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伯庸

(中國當代作家、編劇)

鎖定
馬伯庸,原名馬力,男,滿族,出生於1980年,內蒙古自治區赤峯市人,中國當代作家、編劇,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文學創作一級,南京大學文學院兼職教授。 [1]  [113] 
馬伯庸在上大學時開始在論壇發佈作品,2004年,從新西蘭懷卡多大學經管系畢業,隨後進入一家外企上班,工作之餘,堅持寫作。 [65]  2005年,發佈首部作品《風起隴西》; [66]  同年憑藉作品《寂靜之城》獲中國科幻文學最高獎項“銀河獎”。 [77]  此後推出《風雨》《三國機密》《古董局中局》等代表作。 [66]  2010年,獲“茅台杯”人民文學獎散文獎。 [1]  2012年4月,憑藉作品《宛城驚變》《風雨<洛神賦>》獲第二屆“朱自清散文獎”。 [67]  2015年,辭掉工作,全職寫作。 [66]  2017年,出版小説《長安十二時辰》,次年,該書版權被泰國JAMSAI出版公司引進。 [68]  201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1]  2021年12月16日,當選中國作家協會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69]  次日,獲第四屆“茅盾新人獎”。 [70]  2022年,出版的小説《長安的荔枝》 [71-72]  。2023年2月,首次擔任編劇的電視劇《顯微鏡下的大明之絲絹案》播出, [73]  同年,出版小説《太白金星有點煩》。 [76]  2024年,推出新書《食南之徒》。 [74] 
馬伯庸被稱為“文字鬼才”,其創作風格被認為是沿襲五四以來歷史文學創作的譜系,文字充滿奇趣。他的作品主要為歷史類小説,創作類型多樣,寫過雜文、小品文、散文等, [68]  多部作品被改編成影視劇本,其中《古董局中局》上映首周獲得周票房冠軍。 [75] 
中文名
馬力
別    名
馬伯庸(筆名)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滿族
出生地
內蒙古自治區赤峯市
出生日期
1980年
畢業院校
新西蘭懷卡多大學
職    業
作家、編劇
代表作品
長安十二時辰
兩京十五日
顯微鏡下的大明
古董局中局
長安的荔枝 展開
主要成就
人民文學散文獎(2010年)
第二屆“朱自清散文獎”
第四屆“茅盾新人獎”
籍    貫
內蒙古赤峯

馬伯庸人物經歷

馬伯庸早期經歷

馬伯庸 馬伯庸
1980年,出生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峯市,成長在桂林, [1]  小時候因父母工作原因多次轉學。 [78] 
馬伯庸從小就喜歡《三國演義》題材的作品,最初喜歡看《三國演義》連環畫,聽袁闊成的三國評書,後來認識字多了,就看三國演義評話演員張國良的三國文本,還有央視版的電視劇。初中時期,迷上了“三國”題材的電腦遊戲,尤其是日本光榮推出的《三國志》系列。遊戲中,登場亮相的三國角色多達數百名,其中不少是他以往從未注意到的冷僻人物,比如戲志才。此人在《三國演義》中並未提及,陳壽的《三國志》也只是略有記載,而在遊戲中卻有很高的智謀值,發現這個神秘角色後,他翻閲史料,才知曉此人的身世背景。 [78] 

馬伯庸嘗試寫作

1997年,馬伯庸開始上網,最初引起注意的是他的一系列戲仿他人的小文章,比如分別以田中芳樹、村上春樹、王小波的文筆寫的《三篇作文》“寫一隻小船”、“送傘”和“記一次難忘的勞動”,令人捧腹,由此也形成了他混搭的文風。 [78] 
1999年,在上海念大學,時常參加一個名叫“黃金獅子旗”的文學論壇,當時《銀河英雄傳説》熱度很高,馬伯庸憑藉一篇對該作品的評論,成為論壇新人。這一時期,他還寫了《從〈機器貓〉看階級鬥爭殘酷本質》,腦洞清奇,在文中將日本動畫片《機器貓》視為批判現實主義的作品,成為其早期成名作,惡搞天賦在此初露端倪。 [20] 
2004年,寫論文時期想轉移壓力,開始着手寫《風起隴西》,同年,從新西蘭懷卡多大學經管系畢業。 [20] 

馬伯庸初入文壇

2005年,懸疑小説《她死在QQ上》在論壇爆火;正當人們以為他要寫第二部懸疑小説時,以三國為背景的《風起隴西》橫空出世;5月,科幻作品寂靜之城》被《科幻世界》雜誌刊登。 [6]  [20] 
2006年1月,長篇小説《風起隴西》由海洋出版社出版; [31]  長篇小説《她死在QQ上》由安徽文藝出版社出版;7月,長篇小説《她死在QQ上》由意識文學有限公司整理為繁體出版; [32]  7月31日,其作品《寂靜之城》獲中國科幻銀河獎“讀者提名獎”;11月,短篇小説《午夜靈異手冊》被編入《親小説》由黑龍江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 [7]  [33] 
2007年10月,長篇小説《筆冢隨錄》由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出版發行 [34] 長篇小説《殷商艦隊瑪雅征服史》由二十一世紀出版社出版發行。 [35] 

馬伯庸事業巔峯

2010年,在《人民文學》上發表了散文《風雨〈洛神賦〉》; [19]  11月,其散文《風雨〈洛神賦〉》獲2010年人民文學散文獎。 [13] 
2012年2月,長篇小説《三國機密·龍難日》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 [36]  ;4月20日,其作品《宛城驚變》《風雨〈洛神賦〉》《破案:〈孔雀東南飛〉》獲第二屆“朱自清散文獎”; [15]  8月,長篇小説《三國機密·潛龍在淵》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 [37]  9月,長篇小説《古董局中局》由鳳凰出版社出版發行; [38]  12月,短篇小説集《我讀書少,你可別騙我》由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 [39] 
2013年3月31日,其長篇小説《古董局中局》獲中國圖書勢力榜“文學類年度十大好書”; [17]  4月,短篇小説集《三國配角演義》由江蘇文藝出版社出版; [40]  9月,長篇小説《古董局中局2》由江蘇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 [41] 
2014年8月,長篇小説《歐羅巴英雄記》由九州出版社出版; [42]  10月18日,其長篇小説《古董局中局》獲首屆“這篇小説超好看”類型文學獎“年度最高大獎”; [18]  12月,長篇小説《古董局中局3》由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發行。 [43] 
2015年2月,歷史類著作《馬伯庸笑翻中國簡史》由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 [45]  7月,隨筆作品集《文化不苦旅:重走諸葛亮北伐之路》由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 [46]  11月,其作品《殷商艦隊瑪雅征服史》獲首屆網絡文學雙年獎“優秀作品獎”。 [35]  [8] 
2016年1月,長篇小説《古董局中局4》由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發行 [44] 長篇小説《龍與地下鐵》由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 [47] 
2017年1月,長篇小説《長安十二時辰》由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 [48]  3月,長篇小説《草原動物園》由中信出版集團出版。 [49] 
2018年,成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1] 
2019年1月,紀實文學《顯微鏡下的大明》由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 [50]  [63]  4月,長篇小説《筆冢隨錄》被補全並更名為《七侯筆錄》由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 [5]  ;11月24日,由共青團中央宣傳部、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共青團山東省委、山東廣播電視台聯合出品的山東衞視《國學小名士》第三季將迎來首播,馬伯庸擔任導師。 [3] 
2020年5月8日,新京報記者證實,電影《敦煌英雄》正在籌備之中,該片由曹盾擔任導演,馬伯庸編劇; [2]  7月,長篇小説《兩京十五日》由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 [51] 

馬伯庸近期發展

2021年1月14日,參加的漫遊式脱口秀《探世界第二季》正式上線; [4]  12月6日,根據其同名小説改編的電影《古董局中局》在全國上映 [24]  ;12月16日,馬伯庸當選中國作家協會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9]  12月27日,其被北京作家協會推薦,獲得第四屆“茅盾新人獎”。 [15] 
2022年,馬伯庸受聘南京大學"中國文學與東亞文明協同創新中心"學術顧問。 [64]  9月,電影《敦煌英雄》開機,曹盾、馬伯庸二次合作 [10] 長篇小説《大醫·破曉篇》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 [53]  10月,長篇小説《長安的荔枝》由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 [52]  12月,長篇小説《大醫·日出篇》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 [54]  長篇小説《太白金星有點煩》被《收穫》2022冬卷收錄。 [25] 
2023年2月9日,根據馬伯庸原著作品改編,潘安子導演,馬伯庸擔任編劇的電視劇《顯微鏡下的大明之絲絹案》開播; [11]  4月,擔任第六屆寶珀理想國文學獎評委; [56]  6月,作為飛行嘉賓參加節目《我在島嶼讀書》第二季; [58]  11月25日,參加《2023愛奇藝尖叫之夜》活動; [59]  12月20日,馬伯庸擔任編劇的電影《敦煌英雄》宣佈改期上映。 [61-62] 
2024年4月2日,馬伯庸官宣新作《食南之徒》,該作品以西漢南越國為背景,講述西漢年間一個什麼都吃的使者,來到什麼都能吃的嶺南,而他所要面對的不止是美食,還有美食背後的人心。 [79]  5月27日,南京大學文學院宣佈聘任其為南京大學文學院兼職教授。 [64]  6月23日,參加《2024微博文化之夜》。 [114] 

馬伯庸主要作品

馬伯庸文學作品

個人作品
作品名
首版時間
作品類型
備註
《風起隴西》
2006年1月
長篇小説
[31] 
《她死在QQ上》
2006年1月
長篇小説
7月,繁體版出版 [32] 
《午夜靈異手冊》
2006年11月
短篇小説
收錄於《親小説》中 [33] 
《筆冢隨錄》
2007年10月
長篇小説
2019年4月,補全更名為《七侯筆錄》 [5] 
《殷商艦隊瑪雅征服史》
2007年10月
長篇小説
[35] 
《古董局中局》
2012年9月
長篇小説
[38] 
2012年12月
短篇小説集
[39] 
《三國配角演義》
2013年4月
短篇小説集
[12] 
《古董局中局2》
2013年9月
長篇小説
[41] 
《歐羅巴英雄記》
2014年8月
長篇小説
[42] 
《古董局中局3》
2014年12月
長篇小説
[43] 
《馬伯庸笑翻中國簡史》
2015年2月
歷史類著作
[45] 
《文化不苦旅:重走諸葛亮北伐之路》
2015年7月
隨筆作品集
[46] 
《小篆戰爭》
網絡自媒體發表 [81] 
《古董局中局4》
2016年1月
長篇小説
[44] 
《龍與地下鐵》
2016年1月
長篇小説
[47] 
《長安十二時辰》
2017年1月
長篇小説
[48] 
《事實證明,人民永遠是最可愛的》
2017年1月
隨筆作品集
[57] 
《草原動物園》
2017年3月
長篇小説
[49] 
《顯微鏡下的大明》
2019年1月
紀實文學
[63] 
《兩京十五日》
2020年7月
長篇小説
[51] 
《長安的荔枝》
2022年10月
長篇小説
首刊於《收穫》 [52] 
《寂靜之城》
2005年
短篇小説
首刊於2005年第5期《科幻世界》雜誌 [6] 
《風雨〈洛神賦〉》
2010年
散文
首刊於《人民文學》 [19] 
《三國機密》
2012年
長篇小説
2月《龍難日》出版、8月《潛龍在淵》出版 [36-37] 
《大醫》
2022年
長篇小説
9月《破曉篇》出版、12月《日出篇》出版
《太白金星有點煩》
2022年
長篇小説
首刊於《收穫》2022冬卷 [25] 
《新海瑞上書》
網絡自媒體發表 [82] 
《食南之徒》
2024年
長篇小説
[80] 
合著作品
作品名
首版時間
作品類型
備註
《帝國最後的榮耀:大明 1592·抗日援朝·丁酉再亂》
2012年1月
歷史類著作
與汗青合著 [22] 
《帝國最後的榮耀:大明 1592·抗日援朝·壬辰倭亂》
2012年1月
歷史類著作
與汗青合著 [22] 
《觸電的帝國:電報與中國近代史》
2012年4月
歷史類著作
與閻乃川合著 [23] 
《白蛇疾聞錄·望古神話》
2017年10月
長篇小説
與周行文合著 [55] 

馬伯庸影視綜藝作品

影視綜藝作品
時間
作品名
類別
職務
2015年
《原來是這樣》
脱口秀
演員 [86] 
2016年
《惡毒梁歡秀 第一季》
脱口秀
演員 [87] 
2017年
《曉説2017 》
脱口秀
演員 [88] 
2017年
《國學小名士》
真人秀
演員 [89] 
2017年
《超級故事會》
真人秀
演員 [90] 
2018年
《圓桌派 第三季》
脱口秀
演員 [92] 
2018年
《曉説2018》
脱口秀
演員 [91] 
2018年
《三國機密之潛龍在淵》
電視劇
編劇 [93] 
2018年
《軍武大本營 第三季》
脱口秀
演員 [94] 
2018年
《四海鯨騎 第一季》
動畫
編劇 [95] 
2018年
《神奇圖書館在哪裏 》
真人秀
演員 [96] 
2019年
《這!就是長安》
脱口秀
演員 [97] 
2019年
《長安十二時辰 》
電視劇
編劇 [98] 
2019年
《我是唐朝人》
真人秀
演員 [99] 
2019年
《四海鯨騎 第二季》
動畫
編劇 [100] 
2019年
《上新了·故宮 第二季》
真人秀
演員 [101] 
2020年
《君品談 第一季》
脱口秀
演員 [102] 
2020年
《古董局中局Ⅱ:鑑墨尋瓷》
電視劇
編劇 [103] 
2020年
《對白 第三季 》
脱口秀
演員 [104] 
2020年
《網絡兇鈴》
電影
編劇 [105] 
2021年
《探世界》第二季
綜藝
[4] 
2021年
《古董局中局》
電影
[24] 
2021年
《老俞閒話》
脱口秀
演員 [85] 
2021年
《敦煌:生而傳奇》
紀錄片
學術指導 [2]  [21] 
2019年
《國學小名士》第三季
綜藝
導師 [3] 
2022年
《西遊搖滾記》
電影
編劇 [84] 
2023年2月
《顯微鏡下的大明之絲絹案》
電視劇
編劇 [11] 
2023年6月
綜藝
飛行嘉賓 [58] 
2023年
電影
編劇 [10] 
2023年
《解碼三體》
脱口秀
演員 [83] 
參考資料: [61-62] 

馬伯庸創作特點

馬伯庸主題思想

現代感與古典美交融
馬伯庸在歷史、科幻、影視評論等諸多領域皆有涉獵,其中的歷史小説,將古典之美與現代科幻元素相結合,營造出了一種現代感與古典美交融共生的奇特景觀。中國當代歷史科幻小説的寫作依然處於一個萌發的開端時期,馬伯庸的歷史小説在真實歷史背景下,拓展出一個同時具備現代感與古典美雙重結構性張力的空間,呼應了時代主題,挖掘了深埋在歷史土壤中的精神本源。科幻與歷史的結合本身便是現代與古典的巧妙碰撞。其早期作品,皆能夠見青澀之處,如過於通俗化的語言、不夠完整嚴謹的情節構建等。新時代的發展提出了眾多值得思考的問題,科幻小説正隨之萌芽發展。 [27] 
馬伯庸開闢了歷史科幻小説的新道路,他的寫作並不專注歷史本身,而是背後的現代思維。作為新時代的歷史小説,歷史小説主題思想中透露的大國思想與中國氣派無意間與筆下的歷史時代相呼應。馬伯庸正是用現代的手法,在現代講述歷史,用天馬行空的幻想和紮實的歷史基礎織造、構造歷史時空裏的故事,融合古典文學含蓄柔和之美,在緊跟時代步伐的同時,讚揚與發展了歷史之美、古典之韻味。 [27] 
尊重歷史的真實性
在馬伯庸心中,他是以“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為原則,利用既有的考古和歷史資料,最大限度地還原當時的歷史場景和社會規則,進而創作一種歷史的側寫,如在《兩京十五日》中,馬伯庸切入《明史》中明朝洪熙元年(1425年),太子朱瞻基在登基前夕遭人刺殺的記載,同時,將無數細節填入歷史縫隙,創作出一場扣人心絃的千里奔襲。 [110]  《長安十二時辰》馬伯庸下足功夫還原長安的城郭樣貌、唐人服飾、飲茶、讀書、乘車甚至如廁習俗真實呈現了長安城一百零八坊。 [111] 

馬伯庸藝術手法

人、事、物合理調度
馬伯庸的小説中具有一種調度複雜人、事、物關係的敍事能力和想象力。比如在《長安十二時辰》中,小説藉助沙盤與望樓的裝置設計,完成了對長安城內每一個街巷市坊及其中人們生活行為軌跡的捕捉和呈現;在《兩京十五日》中,于謙等人更是在逃亡路上反覆推演、計算的“漕運路線圖”與時間表,將每一段路上的水文、航運、渡口、人事等方方面面考慮其中;《長安的荔枝》幾乎完全就是圍繞如何將嶺南的荔枝在保鮮的情況下儘快運往長安這一情節而展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一句詩牽引出了小説的寫作緣起,而物流計算則構成了整部小説的主體框架。 [26] 
馬伯庸在小説中展開復雜的調度與安排,將大量的人物、關係和事件高效整合在有限的時空之內。而這種安排既要足夠的複雜,複雜到得以重建一幅明代大運河航運圖或者師徒四人西天取經路線圖,又要足夠的清晰,清晰到每一個人物的每一個行動細節都能在故事中找到合理的依據。此外,這種安排既需要時時緊扣小説原作中的相關細節(比如《太白金星有點煩》之於《西遊記》),或者讀者眾所周知的歷史常識(比如《長安的荔枝》之於各種唐朝的歷史與詩歌典故),又要製造出令讀者感到出人意料的“錯位”或反轉,這樣才能將讀者成功帶入到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虛擬世界”之中。而進行復雜的情節、人物、細節“安排”既是作為小説家的馬伯庸相當出眾的能力之一,也是讀者閲讀其小説作品樂趣來源之一。 [26] 
馬伯庸作為一名作者,儘管充滿創意,也具備突出的個人風格,但並不是一個寫作上的“六邊形戰士”。他的人物塑造功力雖在及格線以上,但不同小説主要人物的個性時而略有雷同,其中的女性形象,有時會讓人覺得缺少那摶土造人最後的一口仙氣。 [26]  [30] 
混搭風
馬伯庸寫的故事用詳實史料做支撐,翻閲大量書籍,書讀的雜,文風也因此受到各家影響。他學習王小波的邏輯,汪曾祺的文章的制式,老舍、錢鍾書和馬克·吐温讓他知道有趣是個奢侈、很難得但很偉大的品質,這在某種程度上奠定了馬伯庸混搭的基調。馬伯庸認為混搭從“腦洞”出發,考據建立在強大的知識儲備基礎上,兩者結合還要事事符合邏輯。他將兩種不同時空的東西湊對,或者用完全不相干的敍述方式描述一個事件。他寫《小資生活的一天》,小清新的筆調和現實生活殘酷交織在一起;《留學生七種武器之泡麪》仿古龍武俠風;《歐羅巴英雄傳》是中國古典白話小説的風格,描述的卻是一段西方人耳熟能詳的英雄傳奇。其長篇小説《風起隴西》延續了這種混搭風。 [111] 
以歷史中的小人物為切入點
馬伯庸擅長在“在歷史縫隙中尋找其他可能性”,追逐小人物身上的光輝,他認為這些東西雖然短暫,也能稍微影響歷史的走向,而小人物的心聲匯聚在一起,則形成了真正歷史。在《長安十二時辰》裏,他寫沒有在史書上留下痕跡的死囚張小敬,化解突厥狼衞企圖摧毀長安的危機;《長安的荔枝》寫一個不起眼的長安小吏,在真實歷史背景下加入懸疑、推理等元素,講述史書背後一個個“小人物”的故事。 [112] 

馬伯庸獲獎記錄

文學類
  • 2024-6    微博年度文化傳播影響力人物[115]     (獲獎)    
  • 2021-12-27    第四屆“茅盾新人獎”[14]     (獲獎)    
  • 2015-11    首屆網絡文學雙年獎“優秀作品獎”[8]     殷商瑪雅征服史    (獲獎)    
  • 2014-10-18    “這篇小説超好看”類型文學獎“年度最高大獎”[18]     古董局中局    (獲獎)    
  • 2013-3-31    中國圖書勢力榜“文學類年度十大好書”[17]     古董局中局    (獲獎)    
  • 2012-4-20    第二屆“朱自清散文獎”[15]     宛城驚變 ;風雨《洛神賦》 ;破案:《孔雀東南飛》    (獲獎)    
  • 2010-11    2010年人民文學散文獎[13]     風雨《洛神賦》    (獲獎)    
  • 2006-7-31    中國科幻銀河獎“讀者提名獎”[7]     寂靜之城    (獲獎)    
影視類
參考資料: [1]  [16] 

馬伯庸人物軼事

馬伯庸父母放養式教育

馬伯庸父母的教育模式是完全放養,對於閲讀,父母從來放任不管,得益於這種自由,馬伯庸每天都會在書架前待上兩三個小時,不識字就先看插圖,胡亂翻。馬伯庸講述,有次我翻出了一本《金瓶梅》,正好我爹進來,看到我手裏的書,問我知道書裏面講什麼嗎?因為當時在聽評書《水滸》,我説梁山好漢吧?我爹想了想,説對,然後就走了。結果翻了半天,都是男女對話,哪有什麼打仗的場面,不耐煩就索性扔開不看。”長大後才發現“我爹真夠開明的,而我那時是真傻”。 [111] 

馬伯庸被稱為“馬親王”

馬伯庸寫作初期,在論壇上為自己炮製的一則“神話”,他成立了“西肅慎代天啓運後清諸上神聖千年上等開明大帝國”,自號“太祖盛武文聖德仁昭明高賢景匡弘直帝”,簡稱“後清”,“一個沒有太監與坑的偉大國家”,表示作品連載不會中斷,接近他的人都有厄運,除非高呼“祥瑞御免”,方能逃過此劫,原是句玩笑話,竟然成了他的標籤,網友們也多稱呼他為“馬親王”。 [78] 

馬伯庸奶爸日常

馬伯庸會把他與兒子馬小煩的有趣日常記錄在微博上,在馬伯庸的描述中,兒子調皮、難纏,而且“特別煩”。“一腳將無線鍵盤踢下桌子,摔得支離破碎。我把他叫過來,語重心長地批評道:‘這是你的奶、你的配方米粉、你的衣服、你的奶嘴、你的嬰兒車、你的汽車兒童座椅、你的整個童年’……他深受感動,不由得愧疚地哭了起來,一直哭到現在,怎麼辦……”“每天睡覺前我都充滿期待,因為馬上就能做夢。夢到美好的東西,醒來時會心情愉快;夢到可怕的東西,驚醒後那‘幸虧只是做夢的慶幸,也是一種安撫。美中不足的是,夢何時開始,由我決定;何時結束,則由馬小煩決定……”這些微博都是馬伯庸在照顧馬小煩時的一些事情,有長有短。 [109] 

馬伯庸人物爭議

馬伯庸吐槽冀寶齋博物館事件

2013年7月7日,作家馬伯庸發表了一篇題為《少年Ma的奇幻歷史漂流之旅》的博文,引發網友關注,文中吐槽冀寶齋博物館展出的藏品含有大量贗品,貼出的圖片也讓網友表示三觀盡毀。 [106]  7月13日,中藏網發表匿名“專稿”《馬伯庸懷不可告人目的誹謗冀寶齋博物館》,言辭“嚴正”反駁馬伯庸“你懂文物嗎?”逼問河北省文物局局長“你懂鑑定嗎?”但字裏行間沒有任何關於藏品專業鑑定的證據,因此網友並不買賬。 [107] 

馬伯庸網友認錯其作品

2024年,網劇《天啓異聞錄》播出,這部網劇在很多觀眾的印象中,是改編自馬伯庸的作品。最初有網友對劇集做出差評,並在微博@馬伯庸,表示馬伯庸不顧自己的IP,任其修改,不顧自己名聲。隨後,馬伯庸本人回覆稱這並不是自己小説,當事博主和不少其他網友都感到震驚。 [108] 

馬伯庸人物評價

馬伯庸總能發現大歷史中的小細節,書寫歷史褶皺中的隱秘故事。(澎湃新聞 評) [28] 
馬伯庸素有“文學鬼才”之名,他的作品既有天馬行空的腦洞大開,也不乏嚴謹厚重的史料佐證。他將自己的寫作風格形容為“大事不虛,小事不拘”,在歷史邊緣的空隙間,馬伯庸細緻鑲嵌了超逸的想象,筆如游龍,旁徵博引,溝通雅俗。(中國青年網 評) [29] 
如果説標準的“網絡作家”的定義是在商業文學網站上進行VIP付費連載,並基本上保持日更的作者,那麼馬伯庸從來都不是網絡作家。但倘若把這個定義拓展到受互聯網文化影響的作者,那麼馬伯庸又是典型的網絡作家,他的創作從來沒有遠離過互聯網文化。他其實是在一個網絡趣緣文化的大背景之下接受、討論這些作品和著作並從中吸取養分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博士後高寒凝 評) [2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