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橋上橋

(陝西省渭南市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鎖定
橋上橋,又名赤水橋,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州區赤水鎮西的赤水河上,是渭南市臨渭區華州區的分界橋。據《三續華州志》記載,下橋始建於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竣工於清康熙六年(1667年)。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由於山洪暴發,下橋橋眼堵塞,遂於原橋之上建造上橋。 [1-3] 
橋上橋,為雙重石拱橋,東西走向,全由材質、尺寸和加工方式相同的灰白色花崗岩石條砌成。橋上橋長約70米,寬約5米,上下橋各9孔,號稱9孔18眼。橋孔大小基本相同,高3.09米,橫寬3.4米,上、下橋的橋柱、橋洞垂直對應。 [2-3]  橋上橋結構的獨特之處是它由上、下兩層相互對應的橋拱和橋面組成了“橋上橋”。 [1]  橋上橋對於研究當地歷史文化,經濟和社會有一定的科學價值。 [3] 
2013年5月3日,橋上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中文名
橋上橋
地理位置
陝西省渭南市華州區赤水鎮西的赤水河上
所處時代
清代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7-1442-3-740

橋上橋歷史沿革

橋上橋 橋上橋
據《三續華州志》記載,下橋始建於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竣工於清康熙六年(1667年)。
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由於山洪暴發,泥沙淤積,河牀增高,下橋橋眼堵塞,洪水橋上而過,淹沒良田,遂於原橋之上又砌石增高,另造一橋——上橋。百餘年間,下橋埋於河沙之中,後人知者甚少。
20世紀80年代初,當地農民在橋旁挖沙,將下橋挖出,呈現出橋上橋的景象。 [1]  [2-3] 

橋上橋建築特色

橋上橋,為雙重石拱橋,東西走向,全由材質、尺寸和加工方式相同的灰白色花崗岩石條砌成。橋上橋長約70米,寬約5米,橋高7.9米。 [5]  上下橋各9孔,號稱9孔18眼。橋孔大小基本相同,高3.09米,橫寬3.4米,上、下橋的橋柱、橋洞垂直對應。 [2-3] 
橋上橋結構的獨特之處是它由上、下兩層相互對應的橋拱和橋面組成了“橋上橋”。 [1] 
橋上橋 橋上橋

橋上橋文物遺存

橋上橋的上橋橋面兩側各砌有高一米左右的石質護欄,橋面南側欄外橋拱上方正中雕刻有六條石雕龍頭,形態各異,龍頭朝南,面向着上游南來的洪水;橋面北側對應有6條龍尾(龍尾僅存1條 [5]  ),指示着下游人渭的方向。 [1]  下橋拱頂頂部中間還雕刻有不同的花飾。 [5] 
橋上橋

橋上橋歷史文化

橋上橋名字由來

陝西省渭南市臨渭區華州區(原華縣)之間的界河名赤水河,東、西兩岸各有一座同名小鎮分屬兩地。數千年來,一直是陝西關中東去中原的關陝大道必經之地。 [1]  橋上橋的下橋始建於清初,後來由於中、上游經歷了百餘年的水土流失,下游淤積而使下橋橋眼壅塞,行洪不暢,常成水患,於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在下橋橋頂架設了上橋,顧名橋上橋。 [1] 

橋上橋年代考證

  • 明代赤水河上沒有石橋
橋上橋 橋上橋
曾任明參議的渭南籍人南軒寫有《赤水隈記》:“赤水界於渭、華之境,濱水而居者為東、西鎮,往稱膏腴。顧自嘉(靖)、隆(慶)中,奔流數薄,堡、墉漸圮,迤北尤沖決甚,壠變為沙汀。田日瘠而賦猶取,民殊苦之。縣令張棟乃籌費築堤,以通灌溉……”張棟於明萬曆年間任渭南縣令時築堤,文中沒有説到赤水河上有橋。
明萬曆三十年(1602年),北直隸人王九敍以進士接任渭南縣令,見到縣城西門外湭河上無橋,過往行人只能徒涉。遂於次年動工在沋水上“創以石橋”,並於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竣工。繼任的縣令楊所修又加長了橋身,從此行旅稱便,“益稱永賴,赤水宜仿為之”。可見沋水石橋建成後,赤水河上仍無石橋,因而才有“宜仿為之”的建議。
清代時華縣屬同州府轄區,清咸豐二年(1852年)版《同州府志•白公橋》也有“華州西灌水上昔無樑。順治庚子,諸生姚(樊)中傑等創”。
綜上所述,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以前,赤水河上沒有任何橋樑。 [1] 
  • 下橋始建於清初
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版《新續渭南縣誌•赤水橋》一欄:“順治庚子(十八年,即1660年)諸生李若蘭、樊中傑等十餘人創修(石橋),費不給。中丞白如梅捐千金,成於康熙丁未(1667年),號白公梁。”文中明確地指出這時所修的石橋是創修而不是重修;《三續華州志》也簡要地記敍了下橋是“自康熙丁未,中丞白公捐金創建”。
《續華州志》記載最詳:“有諸生李若蘭、渭上諸生樊中傑、姚文英,耆民王希龍……之屬。於順治庚子鳩工命匠,驅石含木,方次第以就大觀。則費尤慮其弗給也,中丞白公慨輸千金。命渭南縣丞孫公、州同知董公督理茸治。而梁告成於康熙丁未(六年,即1667年)。於是民僉曰白公梁。”這就是下橋的來歷。 [1] 
  • 上橋建於清道光年間
橋上橋 橋上橋
《新續渭南縣誌》記敍了下橋建成後,“至道光中百六十餘年。河身漸高,堤累決。壬辰(道光十二年,即1832年)郡侯張公稟於道憲,捐集多資。派武生梁清選、耆民馬聲遠督修。共九眼,旁設石欄”。《三續華州志》對修建上橋的原因敍述更詳:“至道光中百六十餘年,河身漸高,橋眼淤塞,水難暢流。以致堤岸累決,淹沒民田無數。赤水南北盡成澤國,居民苦之。壬辰,郡侯張公稟請道憲,捐資重修。砌石增高,兩邊添設護欄,以防車馬傾陷。自是河流復暢,堤岸籍無沖決。”從中可知:共有九孔的上橋建於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自此就有了橋上橋。架設上橋的原因既不是一場暴雨洪流堵塞的結果,更不是地震使下橋橋身下陷,而是經過160餘年的長期淤積,致使下橋橋眼壅塞,流水不暢,兩岸常因此遭受洪澇災害,後才架設了上橋。 [1] 

橋上橋掩埋之因

明中葉以後,人口增長加大了對耕地的需求。不合理的過度開墾帶來水土流失和洪澇災害增多。所以才有明嘉靖、隆慶以來的“奔流數薄”和萬曆年間修堤之舉。經歷了清初的康、乾時期,初步醫治了明末、清初戰亂和天災人禍帶來的創傷,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再次造成人口增加。由於平原地區人口過載,黃土塬區和基岩山地先後成了農耕開墾的目標。濫墾活動不僅破壞了原有的植被,加劇了水土流失,導致河流下游淤積速度日益加大。
自清康熙六年(1667年)下橋建成到道光十二年(1832年),由於河牀淤積,橋眼壅塞,水流不暢,以致於堤岸累決,洪澇成災,前後歷經了165年。下橋加上橋基的高度為4.5米,以完全壅塞計,平均每年的淤積速率為26.7毫米。上橋於道光年間建成後,“至鹹(豐)、同(治)間,山內開墾日甚,河身漸淤漸高,較堤反而隆起丈餘,故累致沖決。清同治八年(1869年),左宗棠委侯補知縣瞿良斌會同華、渭官紳,令民挖沙築堤,俾河水直達於渭”。現場勘查可知:上橋全高4米,橋面即在河堤上。自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算起,僅歷時37年,年均淤積速率達190毫米,超出前一段時期淤積速率的7倍。當時淤積速率增大的原因主要是由於“山內開墾日甚”,中、上游水土流失加劇,其結果是赤水河下游在清末已成懸河。 [1] 

橋上橋文物價值

橋上橋對於研究當地歷史文化,經濟和社會有一定的科學價值。 [3] 

橋上橋文物保護

1992年4月20日,橋上橋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列為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  重點保護區以橋為中心,南北各30米、東西各50米以內一;般保護區為重點保護區外延50米以內;建設控制地帶同一般保護區。
2013年5月3日,橋上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2019年11月1日,渭南市公安局華州分局交通管理大隊和渭南市華州區文化和旅遊局聯合發佈決定對橋上橋實行交通管制,禁止除二輪摩托車以外的機動車通行。交通管制時間:長期。 [6] 
2022年8月8日至2022年9月30日,渭南市華州區文物局對橋上僑進行了保護加固。

橋上橋旅遊信息

  • 地址
橋上橋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州區赤水鎮西的赤水河上。 [1] 
  • 交通
公交:乘坐渭南公交308路/渭華公交,到赤水櫻桃採摘園下車,步行1.6千米即到。
自駕:經渭南市東風大街,城北街,連共線可達橋上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