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五色診

鎖定
五色診是中醫望診中的診斷方法之一,是運用中醫五行學説,根據病人機體所表現的青、赤、黃、白、黑不同顏色的變化進行疾病診斷。五色診在面部望診中應用最多,故又稱面部五色診。
中文名
五色診
出    處
黃帝內經
類    別
中醫基礎術語

目錄

五色診解讀

《素問·五臟生成篇》中説:“五色微診,可以目察。”《素問·脈要精微論》中説:“察五色,觀五臟有餘不足,六腑強弱,形之盛衰,可以參伍,決死生之分。”這表明在《內經》時代就已經確立了五色診法,通過眼睛的觀察對五色之間微小的變化進行疾病的診斷。同時注意到五色與五行相應,五色應五臟五時之氣,以五色配五臟:青主肝病,赤主心病,黃主脾病,白主肺病,黑主腎病;以五色辨別疾病性質:青主風、主驚、主寒、主痛;赤主熱;黃主濕、主虛;白主血虛、主寒;黑主痛、主血瘀、主勞傷等。

五色診中醫應用

五色診法可用於全身如面部、皮膚、爪甲、眼目、舌診等,通過五行生剋關係來推斷機體各臟腑的功能狀況及病理變化,具有重要的臨牀診斷價值。由於人體面部皮膚五色變化最為突出,而且面部又與五臟經絡相應,望之又最為方便,顯而易見,故五色診法在面部望診應用最為廣泛,又稱面部五色診法,在診斷方面主要有以下3點內容:
1、根據五色與五臟的聯繫推斷病位所在。
《靈樞·五色》“青為肝、赤為心、白為肺、黃為脾、黑為腎。”根據五色還可以瞭解臟腑精氣盛衰。《四診抉微》有言:“天氣由髒髮,色隨氣華。”
2、判斷疾病寒熱虛實。
五色亦可以推知病因和病性。《靈樞·五色》雲:“青黑為痛,黃赤為熱,白為寒。”現在五色主病的規律是:白主虛證、寒證、脱血、奪氣;黃色主脾虛、濕證;赤色主熱證、戴陽證;青色主寒證、疼痛、氣滯、淤血、驚風;黑色主腎虛、寒證、水飲、血淤。
3、用於推斷病情。
根據五色之間以及色脈之間的生克關係來推測病情的輕重,判斷疾病的預後。我們以“主色”和“客色”的變化,以五行的生克關係為基礎,來推測病情的順逆。“主色”是指五臟的本色,“客色”是指應時之色。“主色”勝“客色”,其病為逆;“客色”勝“主色”,其病為順。色診和脈診相結合時,《醫宗金鑑·四診心法》“青弦赤洪,黃緩白浮,黑沉乃平。已見其色,不得其脈,得克則死,得生則生。”除此,還要依據色的榮潤含蓄和晦暗枯槁作為判斷病情輕重和估計預後的主要依據。《望診遵經》説:“倘色夭不澤,雖相生亦難調治;色澤不夭,雖相剋亦可治療。”
在疾病的發展過程中,隨着病情的變化,病人的面部色澤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因此注意觀察病人面部色澤的動態變化,可以推測疾病的發展變化和轉歸。清代醫家汪宏的“望色十法”(即浮、沉、清、濁、微、甚、散、轉、澤、夭,分別用於判斷疾病的表、裏、陰、陽、虛、實、新、久、輕、重)可以作為參考。
[1-3] 
參考資料
  • 1.    趙翰林.《中醫面診》:中醫古籍出版社,1994年
  • 2.    劉富海,劉燁.《黃帝內經現代釋用手冊》:中國電影出版社,2007年
  • 3.    李麗娜,中醫五色理論的應用,時珍國醫國藥,2008年第19卷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