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俘虜記

鎖定
《俘虜記》是日本小説家大岡昇平著短篇紀實文學作品,初次發表於1948年2月出版的《文學界》。 [1] 
《俘虜記》主要是寫作者的自身感受,作品中幾乎看不到殘酷的戰爭場景的外部描寫和人物形象的刻畫,而是着力開掘戰爭中人的複雜思想和深層心理,基本上是人的主觀信息的傳遞。 [2] 
作品名稱
俘虜記
外文名
俘虜記(日文原名)
作    者
大岡昇平
文學體裁
短篇紀實文學
初次發表時間
1948年
字    數
3萬字左右

俘虜記內容簡介

1944年,主人公“我”在菲律賓呂宋島西南的民都洛島上服役。12月15日,美軍乘六十艘艦船從聖何塞登陸,“我”所在的部隊只得逃往布拉拉考後面的高地,沒想到在那兒又遭到美軍的襲擊,二百多日本士兵四處逃散,潰不成軍。“我”的中隊逃進山裏躲了起來,在退路已被截斷、要想活着出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的情況下,“我”反倒覺得自己也許可能生還。
1945年1月16日,“我”和好友滋野染上了惡性瘧疾,每天發着四十度高燒。24日,指揮官命令病號隱蔽到聖何塞高地方向的哨所裏,“我”和三個發燒的病人一起留下了。美軍突然又來襲擊,分隊士兵被衝得七零八落,“我”一個人被拋棄在河谷之中。出發時,“我”曾決心與祖國共命運,但是,來到戰場後才覺得“成為如此愚劣的戰鬥犧牲品死去毫無意義”。為了飲水,“我”扒開草叢下到河牀,水牛驚訝地望着“我”的臉,“我”精疲力竭地倒在林子邊。不知過了多久,“我”醒了過來,看見前面有一個美軍士兵,他似乎根本沒想到前面是否可能埋伏着日本兵,“我”沒有向他開槍。
後來,當“我”知道自己被包圍不能逃脱時,想用手榴彈或槍自殺,但是,沒有成功,“我”又昏了過去,成了美軍的俘虜。次日早晨,“我”躺在擔架上,仰望着天空和樹梢,意識到自己得救了。同時覺得迄今為止時時面臨死亡卻一直活着的每一天是多麼的奇怪。 [3] 

俘虜記創作背景

《俘虜記》“有紀錄親身體驗的性質”,它直接抒寫作者自己的切身經歷和感受。大岡昇平於1944年初應徵入伍,受了三個月訓練後即被送往菲律賓補充兵員。1945年1月25日,大岡昇平在菲律賓民都洛島南部山嶽中被俘,在美軍俘虜收容所裏度過了一年的俘虜生活之後,於1946年初遣送回國。他的《俘虜記》就詳細地描寫了他這段時間生與死的搏鬥。 [1] 

俘虜記作品鑑賞

俘虜記主題內容

《俘虜記》可以説是一篇來自戰爭的傷痕文學作品。作者是作品的中心人物,他以坦率的態度口述了自已獨有的生活經歷和感受,抒發了戰爭帶給他的心靈的創傷。在日本法西斯侵略戰爭的最後時刻,他應徵入伍之時,就“已不再相信日本會勝利”,並“憎恨把祖國引向完全絕望的戰爭的軍部”,他認為從前自己既未採取任何行動阻止軍部進行戰爭,“現在對於由他們安排下來的命運,也就無權進行抗議。”這個曾把與祖國共命運的觀念奉為圭臬的青年。三十五歲應徵被驅趕去作無謂的犧牲的中年人,就只能抱着等待死亡的念頭來到菲律賓戰場。
該作品詳盡地描寫了主人公在前線戰場所發生的生死觀念的搏鬥。他帶着厭戰和不得不跟着乾的心情來到民都洛島時,“死的概念便一下子盤踞在我的心頭,怎麼也無法驅散”;之後,由於等死而產生了強烈的求生慾望,策劃逃離計劃:染上瘧疾後病、餓、渴、累的折磨,欲生不能,於是又尋求自殺;既對自己生命的存續不抱任何希望而放棄了“與其被殺,莫如殺人”的大儒態度,不向年輕漂亮的美國兵開槍;成了俘虜還不抱生存的希望,請求美軍槍殺自己。文中反覆描寫的這一切生死觀念的搏鬥和欲生不能,欲死不成的窘境和心態,是隻有處在法西斯侵略戰爭窮途末路之際的日本士兵所特有的。大岡的獨到之處在於他從生死搏鬥的表象中,去窺視人的存在、人的創造力、人的價值,去展示人性的真諦。作者對人性的揭示雖不一定準確,但透過主人公生死搏鬥的表象,能感受到作者的反戰情緒。這正是該篇戰爭傷痕文學作品的社會意義之所在。 [1] 

俘虜記藝術特色

大岡昇平繼承了日本資產階級作家常用的心理主義手法,該作品藝術上突出的特點是深刻、真實的內心自我剖析。 [1] 

俘虜記作品影響

《俘虜記》發表後,在讀者中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1949年4月獲第一屆橫光利一文學獎。 [1] 

俘虜記作品評價

日本文學評論家吉田精一在他的《現代日本文學史》中寫道:他(大岡昇平)的作品《俘虜記》,通過在菲律賓服役時被俘的體會,合乎邏輯地探索了在異乎尋常的情況下面臨死亡的人物的心理。沒有一部作品是能夠象他那樣描寫處於生命危險的人物,並能以冷靜的觀察和明晰的邏輯來做如此深刻的自我解剖的。《俘虜記》是戰爭文學中一部非凡的名作。 [1] 

俘虜記出版信息

《俘虜記》寫於1946年5月至6月,因有關於美軍的描述,所以到1948年2月才發表於《文學界》雜誌,以後,用短篇續作的形式,在各家雜誌上間斷髮表至1954年,同年12月由創元社出版題為《俘虜記》的單行本。 [3] 
《俘虜記》的中譯文發表在《世界文學》1985年2月號的“戰爭題材作品小輯”裏。由申非根據日本講談社1979年出版的《現代短篇名作選》第二卷原文翻譯的。 [1] 

俘虜記作者簡介

大岡昇平(1909—1988),日本當代小説家、評論家、翻譯家。商人家庭出身。中學時期開始對文學產生興趣。1932年畢業於京都大學法文專業。早期從事文學評論,致力於研究和翻譯司湯達等法國作家的作品。1944年被徵入伍,派駐菲律賓杜拉格島。1945年為美軍所俘。戰後他根據這段經歷,寫成《俘虜記》(1948年)和《野火》(1951年)等。1967年發表報告文學《萊特戰記》。他的作品還有長篇小説《武藏野夫人》和《花影》等。傳記文學《中原中也》以及文藝評論等。 [1]  [4] 
參考資料
  • 1.    彭端智主編;郭振乾等著. 東方文學鑑賞辭典[M]. 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0.12:88-90.
  • 2.    藍泰凱著. 日本文學研究[M]. 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2009.09:318.
  • 3.    譚晶華著. 日本近代文學名作鑑賞[M]. 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 2017.11:306-307.
  • 4.    王述坤編. 日本現代文學 名家及其代表作[M]. 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2007.06: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