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臨漳縣

鎖定
臨漳縣,隸屬於河北省邯鄲市,古時稱鄴,地處河北省最南端,位居中原腹部,西望太行山,東眺齊魯地,南與河南省安陽市毗鄰,素有“天下之腰脊、中原之噤喉”之稱譽。河北省南部重要節點城市,邯鄲都市圈的重要衞星城,宜居、宜遊、宜業的歷史文化古都,以現代生態農業、現代裝備製造業、文化旅遊業為支撐的產城融合示範區。 [26]  氣候屬暖温帶半乾旱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屬漳河沖積扇平原,地勢自西向東緩緩傾斜,總面積752平方千米 [15]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臨漳縣常住人口為589003人。 [27]  截至2023年6月,臨漳縣轄10個鎮,4個鄉, [19]  縣人民政府駐臨漳鎮永陽路9號。
臨漳素有“三國故地、六朝古都”之美譽,西晉為避愍帝司馬鄴諱,因北臨漳河將鄴城易名“臨漳”。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鄴城作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六朝都城,居中國北方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長達四個世紀之久,是都城規劃肇始地,建安文學發祥地,佛學弘傳中興地。臨漳先後獲全國文化系統先進集體、全國文化百強縣、全國綠化模範縣、國家園林縣城、國家衞生縣城、首批省級生態園林城試點、中國鬼谷子文化之鄉、中國成語典故之鄉等多項榮譽。 [20]  重要景點有銅雀三台遺址公園、鄴令公園等。
2023年,臨漳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98億元、增長7.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1%,提高10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46.5億元、增長6.6%。 [29] 
中文名
臨漳縣
外文名
Linzhang County
別    名
鄴城
行政區劃代碼
130423 [4]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河北省邯鄲市
地理位置
河北省最南端
面    積
752 km²
下轄地區
10個鎮、4個鄉
政府駐地
臨漳鎮永陽路9號
電話區號
0310
郵政編碼
056600
氣候條件
暖温帶半乾旱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589003 人(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
著名景點
鄴城博物館
車牌代碼
冀D
地區生產總值
198 億元(2023年)

臨漳縣歷史沿革

臨漳古時稱“鄴”,有“三國故地、六朝古都”美譽。鄴城先後成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六朝都城,居黃河流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長達四個世紀。 [1] 
唐堯、虞舜及夏時屬冀州,商屬畿內名相,西周屬衞。
春秋,屬晉。 [18] 
戰國,屬魏。
秦朝,屬邯鄲郡。
西漢,屬魏郡,漢高祖始置鄴縣,魏郡理於此。
東漢、三國、西晉,仍屬魏郡,郡治理於鄴縣。晉建興二年(314年),為避愍帝司馬鄴諱,易名臨漳,以地臨漳河而得名,此為臨漳縣名之始。
北魏,置鄴縣,屬相州魏郡。東魏置臨漳縣。 [18] 
北齊、北周至隋,分量鄴縣、臨漳縣,隸屬相州。北周建德六年(577年),移臨漳縣治於鄴東20裏,鄴仍在舊地。
隋開皇三年(583年),改鄴縣為靈芝縣,分臨漳縣地置洹水縣。開皇八年(588年),劃臨漳縣地置長樂縣。開皇十年(590年),靈芝縣復鄴。隋大業年間,鄴縣、臨漳縣並屬魏郡。大業十年(614年),始築臨漳縣城(舊縣小莊)。
唐、五代至宋,均置鄴縣和臨漳縣,屬相州鄴郡。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年),改鄴縣為鎮,鄴縣地併入臨漳縣,縣名迄今未變。 [22] 
金,屬彰德衞。
元,屬彰德路。 [18] 
明,屬彰德府。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臨漳縣城毀於漳水,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縣治移至理王村(今縣城)。
清乾隆時期,臨漳、涉縣武安安陽縣內黃、湯陰、林縣等7個縣隸屬河南省彰德府(河南安陽)管轄。 [5] 
民國初年,屬河南省河北道,民國十三年(1924年),廢道以後,屬河南省安陽管轄至解放。民國二十七年~民國三十八年(1938年~1949年),屬冀南三專署。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解放後,漳南縣分別劃歸安陽縣、臨漳縣、魏縣。 [6]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臨漳縣由河南省劃歸河北省, [7]  屬邯鄲專區。
1958年10月,併入磁縣。
1961年5月,恢復臨漳縣。
鄴城博物館
鄴城博物館(2張)
1993年6月,邯鄲地市合併,臨漳屬邯鄲市管轄。 [18]  [22] 

臨漳縣行政區劃

臨漳縣區劃沿革

1997年,臨漳縣轄5個鎮、9個鄉:臨漳鎮、孫陶鎮、柳園鎮、南東坊鎮、稱勾鎮、習文鄉、西羊羔鄉、杜村鄉、狄邱鄉、張村鄉、柏鶴鄉、磚寨營鄉、香菜營鄉、章裏集鄉。
2007年,臨漳縣轄5鎮(臨漳鎮、南東坊鎮、稱勾鎮、柳園鎮、孫陶鎮)、9鄉(章裏集鄉、西羊羔鄉、柏鶴鄉、香菜營鄉、狄邱鄉、杜村鄉、張村鄉、磚寨營鄉、習文鄉),425個行政村。縣政府駐臨漳鎮建安路。
2018年,章裏集鎮和鄴城鎮撤鄉設鎮。 [23] 
2022年1月,撤銷張村集鄉,設立張村集鎮;撤銷磚寨營鄉,設立磚寨營鎮;撤銷習文鄉,設立習文鎮。 [16] 

臨漳縣區劃詳情

截至2023年6月,臨漳縣轄10個鎮,4個鄉,有臨漳鎮、南東坊鎮、稱勾集鎮、孫陶集鎮、柳園鎮、鄴城鎮、章裏集鎮、張村集鎮、磚寨營鎮、習文鎮、狄邱鄉、西羊羔鄉、杜村集鄉、柏鶴集鄉。 [16]  [19]  縣人民政府駐臨漳鎮永陽路9號。
區劃詳情
地名
政府駐地
面積(k㎡)
行政區劃代碼
下轄地區
南關村
52.01
130423100000
34個行政村
南二村
27.73
130423101000
18個行政村
集孟村
70.4
130423102000
50個行政村
東街村
72.03
130423103000
53個行政村
稱西村
58.35
130423104000
33個行政村
48.76
130423105000
18個行政村
章裏集村
41.96
130423106000
15個行政村
東屯村
75.59
130423107000
56個行政村
前屯村
56.39
130423108000
30個行政村
義城村
58.48
130423109000
34個行政村
東狄邱村
36.64
130423200000
21個行政村
西村
30.59
130423202000
15個行政村
杜村集村
54.49
130423204000
26個行政村
有閣劉村
49.39
130423208000
22個行政村

臨漳縣地理環境

臨漳縣位置境域

臨漳縣位於河北省最南端,介於東經114°20′~114°46′、北緯36°7′~36°24′之間,地處中原腹地,處於太行山東麓,晉冀魯豫四省交界處,東鄰魏縣,西接磁縣,北達成安縣,南連河南省安陽縣,東西長35千米,南北寬26.5千米,總面積752平方千米。 [17]  [24] 

臨漳縣地形地貌

臨漳縣屬漳河沖積扇平原,地勢自西向東緩緩傾斜,海拔範圍為60-80米,地表平坦,耕地廣闊。縣內地形相對單一,無平原外地形分佈。 [25] 

臨漳縣氣候

臨漳縣位於華北平原中部,氣候屬暖温帶半乾旱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乾旱寒冷。臨漳縣光熱條件良好,全年太陽輻射量可達112.2千卡/平方釐米,日照時數2400小時左右,≥0℃積温4992.8℃,≥10℃積温4481.7℃,無霜期超過200天,日平均氣温13.2℃;平均降水量556.3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份。 [25] 

臨漳縣水文

臨漳縣河流主要有漳河、洹河。漳河自西向東流經全縣,境內長約41千米,流域面積約77平方千米,平均河牀寬700米,境內太平渠、民有南乾渠、民有北乾渠三條幹渠可引漳河水灌溉農田;洹河流經縣境南側,境內長約1千米,河牀寬50米。 [25] 

臨漳縣土壤

臨漳縣土壤由漳河淤泥沉積而成,有土層深厚,土質肥沃的特點,分褐土、潮土、沼澤土、風沙土四個類型,其中壤質潮土佔80%,有機質含量較高,達1.17%。 [25] 

臨漳縣自然資源

臨漳縣水資源

臨漳縣地下水貯存於第四紀鬆散岩層中,水位較淺。縣內飲用水源主要來自南水北調和地下水。 [25] 

臨漳縣土地資源

2009年,臨漳縣土地總面積為744.06平方千米,其中農用地面積為590平方千米,佔土地總面積的79.57%;建設用地面積為111平方千米,佔土地總面積的15.02%;其它土地面積為40平方千米,佔土地總面積的5.41%。
在農用地構成中,耕地面積為518平方千米,佔農用地總面積的87.79%;園地面積為13平方千米,佔農用地總面積的2.36%;林地面積為33平方千米,佔農用地總面積的5.64%;其他農用地面積為24平方千米,佔農用地總面積的4.21%。
在建設用地構成中,城鄉建設用地佔91.84%,面積為102平方千米;交通水利用地佔7.90%,面積為8平方千米;其它建設用地佔0.26%,面積為0.28平方千米。
在其它土地構成中,沼澤灘塗用地佔53.17%,面積為21平方千米;自然保留地(荒草地沙地)佔24.92%,面積為10平方千米;水域用地佔21.91%,面積為8.79平方千米。

臨漳縣人口

據邯鄲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臨漳縣常住人口589003人。 [27] 

臨漳縣政治

職務
姓名
縣委書記
縣委副書記、縣長
僅列黨政主要領導,不列副職,截至2024年6月 [28] 

臨漳縣經濟

臨漳縣綜述

2019年,臨漳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8.1221億元。 [14] 
2023年,臨漳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98億元、增長7.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1%,提高10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46.5億元、增長6.6%;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完成41037元、23121元,分別增長7.0%、6.5%;實際使用外資完成756萬美元、增長143%,爭跑政策資金24.4億元,全部財政收入完成19.6億元、增長26.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10億元大關,增長10.6%。 [29] 

臨漳縣第一產業

2023年,臨漳縣連續5年穩定在12億斤以上,小麥、玉米單產蟬聯全市第一。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6家、市級以上20家。深入開展“雙百雙創”活動,集體收入10萬元以上的村達到358個、佔比83.4%。高效整治農村人居環境,新建省級和美鄉村21個。 [29] 

臨漳縣第二產業

臨漳培育形成了農副產品加工、裝備製造、文化旅遊三大特色主導產業。
2023年,臨漳縣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分別增長1.2倍、1.6倍、2.9倍。 [29] 

臨漳縣第三產業

2023年,臨漳縣接待遊客206萬人、增長127%,旅遊綜合收入20.7億元、增長185%。14個鄉鎮商貿中心建成投用,“家電節”“臨漳購”政府投入835萬元,直接拉動消費增長1.24億元。 [29] 

臨漳縣交通運輸

臨漳區位獨特,交通方便快捷。地處晉冀魯豫四省交界,位於京津冀協同發展和中原經濟區兩大國家級戰略交匯處,京港澳高速、石武高鐵、京廣鐵路橫穿南北,西距邯鄲機場15千米,路網密集,交通便捷。 [17] 

臨漳縣社會事業

臨漳縣教育

2021年,臨漳縣擁有義務教育學校共有265所(含民辦),其中初級中學22所、九年一貫制學校5所、完全中學1所、小學132所、教學點105個。義務教育階段在校學生共109751人(含民辦),其中初中33194人、小學76557人。全縣公辦義務教育學校218所,在校生92476人,其中初中21所,在校生29732人,小學197所,在校生62744人。全縣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共有47所,在校生17275人(其中購買服務12865人),佔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的4%。初中7所,在校生3462人(其中購買服務891人),佔比約7.74%。小學40所,在校生13813人(其中購買服務11974人),佔比約2.4%。2022年秋季學期購買民辦學校學位數12865個,全縣義務教育學校56人及以上大班額已經全部消除。寄宿制學校21所,學生數26538人,寄宿生佔比約30%,鄉村小規模學校104所,學生數5396人。現有校舍建築面積703832.9平方米,其中初中建築面積305829.62平方米,小學建築面積398003.28平方米。全縣義務教育階段教師4344人,其中初中教師1628人,小學教師2716人。 [24] 
2023年,臨漳縣王禪路小學、招賢路小學竣工投用,新增學位3240個,建成省級食品安全標準化學校6所,中考優秀率、良好率、合格率增幅超過全市平均水平、居全市第6位,連續兩年獲評全市初中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先進單位。高考本科上線人數同比增加600人。 [29] 

臨漳縣科學技術

臨漳文化藝術中心 臨漳文化藝術中心
2023年,臨漳縣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872萬元,撬動研發投入2.2億元、增長13%。 [29] 

臨漳縣文化事業

2023年,臨漳縣舉辦鄴城考古·2023學術研討會、“大美鄴城”全國詩書畫大賽、“我的家鄉美如畫”微視頻大賽等系列活動,臨漳美景亮相首都北京。縣圖書館獲評國家一級館。 [29] 

臨漳縣醫療衞生

2007年,臨漳縣城建有縣醫院、中醫院、衞校附屬醫院、婦幼保健站和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4個鄉鎮建有衞生院,425個村建有衞生所。

臨漳縣社會保障

2023年,臨漳縣民生支出30.2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1.3%,20項民生工程、10件民生實事全部完成。發放社會救助資金7056萬元、惠及2.9萬人,兜底保障更加有力;醫保基金支出5.23億元、增長16.2%, [29] 

臨漳縣城市建設

2023年,臨漳縣舉實施城建項目34個、總投資74.4億元,澳林城市之窗、集中供熱三期、鄴令大街改造等項目竣工投用,建安文化廣場高標準升級改造。新建精品口袋公園11個。 [29] 

臨漳縣歷史文化

臨漳縣綜述

臨漳大地人傑地靈,人才輩出,戰國時,西門豹為鄴令,投巫鑿渠,破除迷信。項羽為推翻秦社,誓師於漳南。曹操虎視中原,戰敗袁紹,據鄴而統一北方。臨漳也是縱橫家鼻祖鬼谷子的故里。破釜沉舟、曹衝稱象、七步成詩、文姬歸漢等成語典故均出自臨漳。“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杜牧)、“生前一笑輕九鼎,魏武何悲銅雀台”(李白)等名詩佳句至今傳誦。 [43] 

臨漳縣地名由來

臨漳古稱“鄴”。鄴是古代從山東通往西北,從中原連接幽燕的必經之地,自古以來就有“天下腰膂”之稱。春秋初期,齊桓公為防止戎狄族沿太行山南下,進而保衞中原,在鄴地築城。這是鄴邑最早的記載。
春秋時的鄴邑,故址位於今臨漳縣城西南40裏的鄴鎮村。戰國時屬魏地,魏文侯曾建陪都於此。在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無神論者西門豹在此任過鄴令,西門豹投巫治鄴、興修水利、為民除害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裏,至今西門大夫祠堂遺蹟尚存。秦始皇滅六國後,這裏屬邯鄲郡鄴縣。東漢末年鄴為冀州治所,是中國北方的統治中心,韓馥、袁紹前後為冀州牧。東漢建安九年(204年),曹操破袁紹奪取了鄴城,領冀州牧,即以鄴為根據地經營河北,繼而為丞相,封魏公,晉爵魏王,並在此建立王都,開始對鄴城進行大規模的營建。繁榮發展的鄴城,成為曹氏父子爭雄天下、掃滅蜀吳的主要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中心。220年,曹丕稱帝,定都洛陽,以鄴城為北都,從而鄴城成為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地位顯赫的北方名城。 [21] 
從曹魏到北齊的近四百年間,鄴城曾六為都城,繁華了近四個世紀。其中,在西晉時鄴城曾為司州魏郡治所,鄴城建築規模和特殊地理位置,在當時發揮着重要作用。晉建興二年(314年),為避愍帝司馬鄴諱,將鄴縣改名為臨漳縣。
“臨漳”二字最早見於史料的是曹植《登台賦》。建安十五年(210年)曹操在鄴城銅雀台落成大典時,率諸子及眾文士登台賦詩,曹植第一個站出來作《登台賦》,《登台賦》裏便有了“臨漳”一詞的出現。同時也是因鄴城北臨漳河而取名。後來“臨漳”和“鄴”兩個名稱,圍繞着漳河邊上這塊肥沃而神奇的土地發生過數次變革,演繹出許多動人的歷史故事。 [21] 

臨漳縣建安文化

建安,是東漢王朝末代皇帝劉協的年號,從196年至220年,共25年,這個時期是東漢王朝,岌岌可危,即將分崩離析的動亂年代,但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卻是一個光輝的年代。
建安文學通常指從漢末到魏初這個時期的文學,廣義上講,上可追溯到黃中大起義的184年,下可延伸至魏明帝太和六年曹植離世,即232年前後的40多年所形成的文學,被稱為建安文學。狹義上講,指的是漢獻帝劉協於196年改興平為建安元年始,至220年曹操去世,曹不代漢建魏的25年時間曹操佔據鄴城後,在中國北方創造了一個以鄴城為中心的相對穩定的政治局面,許多文人志士在飽經戰亂之苦後,如百川赴海,相繼奔往鄴城,歸附到曹氏周圍,在這裏形成了以“三曹”為領袖、以“七子”為代表的鄴下文人集團。他們戰時隨軍征戰,歸來習文作詩,既有歌功頌德、抒發情懷之作,又有徵戰苦難、社會動亂之章,建安文學的特點:一是文格的清峻,二是文思的通脱,三是文氣的馳騁,四是文藻的華麗。上承先秦兩漢雄文高論的流風餘韻,下開唐代詩文蓬勃發展的寬廣道路,給後人留下了“建安風骨”這一寶貴的精神財富。 [30] 

臨漳縣文物

2022年,臨漳縣域內保存有鄴城遺址、銅雀三台、地下潛伏城門、皇家佛寺塔基、北吳莊千佛埋藏坑、朱明門、廣德門等文物遺址和遺蹟164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保單位1處,市、縣保單位17處,館藏文物1500餘件。 [32] 
鄴城遺址
鄴城遺址位於臨漳縣西南20千米處漳河北岸的鄴鎮,分鄴北城、鄴南城、外郭城三部分。鄴城先後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六朝都城,享有“三國故地、六朝古都”之美譽。現代歷史地理學家們將其列為中國七大古都之一,1988年,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3月,被評選為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之一。2017年11月,鄴城遺址被國家文物局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 [31]  [33-34] 
鄴城遺址 鄴城遺址

臨漳縣非遺

截至2023年,臨漳縣共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共計65項,其中國家級2項(河南墜子、鬼谷子傳説)、省級3項(西街攆花、李家村高蹺皇槓、西狄邱落子)、市級13項。形成了以大運河沿線為主線,包含曲藝、傳統舞蹈、手工技藝、戲曲、民俗、傳統節日等眾多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40] 
河南墜子
河南墜子形成於河南並廣泛流傳於河南及周邊省份如河北、山東等地。在河北省臨漳縣擁有非常深厚的羣眾基礎。臨漳縣1953年前屬河南省安陽市管轄。河南墜子書是一種以説唱為主的表演形式,中原方言。早期只有一人連唱帶拉,後來出現二人對唱專人伴奏,唱腔曲調屬板腔體,主要有平板、緊板、跺子板、慢板、韻白;腔調、大喊腔、小喊腔、卧腔;伴奏有墜胡(三絃)、簡板、振堂木、腳踏板、書鼓;唱詞格式基本為九字、七字韻、湯口詞等。2011年入選第三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42] 
鬼谷子傳説
鬼谷子傳説,相傳為臨漳縣香菜營鄉鹽食村人的鬼谷子,創辦了中國乃至世界上第一所軍校,培養出了張儀、蘇秦、孫臏、龐涓、毛遂等一批叱吒風雲的軍事家、縱橫家,2014年7月,“鬼谷子傳説”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41] 

臨漳縣名優特產

臨漳“六大名吃”有:“大鍋羊湯”“臨漳扒兔”“黃辛莊塊肉”“熱鍋肉”“頂蓋燒餅”“傳統燴菜”等。 [43]  16個特色小吃分別是:唯一佳排骨拉麪、玉斌雜糧餅、長壽包、天天鮮羊肉湯、實惠雞蛋餅、肉餅、會林油條、仙賜五香野兔、李的炒餅、孔氏豆沫、老任五香脱骨燒雞、興武燒雞、思濤水餃、新愛餃子、有閣劉脂油餅、柳園煎血等。
臨漳冬果
冬果原產於河北省臨漳縣,是仁果類蘋果屬果樹。據清光緒三十年間的《臨漳縣誌》記載:“冬果,似花紅而小經冬不壞故名”,果實成熟後有香味,傳説是送給皇帝的貢品,用於泡茶有清香。在邯鄲地區的臨漳、成安、魏縣等地有少量栽培。 [38] 
蟠桃
蟠桃學名水蜜桃,以其形美、色豔、味佳、肉細、皮韌易剝、汁多甘厚、味濃香溢、人口即化等特點而馳名中外。不僅色、香、味俱佳,而且含有一定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及多種礦物質,受到人們的青睞。蟠桃樹是一種枝椏蟠曲的異種桃樹,所產果實蟠桃素有“仙果”、“壽桃”之美稱。 [37] 
臨漳扒兔、燻兔
臨漳扒兔、臨漳燻兔等兔肉製品,低脂肪、高蛋白、口味純正。獺兔肉質以細嫩、高蛋白、低膽固醇、低脲酸等特點。臨漳是全國獺兔養殖大縣,年飼養量達500多萬隻。全國規模最大的優種獺兔繁育基地,中國家兔育種委員會育種組試驗基地,河北農大“科研、生產、教學”三結合基地,正在實施的星火計劃項目“獺兔良種繁育與發展”, [39] 
臨漳扒兔、燻兔 臨漳扒兔、燻兔

臨漳縣風景名勝

臨漳縣綜述

臨漳縣旅遊景點有銅雀台鄴城遺址轉軍洞等。
  序號
  名稱
  級別
1
臨漳縣鄴令公園
3A景區
2
臨漳縣鄴城公園水利風景區
-
3
臨漳縣銅雀三台遺址公園
3A景區
4
鄴城博物館
-
5
鄴城遺址
-
6
鄴城考古博物館
- [25] 

臨漳縣主要景區

鄴令公園
鄴令公園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公園有東、南、西、北四個出入口,其中,南門是公園的正門,按照漢代闕的風格建設,大門兩側是臨漳古代歷史上“銅雀飛雲”“百陽荷鳳”等八景牆。營造了微地形,建設了玉蘭、松柏、銀杏、櫻花等47個觀賞園區,種植喬灌木及花草共108個品種、50多萬株。公園東南部建設了文化牆,又稱迴音壁,文化牆外壁是西門豹投巫、文姬歸漢、曹衝稱象等歷史典故浮雕,內壁是三曹父子、建安七子和歷代名人志士詩賦,以及古鄴帝王人物刻像等。整個公園配建了蜿蜒曲折的步遊道、文化石、休息凳、亭、廊等輔助設施。 [36] 
臨漳縣銅雀三台遺址公園
臨漳縣銅雀三台遺址公園位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鄴城遺址北側,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現有金鳳台遺址、銅雀台遺址、文昌閣、碑廊和曹操轉軍洞、曹操塑像、文物陳列館、建安七子館、鄴城及遺址現狀展示館和文化園林區等。 [36] 
銅雀三台遺址公園 銅雀三台遺址公園
鄴城博物館
鄴城博物館位於鄴城遺址保護範圍北側,是《鄴城遺址保護規劃》的開山鉅作。館內現藏文物萬餘件,其中陳列的曹魏時期青石螭首、北吳莊出土佛造像等珍品乃館內珍品。該館綜合利用聲、光、電、3D技術等先進的陳展手段,輔之以壁畫、雕塑、場景復原,用巧妙的創意為人們還原了鄴城從史前至秦漢,從三國到南北朝的厚重歷史,脈絡清晰、重點突出地展示鄴城文化、經濟、政治的發展歷程,被譽為閃耀在中原大地的一部“百科全書”。 [36] 
鄴城博物館 鄴城博物館
鄴城考古博物館
鄴城考古博物館位於臨漳縣城區,展出的178件(組)文物多數為2012年鄴城遺址北吳莊佛造像埋藏坑出土佛造像等鄴城遺址考古文物。其中,北魏譚副造釋迦像、銅鎏金造像,東魏思惟菩薩像,北齊覆缽塔、龍樹背龕造像、貼金佛首、彩繪立佛及隋唐時期佛造像等,2013年核桃園北朝皇家佛寺遺址出土的舍利石函及後趙等時期的建築構件。 [35] 

臨漳縣著名人物

鬼谷子
鬼谷子,姓王名禪,字詡,道號鬼谷,是戰國時期著名的道家、軍事教育家,被世人譽為縱橫家的鼻祖。 [18] 
西門豹
西門豹。戰國時期魏國安邑人。魏文侯時任鄴令,是著名的政治家、水利家。 [18] 

臨漳縣榮譽稱號

臨漳縣曾先後被命名為“全國糧食生產百強縣、全國綠化模範縣、國家級園林縣城、省級衞生縣城、省人居環境範例獎”等稱號。 [17] 
臨漳縣鄴城遺址2011年入選中國十大最具文化創意旅遊目的地,銅雀三台遺址公園獲“2012年亞洲旅遊業金旅獎“、最具文化特色風景名勝區”和“最具投資價值旅遊景區”大獎。
2019年3月,臨漳縣被列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8] 
2019年2月2日,臨漳縣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為縣級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 [9] 
2020年7月,臨漳縣入選2020中國最具安全感百佳縣市。 [2] 
2020年7月29日,臨漳縣入選2017-2019週期國家衞生鄉鎮(縣城)命名名單。 [3] 
2020年12月,臨漳縣入選複查確認保留稱號的河北省文明縣城名單。 [10] 
2020年12月,臨漳縣入選“河北省優化營商環境推動高質量發展先進縣(市、區)”名單。 [11] 
2021年1月28日,臨漳縣入選“2021—2023年創建週期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單。 [12] 
2021年3月,臨漳縣被授予2020年河北省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市、區)。 [1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