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難樓

(東漢末年上谷烏桓大人)

鎖定
難樓(生卒年不詳),東漢末年上谷郡烏桓大人。漢末時,統領九千户,自稱為王。 [3] 
全    名
難樓
所處時代
東漢末年
出生地
上谷郡

難樓人物生平

難樓,是上谷的烏桓大人。漢靈帝劉宏時,難樓統領部眾九千餘落,自稱為王;當時遼西烏桓大人丘力居部眾五千餘落,也自稱為王;遼東屬國烏桓大人蘇僕延,部眾一千餘落,自稱峭王;右北平烏桓大人烏延,部眾八百餘落,自稱汗魯王;他們都是勇敢強健又懂計謀的人。 [3]  [4] 

難樓相關爭議

在《三國志》中,關於難樓事蹟僅有其部眾九千餘落、稱王一事。 [3] 
但《後漢書》對難樓的記載另有兩事。《後漢書》記載,建安之初,袁紹“矯制賜蹋頓、難樓、蘇僕延、烏延等,皆以單于印綬”。 [5] 
《三國志》此處則記載為“紹矯制賜蹋頓、難、峭王、汗魯王印綬,皆以為單于”。此“難”字無法理解,不知是衍文還是“難樓”漏一“樓”字。 [6] 
此外,《後漢書》還記載“難樓、蘇僕延率其部眾奉樓班為單于”。此事也不見於《三國志》記載。 [7] 

難樓史料記載

《三國志·卷三十·魏書三十·烏丸鮮卑東夷傳第三十》 [1] 
《後漢書·卷九十·烏桓鮮卑列傳第八十》 [2] 
參考資料
  • 1.    卷三十 魏書三十 烏丸鮮卑東夷傳第三十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1-13]
  • 2.    卷九十 烏桓鮮卑列傳第八十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1-13]
  • 3.    《三國志·卷三十·魏書三十·烏丸鮮卑東夷傳第三十》:漢末,遼西烏丸大人丘力居,眾五千餘落,上谷烏丸大人難樓,眾九千餘落,各稱王,而遼東屬國烏丸大人蘇僕延,眾千餘落,自稱峭王,右北平烏丸大人烏延,眾八百餘落,自稱汗魯王,皆有計策勇健。
  • 4.    《後漢書·卷九十·烏桓鮮卑列傳第八十》:靈帝初,烏桓大人上谷有難樓者,眾九千餘落,遼西有丘力居者,眾五千餘落,皆自稱王;又遼東蘇僕延,眾千餘落,自稱峭王;右北平烏延,眾八百餘落,自稱汗魯王:並勇建而多計策。
  • 5.    《後漢書·卷九十·烏桓鮮卑列傳第八十》:建安初,冀州牧袁紹與前將軍公孫瓚相持不決,蹋頓遣使詣紹求和親,遂遣兵助擊瓚,破之。紹矯制賜蹋頓、難樓、蘇僕延、烏延等,皆以單于印綬。
  • 6.    《三國志·卷三十·魏書三十·烏丸鮮卑東夷傳第三十》:袁紹與公孫瓚連戰不決,蹋頓遣使詣紹求和親,助紹擊瓚,破之。紹矯制賜蹋頓、難峭王、汗魯王印綬,皆以為單于。
  • 7.    《後漢書·卷九十·烏桓鮮卑列傳第八十》:後難樓、蘇僕延率其部眾奉樓班為單于,蹋頓為王,然蹋頓猶秉計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