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端冕

鎖定
端冕,漢語詞彙,拼音duān miǎn,釋義為玄衣和大冠。古代帝王、貴族的禮服。
中文名
端冕
拼    音
duān miǎn
注    音
ㄉㄨㄢ ㄇㄧㄢˇ
釋    義
玄衣和大冠

目錄

端冕解釋

玄衣和大冠。古代帝王、貴族的禮服。 [1] 

端冕出處

1、《禮記·樂記》:“吾端冕而聽古樂,則唯恐卧;聽鄭衞之音,則不知倦。”鄭玄注:“端,玄衣也。”孔穎達疏:“雲‘端,玄衣也’者,謂玄冕也。凡冕服,皆其制正幅,袂二尺二寸,袪尺二寸,故稱端也。” [1] 
2、《國語·楚語下》:“聖王正端冕,以其不違心,帥其羣臣精物以臨監享祀,無有苛慝於神者,謂之一純。”韋昭注:“端,玄端之服。冕,大冠也。”
3、唐·楊巨源元日呈李逢吉舍人》詩:“稱觴山色和元氣,端冕爐香疊瑞煙。”
4、唐·黃滔《白日上升賦》:“揮毫而金簡初載,端冕而玉皇有佇。”
5、《藝文類聚》卷六:“主人齋七日,端冕玄服以發寶,革匱十重,緹巾十襲,客見之,掩口而笑曰:此特燕石也,其與瓦甓不殊。”
6、《太平御覽》卷五十一:“周客聞而觀焉,主人端冕玄服以發寶,華匱十重,緹巾十襲,客見之,盧胡而笑曰:‘此燕石也,與瓦甓不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