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消失的真實

鎖定
《消失的真實》是2022年3月中信出版集團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金觀濤 [1] 
中文名
消失的真實
作    者
金觀濤
出版時間
2022年3月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團
頁    數
408 頁
ISBN
9787521735611
定    價
88 元
裝    幀
精裝
副標題
現代社會的思想困境

消失的真實內容簡介

近年在新冠疫情的衝擊下,世界越發動盪,區域衝突加劇,經濟萎靡不振,迷茫與失序感充斥於公眾情緒中。經濟持續下行的壓力急需尋找出口,以致許多人似乎忘記了戰爭的教訓,心態倒退回19世紀,變為民族主義反全球化的擁躉。這個世界到底怎麼了?也許我們應該意識到,現實層面的危機與思想層面的困頓是一對孿生兄弟,其背後是現代社會價值基礎的混亂和人文精神的衰落。
何為人文精神的衰落?繁榮的物質文明,前所未有的科學革命使大量的知識、數據、信息湧動於普通現代人的日常生活,我們沉醉於虛擬體驗,寄希望於科技發展帶來秩序的革新和社會的持續繁榮,卻無法規避後真相時代的人心浮躁、意義喪失、真假不分。我們缺乏對現代科學的宏觀理解,虛浮於技術帶來的狂歡,放棄了思考,因此陷入無可避免的現代性危機。
為了迴應這一問題,本書提出了“真實性哲學”的概念,詳細剖解了20世紀的三場革命——全球化的興起、科學革命、哲學的語言學轉向,嘗試從歷史的角度分析技術發達的現代社會如何陷入了今天的困境,探索現代社會中科學和人文分離的本質。我們需要喚醒哲學思考,通過明確什麼是科學,確立科學的邊界,關照作為現代人真實的價值和意義,重塑 “真實心靈”,在此基礎上,明晰對理想現代社會的追求。 [1] 

消失的真實圖書目錄

序言:開放社會的理想 VII
導論:重建真實的心靈 001
第一編| 哲學的童年
第一章 超越突破和真實心靈 027
從一本暢銷書談起 027
哲學的轉向 034
傳統真實心靈:真善美的統一 040
認知理性的解放 046
第二章 現代真實心靈為什麼走向解體 051
現代真實心靈及其穩定性 051
啓蒙運動和“大分離”:理性主義的起源 056
經驗主義懷疑論:實然—應然、事實—價值 061
為什麼韋伯先知先覺 066
“哲學之死”及其迴光返照 070
第三章 20世紀對康德哲學的期待 074
公共性喪失和康德的“第三批判” 074
政治哲學基礎的改變:對自然法的再定位 076
新康德主義新儒學及其他 085
尋找重建現代真實心靈的方法 088
第四章 康德哲學的宏偉結構 093
康德哲學誕生的背景 093
“三大批判”的結構 097
哲學的“哥白尼革命” 101
為什麼康德能夠製造“曠世奇蹟” 106
第五章 先驗觀念論的錯誤和“康德猜想” 112
哲學的“語言學轉向”及其後果 112
形而上學“凍土層”的融解 115
數學等於邏輯? 120
“康德猜想”:數學符號真實和科學經驗真實同源 122
告別童年:從“康德猜想”再出發 127
第二編| 數學真實和科學真實
第一章 《幾何原本》之謎 135
如何證明“康德猜想” 135
科學的自相似性 137
神奇的武功秘籍 141
科學起源於數學真實 145
第二章 數學真實的顯現及其命運 150
數學真實的起源 150
不可測比線段的發現 154
柏拉圖的“理型”和數學真實 158
幾何學黃金時代和數理天文學 163
三個演變方向:形而上學、《幾何原本》和新柏拉圖主義 166
第三章 數學真實被想象成科學經驗真實 170
亞里士多德:第一個科學家 170
物理學和形而上學 173
幾何推理是否等同於三段論 178
種子與方舟:《幾何原本》和《大彙編》的飄零 183
第四章 牛頓力學:《幾何原本》示範的擴大 189
否定亞里士多德:數學真實的再一次興起 189
哥白尼的新理論系統 193
經典力學等於“微積分”加“日心説”加“望遠鏡”嗎 197
宇宙的公理化:《幾何原本》示範及其擴大 202
第五章 啓蒙運動:客觀世界的誕生 210
宇宙模型的改變:從鐘錶到粒子運動 210
真空研究和客觀存在的時空 213
新分類樹和還原論:化學基礎的發現 217
達爾文進化論:生物學的公理化 222
第六章 大道之隱 228
真實性哲學的十字路口 228
第五公理和非歐幾何 231
集合論和無窮研究 240
進一步的問題:“康德猜想”為什麼成立 243
第三編| “語言學轉向”陰影下的科學哲學
第一章 科學和形而上學的對立 249
科學哲學興起的歷史前提 249
從邏輯推出自然數的失敗 259
批判的理性主義興起 264
第二章 迷失在後現代主義的黑森林 268
科學史研究:“範式”的發現 273
證偽主義的修正及其他 278
科學哲學的“菲羅克忒忒斯之傷” 284
第三章 來自中國的研究 290
為什麼要回到20世紀80年代 290
客觀存在和受控觀察普遍可重複 296
全稱陳述不能確證嗎 299
受控實驗普遍可重複為真 304
通往數學真實之路 309
第四章 科學是什麼 313
為什麼現代科學起源於歐幾里得幾何學 313
再論科學發現的邏輯 318
證偽的背後 322
科學圖像中的不確定性 325
科學革命的終結 328
科學的增長:分形的形成和展開 331
第五章 橫跨經驗世界和符號世界的拱橋 335
被懸置的主體 335
因果性:對目的論和決定論的超越 338
自然規律和儀器同構 340
再論哲學的“哥白尼革命” 343
真實性哲學的方法論 347
後記 351

消失的真實作者簡介

金觀濤,生於1947年,現任中國美術學院南山講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高級名譽研究員。
主要著作有《系統的哲學》《歷史的巨鏡》《軸心文明與現代社會:探索大歷史的結構》。與劉青峯長期合作研究,合著代表作有《興盛與危機:論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開放中的變遷:再論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中國現代思想的起源:超穩定結構與中國政治文化的演變(第一卷)》《觀念史研究:中國現代重要政治術語的形成》《中國思想史十講(上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