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蓮塘村

(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九佛街道下轄村)

鎖定
蓮塘村,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九佛街道下轄行政村,中國傳統村落,村域面積6.5087平方千米。 [1] 
蓮塘村圍繞圓帽山而建,自然環境優美,擁有蓮塘公園、白玉蘭公園、圓帽山等多種原生態資源,具有典型的“山—村—水—田”的廣府傳統村落格局,傳統街巷“梳式”佈局的肌理清晰、完整,保存有較為完整的傳統風貌建築羣,體現了清末至民國時期的歷史真實性和連續性。 [1] 
2013年8月26日,蓮塘村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公佈為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 [2] 
中文名
蓮塘村
村落屬性
行政村
所屬政區
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九龍鎮
村域面積
6.5087平方千米
形成年代
元代以前
主要產業
農業種植
主要景點
白玉蘭森林公園等
保護級別
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
批准單位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
批准時間
2013年8月26日

蓮塘村村落歷史

蓮塘村發展過程

蓮塘村風貌 蓮塘村風貌
宋端宗景炎年間(1276年5月-1278年4月),住在重崗村的陳時四(陳姓入粵始祖陳軝的第五代孫)經常趕鴨羣到香山窿(今蓮塘村)的魚塘放養,見此地風光秀麗,環境清幽,立意在此定居,於是攜家眷至此地開基。
清代以前,村落集中於圓帽山西側;清代至民國末,村落向東側南向莊發展至社稷神壇位置。
民國末至1970年代,村落沿圓帽山向東向莊、西向莊拓展,並在太白頭與葫蘆嘴附近新建江田村、乪村,整體格局基本形成。
1980年起,圓帽山周邊用地已基本建成,村莊建設主要集中在風水塘以外的東向莊和九太公路以南的江田村、乪村,在原有基礎上就近拓展。 [3] 

蓮塘村建置沿革

民國二十年(1931年),蓮塘村屬番禺縣第七區鳳凰鄉(後改為九佛鄉)。
1958年,蓮塘村隨九佛鄉劃入廣州市屬郊區。
1986年,九佛設鎮,屬白雲區。
2004年,蓮塘村隨九佛鎮併入鍾落潭鎮。
2005年,蓮塘村隨九佛圩併入蘿崗區(後隨蘿崗區併入黃埔區)九龍鎮。 [3] 

蓮塘村歷史事件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蓮塘村駐有兩支當地反動武裝,經常爭搶洋埔圩的過路費,在土名“上高頭”發生槍戰。蓮塘村民因投靠對象不統一,致武裝頭目不滿,雙方戰後就搶奪蓮塘十幾頭牛及村民財物。
1950年解放初,紮營重崗村的殘匪常欺壓百姓。4月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圍剿土匪,蓮塘村新政權收到信息,派民兵支援中國人民解放軍。
1961年,蓮塘村集體投資建成九佛地區第二座水力發電站,用於照明、碾米、鋸木、抽水等。直至1965年,片區電網集中供電,發電站關閉。
1976年秋至1977年春大旱災,農作物減產4成,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炮部隊進駐實施人工降雨。 [3] 

蓮塘村地理環境

蓮塘村位置境域

蓮塘村位於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九佛街道,北臨楓下村,東接燕塘村、重崗村,西、南接白雲區,村域面積6.5087平方千米。 [1] 

蓮塘村地形地貌

蓮塘村地形地貌以丘陵地貌為主,海拔在40-200米之間。 [1] 

蓮塘村氣候

蓮塘村所處的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夏長冬短,終年温暖,偶有奇寒,熱源豐富,無霜期長,雨量充沛。 [4] 

蓮塘村土地資源

蓮塘村有耕地面積1200畝,山林山地面積6500畝。 [5] 

蓮塘村村落格局

蓮塘村選址理念

傳統村落背山面水,周邊的山體、水塘、林地等要素完整,選址上適應當地氣候特徵,滿足微氣候調節和多雨地區的排水要求。 [6] 

蓮塘村空間佈局

蓮塘村風貌 蓮塘村風貌
蓮塘村位於圓帽山腳下,依山而築,建築以扇形的方式分佈,順坡而建,整個村落的最大高差為4米。 [7] 
傳統村落坐東向西,是蓮塘村開居以來最早的一部分,面寬約140米,縱深約80米。房屋分6座排,每排分別有4-9座,每座都是五龍過脊。各排座錯落別緻,之間各巷口有一門樓,上下灰塑及書有巷名,分別是榮華里、人和裏、中和裏、平安裏、長安裏,檐下有木雕。每條巷間青石板鋪路,盡顯嶺南古鄉風格。房屋使用青磚牆,灰碌筒瓦,人字山牆。 [7]  同時,傳統村落保存有始建於宋代的2條街和11條巷道的肌理,保存有清末至民國年間的傳統建築近20000平方米。街巷格局清晰,呈“梳式”佈局;建築排列整齊、緊湊,“三間兩廊、冷巷縱聯”的組合關係鮮明,“鑊耳山牆”等建築元素極具代表性。 [6] 

蓮塘村經濟社會

蓮塘村人口

蓮塘村中主要姓氏為陳姓,截至2012年末,有户籍人口2363人,常住人口2300人。 [1] 

蓮塘村經濟

蓮塘村的主要產業為農業種植,農作物及特色農產品有水稻、白玉蘭花、龍眼、黃皮等。 據2020年6月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官網顯示,村民人均年收入5000元。 [1]  [5] 

蓮塘村主要景點

白玉蘭森林公園
白玉蘭森林公園位於蓮塘村西部,總面積397.3公頃,距帽峯山森林公園約10公里。該公種植有大面積的白玉蘭,同時擁有面積110畝的次生林,保存有完好的亞熱帶森林景觀。 [7] 
白玉蘭森林公園 白玉蘭森林公園
時四陳公祠
時四陳公祠為紀念陳時四,陳時四後人於清代光緒十八年(1892年)而建,座北向南,面寬約25.5米,縱深約37.7米。主祠三進三間,左右耳房各一間三進,祠堂外左邊有青雲巷走廊同後院,青磚牆、硬山頂,上有卷耳、灰碌筒瓦。於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曾小修一次,1998年再次重修全部地面及增建左邊後耳房。前院天井有一古井,保存完整。 [7] 
時四陳公祠 時四陳公祠
鴻佑家塾
鴻佑家塾,建造年代不詳,為陳時四次子的祖廳,位於西向傳統村落的南端,座北向南,三間兩進,面寬約19.25米,縱深約14.4米。灰塑、雕塑、壁畫豐富;硬山頂,人字形山牆,屋脊為龍舟脊;抬梁式;圓木柱、方石柱,有柱礎。 [7] 
鴻佑家塾 鴻佑家塾
蓮塘第一食堂舊址
蓮塘第一食堂始建於1958年,座東向西,面寬約14.6米,縱深約27.7米。整個建築為磚瓦結構,分三部分,門面以西方建築風格,前部有一閣樓為值班室、辦公室、儲物等,中部為飯堂,後部為廚房。這是大躍進人民公社年代的產物,整體保存良好。 [7] 
蓮塘第一食堂舊址 蓮塘第一食堂舊址
蓮塘營部第二食堂舊址
蓮塘營部第二食堂始建於約1958年,座北朝南,也是大躍進人民公社年代的產物,整體保存良好。 [7] 
蓮塘營部第二食堂舊址 蓮塘營部第二食堂舊址
秀昌書室
“秀昌書室”座落在西向傳統村落的中部、村祠堂西面,始建時間不詳,據門口上記載,約光緒十年(1884年)。五間一進兩廊”,屋頂形式為懸山頂,面寬約12.3米,縱深約11.2米,青磚人字山牆,天井有花壇。 [7] 
秀昌書室 秀昌書室
友恭書舍
“友恭書舍”是陳永清故居。始建於民國初年,座北向南,三間二進帶前座,面寬約12.2米,縱深約16.8米。 [7] 
友恭書舍 友恭書舍

蓮塘村歷史文化

蓮塘村地名由來

第一種説法
因村中水塘種滿了蓮花,雅稱“蓮塘”。每當盛夏,滿池的碧綠,一層又一層密密麻麻的蓮葉中冒出一朵朵清新的蓮花,可謂“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時間一久,人們便以“蓮塘”為村落名。 [8] 
第二種説法
建村時,村前弓形環繞着用以防火、防盜及養魚用的三口池塘(原有五口)。池塘緊密相連,但互不相通,中間有塘壩,似蓮藕形狀,非常別緻,故取名為蓮塘村。 [8] 
第三種説法
傳説陳氏家族逢塘而居,為了紀念唐朝時的家族盛勢,有感唐王朝的恩惠,特別是對宋皇不滿,故在外遷時,相約逢塘(唐)而居。如燕塘、蓮塘、新興塘、陳家塘、車塘、大塘衝、上塘、下塘等村落。 [8] 

蓮塘村歷史人物

陳永清(?-1940年),廣東公立法政別科畢業,宣統三年考取法官(正七品),民國四年考取果知事,均發湖北省任用,歷任廣東高等審判廳刑庭庭長兼民庭第二庭廳長,東莞檢察官暨湖北、漢口、江夏、宜昌各審檢廳廳長。
陳鏡波,廣東公立法政專門學校畢業,曾在東莞教育局任職。
陳天瑞,廣東法政專門學校畢業,回鄉開辦一所明新學校,並任教。
陳世焯,中山大學畢業,任律師,曾任廣州第一通俗圖書館館長、八桂中學校長。
陳潔瀾,女,廣東執信學校大學預科畢業往吉隆坡定居。
陳世偉,曾在香港鹽業銀行任職,香港淪陷後曾在韶關曲江餘漢謀參謀部任職。
陳燮培,大學畢業於中國青年軍,曾在廣州保安司令部任職。 [3] 

蓮塘村傳統民俗

節慶活動
蓮塘村較有代表性的傳統文化有上燈、粵劇舞獅等。
粵劇 粵劇
蓮塘村“上燈”習俗,指村裏添男丁的家庭在農曆正月初四在羅祖書室、鴻佑家塾、時四陳公祠、古榕樹、社公(居仁裏旁,即社稷神壇)等五處地方掛花燈,意為續香火。
蓮塘村內逢年過節有舞獅、觀看及表演粵劇等民間文娛活動,春節、清明等傳統節日氛圍濃厚,延續着傳統生活習俗和民間文化藝術。
粵劇,又稱“廣東大戲”或者“大戲”,廣東傳統戲曲之一,源自南戲,流行於嶺南地區等粵人聚居地。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糅合唱唸做打、樂師配樂、戲台服飾、抽象形體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
舞獅 舞獅
舞獅,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舞獅來助興、舞獅有南北之分,南方以廣東的舞獅表演最為有名。獅子是由彩布條製作而成的。每頭獅子有兩個人合作表演,一人舞頭,一人舞尾。表演者在鑼鼓音樂下,裝扮成獅子的樣子,做出獅子的各種形態動作。在表演過程中,舞獅者要以各種招式來表現南派武功,非常富有陽剛之氣。 [9] 
祭祀崇禮
蓮塘村內原有金花廟、天后宮,且是並肩的。廟內和宮內是有很多菩薩的,據村民述有關公、張王爺、楊家將、武台府、天后、觀音等,並僱有一個廟祝公管理,整日香煙繚繞,後在文革期間被拆除。
金花廟有個金花會,是由婦女組織的。每年四月金花誕,這些婦女就會拜金花,聯歡聚會。若是會員家庭當年有添男丁的,就要獻一個公雞出會;若生女的就要獻一個雞行(未生蛋的母雞)出會。 [9] 

蓮塘村榮譽稱號

2012年5月28日,蓮塘村被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廣東省文化廳聯合公佈為第三批廣東省歷史文化名村。 [10] 
2013年8月26日,蓮塘村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公佈為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 [2] 
2023年11月,入選“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首批典型縣鎮村。 [12] 
2023年12月,被命名為2023年度廣州市健康社區(村)。 [13] 

蓮塘村旅遊信息

蓮塘村交通

入村路線
(一)自駕車
沿白雲大道往北進入廣從公路(G105)行駛經過太和鎮後,往東(沙亭北路)轉入S115直行15.6公里即到蓮塘村。
(二)公共交通(地鐵/公交車)
有兩條公交線路經過蓮塘村,分別為342路(蓮塘村總站——九龍鎮政府總站)和827路(太和總站——九佛總站)。村內設有三處公交車停靠站,分別是蓮塘村總站、蓮塘村站和九太路站。
1、坐地鐵至龍歸地鐵站,轉乘公交728(或650、758、972)路至山卡拉KTV站下車,換乘827路公交至蓮塘村站下車即可。
2、坐公交至九龍鎮政府,轉乘827(或342)路公交至蓮塘村站下車即可。 [11] 
村內道路通行路線
蓮塘村對外聯繫主要依靠九太公路(S115),“東北—西南”向穿越蓮塘村,路面寬為7米,雙向兩車道,村域內長度為2.7公里。村內為通往各自然村的村道。其中佛田南路、蓮山路、蓮塘南路等主要道路為水泥路,少數村內巷道為碎石路。 [11] 

蓮塘村導覽

主要遊賞點及展示內容
蓮塘古村:展示700年曆史的嶺南傳統村落的典型佈局形式,再現清末至民國嶺南村民的生活場景。
蓮塘公園:結合蓮塘村主山“圓帽山”生態林木,優化登山步道、環境衞生、建築小品等,打造一處休閒、遊憩場所。
荷花觀賞:逢夏季花期,可沿風水塘岸觀賞滿塘荷花盛景。
嶺南特色購物街:規劃打造一條以嶺南民俗風物為主要特色的購物街,多方面體驗嶺南文化。
創意工坊:結合保留建築設置的藝術家工作室,可開展創意商品製作及展銷活動,以展示為主,參與為輔。 [11] 
村域遊覽分區
自然風光遊覽區:以白玉蘭森林公園為主體,園內7.3公頃次生林為核心區,主要觀賞亞熱帶森林景觀。
生態農業體驗區:利用古村以北的優質耕地打造集奇蔬異果展示、產品加工、參與式作坊、優稀水果種植園、市民農園於一體的生態農副產品耕作、採摘、製作體驗區。
農業觀光區:利用九太公路兩側的基本農田,種植水稻、白蘭花、龍眼、黃皮等生態作物,以生態農田景觀為主要特色。
傳統村落遊覽區:以蓮塘古村、蓮塘公園、荷花觀賞、嶺南特色購物街、創意工坊、傳統風俗客棧等為主要景觀節點。 [1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