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唐縣

(山東省聊城市下轄縣)

鎖定
高唐縣,隸屬山東省聊城市,位於山東省西北部,聊城市東北部。 [1]  總面積960平方千米 [29]  [38]  [41]  。東與德州市禹城市齊河縣為鄰,西與臨清市德州市夏津縣接壤,南靠茌平區,北鄰德州市平原縣屬於中原經濟區、京津冀協同發展區、省會城市羣經濟圈和山東西部經濟隆起帶等國家和省區域戰略疊加區。 [41]  高唐縣下轄3個街道、9個鎮, [4]  159個行政村、19個城市社區。高唐縣總人口51萬人。西漢,置高唐縣。 [7]  [13]  [41] 
2023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3.06億元。 [25]  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54億元。 [23]  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1.36億元。 [3]  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7516元。 [12]  金融機構存貸款餘額分別達到401.8億元、228.4億元 [41]  [7]  [11]  [39] 
中文名
高唐縣
外文名
Gaotang Xian
別    名
高唐州
行政區劃代碼
371526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山東省聊城市
地理位置
山東省西北部
聊城市東北部
面    積
949 km²
下轄地區
3個街道、9個鎮
政府駐地
高唐縣政通路
電話區號
0635
郵政編碼
252800
氣候條件
温帶半濕潤大陸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50.17 萬(2023年末全縣總人口) [39] 
著名景點
李苦禪藝術館
靈城遺址
清平縣城遺址
北辛莊唐代遺址
火車站
高唐站
車牌代碼
魯P
地區生產總值
193.06 億元(2023年) [39] 

高唐縣區位優勢

高唐縣境內有一條鐵路(邯濟鐵路);兩條省道(S242、S520);三條國道(G105、G308、G514);五條高速(青銀高速、東呂高速、德鄆高速、正在建設的濟臨高速,擬規劃建設的高台高速);東鄰京滬高速公路、高速鐵路40公里,西靠德上高速公路、京九鐵路30公里;高唐至東阿高速公路穿城東而過,1小時可達濟南西高鐵車站和濟南遙牆國際機場,4小時可達青島和北京。 [41] 

高唐縣歷史沿革

堯、舜、夏、商、周時代,高唐屬兗州之域。春秋時為齊國西界,戰國時為齊之西邑,境接趙、衞。
公元前221年,秦分天下為三十六郡,高唐屬東郡。
公元前206年,漢新置高唐縣,屬青州部平原郡。
220年魏朝建立,設十二州七十五國、郡,高唐屬青州部清河郡。
265年(晉武帝泰始元年)高唐屬新置之冀州部平原國。
317年以後,為避戰亂,晉室官吏及部分地方百姓南渡,至今安徽省境江淮間,建立起僑居高唐縣制,隸屬僑置之南平原郡,原境高唐縣廢。現安徽省霍邱縣西30公里處尚有名曰高唐集的村鎮,即當時僑置高唐縣之所在。
420年後,南北朝時,劉宋疆域北擴,佔據了山東中部和東部,原高唐縣境仍被北魏所據。432年(文帝元嘉九年),僑置高唐縣由安徽省遷至山東省梁鄒長山(即今鄒平縣東長山的高唐莊),屬僑置冀州東平原郡。
469年(北魏皇興三年)冀州更名齊州,高唐縣屬齊州僑東平原郡。556年(北齊天保七年)遷僑縣治所於黃巾堌,即今濟南市章丘區水寨,仍屬東平原郡,到596年(隋開皇十六年)改僑高唐縣為章丘縣。
502年(北魏景明三年)原址復置高唐縣(與僑置縣制並存),屬始建濟州南清河郡。
556年(北齊天保七年),廢南清河郡,高唐縣城遷至廢郡城(即今現城址)。高唐縣改屬濟州部清河郡。
581年(隋開皇元年),高唐屬冀州部清河郡。596年(隋開皇十六年)置博州,高唐改屬博州。607年(隋大業三年),又改屬冀州部清河郡。
627年(唐太宗貞觀元年),分全國為十道,高唐屬河北道博州博平郡。唐末屬魏博節度使。
907年,五代十國開始,梁、唐、晉、漢、周相繼統治中國北方,高唐縣俱屬河北道博州。
960年(宋太祖建隆元年),分全國為十五道,高唐屬河北道博州。994年(宋淳化五年)改道為路,高唐縣屬河北東路博州。1078年(宋神宗元豐元年)析為23路,高唐縣屬河北東路博州博平郡。
1128年後黃河以北俱被金軍佔領,高唐為金所轄。金承宋制,在北方分19路,高唐縣屬山東西路博州博平郡。
元朝在全國設1箇中書省和11個行省,行省下設路、府、州、縣。高唐初屬大名路,後屬東平路。1266年(至元三年)改博州為東昌,高唐屬東昌路。1270年(至元七年)於高唐縣置高唐州,領三縣:恩縣、夏津、武城。高唐州直屬中書省。
明朝改行省為布政司,廢路存府、州。1368年(明太祖洪武元年),高唐設置為州,統三縣:恩縣、夏津、武城。高唐州直屬山東布政司。後改屬東昌府,不領縣。
清初全國設18個行省(光緒年間增至23個行省),省下設府(直隸州)、縣(州)兩級。高唐州屬東昌府。1730年(雍正八年),高唐州升為直隸州,割濟南府之禹城、平原、臨邑、陵縣4縣屬之。1734年(雍正十二年)仍改隸東昌府,所領各縣迴歸濟南府。
1912年(民國元年)改高唐州為縣,屬山東東臨道。1928年(民國17年)廢道直隸山東省府。抗日戰爭時期,共產黨縣機關,屬中共魯西北特委。1945年縣城解放,高唐隸屬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冀南行署第二專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高唐改屬平原省聊城專區專員公署。
1950年將茌平縣侯橋等11個村莊劃歸高唐縣。
1952年撤平原省,高唐隨聊城專署改屬山東省聊城專區專員公署。
1956年3月撤銷清平縣後,將其舊城鎮劃入高唐縣;同時將茌平縣琉璃寺鄉劃歸高唐縣。 [60] 
1958年12月,國務院批准撤銷禹城縣全境併入高唐,
1961年10月恢復禹城縣,高唐縣仍轄原境。
1967年聊城專區改稱地區,高唐縣屬山東省聊城地區行政公署。
1998年,聊城地區改為聊城市,高唐縣屬山東省聊城市至今。

高唐縣縣域綜述

2023年,全縣生產總值為193.06億元。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30.87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74.39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87.8億元。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6.0:38.5:45.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15.8%,税收收入同比增長25.4%。 [42] 

高唐縣第一產業

現代農業發展走出新路子,全國農服進萬家系列活動、全省春季田間管理暨春耕備播現場會先後在高唐舉辦。獲批全國小麥單產提升整建制推進縣。楊屯鎮被確定為“國家小麥改良中心優質小麥生產基地”。新增省級農業龍頭企業1家。獲評國家農民合作社示範社2家。認證綠色食品品牌46個,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2個。2家家庭農場入選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瑞鑫瓜蔞、萬祥北沙蔘生態種植基地被認定為山東省中藥材生態種植基地。現代農業產業園通過省級認定。獲評省級特色優勢食品產業強縣、全省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先行縣。成功舉辦2023年全國錦鯉高質量發展交流會暨高唐縣第五屆錦鯉大賽,獲評全國“錦鯉故里”。杜立芝同志榮獲“聊城時代楷模”“齊魯時代楷模”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大力開展農業生產託管,獲評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創新試點重點縣。國務院副總理劉國中同志到高唐調研,對高唐農業社會化服務、農業技術推廣和農機裝備製造等工作給予充分肯定。
2023年,高唐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2.0億元;增加值33.24億元。糧食總產量68.61萬噸,比上年增加1.18萬噸。其中,夏糧產量34.89萬噸。 [43] 

高唐縣第二產業

高唐縣培植了世界機械製造500強企業、國家級特大型企業—時風集團,全球液體食品行業第三大無菌包裝材料生產企業—紛美包裝公司等企業,裝備製造、康養食品、生物醫藥等產業基礎不斷夯實。2023年,高唐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同比增長5.4%;增加值同比增長12.3%;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8%,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70.7%。全縣資質以上建築業企業完成總產值同比增長7.0%。完成工業技改項目95個,技改投資同比增長3.4%。新增5G基站177個。獲評省級以上數據管理貫標試點企業6家。新增省級創新型中小企業60家、專精特新企業12家、瞪羚企業1家、綠色工廠1個。獲評省級數字化車間、眾創空間、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企業各1家。時風集團獲評“2023年山東省質量標杆”“山東省第七批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裝備製造和康養食品兩大產業獲評市級特色產業集羣。高唐縣獲批省級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綜合性區域試點。
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實施縣級以上重點項目65個,新華木業定向刨花板、徐重智能製造產業園等29個省市級重點項目實現開工率、納統率“兩個百分之百”。高端食用油產業園等7個平台項目基本竣工,源華微顯柔性屏等22個重點項目建成投產,書畫文創產業園等5個文旅項目建成啓用。全市重點項目觀摩綜合成績不斷躍升,奧博生物阿洛酮糖、健康生物科技園(多樂多)項目先後獲評全市“十佳項目”第1名、第2名。2個事項列入新一輪突破菏澤魯西崛起行動重點支持事項清單。
重點改革不斷深化。爭創市級以上改革成果313項,工作經驗獲得省級以上肯定推廣218項,其中國家級肯定推廣32項。新承接省級以上改革試點39項。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職業教育改革2項成果榮獲省級督查激勵。創新載體不斷夯實。新增山東省院士工作站1家、省級技術創新示範企業1家。新建市級工業企業“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2家、企業重點實驗室3家。獲評省級技術創新示範項目7個、“揭榜掛帥”項目1個。入選省科技型中小企業能力提升工程項目3個。認定高新技術企業27家。新授權發明專利53件。企業參與制修訂國家標準5項、行業標準3項。實施“青年興高”工程;引進博士後2人、博士11人、青年人才1675名;新聘任“科技副總”10人。獲評“泰山產業創業領軍人才”1名。
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發放科技成果轉化貸款4840萬元、政府性融資擔保貸款6.1億元。新增“魯擔惠農貸”業務256户、2.1億元。完成專利權質押融資1.9億元。新增減税降費及退税緩費1.7億元。獲批省級營商環境創新“揭榜掛帥”試點項目5個。獲評聊城無證明城市建設“十佳場景”1個。新增市場主體7059家,同比增長20.1%。 [44] 

高唐縣第三產業

服務業發展提檔升級。2023年新增規上服務業企業12家,成功填補多式聯運、文體娛樂2項行業空白。作為全市最大研學基地,國際營地綜合體入選山東省現代服務業重點項目庫。成功舉辦中國·高唐書畫文化藝術季、海峽兩岸文化交流系列活動。書畫文創產業園入選第四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中國文旅企業發展大會推介項目。雙海湖景區順利通過國家4A級景區景觀質量評審。舉辦全市首場“好客山東賀年會”暨“兩河之約共赴黃河大集”等活動,拉動縣域消費近4000萬元。“天齊廟·錦裏”獲評市級示範步行街。在書畫小鎮設立黃河文創大集,麥秸畫等一批高唐文創產品實現線上線下雙渠道展銷。魯西電商直播基地、梁村電商服務中心獲評山東電商直播基地。
2023年,高唐縣服務業增加值87.8億元。其中,現代服務業增加值為45.04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1.36億元。進出口總額22億元,其中跨境電商進出口額1.67億元,同比增長568%。新增進出口破零企業21家,進出口實績企業達到108家。 [45] 

高唐縣民生事業

城市建設持續推進。完成老舊小區改造24個。清淤拓寬果子市支渠5.7公里,實施金城路等5條路段雨污分流工程,城區防汛排澇體系基本建成。完成魚丘湖西北湖基礎設施改造。新建體育公園、人才公園、永寧公園、書畫公園等口袋公園,市民實現“推窗見綠、出門見園”。實施國省道中修工程51.2公里。省道242完成綜合提升,實現與市中心快速通達。德鄆高速(德州至高唐段)、濟臨高速(高唐段)加快建設。
和美鄉村宜居宜業。改造危、窄橋涵10座,建設“四好農村路”100公里。改造優化城鄉公交線路5條。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一綠一改”示範區創建活動,建成4個省級、12個市級美麗鄉村示範村。李奇村獲評省級美麗宜居村莊創建示範;西郭村入選省美麗休閒鄉村典型案例。提檔升級三十里鋪馬頰河示範區。圍繞產業鏈延伸,啓動實施錦鯉文化中心建設,發展魚菜共生產業。目前錦鯉文化中心、魚菜共生項目順利建設完成。成功舉辦“鄉村好時節”主題年系列活動、高唐首屆農民文化節,日均客流量近萬人,營業額達300餘萬元。672公里供水管網改造工程惠及40萬羣眾。159個行政村集體收入全部超過11萬元,其中40個達到50萬元以上。獲評“好客山東 鄉村好時節”體驗基地1個、全省鄉村旅遊網紅打卡地2處。清平鎮獲批“全省小城鎮創新提升行動試點”。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2023年新建完善農田林網面積1.5萬畝,完成道路水系綠化55公里、森林撫育7.5萬畝。國有舊城林場榮獲“全國防沙治沙先進集體”稱號。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水環境質量指數持續位居全市前列。獲評山東省縣級現代水網示範區。新建完善農田林網面積1.5萬畝,完成道路水系綠化55公里、森林撫育7.5萬畝。
社會保障日益健全。截至2023年12月底,累計收繳各項社會保險費8.6億元,及時足額髮放各項社保待遇11.5億元。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5億元,新增城鎮就業5097人,新創設公益性崗位3362個。2023年,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孤困兒童、困難殘疾人等9類困難羣眾救助保障標準進一步提高,平均增長5.4%。建設幸福食堂7處。創新打造的“愛高堂”社會救助品牌被評定為2023年度全省優秀社會救助品牌。
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新啓用高唐縣第三中學、高唐縣第二實驗小學分校及其附屬幼兒園、魚邱湖第二中心幼兒園等4所學校,強化對高唐縣第一中學、高唐縣第二中學等羣眾關切項目改造提升。升級改造中小學運動場7個。科學整合轄區優質教育資源,在全縣範圍內推行義務教育學校集團化辦學,集團由4個發展成9個,努力打造“優學高唐、宜教畫鄉”教育品牌。建成城市書房2處。開展文化惠民演出832場,放映公益電影8430場。縣圖書館獲評國家一級館。成功舉辦龍舟比賽等各類全民健身賽事活動43場。羣眾文化藝術中心、縣婦幼保健院新院區、縣中醫院應急醫療救護中心投入使用。基層中醫藥綜合服務區、國醫堂實現全覆蓋。
社會治理持續深化。強力推動“小案蠅案身邊案”偵防工作,小案破案率位列全市第一名。持續推進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攻堅,全年破獲案件285起,抓獲犯罪嫌疑人346人,清平鎮、琉璃寺鎮全年電詐“零發案”。2023年,盜竊類案件、治安案件分別同比下降16.7%、49.7%。常態化開展交通事故預防“減量控大”系列行動,全縣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數、死亡人數連續3年下降,道路交通安全形勢持續向好。建成智慧安防小區114個,中高級技防村312個。在全市率先推出“項目警長”負責制,對全縣重點企業項目落實“四專四全”舉措,“靶向服務”助力重點項目建設“行穩致遠”。不斷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209項業務進駐公安政務服務大廳,持續推進“四個通辦”“户籍+”業務提檔升級,户政創滿意工作位居全市第一名。 [61] 

高唐縣高唐名人

華歆(157年-232年),字子魚,平原郡高唐縣(今山東省高唐縣)人,漢族。漢末三國時期名士、重臣。 [46] 
呂才(606年—665年),博州清平(今山東省高唐縣清平鎮呂莊)人。唐代哲學家、唯物主義思想家、無神論者、音樂家,是位多才多藝的學者、自然科學家。呂才是唐太宗李世民賞識和信賴的著名學者,天文、地理、軍事、哲學無不通曉,所創樂器“尺八”流傳日本,鉅作《秦王破陣樂舞》超越時空,至今仍在演繹着盛唐的風采。 [47] 
王懋德(1251年—1313年),字仁父,高唐縣清平鎮石門村人,外貌偉岸,韜略內藏。天曆初年(1329年),升左司郎中、參議。至順元年(1330年)改任詹事參議、遷中書、拜治書侍御史,此後又改任淮西廉訪使,江浙行省參知政事,又奉召任資善大夫、御史中丞,拜中書左丞。 [48] 
朱昌祚(1627年~1667年),清代大臣,名宦,字雲門,高唐州人(今山東省高唐縣梁村朱樓人)。清初工部侍郎,直隸、河南、山東三省總督。主要的政績有平盜賊、減賦税、免欠餉、撫難民、除兵役等12項,均載入史冊。 [49] 
金谷蘭(1904年—1938年),字貯溪。高唐縣谷官屯人,革命烈士。1925年畢業於聊城省立第三師範學校。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高唐縣最早的中共黨員,創建了高唐縣第一個黨支部——中共高唐支部,組織領導了谷官屯暴動。1938年2月,不幸被暴徒殺害。 [50] 
李苦禪(1899年—1983年),原名李英,號勵公,高唐縣三十里鋪鄉李奇莊人,我國當代傑出的書畫藝術家、書法家、美術教育家。1923年,拜齊白石門下,成為齊白石第一位入室弟子,為近代大寫意花鳥畫一代宗師。首屆“中國美術作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1979年,在人民大會堂作巨幅《松鷹圖》《盛夏圖》。李苦禪作品在花鳥大寫意繪畫方面發展出了自己特色,具有筆墨厚重豪放、氣勢磅礴逼人、形象洗練鮮明的風格,樹立了大寫意花鳥畫的新風範。 [51] 
孫大石(1919年—2016年),亦名孫瑛。高唐縣三十里鋪鄉河崖孫莊人,愛國歸僑,著名山水畫家。曾任六、七、八屆全國政協委員,文化部僑聯主席,中國美協理事,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孫大石沒有師承,全靠勤奮和天賦,中年時期在台灣畫壇佔據重要地位,50歲後移居美國,1982年回國定居,高唐縣為其建立了孫大石美術館。 [41] 
謝家道(1936年12月—2002年8月),傑出的邊塞山水畫家,中國書畫家協會理事。1965年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師從潘天壽、陸儼少國畫大師。部分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52] 
韓靜霆,漢族,1944年11月出生,山東高唐人。1968年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民族器樂系,中國內地男編劇、作家,歷任北京軍區炮兵政治部幹事、軍委空軍政治部文藝創作室創作員、副主任、主任、空軍少將軍銜、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農工民主黨東方書畫社社長。 [53] 
辛守慶,1945年生於山東高唐,自幼酷愛美術,1964年參加文化工作,畢業於吉林藝術學院,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花鳥畫研究會研究員,國家一級美術師。 [54] 
鞏德春,1959年出生于山東高唐,美術專業學校畢業,又先後在中央美院、中國藝術研究院山水畫研究生班進修。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著名畫家、鞏德春美術館名譽館長。 [55] 
白曉卉,女,1980年生於高唐縣,畢業於山東醫科大學。曾任山東省支援威海臨牀醫學檢驗專家、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山東省立醫院)臨牀醫學檢驗部副主任。2022年3月20日,因突發疾病搶救無效去世。3月22日,全國婦聯追授白曉卉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4月,山東省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決定,追授白曉卉同志為全省道德模範。6月21日,山東省委宣傳部追授白曉卉同志“齊魯時代楷模”稱號。 [56] 
杜立芝,女,漢族,1964年4月生,現任高唐縣農業農村局三級調研員、高級農藝師、農業技術諮詢熱線辦公室主任、“杜立芝黨代表工作室”學雷鋒志願服務團隊隊長。黨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連續三屆代表,中國婦女十二大、十三大代表、山東省第十屆黨代表,被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農技推廣先進個人、全國最美基層幹部、全國婦女創先爭優先進個人、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中國好人、齊魯時代楷模、山東省優秀共產黨員、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齊魯最美職工、山東好人、齊魯女性傑出人物等榮譽稱號。 [57] 

高唐縣歷史古蹟

清平縣城遺址:即今清平鎮政府所在地,距高唐縣城約40華里。自公元1069年至1940年為清平縣城。清平鎮現仍保留少量遺蹟和文物。但大部分在1940年縣城遷址康莊時被拆除。現僅存古城牆根,迎旭門(城東門,原來僅剩大門洞和土牆,城門樓為1996年重建)、文廟的影壁、古柏和大殿。
馬頰河:原為禹疏九河之一,因河道上寬下窄,形如馬頰而得名。今之馬頰河已非禹跡。
徒駭河: 徒駭河原為禹疏九河之一。史載:“禹治此河,用工極眾。此河工難,眾懼不成,故人徒驚駭也,因而命名徒駭”(《爾雅釋文》)。
盼子墓:為戰國時期齊國大將盼子之墓。墓在固河村西南(原觀音寺北)200米處,距縣城17.5公里,羣眾稱曰“大冢”。
固河漢墓羣:位於固河村西南部,分佈在長0.7公里,寬0.5公里的地面內,原有7個高大的墓冢,除盼子墓尚有封土外,其他6座已被剷平。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華歆墓:位於固河鎮大華莊村西北200米處。現存封土高3米,直徑7米,墓葬保存完整。
李逵井:址在魚丘湖東北湖南岸。據城中百姓歷代相傳,此井為北宋時舊物,本是一眼枯井。當時,柴進為高廉所害,被打入死囚牢。獄吏藺仁害怕柴進遇害,趁城中混亂、偷偷把他藏入此井之中。梁山英雄打破州城後,李逵曾下井救出柴進,因此名“李逵井”。
唐槐宋塔:興國寺塔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高唐縣梁村鎮梁村街東,該塔始建年代不詳,據史籍記載其為宋塔,專家考證亦認為是宋代建築,清康熙七年(1668年)地震,塔頂被震塌,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曾進行維修,1999年對該塔全面維修。現該塔保存較好。該塔為八角十一層樓閣式磚塔,高37.5米。一層塔身較高,出檐亦大,反疊澀收分,檐上設平坐。各層檐下均施磚雕鬥縅。塔身底層闢單門,並置階梯可登至塔頂,二層以上四面設券門,頂置葫蘆狀塔剎。塔北20米處有唐槐一株,塔東部有明成化年間敕賜重建興國寺碑和清道光年間重修興國寺碑。
迎旭門:即原清平縣城東門,名“迎旭門”,現為清平鎮東門。清平鎮自公元1069年至1940年為清平縣縣城,清平縣城原為土城,清嘉慶元年始,由縣丞萬承紹奉檄承修磚城,三年竣工。1940年,縣城遷址康莊,城牆逐漸毀壞、拆除,城之四門僅餘迎旭門。1996年前,迎旭門僅殘存門洞和城門牆基(磚砌覆鬥式方形台座)。其外砌磚也部分脱落。1996年,清平鎮政府籌資進行修復,台座四壁脱落處全部用散落民間的城牆磚砌築,東向門洞兩側之兩角門恢復原貌,角門內登樓的台階通道全部更新。枱面四周環以女兒牆,樓為兩層,為單檐歇山式飛檐挑角,綠琉璃瓦覆頂,樓脊飾以仙人、瑞獸。
高唐文廟:現在僅存大成殿和文廟門前古槐兩棵。元至元二十四年,知州鄭德鄰進行重修。明景泰年間,於州城西郊草莽間發現一巨石龜趺。明清兩代又多次重修、擴建。大院自南部始依次向北排列。為欞星門、泮池、戟門、大成殿、崇聖祠、明倫堂,欞星門前為影壁,嵌“太和元氣”四字。左邊為文昌宮、魁星樓、文昌三代祠。學正宅等。右邊有鄉賢祠、忠義祠、節孝祠、訓導院等,現僅存大成殿,座落於泉林賓館中間偏北。其面闊5間,進深4間,佔地面積275平方米,為歇山式建築,頂部正脊前後除用黃綠琉璃瓦砌出三個菱形外,其餘均為灰瓦。檐下斗拱均為裝飾附件,並非承擔重力的力拱,明顯為清代建築風格。
許樓村望樓:望樓位於高唐縣琉璃寺鎮許樓村,明洪武年間,許姓從青州府蘭柳村遷居禹城縣楊集村,三世許深、許洪遷此立村,因修有護院土樓,故村名“許樓”。望樓還是琉璃寺遭遇戰的戰鬥舊址之一。 [58] 

高唐縣名優特產

棉花:高唐棉花種植在宋代已開始出現,但是尚處於實驗階段,形不成規模。在元代以前,高唐是植桑養蠶的主要地域,“蠶絲之富為山東名郡”。
空心面:高唐西部一帶,面製品中有一種麪條,細如髮絲,即“空心面”。羣眾俗稱“掛麪”或“墜面”。據説,這種面製品,作為魯西特產在明清運河漕運發達時,曾北銷京津,南下江南。
老王寨驢肉:尹集鎮老王寨村加工驢肉久負盛名。至今已有近三百年的歷史。因當地風俗,認為驢是鬼,故又稱驢肉為“鬼子肉”。據説,清朝時老王寨驢肉曾裝入封閉的條簍中出口日本和東南亞各國,並作為貢品進獻朝廷。也曾作為土特產被選入過去出版的《山東鄉土教材》。
高唐老豆腐:高唐老豆腐(又稱豆腐腦),是高唐的傳統小吃。它因風味獨特而受羣眾喜愛,歷代流傳而不衰。老豆腐攤不僅遍佈高唐城鎮、農村,而且進入北方大城市。
高唐餅卷肉:餅卷肉也是高唐的傳統名吃之一。食用時,把剛出鍋的熟肉切成碎塊,卷在薄餅中間。薄餅既柔軟又有烙制的香味,配以精細熟肉,食之清香可口。過去只卷豬肉,如今已分豬肉、驢肉兩種了。顧客可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
羅漢餅:屬糕點類,是高唐地方傳統名吃之一,中秋節節日食品。產於明代中葉,清代、民國初年尤為興盛,暢銷於濟南、天津等地。高唐羅漢餅層層疊疊,狀似疊羅漢,所以稱羅漢餅。
小屯糖藕:小屯糖藕有數百年曆史,製作流程嚴格,製品精美可口,酥脆、香、甜久負盛名。
高唐栝蔞: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栝樓屬葫蘆科,是多年生攀緣草質藤本植物,果實近球形。高唐栝樓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它的果實、果皮和種子為傳統的中藥“天花粉、栝樓、栝樓皮和栝樓子”,它的根有清熱生津、解毒消腫功效。果實、種子和果皮具有清熱化痰、潤肺止咳、滑腸功效。
高唐桑葚: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地處黃河故道佔地400餘畝高唐老桑葚羣,氣候和土質條件特別適合桑椹的生長。桑椹果粒大,漿汁濃,含糖量高,味道甘甜得就像蜜一樣。特別是白椹,口感更是絕佳。
高唐錦鯉: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目前,高唐縣錦鯉養殖面積8000多畝、養殖企業近70家,年產值超過10億元。擁有錦鯉創業隊伍約1000人,帶動全縣600餘户農民養鯉致富。
高唐麥稈畫:高唐麥秸畫始於清咸豐年間,現已經過六代傳承人的傳承發展。高唐麥秸畫以小麥秸稈為原料,經過蒸、煮、浸、剖、刮、碾、貼、剪、燙、粘貼、組合等十幾道工序製作而成,其利用麥稈的自然光澤和紋理,吸收國畫、版畫、剪紙、浮雕等眾多藝術品的表現手法,呈現的作品明暗有序、古色古香,富有立體感、層次、畫面生動形象,極具震撼力和感染力。 [59] 

高唐縣行政區劃

高唐縣區劃沿革

1950年,茌平縣侯橋等11個村莊劃歸高唐縣。 [13] 
1956年3月,茌平縣琉璃寺鄉劃歸高唐縣。 [13] 

高唐縣區劃詳情

截至2022年10月,高唐縣下轄3個街道、9個鎮:魚邱湖街道匯鑫街道人和街道梁村鎮尹集鎮清平鎮固河鎮三十里鋪鎮琉璃寺鎮趙寨子鎮姜店鎮楊屯鎮 [4] 

高唐縣地理環境

高唐縣位置境域

高唐縣,位於山東省西北部,聊城市東北部。介於東經116°00’00"~116°3'00",北緯36°37’30"~37°02’30"之間。東與德州市禹城市齊河縣為鄰,西與臨清市德州夏津縣接壤,南靠茌平區,北鄰德州市平原縣。南北長42.4千米,東西寬40.75千米,總面積949平方千米。 [8]  [38] 

高唐縣地質

高唐縣屬新華夏系第二沉降帶,地層巖性為沙質粘土、粒質沙土和粉沙等。處於魯西斷塊與冀東至渤海斷塊交接部位的冀東~渤海斷塊內。屬華北斷塊坳陷區,基底構造有大中小型的斷裂發育,以一系列向北凸出的弧形大斷裂為主,有明顯的向西收斂,向東撒開的趨勢。 [8] 

高唐縣地形地貌

高唐縣屬黃泛沖積平原,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平均坡降為1/9000~1/7000。平均海拔27米。最高點在舊城鎮張莊西,海拔32.1米。最低點在固河鄉三甲王村西北,海拔22.6米。地貌類型6種:河灘高地、沙質河槽地、古河牀高地、緩平坡地、河間淺平窪地、背河槽狀窪地。 [8] 

高唐縣氣候

高唐縣屬暖温帶半乾旱季風區大陸性氣候,大陸度65.7%。年平均氣温13.1℃,年平均降水量574.8毫米。年平均日照2663.3小時,年平均太陽輻射量124.68千卡/平方釐米。年平均相對濕度65%。年平均蒸發總量2161.5毫米 [8] 

高唐縣水文

高唐縣境內河流屬海河水系。分為徒駭河、馬頰河流域。 [8] 

高唐縣土壤

高唐縣土壤分3個土類、5個亞類、11個土屬、58個土種。 [8] 

高唐縣自然資源

高唐縣水資源

高唐縣地表水年平均地表徑流深39.5毫米,年產水量5.3億立方米,年徑流量0.3787億立方米,地表徑流可利用量0.0222億立方米。過境客水主要是徒駭河、馬頰河的徑流,總水量3.498億立方米。有引黃條件年平均可利用量0.7418億立方米,無引黃條件年平均可利用量0.0591億立方米。 [8] 

高唐縣土地資源

高唐縣總面積1423293.5畝,其中永久性佔地314177.2畝,佔總面積22.07%。包括:居民點及工礦用地183550.3畝,交通用地35425.4畝,水域95201.5畝。可利用土壤面積1109116.3畝,佔總面積77.93%,包括:耕地947468.2畝、園地46167.0畝、林地42636.9畝、未利用地72844.2畝。 [8] 

高唐縣生物資源

高唐縣有經濟價值的生物資源有400多種。動物主要有貓頭鷹、草魚、蠶、蝸牛等,植物主要有柳葉桃、苜蓿、薔薇、茅草、青蒿等。共產藥材85種,其中植物藥材77種,動物藥材8種,總藴藏量140萬公斤,地產藥材中以天花粉為最佳。 [8] 

高唐縣人口

2022年,高唐縣總人口50.48萬人,比上年減少0.6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7.73萬人,鄉村人口32.76萬人。出生人口2500人,出生率為4.9‰。常住人口44.91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4.7萬人。城鎮化率為55%,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 [7] 
2023年末全縣總人口50.17 萬人,比上年末減少 0.3 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8.75 萬人,鄉村人口31.42萬人。全年出生人口 2291 人,出生率4.5‰;死亡人口3638人,死亡率 7.2‰;人口自然增長率-2.7‰。年末全縣常住人口44.82萬人,其中,城鎮人口 25.07 萬人,城鎮化率為55.93%,比上年提高 0.93 個百分點。 [39] 

高唐縣經濟

高唐縣綜述

2022年,高唐縣地區生產總值180.18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9.78億元,增長5.6%;第二產業增加值69.53億元,增長6.2%;第三產業增加值80.86億元,增長4.0%。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6.5:38.6:44.9。 [7] 
2023年全縣生產總值為 193.06 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9%。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 30.87 億元,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 74.39 億元,增長 7.7%;第三產業增加值87.8 億元,增長7.1%。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 16.0:38.5:45.5。 [39] 
人民生活
2022年,高唐縣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88元,比上年增長5.8%。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436元,增長5.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93元,增長6.6%。 [7] 
固定資產投資
2022年,高唐縣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5%,比上年提高40.6個百分點。三次產業投資結構調整為5.2:39.5:55.3,第二產業投資佔比較上年提高15.5個百分點。其中,四新投資增長68.7%,佔全部投資的比重為45.3%。製造業技改投資增長62.6%,比上年提高18.5個百分點,對全部投資增長貢獻率為77.8%。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281.9%,佔全部投資的比重為11.9%,比上年提高8.1個百分點。民間投資佔全部投資的比重為60.9%,佔比下降8.8個百分點。
2022年,高唐縣房地產開發投資2727億元,比上年下降1.5%。其中,住宅投資20.25億元。本年商品房銷售面積72.1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8%。其中,住宅銷售面積53.78萬平方米。本年商品房銷售額35.61億元,其中住宅銷售額29.72億元。 [7] 
財政
2022年,高唐縣全部税收7.19億元,下降50.8%,比上年回落53.4個百分點。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7億元,增長9.1%,比上年提高3.6個百分點,其中,税收收入6.8億元,增長1.8%,税收佔財政收入的比重為67.6%。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9.99億元,增長4.9%。 [7] 

高唐縣交通運輸

邯濟鐵路、S242省道、S520省道、105國道、308國道、514國道青島—銀川高速公路高邢高速高東高速、高德高速,高唐至東阿高速公路穿過高唐縣。 [1] 

高唐縣政治

縣委書記:
楊新勝
縣長:
楊曙光
參考資料: [14-15] 

高唐縣社會事業

高唐縣教育事業

截至2022年,高唐縣共有各類學校184個,專任教師6621人,在校學生9.41萬人。其中,學前教育學校105個,專任教師1316人,在校學生1.68萬人;義務教育學校74個,專任教師4107人,在校學生6.21萬人;高中學校3個,專任教師783人,在校學生0.95萬人,特殊教育學校1個,專任教師41人,在校學生63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1個,專任教師374人,在校學生0.56萬人。 [7] 

高唐縣文化事業

國家二級圖書館:高唐縣圖書館。 [26]  二級館:高唐縣文化館。 [28] 

高唐縣醫療衞生

截至2022年,高唐縣共有醫院和基層醫療衞生機構26個,其中醫院11個,基層醫療機構15個。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共有人員3205人,衞生技術人員中有執業(助理)醫師1269人。醫院、衞生院開放2190張牀,總診療人次3074874人次。 [7] 

高唐縣社會保障

2022年,高唐縣城鎮失業人員年末數(登記數)為17人。 [7] 
2022年,高唐縣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為715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為29.5萬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為44.74萬人,其中,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為38.95萬人。共有各類提供住宿的社會工作機構8個,其中:公建民營敬老院3個,民辦養老機構5個,提供牀位數1000餘張。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為251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為8795人,城市特困保障人數為2人,農村特困保障人數為2337人,社會散居孤兒(含受艾滋病影響兒童)保障人數為34人,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人數為206人,重點困境兒童基本生活保障人數為24人,殘疾人兩項補貼保障人數為12299人,經濟因難老年人保障人數為4148人。 [7] 

高唐縣風景名勝

魚丘湖風景區
魚丘湖風景區位於高唐縣城區內,環抱古城,是一處以秀麗的湖光山色和豐富的文物古蹟融為一體的國家AAA級旅遊風景區與國家級水利風景區。魚丘湖景區建成時間為2003年,總面積約為2.2平方公里,其中湖面面積為0.72平方公里,岸線總長約10公里,平均水深3.2米,屬華北地區最大的縣級城區湖。據史料記載,公元556年,高唐縣城遷至現古城址,公元908年至924年曾為魚丘縣,故取名為“魚丘湖”。現魚丘湖為古代歷朝撅土築城而成,由東北湖、西北湖、東南湖和西南湖四部分組成。
雙海湖風景區
雙海湖旅遊風景區位於風景秀麗、交通便利的高唐縣城區南部,東臨景觀大道官道街,北靠歷史名村皇殿村、北連秀美的魚丘湖風景區,南接322省道,西依濱湖路,總佔地3.6平方公里,其中湖面面積2100畝,內有面積達40畝的湖心島。雙海湖湖水豐時不澇、旱時不枯,常年清澈見底。風景區規劃商業開發區、書畫館羣區及生態書畫公園三個區域,規劃總投資36億元,建設魯台書畫藝術交流中心、李奇茂美術館、花卉主題公園、中國書畫博物館、苦禪廣場、書法碑刻、書畫寫生培訓基地、水上傳統民俗體驗和休閒度假區、五星級的酒店等設施。該景區正在積極爭創AAAA級景區。
賽石花朝園
高唐賽石花朝園是山東省省級服務業重點項目,由賽石集團投資開發,位於雙海湖西岸、濱湖路東側。項目佔地面積500畝,投資2億元,於2016年3月份整體完工,屬高唐縣旅遊新地標。該園按照“一園、四季、十二景”不同的景觀、不同主題定位進行規劃設計,實景佈局,力爭把賽石花朝園打造成“碧水、綠蔭、花海、書香”的“齊魯賞花勝地”。
柴府花園
位於聊城市高唐縣官道北,是聊城市級保護名勝,背城抱水,後倚古城高唐,前臨魚丘湖。柴府花園是後周世宗柴榮之五世孫柴榮皇城的私宅,建於宋代,是高唐縣城首個皇家貴族,也是高唐縣城最華麗的宮廷建築。這座古建築羣四面為湖水環抱,一座古老的石拱橋橫跨河道之上,跨過這座小橋,便可直達柴府正門。柴府內樹木花卉錯落有致,小橋流水曲徑繞幽,四季常青、三季有花,分為東西兩院,西院為戲樓,是戲劇愛好者活動的場所,東院為柴府,是柴家的住所。柴府內建有迴廊、亭、軒、水池等,建築風格古樸典雅,充滿了古色古香的氣息。
大覺寺及舍利塔
位於縣城內風景秀麗的東南湖西岸,坐北朝南,總體呈方形。自2004年開工建設,現已建成山門、院牆及方丈院。整個寺院為殿宇式建築,磚混結構。北、東、南三面環湖,北與李苦禪藝術館隔湖相望,西鄰書畫一條街。東西161米,南北161米,佔地面積25921平方米。大覺寺是一處佛教場所。 [40] 
琉璃寺戰鬥紀念館
位於琉璃寺鎮徐廟村,始建於1946年6月,坐北朝南,佔地為12畝3分4釐,主要由紀念堂、墓地和碑樓組成,碑樓內立有紀念碑。2013年開館,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聊城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 
中共高唐歷史展覽館
位於經濟開發區道德廣場西側。2004年建成,建築面積991.38平方米。展覽面積600平方米,展出圖片700餘幅。珍貴文物100餘件,是北京科技大學法學院黨史教育基地、高唐縣國防教育基地。 [21] 

高唐縣地方特產

高唐栝蔞
高唐栝蔞,山東省聊城市高唐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高唐栝蔞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莖上有卷鬚,葉子心臟形,花白色,雌雄異株,果實卵圓形或近圓形,收穫時為深綠色,晾乾後皮為黃色,鮮果重300—400克,少數500克左右;晾乾後果重150克左右,種子長圓形,瓤棕黃色,乾果味甘,稍苦、澀。
2014年11月18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高唐栝蔞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 [22] 
高唐桑葚
高唐桑葚,山東省聊城市高唐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33] 
高唐錦鯉
高唐錦鯉,山東省聊城市高唐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34] 

高唐縣著名人物

張新時
張新時,高唐人。1934年生於河南開封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歷任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所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師範大學教授,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6] 
趙力毅
趙力毅,1920年生,1938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華北炮兵政治部組織科科長、河北省天津軍分區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河北省衡水軍分區副政委。 [17] 
張守常
張守常,1921年生。就讀於北京大學,1953年調入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主要著作有《太平天國北伐史》、《中國農民與近代革命》等,還是中華書局版高校教材《中國近代史》的主要作者之一。 [18] 
張伯達
張伯達,1920年生,1938年7月入伍,1938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宣傳幹事、指導員、參謀、參謀長、副教育長、顧問等職。 [19] 
白曉卉
白曉卉,1980年生於高唐縣,考入山東醫科大學。曾任山東省支援威海臨牀醫學檢驗專家、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山東省立醫院)臨牀醫學檢驗部副主任。3月20日,因突發疾病搶救無效去世。3月22日,全國婦聯追授白曉卉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 [32] 

高唐縣榮譽稱號

2015年,高唐縣入選國家園林縣城。 [23] 
2017年1月,高唐縣入選山東省全民健身運動會先進單位。 [9] 
2017年9月,高唐縣榮獲國家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 [12] 
2018年12月,高唐縣入選山東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24] 
2019年1月,高唐縣榮獲全國第三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 [10] 
2019年7月,高唐縣榮獲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試點縣。 [11] 
2019年8月,高唐縣榮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 [5] 
2019年11月,高唐縣榮獲第二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 [2] 
2020年6月,高唐縣榮獲第五批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 [6] 
2020年7月,高唐縣榮獲2017-2019週期國家衞生縣城。 [3] 
2020年12月,高唐縣入選2020年度山東省“兩全兩高”農業機械化示範縣。 [37] 
2021年6月,高唐縣榮獲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單位。 [27] 
2021年11月,高唐縣榮獲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創新試點縣。 [31] 
2021年12月,高唐縣榮獲山東省綜合減災示範縣。 [30] 
2022年4月,高唐縣入選山東2022年高標準農田整縣推進示範縣 [35] 
2023年6月,高唐縣入選2022年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先行縣。 [36] 
中國書畫藝術之鄉、全國文明縣城、國家園林縣城、國家衞生縣城、全國依法治縣先進縣、全國社會管理創新工作試點縣、中國平板精密機械之鄉、中國建築機械製造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錦鯉第一縣、全國平安農機示範縣、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重點縣、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創新試點重點縣;山東省文化強省建設先進縣、山東省法治創建先進縣、山東省信訪工作先進縣、山東省食品安全先進縣、全省高標準農田整縣推進示範縣、全省特色優勢食品產業強縣、全省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先行縣。 [4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