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盧卿

(西漢初年將領,昌侯)

鎖定
盧卿(?—公元前166年),西漢開國徹侯之一,《漢書》又作“旅卿”。楚漢戰爭時,韓信攻佔齊地,盧卿以齊國將軍的職務率軍投降韓信,後來共同攻打項羽漢高祖八年(前199年),受封昌侯,食邑一千户。又參加平定韓王信叛亂,定代地。漢文帝時期,受任上郡將軍擊匈奴。侯爵在位三十四年去世,諡圉。 [1] 
全    名
盧卿
別    名
旅卿,玈卿 [28] 
諡    號
封    號
昌侯
所處時代
秦末漢初
逝世日期
166年
食邑户數
1000户
侯第位次
第109位

盧卿人物生平

盧卿齊將歸降

盧卿原本是齊王田廣的將領。 [2]  [3] 
漢王四年(前203年),漢相國韓信趁齊國被酈食其説服撤防之際,乘機偷襲齊國駐守歷下的軍隊。柴武率領漢軍攻打齊國在歷下(今山東省濟南市)的守軍,一路進攻到臨淄。齊王田廣驚恐,與齊相田橫下令烹殺了酈食其,逃到高密縣西楚求救。 [4-6]  盧卿以齊國將軍的職務在無鹽縣投降了韓信,並隨其平定齊地。 [2] 

盧卿受封徹侯

盧卿後來參與攻打西楚霸王項羽,又跟隨劉邦在代地進攻韓王信,因功勞得以封侯。 [2] 
漢高帝八年六月戊申日(前199年6月26日),盧卿被劉邦正式賜封二十等爵中最高等的徹侯爵位,侯號為“昌侯”,食邑一千户。在西漢開國功臣徹侯中排名第一百零九位。 [3] 

盧卿平叛濟北

漢文帝前元三年(前177年),絳侯周勃被漢文帝劉恆罷免丞相職務回到自己封地,灌嬰繼任丞相,劉恆撤銷太尉之職。這一年,匈奴大舉入侵北地郡上郡,劉恆命丞相灌嬰帶領騎兵八萬五千人,前去迎擊匈奴。 [7]  濟北王劉興居得知漢文帝劉恆抵達代郡將要去攻打匈奴,因此趁機造反,想發兵襲擊滎陽。在匈奴撤兵後,劉恆就下令丞相灌嬰從滎陽撤回部隊, [8]  派祁侯繒賀擔任將軍,接替灌嬰駐守滎陽。任命棘蒲侯柴武大將軍,統率盧卿、盧罷師魏遬趙將夜等將軍前去平定濟北王 [9-10] 
八月,諸將擊潰濟北國叛軍,俘虜濟北王劉興居,劉興居自殺。漢文帝宣佈赦免濟北國中隨濟北王造反的官吏百姓。濟北國被收歸漢朝中央,設置為濟北郡 [11-12] 

盧卿北拒匈奴

漢文帝前元十四年(前166年)冬天,匈奴老上單于稽粥率領十四萬騎兵進入朝那塞、蕭關,殺死北地郡都尉孫卬(áng,昂),劫掠了很多百姓和牲畜,到達彭陽。匈奴出奇兵攻入並燒燬了回中宮,騎馬的斥候到達了雍地的甘泉宮。於是文帝任命中尉周舍為衞將軍,郎中令張武車騎將軍,出動戰車一千輛,騎兵十萬名,屯駐長安附近防備敵人。又任命昌侯盧卿為上郡將軍、甯侯魏遬北地郡將軍、隆慮侯周灶隴西郡將軍, [23-24]  漢文帝想要親征,被薄太后阻止,於是任命東陽侯張相如大將軍,成侯董赤前將軍欒布擔任將軍,大規模出動戰車、騎兵去攻打匈奴。匈奴遁逃,漢軍追出邊塞也撤軍了。 [22]  [25] 

盧卿壽終追諡

侯爵在位三十四年,漢文帝前元十四年(前166年),盧卿去世,諡“圉”。 [2]  [3]  諡法中,“圉”意在表彰其人威德剛武,也表示其人能平定禍亂。 [13] 

盧卿侯國世系

昌侯國,封地在西漢昌縣侯國地址在今山東省諸城市東南。 [14] 
昌侯國世系
琅琊郡昌侯(前199年—前154年)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註
一世
昌圉侯
盧卿(旅卿)
34年
前199年-前166年
食邑1000户
二世
昌侯
盧通(旅通)
11年
前165年-前154年
盧卿子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 [2]  [3]  [15]  [16] 

盧卿親屬成員

  • 兒子:盧通(旅通),盧卿的嫡傳子。漢文帝前元十五年(前165年),繼承侯爵,在位十一年,在漢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牽涉謀反,被誅殺,侯國被撤除。
  • 兒子:盧賜(旅賜),盧卿的非嫡傳子,繼代為第六世,去世後沒有子嗣,據説還有同產子(即兄弟一脈的子嗣),漢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沒有尋找到這些後裔。
  • 玄孫:盧光(旅光),居住在昌縣,爵位為上造,漢宣帝元康四年(前62年),被皇帝劉詢下詔賞賜黃金十斤,並復家。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 [2]  [3]  [15]  [16] 

盧卿史料記載

東漢班固·【漢書】:文帝紀 [20] 高惠高後文功臣表 [21]  《匈奴傳上》 [27] 

盧卿相關考辨

《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作“盧卿”,《漢書·高惠高後文功臣表》則作“旅卿”,按照唐朝司馬貞在《史記索隱》中的註解,《漢書》其姓氏應寫作“”而非“旅”,“玈”即是“盧”,二者同音(皆讀lú),如古時候“玈弓”也作“盧弓”。 [28] 
參考資料
  • 1.    倉修良 主編.《史記辭典》:山東教育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第739頁
  • 2.    司馬遷·《史記·卷十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國名】昌。【侯功】以齊將漢王四年從淮陰侯起無鹽,定齊,擊籍及韓王信於代,侯,千户。【高祖[十二]】[五]八年六月戊申,圉侯盧卿元年。【孝惠[七]】[七]。【高後[八]】[八]。【孝文[二十三]】[十四][九]十五年,侯通元年。【孝景[十六]】[二]三年,侯通反,國除。【侯第】百九。
  • 3.    班昭·《漢書·卷十六·高惠高後文功臣表第四》:【號諡姓名】昌圉侯旅卿。【侯狀户數】以齊將漢王四年從韓信起無鹽,定齊,擊項羽,又擊韓王信於代,侯,千户。【始封】六月戊申封,三十四年薨。【位次】百九。【子】孝文十五年,侯通嗣,十一年,孝景三年,坐謀反,誅。【孫】孫。【曾孫】曾孫。【玄孫】元康四年,卿玄孫昌上造光詔賜黃金十斤,復家。【子】[六世]子賜代,死,無子,絕。有同產子,元始二年求不得。
  • 4.    司馬遷·《史記·卷九十七·酈生陸賈列傳第三十七》:淮陰侯聞酈生伏軾下齊七十餘城,乃夜度兵平原襲齊。齊王田廣聞漢兵至,以為酈生賣己,乃曰:“汝能止漢軍,我活汝;不然,我將亨汝!”酈生曰:“舉大事不細謹,盛德不辭讓。而公不為若更言!”齊王遂亨酈生,引兵東走。
  • 5.    司馬遷·《史記·卷九十二·淮陰侯列傳第三十二》:信引兵東,未渡平原,聞漢王使酈食其已説下齊,韓信欲止。范陽辯士蒯通説信曰:“將軍受詔擊齊,而漢獨髮間使下齊,寧有詔止將軍乎?何以得毋行也!且酈生一士,伏軾掉三寸之舌,下齊七十餘城,將軍將數萬眾,歲餘乃下趙五十餘,為將數歲,反不如一豎儒之功乎?”於是信然之,從其計,遂渡河。齊已聽酈生,即留縱酒,罷備漢守禦信因襲齊歷下軍,遂至臨菑。齊王田廣以酈生賣己,乃亨之,而走高密,使使之楚請救。
  • 6.    司馬遷·《史記·卷九十四·田儋列傳第三十四》:漢將韓信已平趙、燕,用蒯通計,度平原,襲破齊歷下軍,因入臨淄。齊王廣、相橫怒,以酈生賣己,而亨酈生。
  • 7.    司馬遷·《史記·卷九十五·樊酈滕灌列傳第三十五》:三歲,絳侯勃免相就國,嬰為丞相,罷太尉官。是歲,匈奴大入北地、上郡,令丞相嬰將騎八萬五千往擊匈奴。
  • 8.    司馬遷·《史記·卷九十五·樊酈滕灌列傳第三十五》:匈奴去,濟北王反,詔乃罷嬰之兵。
  • 9.    《三家注史記·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二,棘蒲侯陳武為大將軍,擊濟北。昌侯盧卿、共侯盧罷師、寧侯遬、深澤侯將夜皆為將軍,屬武。祁侯賀將兵屯滎陽。〔【集解】徐廣曰:“遬姓魏,將夜姓趙。”〕
  • 10.    司馬遷·《史記·卷十·孝文本紀第十》:濟北王興居聞帝之代,欲往擊胡,乃反,發兵欲襲滎陽。於是詔罷丞相兵,遣棘蒲侯陳武為大將軍,將十萬往擊之。祁侯賀為將軍,軍滎陽。
  • 11.    司馬遷·《史記·卷十·孝文本紀第十》:八月,破濟北軍,虜其王。赦濟北諸吏民與王反者。
  • 12.    《三家注史記·齊悼惠王世家》:使棘蒲侯柴將軍〔【集解】張晏曰:“柴武。”〕擊破虜濟北王,王自殺,地入於漢,為郡。
  • 13.    郭良翰 ·《明諡紀彙編·卷三》:威德剛武曰“圉”。〔【周】御亂患。【通考】雲:“能御禍亂。”〕
  • 14.    馬孟龍.《西漢侯國地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11月:第387頁
  • 15.    中華書局編輯部.簡體字本《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第796頁
  • 16.    中華書局編輯部.簡體字本《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第478頁
  • 17.    三家注史記●卷一十●孝文本紀第十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5-12]
  • 18.    史記●卷十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表格)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5-12]
  • 19.    史記●卷二十二●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第十(表格)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5-12]
  • 20.    漢書●卷四●文帝紀第四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5-12]
  • 21.    漢書●卷十六●高惠高後文功臣表第四(表格)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5-12]
  • 22.    司馬遷·《史記·卷十·孝文本紀第十》:十四年冬,匈奴謀入邊為寇,攻朝那塞,殺北地都尉卬。上乃遣三將軍軍隴西、北地、上郡,中尉周舍為衞將軍,郎中令張武為車騎將軍,軍渭北,車千乘,騎卒十萬。帝親自勞軍,勒兵申教令,賜軍吏卒。帝欲自將擊匈奴,羣臣諫,皆不聽。皇太后固要帝,帝乃止。於是以東陽侯張相如為大將軍,成侯赤為內史,欒布為將軍,擊匈奴。匈奴遁走。
  • 23.    瀧川資言·《史記會注考證·卷十·孝文本紀第十》:上乃遣三將軍軍隴西、北地、上郡。〔【考證】齊召南曰:“上郡將軍,昌侯盧卿也。北地將軍,寧侯魏遫也。隴西將軍,隆慮侯周灶也。見匈奴傳。”〕
  • 24.    司馬遷·《史記·卷二十二·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第十》:成侯董赤、內史欒布、昌侯盧卿、隆慮侯灶、寧侯遬皆為將軍,東陽侯張相如為大將軍,皆擊匈奴。中尉周舍、郎中令張武皆為將軍,屯長安旁。
  • 25.    司馬遷·《史記·卷一百一十·匈奴列傳第五十》:漢孝文皇帝十四年,匈奴單于十四萬騎入朝那、蕭關,殺北地都尉卬,虜人民畜產甚多,遂至彭陽。使奇兵入燒回中宮,候騎至雍甘泉。於是文帝以中尉周舍、郎中令張武為將軍,發車千乘,騎十萬,軍長安旁以備胡寇。而拜昌侯盧卿為上郡將軍,甯侯魏遬為北地將軍,隆慮侯周灶為隴西將軍,東陽侯張相如為大將軍,成侯董赤為前將軍,大發車騎往擊胡。單于留塞內月餘乃去,漢逐出塞即還,不能有所殺。
  • 26.    三家注史記●卷一百一十●匈奴列傳第五十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5-13]
  • 27.    漢書●卷九十四上●匈奴傳第六十四上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5-13]
  • 28.    《三家注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圉侯盧卿元年。〔【索隱】漢表姓“玈”,玈即“盧”,古“玈弓”字亦然也。〕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