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雲生

(原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

鎖定
王雲生(1903年—1972年9月18日),名伯龍,字雲生,壽光市王高鎮王高村人。1928年3月任中共壽光縣委書記。1924年4月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8月轉入中國共產黨。同年9月任中共壽(光)廣(饒)支部委員。1925年2月任中共壽光支部委員,8月赴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1926年1月山東省委分配他到青島市委任組織委員,2月被捕,8月無供釋放。1927年7月,當選為中共青州地委委員。1927年10月,當選為中共山東省委委員;1928年1月,當選為中共山東省委常委,負責農運工作。同年3月,當選為中共壽光縣委書記。1930年,任中共壽光縣委委員、青萊特委委員。1933年2月,在濟南被捕。在4年多的監獄生活中,與任作民等成立監獄支部,開展了長期的反誘降、反自首、反迫害鬥爭。1937年9月出獄後,先後擔任八路軍魯東抗日遊擊隊第八支隊作戰科長、軍法處長,魯東遊擊隊八支隊支隊長。1939年,任山東縱隊特務團政治委員。1943年7月,任壽光縣長。1945年8月任中共渤海區委委員、渤海五專署副專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5月任淄博專署專員,1952年12月任山東軍區國防建築工程指揮部政治部主任,1955年10月任山東省移民墾荒局局長,1956年6月任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黨組書記。1972年9月18日病逝於上海。 [5] 
中文名
王雲生
民    族
漢族
籍    貫
山東省壽光市
出生日期
1903年
逝世日期
1972年9月18日

王雲生人物生平

 王雲生,名伯龍,字雲生。現壽光市王高鎮王高村人。王雲生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家庭,自幼天資聰穎,深得父母寵愛,但家境困窘,無力上學。後得到鄉鄰資助,12歲才開始入本村小學讀書,20歲畢業於舊制高等小學,在上學期間,他勤奮好學,成績優秀,在班內名列前茅。他秉性剛直,磊落大方,持重幹練,善交朋友,勇於抑強扶弱,深得師生好評。但因家中財力不支,高等小學畢業後失學。
1922年,張玉山因病從濟南省立第一師範輟學回家,在張家莊辦進步學堂。1923年春,王雲生應張玉山的邀請到張家莊教學。1924年4月,王雲生經鄧恩銘、延伯真介紹,加入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同年8月,轉為中共黨員。1925年8月,王雲生被中共山東地方執行委員會派往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參加第五期訓練班學習,聆聽了毛澤東、彭湃等黨的高級領導人講課。1926年1月結業後回到山東,省委分配他到青島市委任組織委員。同年2月,王雲生參加了中共青島支聯召開的支部幹事會議,被軍閥張宗昌部諜報隊偵知,不幸被捕。王雲生在獄中嚴守黨的機密,終因無供詞而被認定無罪,於8月間保釋出獄。10月返回壽光,經壽光縣委審查接上組織關係。隨即投入到發展壽光農民運動的革命工作中。
1927年4月,中共青州地委在益都建立,王雲生當選為地委委員,從事益、壽、臨、廣、濰五縣農民運動工作。同年10月10日,中共山東省委在濟南郭店召開有各地黨組織負責人蔘加的擴大會議,會議根據“八七”會議精神,改組了省委,並調整了領導成員,王雲生當選為省委委員。
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壽光革命鬥爭形勢受到影響。縣委書記張玉山逝世前後,縣委組織有些鬆弛,黨的工作受到一定影響。王雲生受縣委委託,勇敢地承擔起領導壽光革命鬥爭的重擔,從事黨的重要活動。
1928年1月,中共山東省執委第二次會議在坊子召開,會上改選了執委常委,王雲生當選為省執委常委,負責農運工作。3月間,他奉命回壽光召開黨員代表會議,並被選為縣委書記。1930年,王雲生任縣委委員和青萊特委委員。1932年8月,調山東省委工作。1933年2月,由於團省特委書記陳衡舟叛變投敵,使省委、團省委機關均遭破壞。王雲生與省委書記任作民、組織部長嚮明一起被捕。1937年七七事變後,國民黨反動派迫於我黨“團結抗戰,一致對外”政策的壓力下,釋放了政治犯,王雲生才獲釋出獄回到了壽光。11月,他出席了縣委在牛頭鎮召開的擴大會議,組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魯東遊擊隊第八支隊。為了加強對武裝起義的領導,縣委成立了軍政委員會,王雲生被選為軍政委員會委員。牛頭鎮起義後,他任作戰科科長。
1938年3月,八支隊奉命東進,在昌邑瓦城與七支隊合編,王雲生任軍政委員會副主席兼軍法處處長。4月,王雲生參與指揮了解除原黃縣縣長王景宋的地方武裝,建立了膠東第一個抗日民主政權。12月,馬保三、張文通、王雲生等率領八支隊南下沂蒙,參與創建沂蒙山中樞根據地的鬥爭。1939年3月,王雲生任山東縱隊特務團政治委員。不久,又到第一支隊鐵路北工作團擴軍,後任山東縱隊農運部副部長,負責補充兵源、籌運物資,為部隊擴建做了大量工作。
1943年7月,王雲生出任壽光縣長。1945年10月,王雲生調任渤海區第三專署副專員,不久到華東黨校學習。1947年2月結業後,仍回第三專署任副專員。1948年1月,王雲生任清河專署專員。同年夏,渤海區黨委準備調他到渤海行署任副主任,並多次催他到職。他從革命鬥爭的實際需要出發,請求繼續留在對敵鬥爭第一線,渤海區黨委經研究同意了他的請求。
1950年5月,王雲生任淄博地委常委、專員公署專員。1952年12月,王雲生任山東軍區國防建築工程指揮部政治部主任。1955年10月,王雲生由部隊轉業地方,任山東移民墾荒局局長。後被選為中共山東省委委員,省人大代表,省政協委員。1956年9月,王雲生調任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黨組書記、省委監察委副書記等職。在“文化大革命”中,王雲生遭遇不公正對待。1972年9月18日,王雲生在上海病逝,終年68歲。1984年1月,中共山東省委作出給王雲山徹底平反昭雪的決定,並追認他為革命烈士。 [1] 

王雲生人物事蹟

積極推動壽光地區的革命事業
1928年1月下旬、中共山東省執委第二次會議在坊子召開,會上改選了執委常委,王雲生當選為省委常委,負責農運工作。在此期間,王雲生,歷盡艱險,活動於縣內外各地,奔波於黨的上下組織之間,為農民運動的勃發而辛勞。這時,張玉山已經病逝,壽光黨組織極需要有一個健全的縣委領導機構。為此,王雲生受上級黨之命回到壽光,與張文通等具體籌劃,於同年春,在崔家莊雙風小學召開了全縣黨員代表會議。會議運用投票方式改選了壽光支委,王雲生當選為縣委書記。從此,在王雲生領導下,縣委依靠廣大黨員,團結進步力量,發動農學組織,積極活動在壽北、瀰東及城南一帶,並開始清洗黨內投機分子,積極慎重地發展黨員,扭轉了壽光黨組織一度鬆散消沉的局面,使黨的工作步入了正軌,鬥爭形勢開始好轉。
這一年,軍閥混戰加劇,土匪應運櫱生;再加軍閥張宗昌聚斂無已,強行向人民羣眾增徵賦税徭役,人民生活更加困苦,這時,縣委領導的抗糧抗捐鬥爭繼續進行。3月,張宗昌駐壽光税官蔡子梅,派其親信劉文田駐王高鎮,強徵營業牌照税。搞得羣眾生計無存,民怨沸騰,都罵税狗子。雲生親自指揮了這次鬥爭,終於將劉文田擊斃於王高鎮的“匯通網莊”,一時震動壽光全境,貧苦農民人心大振,軍閥縣府恐慌不安,強徵捐税的活動大大收斂了,半年多未敢下鄉催糧要款。從此,壽光黨組織認識到人民羣眾的革命鬥爭,只有黨掌握武裝,才是革命勝利的唯一出路。自此壽光黨組織即轉入發展武裝的秘密準備工作。
不久,王雲生與王永周參加了王高鎮組織的民團隊伍。幾百人的民團隊員。在王雲生,王永周的具體組織領導下,持刀扛槍(全是當地的鳥槍),學武習藝,站崗放哨,準備時機成熟,發動武裝暴動。雖然因各種原因限制,未舉行暴動,但民團隊員們經過年餘的武裝訓練,大大提高了軍事素質,在後來八支隊武裝起義中,不少隊員成為抗日武裝部隊的骨幹。 [6] 

王雲生人物作品

王雲生:《一九二六年青島黨組織改建的情況》,中共青島市委黨史資料徵委會辦公室,青島市總工會工運史辦公室編,青島黨史資料 第2輯,,1985.12. [3] 

王雲生親友回憶

張法先:我從1924年就認識王雲生,知道他是共產黨的骨幹分子。入黨以後,我擔任黨內地下交通員,到各處傳送黨的文件和書信。那時擔任地下交通員很不容易,因為常到各處送信,很容易被地方軍閥察覺,王雲生就教我怎樣當交通員。他説:“當交通明來明去不行,這樣易為軍閥隊伍發現,會給黨造成損失。你要找一種職業作掩護,如挑着擔子到各校去賣紙、墨、筆、硯。也可化裝成討飯的、賣菜的、傳教的。這樣既可遮人耳目,又可搞點收入。”我照他的話去做,工作順利,沒出一次差子。
1942年10月,我被日寇擄至東北的北票煤礦,爾後乘機從下水道中逃出來,一路忍飢挨餓,歷經艱險回到壽光。當時我生活困難,心情難過,無依無靠,便找到王雲生同志,他見到我後十分親切。問了一下情況,對我的處境非常同情,就把我介紹到渤海軍區楊國夫司令那裏,繼續參加了抗日鬥爭。
1958年,我因體力不支辦理退休,當時家中人口多,住房有困難,王雲生聽説後和當地領導研究給安排了住房。 [4] 
參考資料
  • 1.    忠貞不渝——王雲生  .壽光市英烈網[引用日期2023-06-22]
  • 2.    陳登貴,林錦文主編,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人物傳略,中山大學出版社,1996,第261頁
  • 3.    中共青島市委黨史資料徵委會辦公室,青島市總工會工運史辦公室編,青島黨史資料 第2輯,,1985.12,第333頁
  • 4.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山東省壽光縣委員會,文史資料選輯  第1輯,政協山東省壽光縣委員會,1982.08,第29-35頁
  • 5.    《王雲生》,《壽光日報》2005年4月5日,第A02版
  • 6.    中共惠民地委黨史委惠民地區民政局編,浩氣長存  黨史人物、革命烈士傳記  第4輯,,,第82-8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