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姜邯贊”號驅逐艦

鎖定
“姜邯贊”號驅逐艦(朝鮮語:강감찬 구축함)由韓國大宇造船廠設計建造,舷號DDH979,是“忠武公李舜臣級”(朝鮮語:충무공 이순신급 구축함 型號:KDX-Ⅱ級)驅逐艦的第5號艦,2006年3月16日下水,2007年10月1日進入韓國海軍(朝鮮語:한국해군)現役。
中文名
“姜邯贊”號驅逐艦
外文名
강감찬 구축함
類    型
軍艦
級    別
KDX-Ⅱ級
隸    屬
大韓民國

“姜邯贊”號驅逐艦船體規模

KDX-Ⅱ級驅逐艦共6艘,其中包括1號艦——忠武公李舜臣號艦。"姜邯贊"號驅逐艦是以高麗王朝(고려왕조)名將姜邯贊(강감찬)將軍的名字命名的。
“姜邯贊”號艦滿載排水量超過4800噸,艦長149.5米、高9.5米、寬17.4米,艦員編制為200人,航速29節(約合53公里/小時),續航力4000海里/18節,人員編制200人。“姜邯贊”號裝備了一門127毫米主炮、“守門員”近防系統,以及對艦、對空導彈等,同時還配備對空、對艦搜索雷達和水下聲吶、海上作戰用直升機等。
該艦的對空導彈射程和能夠搭載的導彈數量,比3000噸級KDX-I驅逐艦有所增加,追蹤探測距離也有所增加,對空防禦能力也得到了加強。
另外,該艦可搭載兩架直升機,能進行各種海上作戰。同時還具備應對生化武器戰爭的防護體系。
大宇造船海洋於2004年7月開始建造“姜邯贊”號,並於2006年3月下水。後來在韓國海峽等近海進行了1年零6個月的試運行,檢驗了該艦的基本性能和武器、攻擊及防禦體系等各個方面的海上作戰能力。
“姜邯贊”號驅逐艦
“姜邯贊”號驅逐艦(4張)
大宇造船海洋曾製造並交付了3艘3000噸級KDX-I驅逐艦,並利用自身技術設計、製造和交付了4500噸級驅逐艦試製艦“忠武公李舜臣”號(충무공 이순신,舷號DDH975)和第三艘艦“大祚榮”號(대조영,舷號DDH977)。 [1] 

“姜邯贊”號驅逐艦性能數據

艦長:154.4米 艦寬:16.9米 吃水:4.3米
排水量:標準4400噸 滿載5520噸
動力裝置:柴燃交替推進(CODOG)動力系統,2台GE LM2500燃氣輪機,58200馬力,2台MTU 20V柴油機,8000馬力,2軸航速:30節續航力:>4000海里/18節
武器系統:1門Mk45 Mod4 62倍口徑127mm主炮,1座RIM-116B RAM Block1 / Mk49 21單元MK-31海拉姆近程點防禦導彈系統,1座30mm守門員近防系統,32單元Mk 41垂直髮射系統(配備標準SM-2MR BlockIIIA艦空導彈), 2座4聯韓國自制SSM-700K海星反艦導彈發射裝置(前期艦為2座Mk-141反艦導彈發射裝置,配備“捕鯨叉”RGM-84D Block1C反艦導彈),後期艦加裝32單元韓國自制垂直髮射系統(配備韓國自制K-ASROC赤鮫反潛導彈/韓國自制天龍巡航導彈), 2座MK-32三聯魚雷發射裝置(配備Mk46 mod5 324mm反潛魚雷)
艦載機:2架超級山貓多用途反潛/艦直升機
電子設備:1部AN/SPS-49(V)5雷達;1部MW-08三座標搜索雷達; DSQS-21BZ聲納;SQR-220K拖拽聲納;2部STIR-240火控雷達;1部AN/SPS-95K導航雷達; KDCOM-II 戰鬥指揮系統;SLQ-200(v)5K SONATA 電子戰系統;4座KDAGAIE Mk2干擾彈發射裝置; AN/UPX-27K敵我識別系統;SLQ-261K TACM拖曳式魚雷誘餌;利通公司KNTDS(韓國海軍戰術數據鏈系統) LINK 11等
人員:200人(軍官18人,最多可容納380人) [2] 
參考資料
  • 1.    大韓民國海軍官網(Republic of Korea Navy,韓文:대한민국 해군)
  • 2.    《中國船舶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