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華南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

鎖定
華南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歷史悠久,前身是1933年8月成立的勷勤大學師範學院的博物地理系,1941年8月成立廣東省立文理學院史地系,1947年2月成立廣東省立文理學院地理系,1951年10月成立華南師範學院地理系,1952年11月南昌大學師範部地理專修科和湖南大學史地系地理專修科相繼併入,1982年10月改稱華南師範大學地理系,2004年12月成立華南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 [1] 
中文名
華南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
創辦時間
1951年11月
辦學性質
二級學院
主管部門
華南師範大學
校    訓
艱苦奮鬥、嚴謹治學、求實創新、為人師表
地    址
州市天河區中山大道西55號
主要獎項
“廣東省名牌專業”稱號
現任校長
王恩科

華南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學院簡介

華南師範大學雕像 華南師範大學雕像
華南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歷史悠久,其前身為1933年創建的勷勤大學博地系,1946年成立廣東省立文理學院地理系,1952年全國高等院系調整時,南昌大學地理系、湖南大學經濟地理專業相繼併入,組建華南師範學院地理系,1982年改為華南師範大學地理系,2004年12月成立華南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曾昭璇、吳壯達、鍾功甫、劉南威、吳正、吳鬱文、韓淵豐、卓正大、黃少敏、陳敬堂等老一輩地理學家,在丹霞地貌、珠江三角洲發育、歷史地理學、華南沿海風沙地貌、古天文航海、農業區劃、區域經濟開發、城鎮規劃與佈局、中國區域地理等研究領域取得了輝煌成果。
華南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 華南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
地理科學學院的發展傾注了以著名地理學家曾昭璇教授為代表的一大批老一輩學者的心血,他們在諸如“丹霞地貌”概念的提出、珠江三角洲發育的歷史過程、華南沿海風沙地貌的發育、珠三角海岸地貌、廣東農業區劃、中國區域地理等方面的研究取得輝煌的成果。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地理科學學院教師在環境及其演變、全球變化及其區域響應、海岸地貌的發育與管理、區域經濟與區域規劃、植被生態等方面進行卓有成效的研究,發表了大量教學和科研論文與著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建國50多年以來,地理科學學院為華南地區特別是廣東地區,培養了大量地理教育與科學研究人才,目前已累積畢業各種層次學生5000餘人,他們當中大多數目前都在各自戰線上成為業務骨幹。
地理科學(師範)專業主要側重於培養地理教育人才;地理信息系統專業主要培養能在資源、環境、規劃、旅遊、交通等相關部門、科研單位和高等院校、信息技術企業與軟件公司進行與地理信息系統有關的應用工程、技術開發和決策與土地管理的綜合人才;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主要培養能在資源、環境、國土、經濟、旅遊、交通、房地產等政府部門、科研單位和高等院校從事規劃管理、決策諮詢、相關政策法規研究工作的綜合型人才;房地產經營與土地管理專業主要培養適應城市開發建設和管理的應用型人才。學院現有各類在冊學生近千名;擁有激光粒度儀、原子吸收元素分析儀、陰離子分析儀及全站儀、彩噴繪圖儀、掃描儀、數字經緯儀等一批先進的實驗儀器和設備。各類中英文藏書12萬冊,期刊220種。
地理科學學院建立有完整的教學和科研組織,確保教學、科研的順利進行。現設有三個系:地理科學系、地理信息科學系和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系。另設有熱帶地貌研究室、旅遊研究所、區域和城鎮規劃研究中心、歷史地理研究室、港澳研究室和熱帶地理研究室等科研機構,以及自然地理、區域自然地理、經濟地理、地圖遙感函授教學法、地質地貌等5個教研室和導遊培訓中心。本院主編、出版的專業學術期刊《熱帶地貌》面向全國發行。
地理科學學院高度重視學科建設和課程建設,專業課程全部達到了合格課程標準。其中中國經濟地理、中國自然地理被評為省級重點課程。在科研方面,突出地貌與環境變遷、自然災害防治對策、GIS研究、城市與區域經濟開發、城市生態與生態旅遊等方向的研究。在教學方面,加強師資力量建設和師德教育,大力改善教學環境,增建新的多媒體教室,全系教學水平有新的提高。
在應用地理方面,地理科學學院教師結合廣東省實際情況,為社會服務,先後在旅遊規劃、經濟發展戰略、土地利用規劃等方面獲得了較多的橫向科研項目。此外,在人文地理、地理信息系統、景觀生態、區域城市經濟開發等方面都有了開創性的研究,已積累了一批研究成果,年輕的學術帶頭人已在茁壯成長。
具有悠久歷史的華南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正煥發着青春,研究型地理學科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基地邁進。在未來歲月中,華南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會更加努力地將地理學教育深入持久地進行下去,培養更多高素質的地理學人才。我們的目標是:立足廣東,面向華南;立足當前,面向未來,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和科研水平,發揮地理科學學院優勢,突出地理科學學院特色,把地理科學學院辦成國家在華南地區地理教育、科研和人才培養的主要基地,成為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的地理教育與科研單位。

華南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教職工86人,其中94%的專任教師擁有博士學位,64%以上的專任教師有海外學習和進修經歷。教授24人,副教授24人,博士生導師13人,碩士生導師43人,其中廣東省高等學校“千百十工程”國家級和省級培養對象4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人,廣東省教學名師1人,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2人,中國地理學會中國地理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1人,廣東省地理科學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1人,廣東省地理學會副理事長及副秘書長2人,廣東省測繪學會副理事長1人,“廣東特支計劃”百千萬工程入選者1人,國家優青1人。國家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廣東省高校地理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1人。在讀本科生、碩博士研究生和在站博士後總人數近1300人。 [1] 

華南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科研成果

  • 地理科學學院教師出版教材及教學用書情況
  1. 自然地理學 劉南威( 1 ) 2000 科學出版社
  2. 綜合自然地理 劉南威( 1 ) 2001 科學出版社
  3. 導遊學教程 徐頌軍( 2 ) 2001 中山大學出版社
  4. 自然地理學實驗與實習 楊士弘( 1 ) 2002 科學出版社
  5. 《地理圖像系統與信息》 羅壽枚( 2 ) 2003 北京三聯書店
  6. 《專題製圖原理及其計算機應用》 羅壽枚( 2 ) 2001 湖南地圖出版社
  • 科研成果(教師發表的被 SCI 和 EI 刊物收錄的論文目錄)
  1. The age of the “old red sand” on the coasts of south Fujian and west Guangdong, China Wu Zheng(1)(吳正等)2000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45(13)
  2. Palaeo-Monsoon activities of Mu Us Desert, China since 150ka Li Baosheng(1)(李保生)2000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162
  3.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Sediments in the Yutian-Hotan Oasis, South Xinjiang, China Li Baosheng(1)(李保生)2002 Acta Geologica Sinica, 76(2)
  4. Quaternary glaciation in Bailang River Valley, Qilian Shan Zhou Shangzhe(1)(周尚哲等) 2002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Vol. 97/ 98.
  5. Geomorphology of the Urumqi River Valley and the uplift of the Tianshan Mountains in Quaternary Zhou Shangzhe(1) (周尚哲等) 2002 Science in China (D), 2002 ,45(11)
  6. Geomprphologic evolution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th Shaluli Mountain region during the Quaternary Zhou Shangzhe(1)(周尚哲等) 2004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5,50(1)
  7. A bayhead chenier at Chengwan, South China Wang Wei(1)(王為等) 2004 Jof Coastal Research(Special Issue)(43)
  8. Possible solar forcing of decades- to century-scale climate change in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arim Basin Zhong Wei(1)(鍾巍等)2004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49(11)
  9. An approach to the fluctuation mechanism of Ecotone Sun Wu(1)(孫武等) 2002 J.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14(1)(EI)
  10. Effects of multiple soil conditioners on a mine site acid sulfate soil for veriver growth Xu Songjun(2)徐頌軍 2004 Pedosphere ,14(3)
  • 地理科學學院教師出版專著情況
  1. 風沙地貌與風沙工程學 吳正(1) 2003 科學出版社
  2. 風沙地貌研究論文選集 吳正(1) 2004 海洋出版社
  3. 網絡化資源環境信息系統技術、方法與應用 遲國彬(2) 2003 科學出版社
  4. 珠江口地區風暴潮沉積研究 王為(3) 2002 廣東科技出版社
  5. 中國沙漠形成演化氣候變化與沙漠化研究 李保生(參著) 2002 海洋出版社
  6. 中國沙漠與沙漠化研究 李保生(參著) 2003 河北人民出版社
  7. 廣東古兜山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 徐頌軍等(2) 2004 中國林業出版社
  8. 城市生態環境學 楊士弘(1) 2002 科學出版社
  9. 中國的北迴歸線 劉南威(1) 2001 科學出版社
  10. 港澳珠江三角洲可持續發展測評報告 陳忠暖(1) 2005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1. 中國日本全新世環境演變對比研究 丘世鈞(章主筆)2002 廣東科技出版社
  12. 中國區域地理 韓淵豐(1) 2000 廣東高教出版社
  13. 專題製圖原理及其計算機應用 羅壽枚 (1) 2001 湖南地圖出版社
  14. 地理圖像系統與信息 羅壽枚(2) 2003 北京三聯書店
  15. Photoshop7.0 技巧與實例 胡偉平(3) 2003 冶金工業出版社
  16. 識花認草 徐頌軍(1) 2002 廣東人民出版社
  17. 21世紀科技前沿知識100 例 徐頌軍參編 2001 廣東高教出版社
  18. 《地理景觀》(城市景觀部分) 肖玲(4)2000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19. 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大詞典(第五卷) 張加恭(參編)2002 商務印書館

華南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本科專業

現設地理科學、地理信息系統、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三個本科專業。擁有教授11人,副教授9人;教學設備齊全,擁有高水平的教學實驗室和一批先進的實驗儀器,以及多個學生專業實習實踐基地;學科結構完善,擁有一個博士點(自然地理)和三個碩士點(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信息系統),自然地理同時是廣東省精品課程,地理科學專業是廣東省名牌專業。
綜合自然地理介紹 :華南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自然地理學》課程,採用劉南威教授主編的《自然地理學》和楊士弘教授主編的《自然地理學實驗與實習》兩部自編教材進行教學,教材結構新穎,內容豐富,在全國同類教材具有顯著特色與優勢,受到全國高校廣為好評,併為各高校地理專業廣泛採用。該課程授課符合大綱要求,重點突出,能反映學科進展,採用了多種教學方法,並注重對多媒體教學手段的使用。該課程的教學隊伍層次高,學歷高,擁有眾多教授與博士授課。通過數年長時間的課程建設,主講教師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更新教學手段,啓發學生獨立思考,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同時該課程擁有自然地理省級重點學科和地理科學專業資源庫支撐,教學設備先進,實驗實習教學方法獨特。
本課程重視自然地理基本理論的講解與傳授,同時注重培養學生在自然地理區劃、土地利用與土地覆被、景觀生態設計、旅遊發展規劃、區域開發整治等應用能力與專業素質。經過劉南威教授、陳廣敍副教授等老一輩地理學者的長期努力,本課程於1995年被評定為華南師範大學“優秀課程”,2005年被評為華南師範大學“精品課程。
  • 地理科學專業(師範)
主要培養中等學校地理教師和有關專業管理人才。主要開設的課程有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經濟地理學、中國地理、世界地理、地圖學、地理信息系統、環境保護、地理教學論等16門專業必修課,以及城市規劃、土地規劃、旅遊地理、人口地理、土地管理等60多門系列專業選修課。培養特色有除課堂教授外,還進行專業實驗和觀測,組織師生赴省內外進行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區域地理學等課程的野外實習考察。
系主任:王為 教授
成員: 李保生教授、周尚哲教授、徐頌軍教授、甄堅偉副教授、範小平講師(實驗室主任)、黃山講師、陳國媚助理實驗師、夏麗麗講師、歐陽軍講師、曾瑋講師、郭程軒講師、許劉兵講師、張林英講師、劉望保講師。
  • 地理信息系統專業(非師範)
主要培養具有地理信心繫統(GIS)、遙感(RS)、全球定位系統(GPS)以及地圖學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人才,能勝任資源、環境、規劃、國土、旅遊、交通等政府部門、科研單位和相關高等院校以及信息技術企業與軟件公司等與地理信息系統有關的應用工程、技術開發和決策管理繁榮工作。主要開開設的課程有地理信息系統理論與方法、地理信息系統設計與開發、遙感技術及其應用、全球定位統技術及其應用、地圖學、數據庫管理、數據結構、軟件工程以及地理信息系統實踐等課程。已經建成GIS實驗室,重點進行3S實踐教學與專業軟件開發教學,培養學生的軟件應用和開發能力。
地理信息系統培養計劃
  1. 高等數學(II),線性代數,應用數理統計學
  2. 地球概論,地圖學,測量學基礎,自然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含野外實習),人文地理學,環境學概論,遙感地學分析(含實習),城市地理學,生態系統與旅遊環境,城市規劃原理,城市生態與景觀設計,華南自然地理,人口地理學,旅遊資源開發,人類與環境,土地管理概論等
  3.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
  4. 遙感概論,圖像圖形處理技術,數據庫原理,地理信息系統,GIS應用技術,C語言程序設計,數字地圖製圖,數字攝影測量學,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數據結構,GIS設計與開發WebGIS概論,GPS原理與應用,遙感數字圖像處理,計算機圖形學,計算機網絡技術,軟件工程,地理信息工程實習,地理攝影錄象技術,XML可擴充標識語言,地圖數據庫原理與應用,3S技術應用案例分析等
系主任:李衞紅 高級工程師
成員: 鍾巍教授、羅壽枚副教授、胡偉平副教授、曾迪鳴實驗師、舒娛琴副教授、梅志雄副教授、樊風雷副教授、付迎春副教授、劉亦書講師。
簡稱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顧名思義,地理信息系統是處理地理信息的系統。地理信息是指直接或間接與地球上的空間位置有關的信息,又常稱為空間信息.GIS作為對地球空間數據進行採集、存儲、檢索、建模、分析和表示的計算機系統,不僅可以管理以數字、文字為主的屬性信息,而且可以管理以可視化圖形圖像為主的空間信息。它通過各種空間分析方法對各種不同的空間信息進行綜合分析解釋,確認空間實體之間的相互關係,分析在一定區域內發生的各種現象和過程。GIS提供了在計算機輔助下對信息進行集成管理的能力、靈活的查詢檢索能力。從GIS系統應用由計算機系統、地理數據和用户組成,通過對地理數據的集成、存儲、檢索、操作和分析,生成並輸出各種地理信息,從而為水利利用、資源評價與管理、遙感環境監測、交通運輸、經濟建設、城市規劃以及政府部門行政管理提供新的知識,為工程設計和規劃、管理決策服務。
  •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非師範)
主要培養具備國土資源調查與評價、區域開發與規劃、環境保護與規劃、城市規劃與管理、房地產經營與管理、城市社會與經濟發展規劃、園林遊憩系統規劃、旅遊發展規劃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人才,勝任在資源、環境、國土、經濟、旅遊、交通、房地產等政府部門、科研單位和高等院校從事管理與規劃、決策諮詢工作。主要開設的課程有自然資源學、環境學概論、區域規劃、城市規劃、村鎮規劃、土地利用與規劃、環境保護與規劃、社會經濟發展與規劃、水資源利用與規劃、旅遊資源開發與規劃、園林生態與佈局等。
系主任:張加恭副教授
成員:陳忠暖教授、肖玲教授、孫武教授、劉洪傑教授、曾榮青副教授、張爭勝講師、張遠兒講師、廖偉羣講師、陳朝隆講師、夏麗麗講師、歐陽軍助教、郭程軒助教
  •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非師範)
主要培養具備國土資源調查與評價、區域開發與規劃、環境保護與規劃、城市規劃與管理、房地產經營與管理、城市社會與經濟發展規劃、園林遊憩系統規劃、旅遊發展規劃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人才,勝任在資源、環境、國土、經濟、旅遊、交通、房地產等政府部門、科研單位和高等院校從事管理與規劃、決策諮詢工作。主要開設的課程有自然資源學、環境學概論、區域規劃、城市規劃、村鎮規劃、土地利用與規劃、環境保護與規劃、社會經濟發展與規劃、水資源利用與規劃、旅遊資源開發與規劃、園林生態與佈局等。

華南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現任領導

職位
姓名
職稱
工作內容
院長
劉雲剛
博士、教授、博導
全面負責學院行政工作
黨委書記
黃榮曉
碩士、副研究員
全面負責學院黨委工作,負責工會、辦公室工作
副院長(代)
劉洪傑
碩士、教授、碩導
負責本科教學工作
副院長
陶偉
博士、教授、博導
負責科研、實驗室、產學研工作、國際化工作
副院長
趙耀龍
博士、教授、博導
負責研究生工作
副書記、紀委書記
何雪梅
碩士、講師
負責紀檢工作、學生工作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