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重黎

(上古時期火正)

鎖定
重黎,風姓,為羲、和二氏之祖先。 [1]  重黎亦作“重蔾”。是顓頊高陽氏之後,即顓頊族祝融氏,為帝嚳高辛氏火正
所處時代
上古時期
民族族羣
華夏族
本    名
重黎

重黎人物生平

重黎,古代中國傳説中人名,重與黎,為羲、和二氏之祖先。重黎亦作“重蔾”。指顓頊高陽氏之後,為帝嚳高辛氏火正。
1、上古人名,重與黎,為羲、和二氏之祖先。
2、顓頊的曾孫,老童之子。程伯休父晉朝皇帝的始祖。

重黎史料記載

《尚書·呂刑》:“乃命重黎,絕地天通,罔有降格。”孔傳:“重即羲,黎即和。堯命羲、和世掌天地四時之官,使人神不擾,各得其序。”孔穎達疏:“羲是重之子孫,和是黎之子孫,能不忘祖之舊業,故以重黎言之。”
《國語·楚語下》:“顓頊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堯覆育重黎之後,不忘舊者,使復典之,以至於夏商。”
史記·楚世家》:“高陽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為帝嚳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帝嚳)誅重黎,而以其弟吳回為重黎後,復居火正,為祝融。”司馬貞索引:“今以重黎為一人,仍是顓頊之子孫者,劉氏雲:‘少昊氏之後曰重,顓頊氏之後曰重黎,對彼重則單稱黎,若自言當家則稱重黎。’”
《隸釋·楚相孫叔敖碑》:“其憂國忘私,乘馬三年,不別牝牡,繼高陽、重蔾、五舉、子文之統。”
晉書·宣帝紀》:“其(司馬氏)先出自帝高陽之子重黎,為夏官祝融。”
章炳麟答鐵錚》:“中國重黎司火,於火教本有因緣,郊之為祭,大報天而主日,此明以火為最上之神。”
參閲清·嚴傑《經義叢鈔·重黎解》引陶定山説。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