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一個證券分析師的醒悟

(2010年中信出版社出版圖書)

鎖定
《一個證券分析師的醒悟》是2010年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張化橋著作的圖書。該書介紹了股市和投資的內容。
中文名
一個證券分析師的醒悟
作    者
張化橋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年9月30日
頁    數
232 頁
開    本
32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08622460

一個證券分析師的醒悟內容簡介

《一個證券分析師的醒悟》介紹在人們都“摸着石頭過河”的年代,成千上萬的人其實不知道錢是什麼、股市是什麼、投資什麼……最後,生活是什麼。在人們轟轟隆隆地往前摸的隊伍中,張化橋像一個打着快板的宣傳員。他會突然停一下,站在一邊的高坡上,打着快板説一段,對也罷,錯也罷,聽也好,不聽也行。
在張化橋的真話背後,我們可以尋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作為普通股民,我們應該如何避開各類陷阱、如何挑選優質的投資對象、如何形成正確的投資習慣、良好的投資心態,做一個簡單、幸福、跑贏大市的股民?
《一個證券分析師的醒悟》讀者對象:證券業內人士,銀行、證券公司等金融行業專業從業人員,上市公司的管理人員,有一定投資基礎與認識的普通投資者等。 [1] 

一個證券分析師的醒悟作品目錄

序“直心不改”張化橋
自序投資靠知識,更靠心態和領悟第一篇股民和基民的悲哀
股民和基民的悲哀 / 3
投資的最高境界是無為 / 8
如何挑選50~70只股票 / 13
越簡單粗獷越好 / 16
首先是不虧錢 / 20
歷史書可以害你不淺 / 23
我的退休金全靠股市 / 26
叛逆者的宣言 / 32
第二篇假如我是傻瓜
我如何戰勝市場?
買股票太麻煩嗎? / 41
買股票就相當於建合資企業 / 44
股民不要湊熱鬧 / 46
創業板:買的是大富大貴的可能性 / 53
用創業投資的眼光選股票 / 56
我對幾個行業的看法 / 60
你的護城河有多寬? / 66
高成長率與估值陷阱 / 76
買便宜貨可以導致破產 / 79
如果你的股票突然跌了一半…… / 88
假如我是傻瓜,我如何戰勝市場? / 91
第三篇當地產公司成為“價值陷阱
中國的地產泡沫何時破滅 / 99
房地產價格還可能大漲 / 103
高地價並不導致高房價? / 107
當地產公司成為“價值陷阱” / 112
如何分析地產公司的股票 / 115
第四篇高收入的窮光蛋
企業的商業模式和執行力很重要 / 119
中國企業不做“細活” / 123
中國企業整合難 / 127
中國企業成本優勢不再 / 131
主營業務不是“宗教枷鎖” / 134
中國企業的冒險精神 / 138
三種企業三種命 / 140
高收入的窮光蛋 / 143
企業應該有燒錢的自由 / 147
第五篇都是“圈錢”惹的禍
股市的噪音與基本面 / 153
股票市場的奇怪現象 / 156
都是“圈錢”惹的禍 / 159
證券分析師的侷限 / 163
證券分析師的四部曲:抵賴、修正、
狡辯、再修正 / 168
看好農業,但別買農業股 / 171
“工廠類股票”陷阱 / 174
牛市和什麼有關? / 177
全球股市的大躍進 / 180
第六篇股市的教訓應該記取
中國股民為什麼特別多? / 187
中國人的膽怯與魯莽 / 190
英國投資銀行消亡的啓示 / 194
摒棄股市中的意識形態 / 197
股市的教訓應當記取 / 201
長痛不如短痛 / 205
拯救股市的最佳方案 / 208

一個證券分析師的醒悟作者簡介

張化橋,“最佳中國分析師”、“最敢講真話的和有良知的分析員”。1963年出生於湖北荊門,自稱“湖北農民”。16歲邁入大學校門,23歲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畢業後進入中國人民銀行工作,隨後砸碎“鐵飯碗”轉戰證券市場,以“敢言”著稱,自稱“投資者的走狗”。現任瑞銀中國投資銀行部副主管和亞洲房地產部聯席主管。
在擔任瑞銀中國研究部主管期間,其團隊曾連續五年(2001-2005年)獲得《機構投資者》雜誌評選的“最佳中國研究團隊”稱號,其本人亦連續四年(2001-2004年)榮膺《亞洲貨幣》評選的“最佳中國分析師” 殊榮。
但同時,因為敢言,張化橋曾多次“惹禍上身”。
1998年,張化橋因發表“雙輸論”,反對中國財政部發行美元“揚基債”而被匯豐解僱,但他一點都不介意,更是聲稱:這是分析員生涯中最光榮的一個“片段”。2002年,發表質疑H股公司格林柯爾管理不透明、產品存在問題的文章,導致格林柯爾股價出現大幅動盪,因此本人也遭到了起訴……
但對於自己的敢言,他一直無悔。即使被罵“黑嘴”、被起訴,仍然執著於“怎樣想就怎樣説”的信念,因為,“要保持分析員的獨立性”。

一個證券分析師的醒悟序言

“直心不改”張化橋
化橋是資深的銀行家。之前,他因“看穿”中國經濟的某些問題和揭露了一批有瑕疵的上市公司而成為市場公認的“最敢講真話和最有良知的分析師”。在我看來,當今中國,發表鮮明的觀點“警世濟民”而且不圖個人利益的經濟界人士中,張化橋名列前茅,而且他至今“直心不改”。
今天的中國處在2000年以來經濟最為發達繁榮的盛世,但是也是社會思想和文化原則最為貧乏的年代。一切以經濟為重的中國人民,無論在《憲法》、《政府工作報告》還是《黨章》中,都把發展經濟列為其要務。我們的國內生產總值快追上美國了,這是國人做夢也沒想到的。
從內心來説,我們感謝鄧小平帶領國人開創了這樣一個“摸着石頭過河”的新時代。因為我們這個社會太需要錢了,近14億人民也太需要富起來了。人窮志不窮,説來好聽,實際上痛苦又虛偽。我在農村生活的那段痛苦而貧困的經歷至今仍激勵着我神經病似的每一天都衝鋒不止。化橋也一樣。
在人們都“摸着石頭過河”的年代,成千上萬的人其實並不知道錢是什麼,股市是什麼,外匯是什麼,投資是什麼……最後,生活是什麼。在人們轟轟隆隆地往前摸的隊伍裏,化橋像一個打着快板的宣傳員。他會突然停一下,站在一邊的高坡上,打着快板説一段。對也罷,錯也罷;聽也好,不聽也行。
化橋確實是個宣傳員、警告員。他不和人家爭論,他只告訴你,在哪裏石頭是摸不到的,外匯是紙的,甚至連紙都不如,炒股票是不能發財的,高收入者是窮的,一些金科玉律的東西是不能信的……有意思。
在我想來,“摸着石頭過河”的過程是幸福和充實的。在物質生活逐漸豐富之後,我們想想,我們到底給世界留下了什麼呢?只有思想文化的東西永不泯滅。謝謝化橋給了我們這些經濟人和銀行家們思想的火花和種子。讓大家一起,建設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復興。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