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現代漢語

(2019年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現代漢語》是2019年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楊文全。本書系統講述現代漢語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其特點在於創新。
中文名
現代漢語
作    者
楊文全
出版社
重慶大學出版社
ISBN
9787562454335

現代漢語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講述現代漢語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其特點在於創新。全書在宏觀結構上分為“緒論”“語音”“文字”“詞彙”“語法”“修辭”六大傳統板塊。在每章的“知識概述”部分保留了現行現代漢語教材的主體元素和知識精華,“原典閲讀”部分則通過摘選當代著名語言學家的相關權威論述,讓學生或讀者既能瞭解現代漢語學科的知識結構、理論體系,又能在學術名家的精彩論述中開闊眼界、啓發研究的興趣和潛能。本書適應範圍廣。可滿足高等院校文科專業學生學習現代漢語的需求,同時可用作報考碩士研究生的閲讀書目之一,也可為中小學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提供參考。(因印製工藝原因,封面紅色可能略有不同,隨機發貨) [1] 

現代漢語圖書目錄

章 緒論
節 語言符號
一、符號概説
二、語言與符號
三、語言與文字
四、語言符號的特點
【原典閲讀】 語言在人文事實中的地位:符號學
語言符號的任意性問題——語言哲學探索之一
從現代常用字看漢字的符號性
第二節 語言的功能、機制與類型
一、語言的功能
二、語言的機制
三、語言的類型
【原典閲讀】 語言類型學
世界語言的分類
偏正兩次間“之”字的用法
第三節 現代漢語的形成和發展
一、現代漢語的含義
二、現代漢語的形成
三、現代漢語的方言
四、現代漢語的規範化
【原典閲讀】規範和發展
我對文字改革問題的某些看法
官話方言的分區
第四節 現代漢語的特點、地位與推廣
一、現代漢語的特點
二、漢語的地位與影響
三、漢語的國際推廣
四、現代漢語學科的性質和內容
【原典閲讀】 關於制約漢語語序的一些因素
對外漢語教學中經常要思考的問題:為什麼?是什麼?怎麼樣?
漢語國際推廣事業中的教師隊伍建設
第二章 語音
節 語音概説
一、語音的性質
二、記音的方法
三、語音的基本單位
【原典閲讀】 普通話音位研究述評
第二節 聲母
一、聲母的分類與描寫
二、聲母的方音辨正
【原典閲讀】 論清濁與帶音不帶音的關係
第三節 韻母
一、韻母的分類與描寫
二、韻母的方音辨正
【原典閲讀】 論審音原則
論普通話的音位系統
第四節 聲調
一、聲調的性質和作用
二、調值與調類
三、古今調類的演變規律
四、聲調的方音辨正
【原典閲讀】 聲調
普通話語句中的聲調變化
第五節 音節
一、音節的結構與特點
二、聲韻調的配合規律
三、音節的拼讀與拼寫
【原典閲讀】 音節拼寫法問題
第六節 音變和語調
一、輕聲
二、變調
三、兒化
四、“啊”的音變
五、語調
【原典閲讀】 中國字調跟語調
第三章 文字
節 漢字概
一、漢字的性質和特點
二、漢字形體的演變
三、漢字的構造方法
四、漢字的形體結構
【原典閲讀】 談語言和文字
漢字與漢語的關係
談談語言和文字的類型關係
第二節 現代漢字的整理、規範與優化
一、現代漢字的整理
二、現代漢字的規範
三、漢字的優化
【原典閲讀】 漢字的優化與簡化
漢字字形規範的理論和實踐
關於漢字簡化問題
第三節 漢字的運用、查檢與正字正音
一、漢字的運用
二、漢字的查檢
三、漢字的正字正音
【原典閲讀】 現代漢語用字的定量問題
普通話的正音問題
談談漢字整理工作中可以參考的某些歷史經驗
第四節 漢字的文化藴涵
一、漢字中的文化信息
二、漢字藝術與漢字文獻
三、漢字文化與漢字文化圈
【原典閲讀】 漢字、漢語和漢字文化圈及其修辭
簡論漢字文化學
簡析《説文解字》與中國古代文化
第四章 詞彙
節 語素、詞與詞彙
一、語素的分類
二、詞的構造
三、詞彙的構成
【原典閲讀】 詞彙和詞彙學
論語素的結合能力與一用語素
論語素的大小與層級、融合與變異
第二節 詞義的性質、構成與層次
一、詞義的性質
二、詞義的構成
三、詞義的層次
【原典閲讀】 詞義的感染
詞語意義間的依賴關係
詞義及其概念對應性與詞義類聚
第三節 詞語的聚合與詞義分解
一、詞義的聚合
二、詞形的聚合
三、詞義的分解
四、詞典與詞語的詮釋
【原典閲讀】談解釋詞義
縮略語的性質、語法功能和運用
名詞比喻造詞
第四節 詞義演變的動因與類型
一、詞義演變的動因
二、詞義演變的類型
【原典閲讀】 古今詞彙的演變
訓詁學與漢語雙音詞的結構和意義
詞義的規範問題
第五節 新詞新語的衍生與變異
一、新詞新語的界定及類型
二、新詞新語的衍生機制與變異原因
三、新詞新語的研究現狀與前景
【原典閲讀】 大家來關心新詞新義
當代漢語詞彙中的“返祖”現象
新詞語的認定及其為詞典收錄等問題
第五章 語法
節 語法概説
一、語法和語法學
二、語法的性質
三、語法單位和句法成分
四、幾組重要的語法概念
五、漢語語法的主要特點
【原典閲讀】 朱德熙先生在漢語語法研究上的貢獻
20世紀中國現代語法學史的分期問題
“十五”期間的現代漢語語法研究
第二節 詞類
一、詞類劃分的相關問題
二、實詞
三、虛詞
【原典閲讀】 “有界”與“無界”
“詞類範疇的家族相似性
詞類活用的功能解釋
第三節 短語
一、短語界説
二、短語的類型
三、短語的縮略與擴展
四、歧義短語的層次與意義
【原典閲讀】 詞組的研究
指人名詞組合語序的功能解釋
從類型學和認知語法的角度看漢語重疊現象
第四節 單句
一、句子概説
二、單句的句法成分
三、單句的分類
四、幾種特殊的句式
五、常用的析句方法及其輔助手段
六、常見的語法錯誤
【原典閲讀】 句法結構
主語的定義及其在漢語中的應用
“他的老師教得好”和“他的老師當得好”
第五節 複句
一、複句概説
二、複句的基本類型
三、多重複句
四、複句的緊縮與複句形式充當句子成分
五、複句運用中常見的錯誤
【原典閲讀】 複句三分系統勾描
單句複句的劃界問題
談談包孕句和單句複句的關係
第六章 修辭
節修辭概説
一、“修辭”的含義
二、同義手段的類型
三、現代漢語修辭的特點
【原典閲讀】 修辭活動就是同義手段的選擇活動
兩大分野的概觀
第二節 修辭的原則
一、得體性
二、得體性是對語言環境的適應度
三、得體性的層次
【原典閲讀】 修辭同情境和題旨
第三節 消極修辭
一、語音消極修辭
二、詞語消極修辭
三、句式的選擇
【原典閲讀】 消極修辭綱領
消極修辭和消極修辭學
第四節 積極修辭(上)
一、比喻
二、借代
三、比擬
四、移就
五、拈連
六、通感
七、誇張
八、仿詞
【原典閲讀】 積極修辭綱領
修辭格的分類
第五節 積極修辭(下)
一、雙關
二、反語
三、對偶
四、排比
五、反覆
六、頂真
七、迴環
【原典閲讀】辭格
我們對辭格的看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