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花點鰣

鎖定
花點鰣
拉丁學名:Hilsa kelee
英文名:Kelee shad [1]  、Five-spot herring
分佈於印度洋、西太平洋熱帶沿岸海域,棲息深度為10米左右。
體高而側扁,腹部具強稜鱗;口大,上頜中央有明顯缺刻;頭頂有許多縱行線紋;鰓耙細長而多,內側內外彎曲;背鰭鰭條16~17;縱列鱗39~44,鱗穿孔。體側有4~10個的黑斑。屬暖水性中上層魚類
中文學名
花點鰣
拉丁學名
Hilsa kelee
二名法
Clupea kelee、Clupeonia blochii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輻鰭魚綱 Actinopterygii
亞    綱
新鰭魚亞綱 Neopterygii
鯡形目Clupeiformes
亞    目
鯡亞目Clupeoidei
鯡科Clupeidae
亞    科
鯡亞科Clupeinae
花點鰣屬Hilsa
kelee
分佈區域
非洲、印度、錫蘭、印度尼西亞、馬來亞、越南、南海、東海等

花點鰣形態特徵

形態特徵
形態特徵(4張)
體呈長卵圓形,側扁;腹部有稜鱗;頭部頂骨緣寬,頂緣具許多細紋。吻等於成大於眼徑。眼側位;脂性眼臉發達。口小,端位;上下頜約等長;前上頜骨中間具顯著缺刻;上頜骨末端延伸至眼中部下方;無齒。鰓蓋骨光滑。體被圓鱗,後緣具細孔;背鰭和臀鰭基部之鱗鞘低;腹鰭基部具腋鱗;尾鰭具細鱗。背鰭位於體中部前方,末端軟條不延長如絲,具軟條16-17;臀鰭位於體之後半部,具軟條20-21;腹鰭軟條8;尾鰭深叉。體背部青綠色,體側下方和腹部銀白色;體側具4-7個暗色斑,最大為10個暗斑。最大體長可達35釐米。 [1] 

花點鰣分佈範圍

種羣分佈圖 種羣分佈圖 [1]
分佈於印度洋、西太平洋熱帶沿岸海域,從阿曼灣亞丁灣,南至德班馬達加斯加,橫跨孟加拉灣泰國灣爪哇海,北至香港,東至巴布亞新幾內亞 [1] 中上層魚類,以藻類小型浮游生物橈足類軟體動物甲殼動物幼蟲、片腳類生物多毛類動物為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