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貽華陽柳少府

鎖定
《貽華陽柳少府》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詩詞。
作品名稱
貽華陽柳少府
作    者
杜甫
創作年代
唐代
文學體裁
五言詩

貽華陽柳少府作品原文

繫馬喬木間,問人野寺門。柳侯披衣笑,見我顏色温。
並坐石下堂,俯視大江奔。火雲洗月露,絕壁上朝暾
自非曉相訪,觸熱生病根。南方六七月,出入異中原。
老少多暍死,汗逾水漿翻。俊才得之子,筋力不辭煩。
指揮當世事,語及戎馬存。涕淚濺我裳,悲氣排帝閽
鬱陶抱長策,義仗知者論。吾衰卧江漢,但愧識璵璠。
文章一小技,於道未為尊。起予幸斑白,因是托子孫。
俱客古信州,結廬依毀垣。相去四五里,徑微山葉繁。
時危挹佳士,況免軍旅喧。醉從趙女舞,歌鼓秦人盆。
子壯顧我傷,我歡兼淚痕。餘生如過鳥,故里今空村。

貽華陽柳少府作者簡介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詩中嘗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杜審言之孫。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後期,舉進士不第。漫遊各地。公元744年(天寶三載),在洛陽與李白相識。後寓居長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貧困,逐漸接近人民,對當時生活狀況有較深的認識。及安祿山軍臨長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後逃至鳳翔,竭見肅宗,官左拾遺。長安收復後,隨肅宗還京,不久出為華州司功參軍。旋棄官居秦州,未幾,又移家成都,築草堂於浣花溪上,世稱“浣花草堂”。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參謀,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晚年舉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繼承《詩經》以來注重反映社會現實的優良文學傳統,成為古代詩歌藝術的又一高峯,對後世影響巨大。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1] 
參考資料
  • 1.    《辭海》(縮印本).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151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