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終始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於2023年4月出版的書籍)

鎖定
是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於2023年4月出版的書籍,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嶽永逸教授。 [1] 
書    名
終始:社會學的民俗學(1926—1950)
作    者
嶽永逸
類    別
民俗學
出版社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23年4月
定    價
128 元
ISBN
9787303272792

終始作者介紹

嶽永逸,四川劍閣人,民俗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兼任北京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著有《“口耳”之學:燕京札記》《“土著”之學:輔仁札記》《以無形入有間:民俗學跨界行腳》《朝山》《行好:鄉土的邏輯與廟會》《老北京雜吧地:天橋的記憶與詮釋》《憂鬱的民俗學》等。 [2] 

終始全書目錄

第 01 章
Folkways 與社會學實驗:民俗學演進的燕大風景/ 1
民俗與中國民俗學 / 3
時空範圍 / 12
材料與方法 / 21主旨及不足 / 27
第 02 章
Folkways 的引入和影響/ 41
風俗:十大研究之首 / 42
孫末楠的 Folkways / 48
禮、非物質文化及民族性 / 67
風俗禮制:黃石的民俗觀 / 78
小 結 / 94
第 03 章
風俗、歷史與方誌/ 113
承載民族性的風俗:張亮採與胡樸安 / 115
鄧實:民史與風俗獨立論 / 116
梁啓超、章太炎之新史學 / 123
“風俗”與“民俗”的更替 / 127
方誌、文獻中的風俗及區位 / 140
民俗性:費孝通的“鄉土” / 156
第 04 章
禮俗、社區與當下/ 174
“禮俗”亮相 / 174村鎮社區:清河的試驗 / 178
社會學實驗室:平郊村 / 185
實驗室的目的、展開及成效 / 190
何為禮俗:清河鎮的產育研究 / 203
向心運動:非漢民族之禮俗 / 208
小 結 / 210
第 05 章
楊堃的民俗學譯述/ 228
學術“同工”楊堃及其批評 / 228
葛蘭言方法論的譯介與傳承 / 240
汪繼乃波其人 / 249
Le Folklore 的譯介 / 252何濟的《民俗學大意》 / 260
第 06 章
楊堃的民俗學研究/ 274
民俗學社會科學化的內發性 / 274
楊堃在燕大的教學實踐 / 284
小結賬式的民俗學史 / 294
回顧:《我國民俗學運動史略》 / 302
中國兒童生活之民俗學研究 / 321小 結 / 325
第 07 章
考現:社會學的民俗學之方法論與認識論/ 340
局內觀察法 / 340
功能論 / 360
互動的禮俗 / 373
整體觀 / 386
社會均衡論 / 401
小 結 / 404
第 08 章
房舍中的生命/ 421
農舍、村廟與器具 / 422
祖宗板子與座次 / 441性、喜與生 / 445
媽媽兒經:婦女的地位及禁忌 / 466
事死如事生 / 469
人生禮俗的現在性 / 473
第 09 章
鄉土宗教的生態  / 490
“迷信”退隱 / 490
有序的神靈 / 494
“冷描”的妙峯山 / 505
人神王奶奶 / 510
“熱描”的功效 / 524
小 結 / 531
第 10 章
民俗學志:裸寫與熱描/ 545
“口耳”之學:體裁、區位與比較 / 545
“土著”之學:鄉音、方言與地理 / 553
民俗志與民俗學志 / 556
社會學的民俗學:Folkways 與 Folklore 的合流 / 567
在野性與國家性 / 574
附錄 部分燕京大學畢業論文目錄/ 589
參考文獻/ 623
索 引/ 673
後 記/ 686 [1] 

終始內容簡介

中國現代民俗學和社會學運動都有着繁雜的演進風景。在吳文藻、楊堃、趙承信、黃迪、林耀華和黃石等先生的指導、參與下,先後以清河試驗區和“社會學實驗室”——平郊村(前八家村)為平台,在充分借鑑孫末楠民俗學説(Folkways)的基礎上,採用局內觀察法和社區功能論,燕京大學師生的民俗學研究經歷了從風俗、民俗到禮俗的轉型,產生了一批熱描人生常態的民俗學志,形成了社會科學化的民俗學——“社會學的民俗學”這一支脈。這也反向使得燕京大學社會學本土化歷程有着濃厚的民俗學基底。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