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蓬江區

鎖定
蓬江區,隸屬廣東省江門市,江門市中心城區,地處珠江三角洲西翼,毗鄰港澳,北連廣州、佛山,東接中山、珠海,南向南海,轄區面積324.3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6月,蓬江區轄3個鎮、3個街道。 [19]  截至2023年末,蓬江區常住人口87.04萬人。 [18] 
1984年12月,江門市郊區成立。1994年8月,郊區更名為蓬江區。蓬江十景為廣場瑰寶(五邑華僑廣場華僑博物館)、良溪古風、陳垣故居、雙虹映日(潮連大橋、荷塘大橋)、綠野西坑(大西坑森林公園)、長堤風貌街洪聖公園叱石風景區陳白沙紀念館東湖公園。是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13] 第二批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縣。 [12] 
2023年,蓬江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初步核算數)918.24億元,比上年增長4.2%。 [18] 
中文名
蓬江區
行政區劃代碼
440703
行政區類別
市轄區
所屬地區
廣東省江門市
地理位置
廣東省珠江三角洲西翼
面    積
324.3 km²
下轄地區
3個鎮,3個街道
政府駐地
環市街道建設二路
電話區號
0750
郵政編碼
5290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87.04 萬(2023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點
陳垣故居
洪聖公園
綠野西坑等
車牌代碼
粵J
地區生產總值
918.24 億元(2023年)

蓬江區建制沿革

東湖美景
東湖美景(17張)
元末明初之間(1363年左右)蓬江區境內已形成圩集。江門墟原在蓬萊山西山坡上,舊稱“墟頂”。至十七世紀初,江門墟已初具規模。
清康熙元年、三年(1662年、1664年),清政府頒佈兩次“遷界令”,強迫沿海居民內遷50華里,江門劃為界外,江門居民被迫徙遷。清康熙八年(1669年),“遷界令”廢除,江門居民迴歸復業。鴉片戰爭以後,根據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中英續議通商行船條約》,於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將江門闢為對外通商口岸。光緒三十年(1904年),設立江門鎮。
1925年,江門改為省轄市。1931年,撤銷江門市,改為鎮,復歸新會縣轄。
1951年,江門改為省轄地級市
1953年3月,成立市郊區辦事處,管轄白沙、紫萊、水南、石衝、滘頭、滘北等6個鄉。
1958年10月,撤銷郊區辦事處,成立郊區人民公社。
蓬江城區圖 蓬江城區圖
1967年3月,郊區公社更名為江門市郊區人民公社。
1984年12月,江門市郊區成立。
1994年8月,郊區更名為蓬江區。 [2] 

蓬江區行政區劃

蓬江區區劃沿革

行政區域 行政區域
1956年1月,新會杜阮的華龍里、沂水裏、風溪裏、石子潭4個自然村劃歸紫萊鄉管轄。
1959年11月,新會杜阮的新民、篁莊、丹灶及棠下的篁邊4個生產大隊劃歸郊區人民公社。
1977年9月,郊區公社更名為環市人民公社;增轄新會縣的外海公社、荷塘公社潮連片的6個生產大隊,11月,潮連公社成立。
1983年8一12月,撤銷環市、外海、潮連3個人民公社,分別設立環市、外海、潮連區,歸江門市郊區管轄。
1987年2月,撤區建鄉(鎮),環市區更名為環市鄉,外海區、潮連區分別改為鎮。
蓬江區地圖 蓬江區地圖
1988年6月,環市鄉改設環市鎮。10月,郊區所屬37個村民委員會改為管理區。
1994年2月,郊區的外海鎮和環市鎮的滘頭、滘北2個管理區劃歸城區政府管轄;城區的倉後、沙仔尾、堤東及北街4個街道劃歸郊區政府管轄。 [2] 
2002年6月,潮連鎮撤鎮設街道;原新會市的棠下、荷塘、杜阮3個鎮劃歸蓬江區管轄。
2004年10月,環市鎮撤鎮設街道。
2015年6月,撤銷倉後、堤東、北街3個街道,併入白沙街道。
2018年12月,白沙街道原有53個社區,合併為44個社區。
2019年12月,白沙街設立甘棠社區,白沙社區與豐盛社區合併,海傍社區拆分,分別併入甘化社區、良化北社區和甘棠社區。 [2] 

蓬江區區劃詳情

截至2023年6月,蓬江區轄3個街道、3個鎮:白沙街道、潮連街道、環市街道、棠下鎮、荷塘鎮、杜阮鎮。 [19] 

蓬江區地理環境

蓬江區位置境域

蓬江區,地處北緯22°56'~一22°79',東經112°47'113°15'之間,位於珠江三角洲西翼,江門市區蓬江河以北。北與鶴山市沙坪鎮、南海區九江鎮相連,西與鶴山市雅瑤鎮、共和鎮相連,東與中山古鎮隔江相望,南與江海區相連,總面積324.3平方千米。 [2] 

蓬江區地質

蓬江區內出露的地層為第四系海陸交匯的近代灰黑、灰黃色淤泥,分佈於棠下鎮、天沙河兩岸、北街、堤東、倉後、沙仔尾街道等低窪平坦地帶;白堊系下統,分佈於棠下和杜阮兩鎮;寒武系八村羣中、下亞羣地層,分佈於荷塘、杜阮、環市鎮和潮連街道。區內的大地構造位置為華南褶皺系粵中拗陷,構造不大發育。 [4] 

蓬江區地形地貌

蓬江區,地處珠江三角洲西部,屬於沖積平原。從西北向東南傾斜,西北部多為丘陵和山地。山地海拔標高小於500米或切割深度小於200米,多分佈於西江流域。境內最高峯為位於樸阮鎮的叱石山,海拔453.5米。東南多平原和河流階地。在西江江門段有荷塘、潮連和古猿洲3個島。 [2] 

蓬江區氣候

蓬江區地處北迴歸線以南,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冬短夏長,氣候宜人,雨水充沛,光照充足。無霜期在360天以上,全年無雪。2019年,平均氣温27.3℃,降雨量1931.3毫米,較常年同期咯為偏少; [2] 

蓬江區水文

蓬江區,位於西江下游,區內河道屬西江流域,境內水系非常發達,河涌密佈,水域面積50.95平方千米,主要河道有西江蓬江段(25.4千米),江門河蓬江段(7.34千米),天沙河干流(31.78千米),杜阮河干流(13.74千米),其餘小支流、小河涌數量眾多。 [2] 

蓬江區土壤

蓬江區境內土壤類型分為丘陵山地土壤、平原覺谷土壤兩種。丘陵山地土壤屬南亞熱帶赤紅壤,主要分佈在環市街道和杜阮鎮,表土易受雨水侵蝕流失,酸性較大,酸鹼度為4.5~5.5,是壤土或黏壤土;平原寬谷土壤分佈在棠下鎮、荷塘鎮、潮連街道,屬珠江三角洲沖積土壤和寬谷沖積土壤,酸鹼度為6.47.0。 [2] 

蓬江區植被

蓬江區,的地帶性植被為季風常綠闊葉林,屬南亞熱帶常綠季雨林,原始植被曾遭受人為破壞。根據市對天然次生林植被按外貌、結構、種類組成和生境差異的分類,區內的次生林屬溝谷季雨林。分佈於海拔400米以下的山谷,特點為植物種類較多,富於熱帶性,羣落結構較複雜。區內人造植被有67種,分為48屬、23科。山地造林以松類、桉類、相思類和杉樹等為主。“四旁”種植以觀賞性花木為主。 [4] 

蓬江區自然資源

蓬江區水資源

2019年,蓬江區水資源總量約為3.93億立方米(2019年用水總量控制指標2.696億立方米,實際用水總量2.0175億立方米)。 [2] 

蓬江區生物資源

蓬江區森林面積13萬畝,資源豐富,有蕨類、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3大類,108科、413種,主要品種有南洋杉、銀杏、竹柏、陰香、紫薇、烏梅、垂盤草、寶巾等。野生動物主要有斑鳩白頭翁、釣魚郎、貓頭鷹、麻雀、黃靈等。江河常見鯽、鯉、鱅、鱒、鯰、生魚、塘蝨、泥鰍、鱉、龜等。 [2] 

蓬江區礦產資源

蓬江區有較豐富的石礦和石英砂,石礦多產於西部,石英砂儲藏於東北側的西江河牀,含泥量較高。 [2] 

蓬江區人口

截至2023年末,蓬江區常住人口87.04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21萬人。年末公安户籍總人口54.31萬人,其中:男性人口26.31萬人;女性人口28萬人。全年出生人口4375人,出生率8.05‰;死亡人口3609人,死亡率6.65‰;自然增長人口766人,自然增長率1.41‰。 [18] 
2019年,蓬江區有38個少數民族,共計17743人,其中少數民族户籍人口4693人,流動人口13050人,以壯族、土家族、苗族、瑤族、侗族、布依族、彝族、仫佬族、回族、蒙古族、滿族為主。 [2] 

蓬江區經濟

蓬江區綜述

2021年,蓬江區地區生產總值(初步核算數)831.73億元,比上年增長9.1%。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6.4億元,增長9.9%;第二產業增加值321.48億元,增長13.8%;第三產業增加值503.85億元,增長6.3%。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為0.8∶38.6∶60.6,與2020年比,第一產業佔比持平,第二產業佔比提高6.2個百分點,第三產業降低6.2個百分點。人均生產總值96657元,增長3.2%。 [1] 
2022年,蓬江區地區生產總值870.92億元,增長3.4%。 [14] 
2023年,蓬江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初步核算數)918.24億元,比上年增長4.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8.03億元,增長5.6%;第二產業增加值345.37億元,增長5%;第三產業增加值564.84億元,增長3.6%。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為0.9∶37.6∶61.5,與2022年比,第一產業佔比提高0.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降低0.4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提高0.3個百分點。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05624元,增長3.9%。 [18] 
人民生活
2023年,蓬江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648元,比上年增長5.1%。
2023年,蓬江區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0.2%。分類別看,食品煙酒類價格上漲0.1%,衣着類價格下降0.2%,居住類價格下降0.5%,生活用品及服務類價格上漲2.2%,交通通信類價格下降1.8%,教育文化娛樂類價格上漲3.0%,醫療保健類價格上漲2.0%,其他用品及服務類價格上漲1.0%。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1.1%,其中輕工業下降0.5%,重工業下降1.7%。 [18] 
財政
2023年,蓬江區税收收入113.74億元,比上年增長23.5%。其中,工業收入44.23億元,增長40.1%;批發零售業收入19.75億元,下降11.4%;房地產業收入12.99億元,增長23%;金融業收入9.28億元,下降6.6%;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收入4.71億元,增長98.6%。
2023年,蓬江區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0.28億元,比上年增長1.1%。其中,税收收入18.41億元,增長17.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7.1億元,下降9.8%。其中,教育支出11.44億元,增長3%;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5.86億元,下降2%;衞生健康支出3.54億元,下降10.2%;公共安全支出3.18億元,下降11.2%。 [18] 
固定資產投資
2023年,蓬江區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下降4.6%。分投資主體看,國有投資增長16.7%;民間投資下降18.3%;港澳台及外商投資增長26.2%。分產業看,第二產業投資增長37.3%,其中工業投資增長37.3%,製造業投資增長32%,技改投資增長53.7%;第三產業投資下降16.7%。民間投資佔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49.4%。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8.9%,其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投資下降12.3%,交通運輸類項目投資增長5.4%。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9%,佔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2.3%。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127.77億元,比上年下降26.9%。商品房施工面積614.56萬平方米,下降17.5%;竣工面積89.68萬平方米,下降20.4%;銷售面積143.04萬平方米,增長0.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105.52萬平方米,下降10.5%;銷售額127.53億元,下降4.6%,其中住宅銷售額111.71億元,下降7.1%。 [18] 
就業形勢
2023年,蓬江區城鎮新增就業11291人,失業人員再就業6113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474人。促進創業人數1478人。
截至2023年末,蓬江區市場主體12.05萬户,其中“四上”企業1465家。年末私營企業2.86萬户、註冊資金1038.15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1.6%、12.3%。個體工商户8.79萬户、註冊資金32.01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6.1%、5.7%。 [18] 

蓬江區第一產業

2023年,蓬江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5.97億元,比上年增長5.9%。分行業看,農業(種植業)、林業持平,牧業增長152.2%,漁業增長8.2%,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活動增長6.6%。
2023年,蓬江區糧食作物播種面積7424畝,比上年增長0.2%;甘蔗種植面積89畝,增長14.1%;油料種植面積1257畝,增長3.2%;蔬菜種植面積4.71萬畝,增長1%。
2023年,蓬江區糧食產量2347噸,比上年增長0.7%;甘蔗產量557噸,增長7.5%;油料產量319噸,增長13.5%;蔬菜產量8.05萬噸,下降0.3%;水果產量3426噸,增長8.4%。
2023年,蓬江區肉類總產量867.7噸,比上年下降11.4%。全年水產品產量2.32萬噸,增長5.7%。 [18] 

蓬江區第二產業

工業
2023年,蓬江區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2.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分註冊類型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長9.9%,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下降5.6%,股份制企業增長3.9%;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下降2.3%,重工業增長2.7%;分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增長1.6%,中型企業下降4.4%,小型企業增長3.9%,微型企業下降17.7%。
2023年,蓬江區規模以上先進製造業增加值比上年下降3.4%,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36.6%。其中,先進裝備製造業下降5.3%,高端電子信息製造業下降2.7%,石油化工產業下降6.8%。先進裝備製造業中,智能製造裝備下降15.8%,節能環保裝備增長15.9%,新能源裝備下降10%,重要基礎件下降10%。
2023年,蓬江區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比上年下降5.4%,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5.9%,比上年降低1.56個百分點。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下降5.3%。
2023年,蓬江區規模以上優勢傳統產業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9%。其中,紡織服裝下降7.5%,食品飲料增長2.1%,傢俱製造業下降18.2%,建築材料業下降24.7%,金屬製品業增長0.9%,家用電力器具製造業增長3.9%。
2023年,蓬江區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與上年增長3.3%,其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9.8%,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下降5.9%,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長8.3%,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與上年持平,非金屬礦物製品業下降32.2%。
2023年,蓬江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56.98%,流動資產週轉率2.21次,成本費用利潤率4.24%,產品銷售率98.6%,全員勞動生產率24.51萬元/人。實現利潤總額51.74億元,比上年增長45.8%。企業虧損額4.18億元,比上年下降47%。企業虧損面27.04%,比上年增長2.5個百分點。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88.43元,比上年減少0.56元。
2023年,蓬江區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45.08萬噸標準煤,比上年下降7.8%。全年全社會用電量57.02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5.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用電量1.99億千瓦時,增長6.3%;第二產業用電量29.38億千瓦時,增長4.2%,其中工業用電量增長4.3%;第三產業用電量15.16億千瓦時,增長8.9%。 [18] 
建築業
2023年,蓬江區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47.44億元,比上年增長22.3%。全年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企業113個,比上年增加9個;實現建築業總產值87.54億元,增長33.1%。 [18] 

蓬江區第三產業

服務業
2023年,蓬江區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69.23億元,比上年下降1.8%;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19.42億元,增長14.2%;金融業增加值138.06億元,增長5%;房地產業增加值53.49億元,下降1.1%;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28.98億元,增長7.8%。
2023年,蓬江區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55.9億元,比上年增長11.3%;利潤總額22.46億元,增長45.7%。其中,規模以上其他營利性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43.27億元,增長13.9%。分行業看,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長4.8%,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5.9%,房地產業下降3.8%,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長10.5%,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增長10.1%,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增長143.9%,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下降0.7%,教育業下降10.3%,衞生和社會工作增長13.7%,文化、體育和娛樂業下降1.6%。 [18] 
國內貿易
2023年,蓬江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2.06億元,比上年增長0.9%。其中,限上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139.33億元,下降5.1%;限上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14.34億元,增長18.3%。
2023年,蓬江區在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比上年增長6.1%,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下降44.7%,化妝品類下降5.7%,金銀珠寶類下降6.7%,日用品類下降7.7%,體育、娛樂用品類增加58.9%,電子出版物及音像製品類增長57.9%,書報雜誌類下降1.4%,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下降10.7%,中西藥品類增長6.1%,文化辦公用品類下降14.9%,通信器材類增長52.1%,石油及製品類下降7.7%,傢俱類下降3.6%,汽車類下降9.6%,建築及裝潢材料類下降69.1%。全年限額以上單位通過公共網路實現的商品零售額下降2.6%,佔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的4.95%。 [18] 
對外經濟
2023年,蓬江區外貿進出口總額501.7億元,比上年增長1.1%。其中,進口60.6億元,下降2.5%;出口總額441.1億元,增長1.6%。實際利用外資1.9億元,下降41.8%。 [18] 
旅遊
2023年,蓬江區旅遊總收入43.8億元,比上年增長97.6%。全年接待遊客614.8萬人次,增長112%。其中,接待一日遊遊客397.6萬人次,增長121.7%;接待過夜遊客217.2萬人次,增長94.2%。 [18] 

蓬江區交通運輸

蓬江區政治

區委書記
區長
截至2024年5月 [11]  [17] 

蓬江區社會事業

蓬江區教育事業

2023年,蓬江區普通高中招生2268人,在校學生6188人,畢業生1489人。初中招生8733人,在校學生25795人,畢業生8472人。小學招生13821人,在校學生68476人,畢業生10005人。幼兒園入園兒童5210人,在園幼兒20945人。小學學齡兒童毛入學率100%,小學升學率100%,初中適齡少年毛入學率100%,初中升學率100%。 [18] 

蓬江區科學技術

2023年,蓬江區地方財政科學技術支出0.3億元,比上年下降68.8%。省級以上創新平台100家,市級以上創新平台338家,市級新型研發機構10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81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38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621家。組織企業申報省級科技項目7項,申報市級科技項目32項。年末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2341件;專利授權量3817件,其中,發明專利654件,實用新型1883件,外觀設計1280件。全區擁有各類專業技術人數43796人,比上年增加3139人,其中中級職稱以上16080人,比上年增加1223人。 [18] 

蓬江區文化事業

五邑華僑廣場 五邑華僑廣場
2023年,蓬江區地方財政文化旅遊體育與傳媒支出0.18億元,比上年下降89.5%。年末全區擁有羣眾文化藝術館1間,文化站6個。擁有公共圖書館66間,公共圖書館藏書量72.95萬冊,圖書館全年流通人數81萬人次,圖書外借44.41萬冊次,圖書館閲覽室座席1180個。擁有博物館1個,博物館文物藏品314件。 [18] 

蓬江區體育事業

截至2023年末,蓬江區擁有體育場館4個,區級體育協會(俱樂部)5家,現有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數22名,二級社會體育指導員127名,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1362名。全區體育彩票年銷售總額2.74億元。 [18] 

蓬江區醫療衞生

截至2023年末,蓬江區擁有醫療衞生機構(含各類門診,下同)240個,其中醫院2個,衞生院3個,社區衞生服務機構6個,村衞生室18個。醫療衞生機構實有牀位2083張,其中醫院1421張。醫療衞生機構在崗職工5652人,其中衞生技術人員5349人。衞生技術人員中執業醫師2331人,執業助理醫師246人,註冊護士2160人,藥師(士)323人,技師(士)142人,其他衞生技術人員81人。 [18] 

蓬江區社會保障

2023年,蓬江區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基金總收入78.39億元,其中企業養老保險70.57億元。全年基本醫療和生育保險統籌基金收入19.17億元,其中城鎮職工醫保基金收入17.4億元,城鄉居民醫保基金收入1.77億元。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45.23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8.06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45.66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21.75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29.24萬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33.35萬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32.64萬人。年末領取養老金的離休、退休人數13.07萬人,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基金總支出79.4億元,基本醫療和生育保險基金總支出18.36億元。
截至2023年末,蓬江區擁有敬老院3間,敬老院牀位245張,供養人數142人。擁有社區服務設施22個,社區服務中心覆蓋率100%。全年共銷售福利彩票1.93億元,籌集福利彩票公益金1516萬元。年末每萬人擁有社會組織數量為6.6個。
2023年,蓬江區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950元/人月。年末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對象人數795人;全年共發放低保救濟金912.59萬元,比上年增長5.5%。年末特困供養人數293人,全年落實供養經費479.71萬元。全年全區醫療救助總支出479.4萬元。其中,門診和住院費用醫療救助支出423.29萬元,救助1.43萬人次;醫療救助資助參保支出56.11萬元,資助參保1382人。 [18] 

蓬江區歷史文化

蓬江區文物古蹟

蓬江區內保留有眾多古代建築、古墓、遺址以及碑刻等文化古蹟。江門墟、三桁瓦埗頭等遺址最早出現於元末明初時期(1341~1368年),建築物多建於明清時期。祠堂是區內古建築一大特色。陳白沙祠在設計、建築結構、規模等,既有獨到之處,又具有代表性。荷塘祠堂居多,仍保留40餘座。潮連洪聖殿始建於明萬曆年間(1573~1619年),經歷次修繕,仍保留完好。區內文物古蹟在各個朝代得到修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轄區多處文物單位得到省、市政府保護。1979年,陳白沙祠被批准為江門市首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釣台故址為首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區屬共有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9處,其中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5處。

蓬江區方言

蓬江方言屬於漢語奧方言四邑話,與廣州話基本相通。區內廣播、電視等領域也通用廣州話。蓬江方言以江門話為代表,還有杜阮話、棠下話、潮連話、荷塘話等。 [2] 

蓬江區榮譽稱號

2019年,蓬江區榮獲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13] 
2021年12月,蓬江區被確定為第二批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縣(市、區)。 [1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