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松壽

鎖定
金松壽(1920年3月-2013年5月24日),男,籍貫義烏稠城鎮,著名化學家,1991年諾貝爾化學獎推薦人之一。原杭州大學化學系主任、催化研究所所長,中國化學會理事、浙江省化學會副理事長,浙江大學化學系教授。出版有《量子化學基礎及其應用》、《有機催化》、《控制論化學》(獲得第8屆“中國圖書獎“)、《選擇性分子間力與集團結構適應性(英文版)》、《控制論化學及應用(英文版)》、《選擇力學概略》等。
在國際上首創控制論化學新學科,發現了“無機鹽溶解度規律”,提出“同組元素原子模型的鬆緊規律”,是我國較早展開催化理論和工業催化劑研究的知名教授之一。
1978年榮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金松壽被收入《國際傑出先導者》、《第一個五百》、《世界五千人》、《知識分子名人錄》、《著名的男人和女人》等名人錄(英文)。
中文名
金松壽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20年3月
逝世日期
2013年5月24日
畢業院校
浙江省義烏中學
畢業院校
浙江大學
主要成就
諾貝爾化學獎提名人
國際上首創控制論化學新學科
出生地
浙江義烏
職    稱
教授
性    別

金松壽人物簡介

金松壽,男,畢業於浙江省義烏中學諾貝爾化學獎提名人、著名物理化學家。 [1-2]  金松壽發現了三個化學規律,提出了催化新理論,都受到學術界的關注與好評。他善於總結,勤於筆耕,寫了近120篇學術論文,其中6篇發表在國外學術刊物上。同時撰寫了十餘本書著,約400萬字,其中《選擇性分子間引力和集團結構適應性》、《控制論化學》及其應用是用英文寫的書著。後者是國家教育部的重點書著。金松壽還把時間觀念引進了化學,他不僅寫了多篇論文,還寫了一首反映“時間化學”的小詩,長達56句。從“自慚一生隨世俗”開始,勇於解剖自己,繼而闡明化學中運用時空概念的重要性及“分子力賴總時間”的客觀規律,堅信“二十一世紀化學行,時間化學要發展”的堅定信念。
1934年,金松壽在義烏中學初中畢業後,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杭州市高級中學,並於1937年畢業,順利地考入了“名噪全國”的浙江大學化工系。1938年10月進入浙江大學正式就讀。1943年夏畢業。金松壽説:“雖然自己在浙江大學幾度中斷學習,但在四年的學習生涯中,無時無刻會受到母校倡導的“求是精神”的薰陶,受到竺可楨校長高尚人格力量的鼓舞。這是自己永生難忘和享用不盡的精神財富!”金教授腦中經常索繞着二個問題:一是怎樣去求是?二是怎樣才能求到“是”?後來他一是悟到只有經常去問個為什麼,對權威的理論亦要不斷驗證,不迷信,這樣去求是;二是要做到真真的虛心和充分自信,才能克服困難求到是,以後這成為他的座右銘。
2001年10月28日,81歲的金松壽參加了在母校浙江大學召開的國際超分子化學學術會議。金松壽從容自若地登上講台,發表了《Functional Supramlolecular System and Selective Intermolecular Force(SIF)》為題的英文演講,長達30餘分鐘。他以創新的學術理論征服了海內外學者。演講結束後,全場報以熱烈的掌聲外,國際著名超分子化學家、國際會議主席之一的領史達夫(H.Ringsdorf)教授當場寫下“It was wonderful to listen to you(聽你演講,精彩極了)”的評語。 [3] 

金松壽人物事蹟

發現新溶解度規律
他出生於一個貧寒的家庭。父母節衣縮食,培養他讀書,他非常珍惜寶貴的機會,刻苦學習,自幼喜歡思考問題,並問為什麼。在進入義烏中學後,為尋找為什麼的答案,幾乎看完了學校圖書館的全部藏書。1935年,他考入杭州高級中學,班中聰明的同學比比皆是,課業壓力也很重,而他身體素質不強,要想在學習中冒尖,不能靠起早摸黑拼命學習,於是便逐漸養成了多思巧學、抓重點,注意“前後聯繫,左右比較”等高效率的學習方法。那時,他就已經對物質的溶解現象發生了濃厚的興趣,瞭解到很多反應由溶解度決定,但溶解過程中的一些規律不是很清楚,他便一直苦苦思考研究。1946年,他在浙大當助教,卻仍然執着地研究着,最終攻克難題,發現了新的溶解度規律。他認為他攻克科學難題的利器,是靠了“虛心”和“恆心”。
出版多部化學專著
金先生學養深厚,誨人不倦,嚴而不苟,嘔心瀝血,桃李滿天下,盛名傳四海。金先生執教物理化學逾半個世紀,授課深入淺出、生動活潑、觀點精闢,深受學生愛戴。先生的弟子遍天下,著作頗豐厚。
金先生所著的《量子化學應用簡程》是我國最早介紹量子化學的專著。我國很多知名的理論化學家都表示,他們就是通過這本書跨入了理論化學的門檻。先生所著的《化學動力學》是我國較早的動力學專著,在國內影響很大,是我國化學研究人員和大專院校化學專業的重要教學參考書。先生一生還撰寫和編著出版了《量子化學基礎及其應用》、《有機催化》、《控制論化學》、《選擇性分子間力與集團結構適應性(英文版)》、《控制論化學及應用(英文版)》、《選擇力學概略》等等大量中英文力作,促進了我國化學學科的發展,《控制論化學》獲得了第8屆“中國圖書獎“。
口授和諧教育學
金老師將一生都獻給了國家的科學和教育事業,一生奮鬥,孜孜不倦,生命不息,戰鬥不止。晚年他雖已退休在家,仍然一刻不停地觀察、思考和研究。在90高齡眼睛半盲之際,還撰寫出版“選擇性力概略”。2012年,其夫人過世,他仍不放棄,儘管雙眼全盲,依然通過雙耳關心社會。2012年4月,召集當過大學校長的多位弟子暢談他的教育觀,並依靠口授筆錄完成了最後的著作“和諧教育學”。
淡泊名利提攜後學
金先生一生為人正直,淡泊名利,努力提攜後學。他一直教導弟子不畏權威、崇尚實踐、解放思想、追求真理。他的人格魅力始終激勵着弟子們奮力向上,努力拼搏。
金松壽的一位學生説:“金老師是沒有博導頭銜的博士生導師,是不拿國務院津貼但有特殊貢獻的科學家,是沒有院士稱號的名符其實的院士;是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的、由中國自己培養的化學家。”這樣評價他一生的貢獻,一點都不為過。
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
1980年起,金松壽發表選擇性分子力等論文,並寫進了教科書。世界著名化學家紛紛來信祝賀,其中鮑林教授的賀信是1993年杭州大學為金松壽從教50週年慶祝會時收到的,因此,在會上宣讀了他的賀信。金松壽揭示了超分子力的本質,國際超分子研究曾獲1987年諾貝爾獎,金教授的選擇性分子間引力的一些結果與超分子十分類似,只是早期多以中文發表,鮮為世知而已,金松壽就這樣與諾貝爾化學獎擦肩而過,令人惋惜,但學術界不會忘記金松壽所作出的傑出貢獻的。

金松壽學術兼職

早年榮任杭州大學化學系系主任外,還兼任第20、21屆中國化學學會理事,浙江省化學學會副理事長,物理化學學報、催化學報、高等學校化學通報、數理學報分子科學與研究學報編委,是美國傳紀研究所顧問。

金松壽獎項榮譽

1978年金松壽榮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並榮獲國家著名老教授榮譽,是1991年諾貝爾化學獎推薦人之一。他的卓越業績公認超出同時代的人,是20世紀500位可羨慕的人物之一,並收入《國際傑出先導者》、《第一個五百》、《世界五千人》、《知識分子名人錄》、《著名的男人和女人》等名人錄(英文)。

金松壽人物逝世

傑出的、知名的物理化學家和教育家,原杭州大學化學系主任、催化研究所所長,中國化學會理事、浙江省化學會副理事長,浙江大學化學系教授金松壽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13年5月24日在浙江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去世,享年94歲。5月31日,兩百餘位親屬、各級領導、同事及學生參加了告別儀式。

金松壽人物軼事

自1970年以來,金松壽受大兒子金觀濤的啓發,把“控制論”引進到化學領域,在國際上首創控制論化學新學科,被《科學》刊列為科學前沿之一(Vol.47,No.4,1995),分別於1989年3月出版了《控制論化學》和2000年12月出版了《控制論化學及其應用(英文版)》兩部專著,受到化學界同行的好評。
他把思考問題的條幅貼滿四壁,中心意思是他要把一生所學的知識、人類的各門學科,加以融會貫通,這確實是個難解的哲學課題,由此説明九十高齡的金老師創造性思維仍十分活躍。 [4] 
1974年,兩次諾貝爾獎榮獲者、美國鮑林教授來杭州訪問,幾次問金松壽墨硯的成份問題,金松壽答不知道。為了顯示中國學者的尊嚴,金松壽談起選擇性分子間引力的發現,鮑林教授既驚又喜,傲慢勢一掃而光,一邊向金松壽表示祝賀,一邊親切擁抱,並希望金松壽早公諸於世。

金松壽主要著作

《量子化學基礎及其應用》、《有機催化》、《控制論化學》、《選擇性分子間力與集團結構適應性(英文版)》、《控制論化學及應用(英文版)》、《選擇力學概略》等

金松壽主要成就

金先生在化學研究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在溶解度理論、物質結構、化學動力學催化化學及科學研究方法論方面均有突出建樹。獲諾貝爾化學獎提名人。 [5] 
1.他發現了“無機鹽溶解度規律”,1952年前後,在蘇聯《物理化學雜誌》上一連發表六篇論文,受到了國內外物理化學界的高度評價;
2.金先生提出了“同組元素原子模型的鬆緊規律”,深入揭示了鍵長、鍵的極性與鍵能間的關係,使許多難以解釋的現象迎刃而解;金先生髮現了“選擇性分子間作用力”,得到了理論化學奠基者兩次諾貝爾獎獲得者鮑林的高度評價和讚賞;
3.金先生還是我國較早展開催化理論和工業催化劑研究的知名教授之一,他在上世紀60年代初,就承擔了國家重點項目“多相催化動力學”和“均相催化動力學”,完成了一系列國家急需的催化課題,受到了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的表彰;
4.在該理論的指導下,研製成功了多種工業催化劑,如“NZP系列有機廢氣淨化處理催化劑”推廣全國並出口日本,至今仍在為我國環保事業發揮着積極的作用,產生了很大的經濟效益和巨大的社會效益;
5.在先生畢生的化學研究實踐中,現代科學方法論的應用始終是他的一個追求和特點,先生在國際上首創了“控制論化學”學科,得到了國際國內知名專家學者的廣泛讚賞和推崇;
金先生在科學研究上的成果得到國家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曾獲國家科學大會獎、國家科技進步獎、國際尤卡發明金獎、及省部級的眾多獎項。 [6] 

金松壽個人生活

金松壽家庭成員

父親:金承心;母親:吳福蘭
妻子:毛瑞雯
大兒子:金觀濤;孫女:金晶;孫婿:陳國章
小兒子:金觀源;兒媳:相加加
女兒:金心雯,西湖區人民醫院內科副主任;女婿:包文俊,西湖區人民醫院院長 [7] 

金松壽老伴心中的不老金松

金松壽除了鑽研學問外,還提倡科學地對待生活。毛瑞雯:“如果不是老伴科學地對待我的疾病,恐怕我早已不在世”。1951年,毛瑞雯在沉重家務和經濟困難兩副重擔壓肩下,患上了肺結核,爾後右肺萎縮。他們用科學的態度來與病魔作鬥爭,度過了大難,逃過一劫。1963年,毛瑞雯又連續出現左邊頭痛和左眼眼花,又是金松壽及時提醒她抓緊檢查治療。當左眼開刀後,醫生説癌症病灶已全部切除,可以放心回家。但金松壽信科學,講證據,一再請求醫院在切除癌變部位的周邊切片進行病理檢查,發現仍有大量癌變細胞的存在,於是繼續用鐳錠治療,直至完全根除癌變細胞,幾十年過去,毛瑞雯雖然失去了一隻眼睛,由於科學地對待疾病,終使殘存身上的癌細胞及時根除,未予擴散。而今,她身體健康,與金松壽相依為伴,安度着晚年。事實證明,金松壽卻是毛瑞雯心中的不老金松。

金松壽教育子女

在教育子女的問題上,金松壽主張“要多講,要多做,要多愛。”他還説,只有帶着愛心去講,別人才會聽你的話;帶着愛心去做,別人才會感到温暖。

金松壽教書育人

浙江師範學院時,有一上海籍學生經常逃課,惟獨對金松壽的化學課情有獨鍾,愛聽不逃,可見金松壽“教書育人”的獨到之處。他不論對在校學生,還是社會青年,都是愛護有加,熱情解答他們的疑問,和他們交朋友,幫助他們求知上進。

金松壽人物觀點

金松壽例舉了學術界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重要性的例子,深感在知識經濟時代,更要堅持創新。長期來有一個守舊的習慣勢力,衝破這種舊勢力十分艱難。例如,溶解度温度的關係,如果用克分子作縱座標,温度作橫座標,關係曲線十分清晰,但近百年來,人們總習慣用“克”作縱座標,温度作橫座標,這樣,曲線就雜亂無規律,給學習者帶來不便。

金松壽座右銘

信心要足,價值要高;見事,不究其因緣不快,聞理,不厭多驗證而樂;做到真正的虛心,時時要講究效率。
凡事要問一個為什麼?要親自驗證,決不盲從、輕信,要樹立信心,追求事物的真諦。

金松壽人物評價

温州師範學院原院長谷亨傑、蔣碧如夫婦,是金松壽的高足,他倆送了一個大鏡框,上書“師門恩深,永銘吾心”8個字,就是金松壽“教書育人”光輝業績的詮釋。
在金松壽夫婦80華誕紀念會上,原杭州大學校長金松壽高足鄭小明教授激情難抑地説:……我們要感謝金老師的培養與教育。金老師不喜歡交際,常常失神地沉醉於思考,不大講話。但上起課來,勁頭十足,講得非常生動,且富啓迪。”這是對金松壽個性及教學工作的中肯評價。
上海著名的黃耀曾教授在全國第一次量子化學會議的總結中稱讚金松壽是我國最關懷青年學者成長的老科學家之一。

金松壽自我評價

“幾十年來,‘求是’校訓像一個羅盤指引着自己的航向,像一盞明燈照亮自己前進的路!”金松壽動情地説。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