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甘泉宮

(秦國甘泉宮)

鎖定
歷史上有兩個甘泉宮。一個是渭河南邊的秦代甘泉宮(秦太后多居於此),建於秦惠文王時期,另一個是渭河北面的漢代甘泉宮(漢僅次於長安城重要場所),漢武帝經秦林光宮改建而成,而林光宮為秦二世所造。“宣太后誘殺義渠王於甘泉宮”(《後漢書·西羌傳》),宣太后執政期間多居於此宮。《史記》記載“秦王乃迎太后於雍而入咸陽,復居甘泉宮。”“作甘泉前殿,築甬道,自咸陽屬之。”同時記載,始皇三十五年,大朝設在甘泉宮;秦二世居住甘泉宮,並“居禁中”、近婦人,“在甘泉,方作觳抵優俳之觀”(《史記·秦始皇本紀》)。
近代在遺址外發現2000多枚秦代封泥,經專家對這些秦代封泥的研究確定甘泉宮就是太后居住的南宮,是秦始皇時甘泉前殿的證明。秦末被項羽燒掉,漢承秦制,漢桂宮即在甘泉宮基址上改建而成。
中文名
甘泉宮
別    名
咸陽南宮 漢唐稱桂宮
歷經時代
秦 漢 隋 唐
歷史地位
秦太后多居於此 秦始皇在此辦公
所    在
西安市未央宮遺址公園北面

甘泉宮歷史沿革

秦惠文王時期,秦國中心逐漸轉移到渭河南邊的章台宮,”則諸侯莫不西面而朝於章台之下矣”(《史記·蘇秦列傳》)。秦惠文王不僅擴建了章台宮,還建造了興樂宮、六英宮、甘泉宮(南宮)。
因為甘泉宮位於章台之北地勢平坦、開闊 西靠氵皂河親近水源、生活起居便利,宣太后當上太后後便以此為寢宮,並曾在這裏與義渠王生下兩子,最後將義渠王引誘到這裏將其殺之。
宣太后之後秦太后大多居住於此。
秦始皇生母趙姬長時間居住於此。史記記載趙姬曾在此與嫪毐私通,被秦始皇發現,秦始皇本想把太后趕出甘泉宮,因為大臣求情才讓太后復居甘泉宮。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作甘泉前殿,築甬道,自咸陽屬之。
項羽進入咸陽後火燒咸陽宮室,甘泉宮變為廢區。
劉邦建國後在甘泉宮基址上建造桂宮,為嬪妃居住的豪華宮殿。
自漢以後,新莽、東漢(獻帝)、西晉愍帝)、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都以此為都桂宮(甘泉宮),一直在使用。
唐代重修了桂宮(甘泉宮),直到唐末桂宮(甘泉宮)才毀於戰火。

甘泉宮遺址現狀

考古勘探,桂宮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1800米,東西寬880米,周長5300米。在宮城內南部中間有高台建築,夯土台基仍高出地面11米。但在東北角有大量秦封泥的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