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一傅眾咻

鎖定
一傅眾咻(拼音:yī fù zhòng xiū)是一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戰國·孟軻《孟子·滕文公下》。 [1] 
“一傅眾咻”的原義是一個人教導,眾人吵鬧干擾;比喻不能有什麼成就;在句子中可充當定語;含貶義。 [1] 
中文名
一傅眾咻
拼    音
yī fù zhòng xiū
反義詞
蓬生麻中 [4] 
注音字母
ㄧ ㄈㄨˋ ㄓㄨㄥˋ ㄒㄧㄡ
成語出處
《孟子·滕文公下》
語法結構
聯合式
語法屬性
作定語
同義詞
一齊眾楚一齊眾咻 [4] 

一傅眾咻成語出處

孟子謂戴不勝曰:“子欲子之王之善與?我明告子。有楚大夫於此,欲其子之齊語也,則使齊人傅諸?使楚人傅諸?” [3] 
曰:“使齊人傅之。” [3] 
曰:“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莊嶽之間數年,雖日撻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戰國·孟軻《孟子·滕文公下》) [1]  [3] 
後人據此典故概括出成語“一傅眾咻”。 [1] 

一傅眾咻成語典故

有一年,孟子聽説宋國的君王説要施行仁政,這正是孟子所竭力主張的,所以他特地到宋國去。 [2] 
孟子在宋都彭城瞭解了一個時期,發現宋國君主手下的賢臣很少,而沒有德才的人卻很多。他感到情況並不是像宋國國君説的那樣,便打算到別國去遊歷。宋國的君主聽説孟子要離去,便派大臣戴不勝去挽留,並向他請教治理國家的方法。戴不勝説:“請問先生,怎樣才能使我們宋國的君王賢明?” [2] 
孟子回答説:“先生要使貴國的君王賢明嗎?我可以明白地告訴您。不過,還是讓我先講一件事。楚國有位大夫,想讓自己的兒子學會齊國話。據您看,應該請齊國人來教他呢,還是請楚國人來教他。”戴不勝不加思索他説:“當然是請齊國人來教他。” [2] 
孟子點點頭,説:“是的,那位大夫請了一個齊國人,來教兒子齊國話,可是兒子周圍有許多楚國人整天在打擾他,同他吵吵嚷嚷。在這樣的環境中,就是用鞭子抽他、罵他、逼他;他也學不會齊國話。如果那位大夫不是這樣做,而是將兒子帶到齊國去,讓他在齊國都城臨淄的鬧市住幾年,那麼齊國話很快就會學好。即使你不讓他説齊國話,甚至用鞭子拍打他,強迫他説楚國話,也辦不到。” [2] 
戴不勝打斷孟子的話説:“我們宋國也有薛居州那樣的賢士呀!”孟子回答説:“是的,宋國的薛居州是位清廉的大夫。但是靠他一個人在君王左右是不起什麼作用的。如果君王左右的人,無論年老處少、官職尊卑,都能象薛居州一樣,那才行呢。君王左右都不是好人,那君王能與誰去做好事呢?” [2] 
戴不勝向君王覆命後,君王見孟子去意已決,便不再強留,送了他一些錢,讓他離開宋國。 [2] 

一傅眾咻成語寓意

孟子聽説宋國施行仁政,到了宋國才發現,賢臣很少沒有德才的人卻很多,最終選擇離開宋國。可見環境,特別是多數人對一個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學習語言也是這樣,在品德修養上也是這樣。要堅持一定的原則和態度。 [2] 

一傅眾咻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一傅眾咻”在句子中可充當定語;含貶義;比喻事不專一,絕無效果。 [1] 
  • 運用示例
作家·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九十八回:“古人有言,一傅眾咻,終歸無效。” [1] 
參考資料
  • 1.    一傅眾咻  .漢典[引用日期2020-04-06]
  • 2.    關煒炘,田靜編著. 中華經典故事全集[M]. 北京:西苑出版社, 2010.09:33
  • 3.    周遊編. 線裝中華國粹 中國寓言[M]. 南昌: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2016.10:20
  • 4.    《最新活用成語辭典》編輯委員會編. 最新活用成語辭典[M]. 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 2006.01: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