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人民公約

鎖定
《人民公約》是1647年英國內戰期間平等派士兵代表根據約翰·李爾本的思想提出的自己的政治綱領。
中文名
人民公約
時    期
英國內戰
主    體
平等派士兵
根    據
約翰·李爾本的思想
屬    性
政治綱領
發佈時間
1647年

人民公約公約來歷

李爾本生活在英國革命的年代,當時,各種思潮衝破神權思想和君權思想的束縛而廣泛傳播。李爾本根據自然權利説提出了人民主權的思想。他所謂的自然權利,包含着生命、財產不可侵犯和信仰、言論的自由以及政治的平等,而“政治平等”是他的主張的核心。他堅持認為每一個男人和女人在他(她)們的稟性、尊嚴和權利方面都是平等的,每一個人都沒有統治別人的天然的權力。
1646年11月,李爾本在《貴族暴政的剖析》一書中,斷定貴族是征服者威廉(即英國國王威廉一世(1066—1087))的部下的後裔,威廉的這些部下曾經用暴力奪取了土地,奪取了統治英國人民的政權,並且自封為公爵、伯爵、男爵。李爾本認為,最高的權力屬於人民,而不是屬於國王,不是屬於議會,也不是屬於少數富人。為了保證人民的權利,李爾本要求成立共和國,廢除君主制和上院(貴族院)。他認為只有由人民選出來的下院才能代表人民。他反對封建特權和等級制度,主張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出版自由。李爾本的這些要求都是直接指向封建專制制度的,他的政治理想是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稍後,李爾本還提出了廢除專賣制度,取消什一税,減輕“中間居民和貧民”的租税負擔等等。這些大膽的主張深深地刺痛了上層有產者。
1646年,上議院再次把他投入監獄。
事實上,1646年6月,在李爾本與部分獨立派人士之間就產生了不和諧因素。他覺得自己被背叛了。也許就是這時發展了他的激進思想。但這時他的呼籲等還只是針對上院的,訴諸下院的最高權力。雖然這時他對下院有了看法,在聽審前去找上院的朋友不找下院的朋友。這時候,平均派也成為一個不同的派別開始出現。7月7日,奧弗頓和伍爾文發表了《數千市民的抗議書》。
慢慢地,他對下院也失去了信心。1646年6月開始就有這些想法。
到1647年6月,他甚至也懷疑他最親密的盟友亨利·馬騰的忠誠。後來,長老派的"反革命"失敗,1647年8月軍隊開往倫敦。9月5日克倫威爾到倫敦塔與李爾本會面。但關係已經無法彌合。據説,克倫威爾問李爾本"他怎麼回與自己最好的朋友鬧翻,而且成為議會的大敵"。李爾本回應説“他過去沒有,將來也不會與朋友鬧翻。但他傷心地目睹他看作朋友的人們不但離開了他,也脱離了他們最初的原則。他們無法修復關係的原因可能在於議會獨立派自身發生了分裂”。馬騰與"王黨獨立派"分裂了。獨立派大人物覺得不再有必要迎合馬騰對李爾本的支持。這次分裂也導致了馬騰與李爾本的複合。該年11月,他被釋放。這引起上院的震驚,因為他們説事先並沒得到這一消息。出獄後,他開始組織和動員人,寫《人民公約》。
1647年,英國革命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革命陣營對王黨已經取得了決定性勝利。控制長期國會的長老派,實行了一系列有利於大資產階級和新貴族上層的政策。人民仍然政治上無權,經濟困難,法律上毫無保障。第一次內戰的勝利對他們來講僅僅是進一步革命的開始。李爾本的主張在不同程度上符合了下層人民的利益,為他們深入革命的要求提供了思想武器。
1647年,在李爾本及其戰友的周圍形成了一個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中的激進的民主派別——平等派,得到了城市手工業者、商人和其他小資產階級以及農村的富裕農民的支持。他們聚精會神地閲讀、熱烈地討論李爾本的著作。3月15日,他們曾以“千百萬庶民”的名義向下院呈交了貫穿李爾本政治、經濟主張的請願書。李爾本的信徒們還在士兵中進行工作。
中等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政治代表、英國革命中獨立派的領袖克倫威爾當然絕不是一個民主主義者,他與長老派不同之處,就在於他立意要利用人民大眾的力量在戰場上打敗國王。他的軍事措施,客觀上為工農大眾進入軍隊開了方便之門。
1645年建立起來的新模範軍主要是由自耕農、城市手工業者、工匠、學徒所構成,中、下級軍官也多來自於中、下層。他們的利益與廣大人民羣眾的利益休慼相關。早在第一次內戰時期,李爾本的小冊子《致友人書的副本》、《為英國生而具有的權力辯護》等都深受士兵們的喜愛。李爾本關於英國社會等級制始自征服者威廉入侵的理論,也已牢牢地在士兵中間生了根。因此,新模範軍的建立為李爾本思想的傳播找到了新的陣地。李爾本的政治主張,激發了士兵的革命熱忱,加深了士兵的革命要求,使新模範軍成為爭取在英國實現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骨幹力量,打敗了王黨的軍隊,奪取了第一次內戰的勝利。
1647年8月6日,新模範軍進入倫敦,國會實權落到獨立派手中。軍隊對長老派的勝利,使軍隊中獨立派平等派的矛盾表面化。10月底、11月初,在倫敦附近的帕特尼舉行的全軍會議上,獨立派認為目的已經達到,力圖在保留君主制和上院的基礎上,按照財產資格選舉新國會。平等派士兵代表根據李爾本的思想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綱領——《人民公約》,力主廢除國王,取消上院,實現普選權,表明了平等派與獨立派在最根本的政治制度問題上的嚴重分歧。後來,只是由於面臨王黨發動新戰爭的威脅,獨立派才被迫與平等派和解,並答應戰後實行《人民公約》。
隨着第二次內戰的勝利,如何處置國王的問題便突出起來。9月11日,李爾本起草了一份請願書,簽字者四萬餘人,以平等派的名義遞交給國會。請願書中特別譴責國會與國王進行談判。他提出要懲辦國王及內戰的一切罪犯,要求確立政治上的平等及建立共和國。之後,平等派又在居民中進行廣泛宣傳,許多郡州的居民都舉行大會支持李爾本的主張。在羣情激昂的形勢下,獨立派的統帥部不得不向左右大局的士兵和羣眾讓步,被迫在1649年1月30日將國王查理·斯圖亞特作為“暴君、叛徒、殺人犯和國家的敵人”而處死。
一星期後,下院通過了兩個法案:一個法案是取消作為“暴政的羽翼”的上院,下院被宣佈為國家的最高權力機構;另一個法案是取消國王的統治。這樣,從1649年2月起,英國便不僅在實際上,而且在法律上成為沒有國王、沒有上院的共和國。李爾本領導的平等派的鬥爭,促使英國革命的發展大大超出了獨立派的主張。
但是,1649年建立的共和國政權掌握在資產階級新貴族手中,他們步長老派的後塵,拒絕實行任何民主改革。李爾本又投身於新的戰鬥。早在1648年12月,李爾本就發表了名為《保衞共同權利和自由》的小冊子,嚴厲斥責克倫威爾等人的背信棄義。
1649年2月26日,李爾本又寫了《揭發英國的新枷鎖》小冊子,無情地抨擊獨立派共和國。他向國會建議再次實行1645年新頒佈的“自抑法”,要求現任國會議員辭掉軍隊中的職位,以防獨立派新貴們利用其軍政大權建立軍事獨裁。李爾本向國會呼籲道:“希望你們注意:同一人長時間擁有最高軍事指揮權,特別是這麼長時期被賦予榮譽及獨立地位,這在像迄今為止的非常情況下,是多麼危險……這常常是國王和世上最殘暴的政權產生的根源”。3月26日,李爾本又發表了《揭發英國的新枷鎖第二部份》,這是前一個小冊子的續篇,是對獨立派背叛行為的進一步揭露。他譴責新的統治者在增進人民福利方面無所作為;要求對那些把官爵贈給親友,搞裙帶關係的人進行審判;他質詢軍政界的當權者在拍賣教會和王黨土地時,利用職權廉價搶購的行為。他認為國家的信用遭到了破壞,人民陷於飢餓。他敦促下院從速審查《人民公約》並付諸實施。
長期國會不但不聽從李爾本的勸告,反而在3月28日宣佈李爾本等人犯了“叛國罪”將其逮捕,監禁在倫敦塔。鑑於李爾本的影響,議會給倫敦塔增派400兵力,防止越獄,並嚴格限制與其接觸的人數。李爾本及其戰友在獄中繼續堅持鬥爭。5月1日,李爾本等人簽署發表了《人民公約》的全文。這次發表的《人民公約》是以前《人民公約》思想原則進一步的發展,它是幾年來平等派在鬥爭中積累形成的綱領性文件。文件針對克倫威爾等人的獨斷專行,提出了立法權和行政分立,反對行政粗暴干預司法工作的主張。李爾本是最早提出“分權”學説的思想家之一。這個原則在十八世紀以後的資產階級政治思想中佔有重要地位。7月18日,李爾本曾一度交保獲釋。8月10日,他發表了在獄中寫好的小冊子《彈劾克倫威爾及其女婿愛爾頓的叛國行為》。李爾本以尖鋭的筆鋒抨擊克倫威爾企圖借軍隊的力量而成為“被選的國王”。他呼籲倫敦的羣眾起來進行鬥爭。9月27日。國務會議逮捕了李爾本。

人民公約公約內容

1、一個協議的人對一個公司來説,目前的平安歸於理由共同享有的權利,提出軍隊委員會於1647年10月。
2、英國人協議,且合併、地方了安全、和平,因為目前在共同享有的權利,自由和安全,提出對英國尾閭議會於1649年1月。
3、合同自由的人民的英格蘭。平安轉化為這個痛苦的國家。

人民公約內戰背景

查理一世 查理一世
第1次內戰結束後,保王勢力受到了沉重的打擊,革命陣營內各階級、各政治集團的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長老派控制了國家最高權力機關議會,並把它作為維護自己利益的工具。在經濟上,他們通過拍賣王黨和教會的土地而撈取了很大的好處,大批土地落入大資產階級和上層新貴族之手。但是,整個社會的經濟和政治狀況卻沒有改變。戰爭的負擔主要轉嫁到廣大羣眾和中小資產階級的頭上。廣大羣眾所迫切關心的土地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所以,他們要求把革命進行到底,徹底廢除封建枷鎖。由於長老派控制着議會,獨立派掌握着軍隊,兩派之爭主要表現為議會和軍隊的鬥爭。
革命陣營內部的分裂,給國王和保王黨人以可乘之機。
1647年11月11日,查理一世從紐馬克特逃往南方的懷特島。他一面同長老派談判,一面又秘密同蘇格蘭人談判,並締結了秘約。同時,加緊煽動各地王黨叛亂,以挑起新的戰爭。
1648年2月,保王黨人在西南部發動叛亂,第2次內戰爆發。大敵當前,革命陣營各黨派重新謀求團結。克倫威爾答應戰勝王軍後實行《人民公約》,將查理一世交付法庭審判。革命陣營的團結保證了第2次內戰的勝利。戰爭在威爾士、東部和北部3個地區進行。5月3日,克倫威爾親率議會軍精鋭部隊5個團近7000人出征威爾士。議會軍迅速攻佔丹比、齊普斯托等地。至5月底,叛軍被迫退至港口城市彭布魯克,企圖負隅頑抗。克倫威爾對該城進行幾次強攻,但因城防工事堅固,均未得手。最後,議會軍調來重炮猛轟叛軍工事,終於於7月11日攻克彭布魯克,頑固的保王黨人、要塞司令波耶爾被迫投降。 與此同時,費爾法克斯率7個團向肯特郡進軍,6月1日在梅德斯通大敗叛軍。接着橫穿肯特郡,掃蕩叛軍各孤立據點。但戈林率領的叛軍約三四千人,企圖襲擊倫敦,但響應者寥寥無幾,被迫調頭北上埃塞克斯郡,與查爾斯。盧卡斯爵士指揮的叛軍會合,一起開往科爾徹斯特,但遭到費爾法克斯等人統率的議會軍的圍攻。直到8月底,東部各地的叛軍才被徹底擊敗。

人民公約相關人物

約翰.李爾本 約翰.李爾本
約翰·李爾本 Lilburne,John(1614-1657)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平等派的領導人,激進民主主義思想家。
1638年因散發宣傳清教的小冊子被捕。長期議會召開後不久,被釋放。內戰開始後,李爾本參加議會軍。
1644年5月任陸軍中校 。“新模範軍”成立時 ,他因拒絕承認“莊嚴的同盟與聖約”被解職。以後從事寫作。他主張:國家的最高權力應屬於人民;人人都享有天賦的權利。在政治上應消滅君主制,建立共和國;實行成年男子普選權。在經濟上取消壟斷專賣權、什一税。同時實行宗教寬容、言論自由等。
1645年8月,李爾本因批評議會和軍隊領導人,再次被捕入獄。
1647年8月獲釋 。隨後,李爾本和他的同道者們擬訂了平等派的綱領性文獻《人民公約》。
1649年因抨擊共和國當權者,第三次被捕。數萬人簽名要求釋放他。法庭不得不宣判他無罪。
1652年1月,奧利弗·克倫威爾懼怕他的影響,把他驅逐出國。
1653年4月回國後又遭監禁。
1655年獲釋。
1657年8月卒。
著有《英國的天賦權利》、《人民公約》、《揭露英國的新枷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