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葫蘆絲之鄉

鎖定
葫蘆絲之鄉是指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梁河縣,其轄區居住着漢、傣、阿昌、景頗、德昂、傈僳等民族。
項目名稱
葫蘆絲之鄉
主題詞
葫蘆絲,民族樂器,梁河縣
認證級別
省級
項目分類
文化空間
起源時間
先秦時代
認證時間
2006年
認證批次
第一批
申報地區
中國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梁河縣
所屬國家
中國

葫蘆絲之鄉簡介

葫蘆絲,傣語稱“畢朗道”,直譯為葫蘆簫,屬吹管舌簧樂器,歷史悠久,在梁河縣傣族、德昂族、阿昌族中都有傳承,在芒東、勐養的傣族聚居地區流傳較廣。芒東鎮的章畢村,在傣語中意為“擅長製作和吹奏葫蘆絲的村子”。民間有很多關於葫蘆絲來歷的傳説故事,如德昂族的《昆撒樂和歐比木》、傣族的《桑亮與少玉》等,表明該樂器出現年代較早。

葫蘆絲之鄉歷史淵源

雲南葫蘆絲的歷史悠久,其淵源可追溯到先秦時代,它是由葫蘆笙演進改造而成的。新中國成立後,我國民族音樂工作者對葫蘆簫進行了不斷的改革。1958年,雲南省歌舞團首先把音域擴展為14個音。在我國民族樂器大花園中,它已成為一支引人注目的奇葩。
關於葫蘆絲髮源地和有關葫蘆絲的起源傳説故事被廣泛認為是在葫蘆絲之鄉——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梁河縣勐養。數百年來,梁河的各民族和睦相處,互通婚姻,互相學習,創造了燦爛的歷史文化,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藴和豐富典型的文化遺產,最具特色的民族民間傳説樂器為葫蘆絲。它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古代傳説,根據《梁河縣地名志》載,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建的章畢村,位於芒東鎮人民政府駐地西南9.5公里處,傣語“章畢”譯為漢語就是善製作會吹奏葫蘆絲的村子。
葫蘆絲的發展先後經歷了自然普及、衰落、改良昇華三個階段。“文革“前,葫絲蘆是傣族男青年向女青年傳遞愛情的一種媒介,不能登上大雅之堂。“文革“後,用葫蘆絲“串”姑娘的方式逐漸被其他方式所代替。由於專業人才的努力,葫蘆絲開始走上專業舞台。80年代以後,梁河傣家樂壇人才輩出,先後出現了龔全國、龔家銘、哏德全、李仲培、馮紹興、杜德光、龔廷政等一批專業和業餘文藝骨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龔全國、哏德全、龔家銘等梁籍專業人才。在演奏方面,傣族青年葫蘆絲演奏家龔全國在80年代脱穎而出,以出手不凡的力作將葫蘆絲藝術首先搬上舞台。

葫蘆絲之鄉基本內容

葫蘆絲由氣鬥(葫蘆)、1~3根簫管(紫竹或黃竹)和簧片組成。把帶簧片的竹管排插入葫蘆底端,主管(中間的管)開7個按音孔(前六後一),短副管和長副管不開音孔。製作非常講究技術與經驗,工藝複雜精細,至今保持着傳統制作方法,包括加工葫蘆、選竹、打竹、選葫蘆、製作和安裝簧片、校音、在葫蘆上裝飾圖案等工序。葫蘆絲以簡單、古樸的外形構造,圓潤、纏綿、柔美的獨特音色及其濃郁的民族藝術風格備受青睞,有較高的審美性和實用價值。
梁河葫蘆絲傳統上就具有男女戀愛傳情和審美娛樂等功能,如今已成為當地大眾化的日常演奏樂器,產生了一大批優秀的曲目如《竹林深處》、《節日德昂山》、《勐養江畔》、《竹樓情歌》等。演奏葫蘆絲古調需要較高技巧,如描述葫蘆絲起源的古調《幸蓽班陶》需要具備特殊的“循環換氣”技巧,一氣呵成,一般演奏者很難掌握。
葫蘆絲的製作與吹奏在梁河縣前後經歷了自然傳承、衰落、改良昇華3個階段,現已成為最具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間傳統樂器,葫蘆絲的製作與演奏活動已初具產業規模,融原材料生產、產品加工、技藝培訓、活動展演為一體。近年來,葫蘆絲演奏在梁河得到推廣和普及,演奏人羣遍佈全縣各漢族、阿昌族、德昂族鄉鎮,演奏者從四五歲到七八十歲不等。

葫蘆絲之鄉基本特徵

葫蘆絲因其音色獨特優美,外觀古樸,柔美,典雅,簡單易學,小巧易攜帶等特點,近年來受到廣大中小學生、音樂愛好者及中外遊客的喜愛。
1、優美的音樂性。
葫蘆絲首先是一種民間樂器,它的音樂性是我們不容忽視的第一特色。葫蘆絲演奏的樂曲旋律流暢,節奏明快,音色甜美、圓潤、清新,具有鮮明的傣族風格、吹奏葫蘆絲不要求太多複雜的技法,也是由於它本身結構的限制,然而要演繹好一首葫蘆絲曲也並非易事。傣族葫蘆絲樂曲優美的音樂性就像傳説中敍述的那樣,是葫蘆與竹子在風中輕撫交疊的聲音,彷彿低聲細語娓娓道來的故事一般。
2、強烈的抒情性。葫蘆絲悠揚婉轉、柔美和諧的音色,能較好的抒發演奏者的思想感情以及表現樂曲中豐富的情感內涵。音樂的內容和形式巧妙的結合,更有力地展示了傣族人民的生活特色與性格情趣,它既表達了傣族男女婚戀傳情的場景,也隱約透露出一種含蓄的情感表現力,這是符合傣族人生性品格的抒情範式。有一部分樂曲在社會羣體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它以歌頌黨,歌頌祖國,歌頌家鄉為主,譜寫黨和國家對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關注和關愛,以此表達感激之情。因此,強烈、直接和豐富的抒情性是葫蘆絲藝術最顯著的特徵。
3、間接的敍事性。每一首葫蘆絲樂曲的背後必然隱藏着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藝術源於生活,生活折射藝術。有了現實生活的積澱,我們才能創造出為人稱道的作品。敍事和抒情相結合也是葫蘆絲創作的一種技巧,歌詞文本着重在敍事,曲調輔助抒情,最後能讓大眾接受,更多還是依靠演繹者精湛的表現力和嫺熟的演奏技法。邊疆地區獨特的自然風情和人文景觀提供了作詞者豐富的素材,所以大多數葫蘆絲歌曲脱離不了少數民族生活化的片段和場景。
4、一定的地域風格。葫蘆絲藝術作為一種具有區域風格的文化,囚時、因地、因人而異。以我們少數民族邊疆地區為例,無論歌詞,曲調,還是葫蘆絲構造來看,都與其他地區有所不同。最直觀的感受還是在音色上的差異,少數民族地區的葫蘆絲音色細膩柔婉,含蓄圓潤,而北方地區的葫蘆絲音色卻是粗狂豪邁,沉穩開放。由於梁河縣地處祖國邊疆地區,信息閉塞,交通不便,葫蘆絲的改良和發展受到了侷限,但也正是由於這一缺陷,才讓葫蘆絲藝術,保留了濃厚的民族傳統和地區特色。

葫蘆絲之鄉主要價值

1、葫蘆絲文化,是不脱離民族文化的環境,積澱了民族歷史文化底藴的地域文化,具有該地域少數民族廣泛、突出的代表性。葫蘆絲來自雲南民間,具有該地域民族的歷史文化,人文特質,雖歷經千百年,在歷史的長河中,大浪淘沙,但最終還在傣族等民族中被完整的保留並發展、傳承到今天。
2、葫蘆絲文化脱離不了傣族等民族特殊的生活、生產方式,是民族個性、民族審美習慣的“活”的顯現。葫蘆絲在雲南省德宏州梁河縣被傳承並發展,它與當地少數民族的生活習慣和生產方式密不可分的,而生活習慣與生產方式又是相輔相成、相伴發展的,葫蘆絲文化高度體現了當地少數民族生活習慣及生產方式。民風民俗來源於該地域內人們的生活及生產方式,而體現民風民俗的則是在本地域內得到傳承和發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甚至可以説,該地域內的物質文化遺產,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物質表現形式。生活在雲南省德宏州梁河縣的傣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傳統,年中有很多節日。在喜慶的節日裏,人們都聚集在一起,打起象腳鼓,敲起銑鑼,彈起木叮琴,吹起葫蘆絲,載歌載舞歡樂嬉戲。在這個一同歡聚的過程中,往往也是傣家小僕少(少女)、小僕冒(少男)相互瞭解、尋找理想戀人的好日子,而葫蘆絲、木叮琴就是小僕冒“串姑娘“(小僕冒向小僕少表達愛慕之情)必不可少的道具。因此,葫蘆絲在傣族民間被代代地傳承下來。經過一代代地發展,不僅豐富了這種樂器的表現力,同時還保留下來不少優秀的演奏作品,有些作品現在已經在葫蘆絲愛好者中流傳開來了。
3、葫蘆絲文化,以身口相傳作為文化鏈而得以延續。傣族雖有自己的文字,但由於社會歷史和地理的原因,葫蘆絲這種在民間廣為流傳的樂器演奏,基本靠的是口傳心授的教學方法得以延續下來的。同時,葫蘆絲也成為交流和傳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葫蘆絲承載了深厚的傣族文化
4、葫蘆絲音樂植根於豐富的傣族民間音樂,具有包含地域特徵、民族風情、風俗習慣、民族語言等在內的民族特徵,概括地體現了傣族等民族音樂語言的發音、語氣等特點,和本地域內民族民間音調保持着密切的聯繫。

葫蘆絲之鄉瀕危狀況

進入本世紀,媒體、專業文藝團體等的強力介入,很多人紛紛轉行投身葫蘆絲教學,各地如雨後春筍般地開設了許多葫蘆絲教學班,很多地方成立了葫蘆絲的協會和學會,以及此起彼伏的葫蘆絲大賽等,葫蘆絲迅速在全國普及並向海外傳播,葫蘆絲髮展到了一個高峯,出現了空前繁榮的景象,葫蘆絲逐漸被產業化。
伴隨而來的是,過度追求商業利益,忽視葫蘆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要素及民間音樂要素的非理性發展,使得本來在音樂領域就比較邊沿化的葫蘆絲,朝更カ邊沿化的方向疾馳而去,呈現出令人擔憂的亂象,這種亂象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在葫蘆絲演奏技藝上,省略了學習葫蘆絲獨有的演奏技法過程,簡單借鑑或照搬其它吹奏樂器的技法技巧,直接移植到葫蘆絲的演奏上,忽略了葫蘆絲真正應該具備的音色和語言特點,千篇一律地用簡單、機械的方式演奏和傳播演奏技藝。沒有掌握葫蘆絲正在的演奏技藝,葫蘆絲就成了一種玩具,吹奏不出原汁原味的民族風味。
2、在音樂表現上,作為葫蘆絲文化的傳播者,應該具備並積澱深厚民族歷史文化的底藴,能代表一種文化的延續。現實是,很多從事葫蘆絲產業的人,特別是在傳播葫蘆絲演奏技藝的人,並沒有真正理解葫蘆絲這種文化載體所包含的民族人文、歷史,也並沒有把它體現在自己的演奏中。結果是,除了樂曲本身所具備的一些民族文化特徵外,演奏中體現不出應該具備的民族韻味。
3、在創作上,除了傳統的作品外,合理的移植和改編能增強作品的表現力。現實是,由於很多傳播者本身民族歷史文化底藴、音樂知識的欠缺,拋棄了很多優秀的傳統作品,追求標新立異,盲目移植,盲目改編,把不適合葫蘆絲這種樂器的音色和音域表現的地方小品、影視音樂、流行音樂等用葫蘆絲來表現,其藝術生命力和藝術感染力是可想而知方面,產業化的商業運作使得葫蘆絲迅速傳播,另方面,葫蘆絲產業化必要的理論、技術準備相對缺失。葫蘆絲到今天都沒有一套完整的、系統的理論支持。雖然市面上也有一些現代教程,但這些教程,對葫蘆絲演奏技法的描述,幾乎都是借用竹笛、嗩吶等民族樂器的技法來進行描述,就連教程標準也沒有得到統一。沒有關於這種民間樂器特點獨有的技法描述,更沒有有關葫蘆絲文化內涵的內容,教程不具備權威性。加上葫蘆絲樂器本身音域和表現力的侷限性,到現在,葫蘆絲還沒有成為一個真正的藝術專業,至今仍然遊走在民間。

葫蘆絲之鄉保護措施

梁河縣近年來加強葫蘆絲之鄉的宣傳和打造,增強文化影響力。經常性舉辦葫蘆絲文化活動周、活動月文化活動,成功舉辦了兩屆“葫蘆絲文化節”、葫蘆絲演奏大賽等,組建業餘葫蘆絲藝術表演隊,大力鞏固葫蘆絲在梁河的羣眾基礎,營造濃厚的葫蘆絲產業發展氛圍;加強葫蘆絲文化企業的培育,組織企業外出考察學習、參加會展等方式,加強資金扶持,幫助企業解決購買設備、引進技術等困難,努力培育產業發展龍頭;開展葫蘆絲標誌產品申報工作,加強品牌建設;加強民間文化挖掘,強化葫蘆絲非物質文化保護;加大資金投入,努力打造葫蘆絲文化特色村——勐養幫蓋村。
梁河葫蘆絲產業的發展規劃和目標:力爭在兩年內培育一至二個葫蘆絲龍頭企業,葫蘆種植每年達到100畝,年產葫蘆30萬個,葫蘆絲年產量達10萬支,產值達1000萬元;實現葫蘆工藝品年開發20萬個,產值達300多萬元。力爭在5年內使葫蘆絲文化產業具有較強的經濟帶動能力,把梁河逐步打造成以葫蘆絲為主的民族樂器研發製造交易、音樂教育培訓、音樂創作、音樂交流會展為核心的產業園區,建成國內知名的民族器樂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