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税收風險管理

鎖定
税收風險管理,是税務機關運用風險管理理論和方法,在全面分析納税人税法遵從狀況的基礎上,針對納税人不同類型不同等級的税收風險,合理配置税收管理資源,通過風險提醒、納税評估、税務審計、反避税調查、税務稽查風險應對手段,防控税收風險,提高納税人的税法遵從度,提升税務機關管理水平的税收管理活動。
中文名
税收風險管理
性    質
税收管理
特    點
分級分類處理
組    成
風險識別、風險應對、評價反饋等
基本概念
税收風險管理的基本內容包括目標規劃、信息收集、風險識別、等級排序、風險應對、過程監控和評價反饋,以及通過評價成果應用於規劃目標的修訂校正,從而形成良性互動、持續改進的管理閉環。
(一)制定目標規劃。要結合税收形勢和外部環境,確定税收風險管理工作重點、工作措施和實施步驟,形成系統性、全局性的戰略規劃和年度計劃,統領和指導税收風險管理工作。
(二)收集涉税信息。各級税務機關要落實信息管税的工作思路,將挖掘和利用好內外部涉税信息作為税收風險管理工作的基礎。注重收集宏觀經濟信息第三方涉税信息企業財務信息、生產經營信息納税申報信息,整合不同應用系統信息。建立企業基礎信息庫,並定期予以更新。對於集團性大企業,還要注重收集集團總部信息。
(三)開展風險識別。各級税務機關要建立覆蓋税收徵管全流程、各環節、各税種、各行業的風險識別指標體系、風險特徵庫和分析模型風險分析工具。統籌安排風險識別工作,運用風險分析工具,對納税人的涉税信息進行掃描、分析和識別,找出容易發生風險的領域、環節或納税人羣體,為税收風險管理提供精準指向和具體對象。
(四)確定等級排序。根據風險識別結果,建立風險納税人庫,按納税人歸集風險點,綜合評定納税人的風險分值,並進行等級排序,確定每個納税人的風險等級。結合徵管資源和專業人員的配置情況,按照風險等級由高到低合理確定需採取措施的應對任務數量。
(五)組織風險應對。要按納税人區域、規模和特定事項等要素,合理確定風險應對層級和承辦部門。風險應對過程中,可採取風險提醒、納税評估、税務審計、反避税調查、税務稽查等差異化應對手段。風險應對任務應扎口管理並統一推送下達。
(六)實施過程監控及評價反饋。要對税收風險管理全過程實施有效監控,建立健全考核評價機制,及時監控和通報各環節的運行情況,並對風險識別的科學性和針對性、風險等級排序的準確性、風險應對措施的有效性等進行效果評價。要將風險應對效果納入績效考核體系。加強對過程監控和評價結果的應用,優化識別指標和模型,完善管理措施,提出政策調整建議,實現持續改進。要全面歸集分析税務總局定點聯繫企業税收風險的性質及成因,提出風險防控建議,反饋給企業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