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亞丁灣

(印度洋西北部的海灣)

鎖定
亞丁灣(英文:Gulf of Aden;阿拉伯語:خليج عدن‎;索馬里語: Khaleejka Cadan)是位於也門索馬里之間的一片阿拉伯海水域,它通過曼德海峽與北方的紅海相連,並以也門的海港亞丁為名。亞丁灣是船隻快捷往來地中海印度洋的必經站,又是波斯灣石油輸往歐洲和北美洲的重要水路。由於該地區海盜猖獗,所以亞丁灣又叫做“海盜巷”。水域面積為53萬平方千米。亞丁灣西側有北岸亞丁港、南岸吉布提港,是印度洋通向地中海、大西洋航線的重要燃料港和貿易中轉港,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2009年1月12日,中國海軍護航編隊為包括台灣商船“宇善”號在內的4艘船舶組織實施護航。
中文名
亞丁灣
外文名
Gulf of Aden
地理位置
印度洋西北部
面    積
530000 km²
氣候條件
熱帶沙漠氣候
平均水深
500米
最大深度
阿盧拉-費爾泰海溝(5360米)
海水温度
25℃~32℃
周邊國家
索馬里吉布提也門

亞丁灣地理環境

亞丁灣位置境域

亞丁灣及周邊地區地圖 亞丁灣及周邊地區地圖
亞丁灣沿岸的主要港口城市有:亞丁柏培拉博薩索
印度洋西北的海灣。位於阿拉伯半島和非洲索馬里半島之間。海灣東連阿拉伯海,西經曼德海峽紅海

亞丁灣地形地勢

亞丁灣北面是阿拉伯半島,南面是非洲之角,西部漸狹,形成塔朱拉灣(Gulf of Tadjoura),東面以瓜達富伊角(Cape Guardafui)的子午線即東經51°16′為界。東西長1480千米,平均寬度482千米,面積53萬平方千米。希貝海脊(Sheba Ridge)橫貫海底,為印度洋海脊的餘脈,有許多大致東北-西南走向的斷層,最大的叫阿盧拉–費爾泰海溝(Alula-Fartak Trench),深5360米,是整個海灣的最深處。希貝海脊灣口的深度達3900米,向西造成一條較淺的東西方向溝谷,即塔朱拉灣。

亞丁灣氣候水文

紅海、亞丁灣和阿拉伯海之間海水的大量對流,強烈的蒸發作用和季風的影響,使水體結構十分複雜。表層水含鹽度高。水温在25–32℃之間。
氣候乾燥炎熱,8月份表層水温達27℃–32℃,是世界上最暖的熱帶海之一。亞丁灣表層水流向隨季風變換而易,鹽度很高。海面以下100–600米深度水層水從阿拉伯海流向紅海,鹽度較低;600–760米水作反向流,鹽度大;1000米以下又是一層較淡的水。

亞丁灣自然資源

從地質上來説,亞丁灣是一塊年輕的海域,亞丁灣有世界上絕無僅有的生物多樣性。這裏有很多品種的魚類,珊瑚,海鳥和無脊椎動物。之所以這裏有富饒的生物資源,得益於亞丁灣附近較少的人為污染,但也有環保組織組織擔心生態系統會由於疏於管理而遭到污染。
海灣中的生物種類繁多,浮游生物豐富,近海盛產沙丁魚鯖魚,遠海魚類有海豚金槍魚梭魚鯊魚。當地居民一般僅限於在近海捕魚,沿岸有許多分散的漁業村鎮。

亞丁灣戰略價值

亞丁灣西側有兩個世界馳名的海港,即北岸的亞丁港、南岸的吉布提港,是印度洋通向地中海、大西洋航線的重要燃料港和貿易中轉港,扼守着地中海東南出口和整個中東地區,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是出入蘇伊士運河的咽喉。

亞丁灣重要事件

亞丁灣海盜出沒

1991年來,索馬里海盜力量不斷壯大,人數已從100人以下發展到1100人至1200人。途經亞丁灣、 索馬里海域的船舶頻繁遭到海盜襲擊或劫持。索馬里海盜已成為一大國際公害,對國際航運和海上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據聯合國國際海事組織統計,2008年以來,索馬里附近海域已經發生120多起海上搶劫行為,超過30艘船隻遭劫,600多名船員遭綁架。
2008年9月25日,索馬里海盜劫持了裝載33輛主戰坦克的烏克蘭軍火船。2008年11月15日,索馬里海盜劫持了長330米的沙特阿拉伯巨型油輪天狼星號。2008年12月17日,中國貨輪“振華4號”運輸船在索馬里沿海亞丁灣水域遭海盜襲擊(振華4號貨船抵禦海盜事件)。最終,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登船海盜被逼退,30名中國船員成功脱險。索馬里海盜仍然控制着10多艘船隻和200多名人質。
2008年以來,索馬里沿海累計已經發生80多起海盜襲擊事件,平均每4天就有一艘船遭劫,海盜已猖獗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劫案大多發生在亞丁灣,那裏是從印度洋通過紅海和蘇伊士運河進入地中海及大西洋的海上咽喉。

亞丁灣海軍護航

為保證國際航運、海上貿易和人員安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2008年年6月通過第1816號決議, 授權外國軍隊經索馬里政府同意後進入索馬里領海打擊海盜及海上武裝搶劫活動,授權有效期為6個月。此後,安理會又先後通過了第1838號、第1846號和第1851號決議,呼籲關心海上活動安全的國家積極參與打擊索馬里海盜的行動。其中,聯合國安理會2008年12月16日一致通過的第1851號決議決定,從即日起授權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在12個月內可以在索馬里境內“採取一切必要的適當措施,制止海盜行為和海上武裝搶劫行為”。索馬里過渡聯邦政府也呼籲各國進入其領海打擊海盜。 截至2008年,已有歐盟、美國、俄羅斯、中國、印度等派出艦隻在亞丁灣加強巡邏。但是,解決索馬里海盜問題,除採取海上護航行動、阻止海盜襲擊外,國際社會還應幫助索馬里儘快恢復秩序,促進索馬里實現和平與穩定。

亞丁灣中國護航

2008年12月26日,中國派出首批護航編隊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開啓了人民海軍赴遠海常態部署並履行使命任務的新徵程。 [6] 
2009年1月12日,中國海軍護航編隊為包括台灣商船“宇善”號在內的4艘船舶組織實施護航。 這是海軍護航編隊抵達亞丁灣以來的第2次護航行動。被護航的商船是:“振華13”號、“振華14”號、“宇善”號和“SAGAHORIZON”號。其中,“振華13”號、“振華14”號來自上海,“宇善”號來自台灣,“SAGAHORIZON”號是在中國註冊的菲律賓商船。這次護航行動由曼德海峽東口起航,全程553海里。亞丁灣海域當日天氣晴好,接受護航的4艘商船單縱隊一字排開,駛離會合點,“武漢”艦在一側靠近中部位置伴隨護航。兩組特戰隊員分別登上位於船隊隊首和隊尾的“振華13”號、“振華14”號實施隨船護衞。進入海況較為複雜的區域後,“海口”艦將加入編隊,實施機動護航。亞丁灣海域地處印度洋西角,是連接印度洋與紅海的重要海上通道,與紅海、蘇伊士運河構成連接歐亞的“黃金水道”。
2009年4月13日6時(北京時間11時)許,“武漢”號導彈驅逐艦駛至“深圳”號導彈驅逐艦平行位置,兩艦分別打出“歡迎戰友到來”和“你們辛苦了,向你們學習”的旗語。“武漢”艦鳴笛一長聲,第2批護航編隊的“深圳”艦和“黃山”艦鳴笛迴應。3艦同時鳴笛1分鐘。
自1月6日抵達亞丁灣以來,中國海軍首批護航編隊連續作戰,圓滿完成了40批206艘商船的護航任務,併成功解救3艘外國商船,有效維護了海上運輸線的安全,許多外國商船也主動要求加入。據統計,臨時加入首批護航編隊的外國商船共計29艘。 [1] 
從2008年12月至2018年12月,中國海軍先後向亞丁灣、索馬里海域派出31批護航編隊,累計完成1198批6600餘艘次中外船舶護航任務,用實際行動展現了中國軍隊的大國擔當,贏得了國內外的廣泛讚譽。維護世界海上戰略通道的安全,符合中國的國家戰略利益。 [6] 
2022年9月21日,由淮南艦、日照艦、可可西里湖艦組成的海軍第四十二批護航編隊,滿懷“挺進深藍、向海而戰、續寫榮光”的壯志豪情,從山東青島起航,過南海、穿新馬、戰亞丁,先後順利完成20批29艘船舶護航任務,為11艘過航商船提供了安全監護,有力展示了我負責任大國形象,確保了重要海上戰略通道安全。 [7] 
當地時間2023年10月2日下午,海軍第44批、第45批護航編隊在亞丁灣某海域舉行分航儀式,標誌着海軍第45批護航編隊正式接替第44批護航編隊,開始執行亞丁灣、索馬里海域護航任務。海軍第44、45批護航編隊在完成識別會合、聯合護航和任務交接後,按計劃組成雙縱隊航行。這6艘艦分別是第44批編隊的淄博艦、荊州艦、千島湖艦,第45批編隊的烏魯木齊艦、臨沂艦和東平湖艦。 [5] 
亞丁灣聯合艦隊 [2] 
美國海軍第5艦隊美國第五艦隊並沒有按照航空母艦戰鬥羣的序列出兵,以下即為參戰序列)
核動力航空母艦一艘 (CVN-65企業號航空母艦,屬於美國企業級核動力航空母艦
驅逐艦一艘(DDG-95詹姆斯E·威廉姆斯號,屬於美國阿利·伯克級驅逐艦
美國海岸警衞隊:海岸警衞艇一艘
德國海軍:護衞艦一艘
西班牙海軍西班牙空軍:驅逐艦一艘
意大利海軍: 護衞艦一艘
瑞典海軍:多用途支援艦一艘(該艦類別應為驅逐艦)
土耳其海軍:護衞艦一艘
英國皇家海軍: 22型護衞艦一艘
法國海軍: 護衞艦一艘
其他國家:
韓國海軍:4500噸級配備導彈的“姜邯贊”號驅逐艦
馬來西亞皇家海軍:護衞艦一艘
俄羅斯海軍:驅逐艦一艘、32輛坦克
澳大利亞皇家海軍:護衞艦一艘
新西蘭皇家海軍:護衞艦一艘
巴基斯坦海軍:護衞艦一艘
2009年先派海口號導彈驅逐艦武漢號導彈驅逐艦微山湖號綜合補給艦 [3]  後加派深圳號導彈驅逐艦黃山號護衞艦。最後派遣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東海艦隊崑崙山號船塢登陸艦(排水量18500噸,曾經是全國最大噸位的作戰軍艦)。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