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楚王好細腰

鎖定
楚王好細腰,出自《墨子·兼愛中》的內容:“昔者楚靈王好士細腰,故靈王之臣皆以一飯為節,脅息然後帶,扶牆然後起”。對於位高權重的人物來説,提倡什麼,反對什麼,須謹慎行事,否則就會帶來嚴重後果。借事説理,説理透徹,給以人啓迪。
作品名稱
楚王好細腰
外文名
King of Chu preferred thin shape
作    者
墨子
創作年代
戰國時期
作品出處
墨子•兼愛中》
文學體裁
文言文

楚王好細腰原文

《墨子·兼愛中》:“昔者楚靈王好士細腰,故靈王之臣皆以一飯為節,脅息然後帶,扶牆然後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 [1] 

楚王好細腰註釋

昔:從前。
楚靈王:春秋中期楚國國君(在位11年)。
好:(hào)喜歡。
士:大臣。
故:所以。
之:的
皆:都。
以:用,用來
一飯:每天吃一頓飯。
節:限制,節制。
脅息:屏住呼吸。
帶:束帶。
比:等到,及至。
期:(jī)年:一週年。“期”表示一年(月)。
黧:(lí)黑:黑中帶黃的顏色。
色:面色;臉色。

楚王好細腰翻譯

漫畫《楚王好細腰》 漫畫《楚王好細腰》
從前,楚靈王喜歡男子有纖細的腰身,所以朝中的一班大臣,惟恐自己腰肥體胖,失去寵信,因而不敢多吃,每天都是吃一頓飯用來節制自己的腰身。(每天起牀後,整裝時)先屏住呼吸,然後把腰帶束緊,扶着牆壁站起來。等到第二年,滿朝文武官員臉色都是黑黃黑黃的了。

楚王好細腰啓示

借事説理,説理透徹,給以人啓迪。細腰既寫出了楚靈王的不良嗜好,也映照出了滿朝臣子的諂媚之態。

楚王好細腰典故一

楚王好細腰原文

“楚王好細腰”一事記載在眾多古籍中。其中,《戰國策》和《墨子》的描述得比較詳細,像一個原始的故事。《戰國策》楚一《威王問於莫敖子華》篇記錄了楚威王和大臣莫敖子華的一段對話。威王聽了莫敖子華對過去五位楚國名臣光輝事蹟的介紹,羨慕不已,慨嘆道,“當今人材斷層,那裏能找得到這樣的傑出人物呢”。於是莫敖子華講了如下的故事:“昔者先君靈王好小要,楚士約食,馮而能立,式而能起,食之可欲。忍而不入;死之可惡,就而不避。章聞之,其君好發者,其臣抉拾。君王直不好,若君王誠好賢,此五臣者,皆可得而致之。”

楚王好細腰譯文

從前,先帝楚靈王喜歡讀書人有纖細的腰身,楚國的士大夫們為了細腰,大家每天都只吃一頓飯,所以,餓得頭昏眼花,站都站不起來。坐在席子上的人要站起來,非要扶着牆壁不可,坐在馬車上的人要站起來,一定要借力於車軾。誰都想吃美味的食物,但人們都忍住了不吃,為了腰身纖細,即使餓死了也心甘情願。我又聽説,君王好射箭的,那他的臣子都佩戴扳指和臂衣。大王一直沒有特別的愛好,如果大王真心誠意喜歡賢人,引導大家都爭當賢人,楚國不難再岀現像五位前賢一樣的能臣。

楚王好細腰典故二

楚王好細腰原文

墨子兼愛(中)篇講了相同的故事,但另有 “晉文公好惡衣”和 “越王好勇士”兩個故事,強調説明同樣的道理。:“昔者晉文公好士之惡衣,故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韋以帶劍,練帛之冠,入以見於君,出以踐於朝。是其故何也,君説之,故臣為之也。昔者楚靈王好士細腰,故靈王之臣皆以一飯為節,脅息然後帶,扶牆然後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説之,故臣能之也。昔越王勾踐好士之勇,教訓其臣,和合之焚舟失火,試其士曰:‘越國之寶盡在此’。越王親自鼓其士而進之。士聞鼓音,破碎亂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餘。越王擊金而退之”。

楚王好細腰譯文

從前晉文公喜歡士人穿不好的衣服,所以文公的臣下都穿着母羊皮縫的裘,圍着牛皮帶來掛佩劍,頭戴熟絹作的帽子,(這身打扮)進可以參見君上,出可以往來朝廷。這是什麼緣故呢?因為君主喜歡這樣,所以臣下就這樣做。從前楚靈王喜歡細腰之人,所以靈王的臣下就吃一頓飯來節食,吸一口氣然後才繫上腰帶,扶着牆然後才站得起來。等到一年,朝廷之臣都(飢瘦得)面有黃黑之色。這是什麼緣故呢?因為君主喜歡這樣,所以臣下能做到這樣。從前越王勾踐喜愛士兵勇猛,訓練他的臣下時,先把他們集合起來,(然後)放火燒船,考驗他的將士説:“越國的財寶全在這船裏。”越王親自擂鼓,讓將士前進。將士聽到鼓聲,(爭先恐後),打亂了隊伍,蹈火而死的人,近臣達一百人有餘。越王於是鳴金讓他們退下。

楚王好細腰其他出處

在其他古籍中,“楚王好細腰”的陳述明顯地濃縮自《威王篇》或《兼愛篇》。
韓非子·二柄》的 “故越王好勇,而民多輕死。楚靈王好細腰,而國中多餓人”。
晏子春秋外篇(上)的 “越王好勇,其民輕死。楚靈王好細腰,其朝多餓死人”。
《尹文子》大道篇(上)的 “昔齊桓好衣紫,闔境不鬻異采。楚莊愛細腰,一國皆有飢色”。
管子七臣七主篇的 “夫楚王好細腰,而美人省食。吳王好劍,而國士輕死”。
《後漢書·馬廖傳》:“傳曰:‘吳王好劍客,百姓多創瘢;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
清·李漁《老星家戲改八字·窮皂隸陡發萬金》:“古語有云:‘楚王好細腰,宮中皆餓死。’只因刑廳所好在此,一時衙門大小都穿綢着絹起來。”
清·李漁《無聲戲》:“末後換了一個青年進士,是揚州人,極喜穿着。凡是各役中,衣帽齊整,模樣乾淨的,就看顧他,見了那襤褸齷齪的,不是罵,就是打。古語有云:楚王好細腰,宮中皆餓死。”
以上都類同於《墨子·兼愛篇》,已經不再敍述 “楚王好細腰”故事的細節,而是一句話輕輕帶過,不愁讀者不能理解。可見在寫作這些章節時,這個故事已經家喻户曉,無須多費筆墨,也就是説,這個故事已經成為人人皆知的典故。

楚王好細腰人物

楚靈王,本名圍,楚共王的次子,殺了侄兒楚郟敖之後自立,即位後改名熊虔。楚靈王偏愛細腰,楚靈王所好的細腰,並非是女人之腰,而是“士人”之腰,是男人們的腰。諺語“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中的楚王就是楚靈王。楚靈王三年(前538年),楚靈王率兵攻吳,捉住了慶封。有一次齊國晏嬰來訪,要他鑽門洞進來,晏子笑嘻嘻的説:“反正出使到狗國,就應該從狗洞進去嘛!”。另外“橘逾淮為枳”也是兩人鬥智的故事。
楚靈王窮奢極欲,楚靈王六年,造章華宮,又稱細腰宮;對外窮兵黷武,前531年,蔡靈侯至楚,楚靈王殺之,蔡國滅亡。楚靈王十一年(前530年),派兵圍徐,威脅吳國。此時史書載:“左史倚相趨過。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視之。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前529年楚國人民推翻了他的統治,靈王逃亡,隨從相繼離去,最後吊死郊外。靈王有二子熊祿(世子)、熊罷敵,都被蔡公熊棄疾殺死。

楚王好細腰作者

墨子 墨子
墨子(約前468-前376),名翟,一説魯陽人, 一説滕國人 。墨子是宋國貴族目夷的後代,生前擔任宋國大夫。他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墨子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創立了墨家學説,墨家在先秦時期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他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葬”、“節用”等觀點。以兼愛為核心,以節用、尚賢為支點。墨子在戰國時期創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在當時的百家爭鳴,有“非儒即墨”之稱。墨子死後,墨家分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鄧陵氏之墨三個學派。其弟子根據墨子生平事蹟的史料,收集其語錄彙總為《墨子》。
《墨子》 《墨子》
參考資料
  • 1.    吳兆基.中華寓言故事.北京:京華出版社,200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