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雲紅樹圖

鎖定
《白雲紅樹圖》是由明末清初畫家藍瑛於1658年創作的一幅絹本青綠設色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此圖描繪山石紅樹白雲繚繞,老者持杖立於板橋之上。畫中山石不加勾勒,直接用石綠、石青多種顏料渲染,山腳用赭石相接,然後以石綠及花青染出石面的凹凸及向背關係。樹的枝幹用墨勾皴,樹葉用硃砂、白粉點出,山腰的白雲不用傳統的留空或勾雲之法,而用白粉和花青暈染,表現了白雲的繚繞變幻。全圖設色麗絢爛,對比強烈,具有一種特殊的裝飾效果。 [1] 
此畫為藍瑛晚年青綠設色的代表作品,也是晚明山水畫中變化突出的作品。 [2] 
中文名
白雲紅樹圖
作    者
藍瑛
創作年代
清代
規    格
縱189.4 cm,橫48cm
現收藏地
北京故宮博物院
材    質
絹本
幅    式
立軸
畫作類型
青綠設色畫

白雲紅樹圖畫作內容

《白雲紅樹圖》 《白雲紅樹圖》
此畫從構圖大致可分遠、中、近景:遠景為高山矗立、懸崖峭壁。中景山岡連綿,參差不齊,其間雜木從生,樹幹或挺拔,或彎斜,枝葉呈五顏六色。近景為此畫主要部分,山右兩岸有板橋一座,有一位身着白袍的長者,手持枴杖,正在板橋上漫步。板橋左下方為山石、草木及幾棵大樹。
畫上自題“白雲紅樹”四大字,款署:“張僧繇沒骨畫法,時順治戊戌清和,畫於聽鶴軒。西湖外民藍瑛。”鈐“藍瑛之印”。 [2] 

白雲紅樹圖創作背景

晉唐與兩宋時期的山水畫為元、明、清時期提供了三種色彩繪畫樣式:晉唐樣式、五代北宋樣式、南宋樣式。明代繪畫就是以此三種繪畫樣式為依託而展開,藍瑛《白雲紅樹圖》即為對“晉唐樣式”的傳承與發展。 [3] 
該圖作於順治十五年(1658),藍瑛時年74歲。 [2] 

白雲紅樹圖藝術鑑賞

白雲紅樹圖色彩

《白雲紅樹圖》局部
《白雲紅樹圖》局部(2張)
《白雲紅樹圖》突破了色彩的程式化,按照個人色彩感受以及繪畫表現的需要進行賦色表現,以濃豔的石青、石綠、硃砂、赭色以及白粉略分濃淡進行點染,色彩誇張。設色異常的大膽、灑脱,脱離傳統色彩觀念的束縛。大紅、大綠的使用,雖為大俗色彩,但無大俗之體現,而且映襯着一種高雅、一種灑脱,可謂“大俗即大雅”。在山間白雲的描繪上,沒有采用傳統的留白和勾勒的表現技法,而是以白粉進行點染,雲氣繚繞,不乏傳統之動感。同時,藍瑛較好地掌握了協調中求對比的色彩規律,以青綠為主要色調,幾棵紅色樹木與此產生強烈的對比,用花青、草綠等較温和的顏色加以協調,而云氣以及白色樹木的渲染,則增加了畫面的明亮之感,起到了點醒畫面的效果,色彩對比中求協調,具有很強的裝飾趣味與美感。 [3] 

白雲紅樹圖構圖

綜觀《白雲紅樹圖》,作者以“S”形連續取勢,韻律感十足。“S”形構圖是繪畫構圖中最具有流動性的構圖形式,物體以“S”的形狀從前景向中景和後景延伸,使畫面具有空間感與生動性,從而產生縱深的視覺感。此種構圖也是中西方繪畫中常用的一種構圖形式。 [3] 

白雲紅樹圖重要展覽

2017年9月,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辦“千里江山——歷代青綠山水畫特展”,《白雲紅樹圖》在其中展出。 [4-5] 

白雲紅樹圖作者簡介

藍瑛(1585—約1664),字田叔,號蝶叟,晚號石頭陀、山公、萬篆阿主者、西湖研民,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所居榜額日“城曲茅堂”,是浙派後期代表畫家之一。藍瑛一生以繪畫為職業,曾漫遊南北,眼界開闊,因而不斷豐富了創作內容。明未同時和稍後的如陳洪綬以及金陵八家等著名畫家,也都受他的影響。藍瑛擅長山水、花卉、蘭石。師法宋元名家,當代前舉沈周的畫也熱心師效。他的畫風是從多方面變化出來的,對以後的明末清初繪畫影響很大。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