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鍾靈寺

(雲南省尋甸縣寺廟)

鎖定
鍾靈寺,位於尋甸縣城南面,塘子鎮東南6.4公里處。這裏森林茂密,山勢奇特,有旗子山、仙人腳印、石將軍、糧米堆、虎嘯明月、晨曦觀日、五老觀太極、白馬望金鐘等自然景觀,俗稱:三十六筒花邊鼓,七十二幗吊吊旗。
鍾靈寺,山中建有鍾靈寺,僧侶多達八九十人,為滇東北最大的古剎之一,著名的風景名山。
中文名
鍾靈寺
地理位置
雲南省尋甸縣
著名景點
旗子山
仙人腳印
石將軍
著名景點
糧米堆
虎嘯明月 展開
著名景點
糧米堆
虎嘯明月
塔林等 收起
總面積
11平方公里
海    拔
2330.5 m
地    位
滇東北最大的古剎之一

鍾靈寺寺廟簡介

鍾靈寺 鍾靈寺
鍾靈寺,位於尋甸縣城南面,塘子鎮東南6.4公里處。這裏森林茂密,山勢奇特,有旗子山、仙人腳印、石將軍、糧米堆、虎嘯明月、晨曦觀日、五老觀太極、白馬望金鐘等自然景觀,俗稱:"三十六筒花邊鼓,七十二幗吊吊旗"。山中建有鍾靈寺,僧侶多達八九十人,為滇東北最大的古剎之一,著名的風景名山。
三國時,蜀漢諸葛亮南征雲南,曾在關嶺(鍾靈山南側昆明通京城古驛道邊)設“本徵部”,立“會盟碑”。後人在此建“武侯祠”,有祠聯一副:關子索侯顯聖擺旌旗七十二峯現在;嶺自漢相惠明休干戈三十六鼓猶存,蜀漢行僧靈隱募為壯繆侯子索立廟,古稱“英烈侯廟”。

鍾靈寺歷史沿革

鍾靈寺 鍾靈寺
明嘉靖《尋甸府志》載:木密(“尋甸”彝語古稱)關索嶺有云南僉事巴子國人趙炯嘉題廟詩一首:漢慧如焚龍見瞧,乾坤重擔着誰挑。關家父子威華夏,西蜀君臣編兩朝。深入不毛忠與赤,奈損中土恨何消。
曹奸死後移於晉,怎似將軍獨奠椒。清乾隆年間,雲南著名書法家錢澧(南園)遊鍾靈寺,題楹聯一副:竹路引青松不沾巖塵半個字;天山連水月又開佛地一重天。
鍾靈山國家森林公園,以8100畝國有林為主體,融合眾多的自然歷史人文景觀。有山勢地貌自然生成的三十六鼓,七十二峯,始建於明代的鐘靈寺遺蹟,歷代高僧塔林,易隆古驛道,關嶺古戰場遺址,諸葛亮七擒孟獲會盟碑址等主要景觀。
鍾靈山南起易隆320國道線,向崑曲公路和貴昆鐵路東側延伸5.5km,呈南北走向,山勢地貌獨特壯觀。沿林場山脈走向,西南關嶺,又稱關索嶺

鍾靈寺地位顯赫

鍾靈寺 鍾靈寺
鍾靈寺居鍾靈山巔,建於明代。
史志記載,鍾靈寺佛權顯赫,統轄尋甸各地山寺,有金瓜、玉斧、旌旗及儀物鑾架半副。古寺建四殿兩廂,層層相對,重疊升高,石階相連,各殿四檐戧角高翹,懸掛風鈴,雄偉壯觀,氣勢磅礴。鍾靈山環境幽靜,景色秀麗,青松茂密,山花遍野,鳥語花香。
鍾靈寺塔林是僅有的奇觀。出鍾靈寺山門裏許,層疊相連的5塊台地,2畝有餘,建有歷代高僧塔塋39座,排列整齊,五冢一路,三冢一排,塔塋上方下圓,呈葫蘆形,八稜標杆加寶頂,高7米多,從塔基至頂層,全用細料塊石砌築而成,眾塔構成一個塔林羣。
鍾靈寺塔塋正面鐫刻僧人姓氏及圓寂年月,塔羣古樸壯觀,有關專家認為,鍾靈山塔林是我省保存下來的僧塔羣,具有很高的觀賞和歷史價值。 [1] 

鍾靈寺文化意義

鍾靈山景區還有眾多歷史文化遺蹟--神虎廟、小王墳、和尚井、石將軍等。有諸葛亮南征至此的有關傳説和遺址--會盟碑、武侯祠、關索廟、八卦迷魂陣、回馬渡、洗馬塘烽火台;還有史實記載的木密城、易隆古驛站、古驛道等遺址。
參考資料
  • 1.    塔林  .昆明市林業局[引用日期201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