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莫頓

(美國牙科醫生)

鎖定
莫頓是美國牙科醫生,世界上最早應用乙醚(ether)麻醉於外科手術的人。1819年8月9日生於馬薩諸塞州查爾頓,1868年7月15日卒於紐約。在麥克·哈特所著《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莫頓被排在37位。
中文名
莫頓
國    籍
美國
職    業
牙科醫生
性    別

莫頓人物生平

莫頓(William T.G. Morton),美國牙科醫生,世界上最早應用乙醚(ether)麻醉於外科手術的人。1819年8月9日生於馬薩諸塞州查爾頓,1868年7月15日卒於紐約。18世紀以前,由於沒有麻醉劑,外科手術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為了做手術,有的醫生用絞勒的方法使病人暫時窒息;有的則用放血或壓住頸部血管的方法使病人的大腦暫時缺血而昏迷;有的乾脆用一根木棒猛擊病人的頭頂,使病人失去知覺……這些野蠻的做法給病人帶來了巨大的痛苦:有的在手術中突然驚醒,痛得大喊大叫;有的在手術後留下了腦震盪等後遺症;有的甚至因此而喪失生命。

莫頓發現笑氣

19世紀初,英國化學家戴維發現笑氣(一氧化二氮)對神經有興奮作用,亦具有麻醉止痛作用。後來,美國牙科醫生維爾斯用笑氣做麻醉劑,成功地給不少患者做了拔牙手術。可是,1844年的一天,維爾斯在美國波士頓城做拔牙公開表演時,由於笑氣用量不足,手術沒有成功,病人痛得大聲呼叫,一羣保守的人就此把維爾斯當做騙子,將他趕出了醫院。
當時,維爾斯有個學生名叫莫頓。一個偶然的機會,莫頓聽到化學教授傑克遜説,有一次在做化學實驗時,他不慎吸入一大口氯氣,為了解毒,他立即又吸了一口乙醚。不料,開始他感到渾身輕鬆,可不一會便失去了知覺。聽了傑克遜的敍説,勤于思索的莫頓深感興趣。他大膽設想,能否用乙醚來作為一種理想的麻醉劑呢?於是,他便動手在動物身上試驗,以後又在自己身上試驗,結果證明乙醚的確是一種理想的麻醉劑。

莫頓乙醚麻醉劑

1846年10月的一天,世界上第一次使用乙醚進行麻醉外科手術的公開表演成功了。從此,還是醫學院二年級學生的莫頓出名了。乙醚麻醉劑亦逐漸成為全世界各家醫院手術室裏不可缺少的藥品。
乙醚麻醉劑的發明是醫學外科史上的一項重大成果。然而,當莫頓以乙醚麻醉劑發明者的身份向美國政府申請專利時,他的老師維爾斯和曾經啓發他發明的化學教授傑克遜都起來與莫頓爭奪專利權。後來,這場官司打到法院,但多年一直毫無結果,他們為此都被搞得狠狽不堪。最後,傑克遜為此得了精神病,維爾斯自殺身亡,莫頓則患腦出血而死去。
乙醚麻醉劑的發明造福於人類。可是,因發明減輕人們痛苦的3位科學家卻因名利的爭奪而在科學史上演出了一場令人遺憾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