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垣故居

鎖定
陳垣故居, 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晚清建築。1995年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3]  位於蓬江區棠下鎮石頭村坑塘裏,為單層平房,陳垣先生在此誕生和成長。
中文名
陳垣故居
地理位置
蓬江區棠下鎮石頭村坑塘裏
景點級別
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
晚清

陳垣故居保護措施

2022年12月,列入北京市第二批不可移動革命文物名錄。 [2] 

陳垣故居人物生平

陳垣(1880—1971),中國歷史學家﹑教育家、國 [1]  學大師,被毛澤東稱為“國寶”。曾任國立北京大學北平師範大學﹑輔仁大學的教授﹑導師,輔仁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校長,京師圖書館﹑故宮博物院圖書館館長,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第二所所長。歷任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陳垣(1880-1971)字援庵,蓬江區棠下鎮石頭村人,中國歷史學家﹑教育家。曾任國立北京大學﹑北平師範大學﹑輔仁大學的教授﹑導師。1926~1952年﹐任輔仁大學校長﹔1952~1971年﹐任北京師範大學校長。
陳垣在宗教史﹑元史﹑考據學﹑校勘學等方面著述豐富﹐成績卓著﹐受到國內外學者的推重。主要著述有《元西域人華化考》、《校勘學釋例》、《史諱舉例》、《南宋河北新道教考》、《明季滇黔佛教考》、《清初僧諍記》、《中國佛教史籍概論》及《通鑑胡注表微》等,另有《陳垣學術論文集》行世。
陳垣故居
陳垣故居(17張)
陳垣重視教育事業﹐在大學和科研機構任教四五十年間﹐對廣大青年學者熱心傳授﹐影響深遠﹐造就了眾多的人才,著名書法家啓功就是其得意門生。
陳垣思想進步,早年投身於反清鬥爭。1912年,以革命報人的身份當選為中華民國眾議院議員,曾擔任三屆國民政府議員和教育部次長。抗日戰爭期間,陳垣身處淪陷區,堅貞不屈,著史不輟。解放後,陳垣出任北京師範大學校長, 於1959年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1951年11月,全國政協一屆三次會議後,毛澤東在懷仁堂舉行國宴時,與陳垣同席。毛澤東向別人介紹説:“這是陳垣,讀書很多,是我們國家的國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