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花姑

(漢語詞彙)

鎖定
花姑,漢語詞彙。拼音:huā gū 神話傳説中的人物,據《淮南子》所言,統領羣花,司天和以長百卉。《花木錄》載花姑為魏夫人弟子,五代杜光庭《墉城集仙錄》説花姑是臨川女道士黃令微。也是小説人物名字,花姑是一個名詞,常被用於人物名稱。
中文名
花姑
拼    音
huā gū
解    釋
稱善種花的女子

花姑釋義

1.稱善種花的女子。 2.指唐代女道士黃靈微。 [5] 

花姑例句

1、稱善種花的女子。
曾慥《類説·花木錄·花姑》:“魏夫人李弟子善種,謂之花姑。”
2、指唐代女道士黃令微
雲笈七籤》卷一一五:“花姑 者,女道士黃靈微 也。年八十而有少容,貌如嬰孺,道行高潔,世人號為 花姑 。” [6] 

花姑相關記載

據《中國民間俗神》一書記載:花姑本是一個種花的女子,因崇道奉祀魏夫人,一躍而為花神。《月令廣義·春令》又云:“春圃祀花姑。《花木錄》:魏夫人弟子,善種花,號花姑。”花姑在種花上有所建樹,被以種花為業的花農奉為花神。
五代杜光庭《墉城集仙錄》説花姑名叫黃令微,臨川人,是個女道士,年逾八十,形貌卻仍像個處女。她曾把魏夫人在撫州並山的靜室、臨川的壇宇這兩處已經荒蕪了的勝蹟整修一新,魏夫人聞知後,託夢給她,詳加教誨,花姑得魏夫人教授傳道,便得道成仙。《太平寰宇記》亦有詳細記載。 [1] 

花姑神話傳説

從前,在噴珠吐玉雅魯藏布江邊,流傳着這樣一首歌謠。許多人聽過、唱過,也就忘了。只有一個叫做達瓦的小王子,把這首歌珍藏在他心靈裏面最神聖的地方。小王子長呀長呀,長到了該結婚的年紀。遠遠近近的國王都想把自己的公主許配給他,可達瓦王子總是重複地説:“我什麼公主都不愛,我只愛美麗善良的花姑姑娘。”
神話中的花姑 神話中的花姑
其實,花姑姑娘到底是什麼模樣?她究竟住在什麼地方?都只是口頭的傳説,對達瓦王子來講,這也是一個謎。在王宮前面,有一口甜水井,全城有一半居民,都到這裏打水。達瓦王子想;老人口裏有金子,只要我天天到井邊去問,總能問出尋找花姑姑娘的辦法來。於是,在白石砌成的井台上,天天都出現了王子的身影。他比所有打水的人都來得早,也比所有的人都回去得遲。中午呢,也不離開,帶着一塊很大的青油糌粑當點心。他向每一個背水的老人,總是重複同樣的問題:“老人家,請你告訴我,世間有沒有花姑姑娘?她住在什麼地方?”達瓦王子等呀,問呀,整整過了七七四十九天,但是,沒有一個人能回答他的問題。他真的發火了,拿起一塊石頭朝天空扔去,誰知石頭落下來,砸碎了一位老太婆的水罐。這是一位很老很老的老太婆,頭髮白的象海螺,口裏連珍珠大的牙齒都沒有了。這隻水罐是她的一半家產,被人打碎了,又怎麼能不傷心呢?達瓦王子見老太婆痛哭不止,趕緊送上一枚金幣作為賠償,又把自己吃的青油糌耙分一半給她。老太婆十分感激,雙手合十,喃喃地禱告:“菩薩啊,這位王子的心,真的和花姑姑娘一樣善良。”
達瓦王子聽到花姑姑娘四個宇,喜歡的像拾到羊頭大的寶貝,連忙重新向老太婆施禮致敬,問道:“老媽媽,你剛才提到的花姑姑娘,到底住在什麼地方?你能不能給我指點一條路徑,讓我去見見她?”
老太婆搖搖頭説:“都説雪山獅奶甘甜,能取到的沒有一個;都説花姑姑娘美麗,能見到的沒有一個,因為她住的地方太難走了。”
王子拍着胸脯説:“老媽媽,請你告訴我吧!她就是住在月亮上,我也敢到彩雲裏去找;她就是住在大海里,我也敢下龍宮中去尋。”
老太婆見王子的情意,像金剛石一樣堅貞,就詳詳細細指點了尋找花姑姑娘的路徑。
勇敢的達瓦王子,白天趕路,晚上也趕路。白天,金太陽和他作伴;晚上,銀月亮為他點燈。他登上緊挨着藍天的雪峯,征服了勇猛的雪獅,騎着它翻山越嶺。他跳進波濤洶湧的江河,打敗了兇惡的蛟龍,揪着它渡過急流;他進入茫茫的森林,許多猛獸向他撲來。遠的他用金箭射;近的,他用寶刀砍。走過了七七四十九天艱苦的道路,終於看到一片鮮花盛開的峽谷。這裏,長着密密層層的桔樹,千萬個金晃晃的花姑,閃耀着奇異的光彩。散發出誘人的芳香。王子跳啊唱啊,一口氣跑進桔樹林,許多桔樹,都伸出綠色的手掌,牽住他的衣裳;許多許多的花姑,都用甜蜜的聲音向他懇求:
“王子!王子!帶我走吧!”“王子!王子!帶我走吧!”
天呀,這不是世間最美的花姑姑娘,又能是誰呢?不過,如果這是真正的花姑姑娘,那王宮裏的那一位又是什麼人呢?放羊老阿媽走來,講述了花姑姑娘被害的經過。達瓦王子好像從惡夢中驚醒。發誓要殺死那個狠毒的魔女。正巧魔女見事情敗露,就顯出了兇惡的原形,張開母狼般的大口,從王宮直朝花姑姑娘住的地方奔來!王子拉開寶弓,搭上金箭,“嗖!嗖!嗖!”一箭連一箭,就把魔女送進地獄了。
這時,雪山升起七色彩虹,草地開出絢爛鮮花,低矮簡陋的小石頭屋子,忽然變成了瑰麗的宮殿,宮牆裏長滿碧玉般青翠的桔樹,桔樹上掛滿了瑪瑙般豔紅的果實,陣陣和風,從山谷吹來,花姑碰着花姑,發出悦耳的聲音。葉片輕輕招展,散發着沁人的香氣。
達瓦王子和花姑姑娘,經過了這場苦難,從此再沒有分開,恩恩愛愛,直到白髮千古。 [2-3] 

花姑花姑節

農曆正月二十八日為“花姑節”,是高唐縣獨有的傳統節日。據傳,過去有位叫花姑的女子,從南方來高唐定居,教人們植棉、紡線、織布,使高唐人豐衣足食,人們對她奉若神明。她去世後,在高唐城西門外修建一座花姑廟,以表其功德,並把她的生日正月二十八定為花姑節。
過去,每至此日均舉辦花姑廟會;二十八日,農村則家家煮麪疙瘩、面片和麪條食用,麪疙瘩示為棉桃,面片示為棉葉,麪條示為棉枝,以紀念花姑,祈求棉花豐收。“收花不收花,須看正月二十八”的農諺,至今仍在高唐境內廣為流行。據傳,這一天晴天便是花姑喜歡,即當年棉花豐收;陰天,則是花姑不悦,便不收棉花。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