的雛形,對以後的美國軍事發展有決定性影響。 [4] 
北美民兵可分為“普通民兵”與“志願民兵兩種。“普通民兵”建立在義務兵役的原則之上:而“志願民兵”則是在此基礎上根據民兵自願選擇組成的部隊,一般説來,一區有事他們將首先被徵召參戰並在最短的時間內進入戰鬥狀態。志願民兵並不涉及所有階層,在某種程度上説它擁有精鋭部隊的地位,也被當地人稱為“精英民兵”(Select Militia)。志願民兵主要是騎兵(Rangers)和快速應召民兵(Minuteman)。他們必須接受特殊訓練,配備最好的武器由政府提供資金維持運轉。1643 在佩科特戰爭之後,馬薩諸塞海灣殖民地規定,每一個民兵團必須有 30人在發出警報之後半小時進入戰鬥準備狀態。志願民兵所要發揮的恰是這種作用。正是從他們中產生了1776年獨立戰爭時著名的“一分鐘人”(Minuteman)。 [4] 
歷史背景
歷史背景(1張)
1774年美國獨立戰爭爆發前,“一分鐘人”數量大增,從荷蘭商人處得到大量軍火。獨立戰爭期間,“一分鐘人”在北美享有盛譽,它指的是反抗英軍、追求自治的民兵游擊戰士,他們出則為兵,入則為民,來無影、去無蹤,四處襲擾英軍,讓英國人在整個戰爭期間吃盡了苦頭。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游擊戰士,在1775年春打響了萊剋星頓第一槍。
歷史背景
歷史背景(1張)
當時英軍700人夜間前去偷襲波士頓以北康科德的民兵軍需倉庫,但他們的行蹤被“一分鐘人”盡收眼底。英軍來到離康科德只有6英里的萊剋星頓時,被77個民兵攔在了路口,最終頗具歷史意義的萊剋星頓的槍聲響起。在此後的游擊戰中,北美游擊戰士從山崗、樹林、屋角等處不斷出擊,打死打傷英軍近300人。
歷史背景
歷史背景(1張)
此後,波士頓、紐約以及北美各地的反英鬥爭風起雲湧,很多衣衫襤縷、滿臉鬍鬚、肩扛長槍的農民和獵户,騎着馬高唱着《揚基之歌》襲擊英軍。
英國人發現,這些人雖然沒有受過正規訓練,往往一擊即潰,但是打散了卻打不敗。
漸漸地,游擊戰士找到了打敗英軍的辦法,他們砍伐樹木,設置路障,堅壁清野,切斷英軍交通線使其寸步難行,再趁其不備進行突襲。
在力量還不夠強大時,這些游擊戰士儘量避免與英軍打陣地戰,待到力量足夠時,他們便加入正規部隊,合擊英軍。 [2] 

一分鐘人歷史評價

民兵系列洲際彈道導彈
民兵3型洲際彈道導彈 民兵3型洲際彈道導彈
美國人將民兵(一分鐘人)的稱呼作為其洲際彈道導彈(Minuteman Intercontinental Ballistic Missile,民兵洲際導彈)的代號,取其打擊威力強、行動迅速之意。
從1958年開始研製到1977年停產,波音公司先後為美國空軍生產了4種型號共2423枚“民兵”系列洲際彈道導彈,其中包括“民兵”IA、“民兵”IB、“民兵”II和“民兵”III。於1970年服役的“民兵”III型,是美軍第一款帶分導式彈頭的固體洲際彈道導彈,也是目前唯一一款現役陸基洲際彈道導彈,約有450枚常年處於戰鬥值班狀態,對應W78型核彈頭200枚、W87型核彈頭約250枚。 [1] 
一分鐘人國家歷史公園
一分鐘人國家歷史公園
一分鐘人國家歷史公園(1張)
一分鐘人國家歷史公園(Minute Man National Historical Park,又譯民兵國家歷史公園)紀念美國獨立戰爭第一次戰役。它是幾個戰場的所在地,包括康科德萊剋星頓。公園通過對“那著名的一天和一年”中重要地點的保護、修復和詮釋,重現了萊剋星頓和康科德戰役(Battles of Lexington and Concord,又譯列剋星敦和康科德戰役)。當年,殖民者拿起武器保衞自由,引發了美國革命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