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干語

鎖定
東干漢語(東干語:Хуэйзў йүян;俄語:Дунганский Язык)是東干族通用的漢語,是漢語陝甘方言在中國境外的特殊變體,主要融會了俄語詞彙,也融會阿拉伯語波斯語突厥語部分詞彙,近來由於和中國的交流增加了,也吸收了不少普通話詞彙。其中又可細分為甘肅方言陝西方言變體。其書面語以甘肅方言為基礎,另外在20世紀初,出現了大批東干語文學作品,亦成為其語言的語法規範。若一個操中原官話或蘭銀官話的陝西人或甘肅人遇上東干人,他們可輕易溝通,從中反映其方言的相似性。東干語不是獨立的語言,而是漢語的一個方言。
雖然東干漢語使用西裏爾字母拼寫,看起來更接近俄語等斯拉夫語言,但是東干語實際上仍然屬於漢語的一個方言。
中文名
東干漢語
外文名
Хуэйзў йүян
俄文名
Дунганский Язык
説    明
東干族使用的漢語
介    紹
漢語陝甘方言在境外的特殊變體
語    系
漢藏語系
語    族
漢語語族
語    種
漢語
系    屬
蘭銀官話中原官話
書寫系統
西裏爾字母

東干語東干語簡介

東干文字過去曾以阿拉伯字母拉丁字母書寫,但在蘇聯影響下,1954年後轉用西裏爾字母作為拼音文字,有學者形容這是“唯一以西里爾拼音的漢語方言”。若與中國方言相比,東干漢語發展全面:除了有自己的文學,亦有報紙及課本。
東干語 東干語
在詞彙上,他們仍保留清朝古老稱號。例:總統叫作“皇上”或“皇帝”(Хуангди‎),政府機關為“衙門”,警察為“衙役”,學校為“學堂”。同時,東干語吸收了大量來自俄語的藉詞,並對其進行修改後成為自己的獨有詞彙。
東干語只保留有三個聲調:原來漢語北方話陰平調和陽平調合並了成為同一個聲調。

東干語標準語音、正字法與外來詞

東干漢語、是以甘肅話為基礎建立和發展起來的。在這個發展過程中陝西話逐漸向甘肅話靠攏。特別是語音上,這種傾向十分明顯。 [1] 
東干漢語拼音文字方案的語音系統(即東干文)以甘肅話語音作為標準音 [2] 
東干漢文拼音文字(拉丁字母)正字法於1932年由第二次突厥學代表大會決議決定。 [3] 
東干漢文拼音文字(西裏爾字母)第一次正字法於1954年10月29日由蘇聯科學院吉爾基斯分院決議決定,第二次正字法於1956年由吉爾基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科學院決議決定(吉爾基斯即今吉爾吉斯斯坦)。 [4] 
東干漢語的詞彙雖説吸收和借入了比較多的外來詞,但這些詞的總量沒有超過東干漢語詞彙總量的15%;東干語雖在詞類、語序、句式上有不少變化,但都是不成系統的。 [5] 

東干語內部方言劃分

國內學術界一般將東干語劃分為陝西話和甘肅話兩種。陝西話多集中分佈在哈薩克斯坦境內,東干學者稱為“托克馬克東干羣體”。主要的東干農莊是馬三成(即營盤)、新渠(即紹爾秋別)。此外,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安集延等農莊的東干人也操陝西口音。甘肅話多集中在吉爾吉斯斯坦境內,東干學者稱為“比什凱克東干羣體”。主要農莊為騷葫蘆(阿列克桑德洛夫卡)、米糧川、米丘林及伊塞克湖附近的二道溝(伊爾得克)等。其中米糧川因東干文化保存較好,為國內東干學者主要研究對象。還有一些東干人聚居地陝西話和甘肅話同時存在。如哈薩克斯坦的阿拉木圖江布爾―提別,吉爾吉斯斯坦的比什凱克、托克馬克等。托克馬克的東干人分為“陝西坊”和“甘肅坊”,分別使用陝西話和甘肅話。 [6]  無論是操陝西話的東干人還是操甘肅話的東干人,均可互通。 [7] 
使用甘肅話的中亞東干人約為58%,使用陝西話的東干人約為42%。 [8] 
東干語的甘肅話,內部具有一定區別,保留了其原籍方言的語音和詞彙特色,其中比較常見的為河州話(來自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蓮花城話(來自甘肅省秦安縣)、張家川話(來自張家川回族自治縣)、蘭州話(來自甘肅省蘭州市)、平涼話(來自甘肅省平涼市)等。 [9-11]  東干語的陝西話,雖受到甘肅話的影響,但內部則基本統一。 [12] 
部分學者認為東干漢語應劃分為陝西話、甘肅話和新疆話三種。其中新疆話內部可細分為烏魯木齊話、 焉耆話、 伊犁話等。
東干研究學者海峯認為東干語與陝甘方言相比,已具了一定程度的變化,因此提出將東干語劃分為馬三成—托克馬克方言(下設馬三成話、托克馬克話) 米糧川—爾德克方言(下設米糧川話、爾德克話、加勒帕克丘拜話、扎倆瓦斯托克話)塔什干方言(下設東干馬哈倆話 )。
中亞東干語分佈圖 中亞東干語分佈圖

東干語與國內漢語方言分類對照

按照國內漢語方言分類,東干語可分為:
中原官話關中片(東干漢語陝西話
中原官話秦隴片(東干漢語甘肅話、一小部分陝西話)
中原官話隴中片(東干漢語甘肅話)
中原官話河州片(東干漢語甘肅話)
蘭銀官話金城片(東干漢語甘肅話)
蘭銀官話北疆片(東干漢語新疆話,有爭議,很多學者認為從新疆遷徙至中亞的東干人祖籍陝甘,應按祖籍劃分)
中原官話南疆片(東干漢語新疆話,指來自現新疆伊犁州直的東干人方言,有爭議,很多學者認為從新疆遷徙至中亞的東干人祖籍陝甘,應按祖籍劃分)
東干漢語的陝西話,主要是中原官話關中片,但因受甘肅話的影響,已與中國境內的中原官話關中片有一定的區別,如在關中片中發[ο]、[γ]音的韻母,在東干語陝西話中發和甘肅話一樣的[ə]音。 [12] 

東干語東干漢語字母表

阿拉伯字母版本(最早的版本)
ى ه ۋ و ن م ل ڴ گ ک ق ف غ ﻉ ﻅ ﻁ ڞ ﺽ ﺹ ش س ژ ز ر ﺫ د خ ﺡ چ ﺝ ث ﺕ پ ب ا
拉丁字母版本(1928年後出現的版本)
A a B b C c Ç ç D d E e Ə ə F f G g Ƣ ƣ I i J j Ь ь K k L l M m N n
Ŋ ŋ O o P p R r S s Ş ş T t U u V v W w X x Y y Z z Ƶ ƶ Ⱬ ⱬ
西裏爾字母版本(1954年開始使用)
А а Б б В в Г г Д д Е е Ё ё Ә ә Ж ж Җ җ З з И и Й й К к Л л
М м Н н Ң ң О о П п Р р С с Т т У у Ў ў Ү ү Ф ф Х х Ц ц Ч ч
Ш ш Щ щ Ъ ъ Ы ы Ь ь Э э Ю ю Я я
東干語發音實況
輔音
б p
в v
г k
д t
ж ʐ
җ ʈʂ/tɕ
з ts
й i̯
к kʰ
л l
м m
н n
ң ŋ
п pʰ
р r
с s
т tʰ
ф f
х x
ц tsʰ
ч ʈʂʰ/tɕʰ
ш ʂ
щ ɕ
ъ *
ь *
單元音
а ɑ
и i
ы ɨ
у uw
ў u
ү y
э e
ə ɛ
о ɔ
單元音+鼻音
ан ɑn(外來語使用)
ин in(外來語使用)
ын ɨn(外來語使用)
ун un(外來語使用)
үн yn
эн en(外來語使用)
эр er
он ɔn(外來語使用)
ай ɑj(外來語使用)
ау ɑw(外來語使用)
эй ej(外來語使用)
ый ɨj
уа wɑ [ʷɑ]
уә wɛ [ʷɛ]
уэ we [ʷe]
уэй wej [ʷej]
уй uj~wej [ʷej]
үә ɥɛ [ᶣɛ]
я jɛ [ʲɛ]
йи ji
ю ju [ʲu]
йү jy
е je [ʲe]
ё jœ [ʲœ]
雙元音+鼻音
ян jɛn [ʲɛn]
ён jœn [ʲœn]
уан wɑn [ʷɑn]
уон wɔn [ʷɔn]

東干語東干漢語翻譯

東干漢語翻譯領域包括: 生產工藝流程、公司管理、操作手冊、自然科學、藝術、民俗、體育、旅遊移民、留學、教材、各種證件、石油紡織、印染、造紙、航空、食品、環保、計算機、農牧業、音像製品、服裝類等各專業的東干文翻譯服務

東干語例句

東干語 東干語
本節右側的圖片上面是東干語,下面是俄語。上面的東干語寫作漢字是“蘇維埃聯邦的英雄Mansuzi Wan阿訇的博物館房子”,意思即“給蘇維埃聯邦英雄Mansuzi Wan阿訇建立的博物館”(Музей的意思是“博物館”)。
以下為東干語-漢字-俄語的例句及翻譯。注意:東干語的語法和詞彙和現代標準漢語還是有一定區別的。
東干漢語
漢語拼音
漢字
俄語翻譯
Нэхур ю йигә лохан лян лопәр.
Nàhuìr yǒu yíge lǎohàn lián lǎopōr.
那會兒有一個老漢連老婆兒。
Тогда(жили-)были старик со старухой.
Тана шули сангә нүзы.
Tāmen shōuliú sānge nǚzi.
他們收留三個女子。
Они растили трёх дочерей.
Ни зэ бә щё, Вә бу щин, ни зэ бә хун!
Nǐ zài bié xiào, Wǒ bú xìn, nǐ zài bié hǒng!
你再別笑!我不信,你再別哄!
Не улыбайся вновь, я не верю, не обманывай опять!
Ни зэ бә сы, хулюҗин, вәди нян щин!
Nǐ zài bié sī, húlíjīng, wǒde niàn xīn!
你再別撕,狐狸精,我的念心!
Не вырывай, лисица, мое любящее сердце!
Вә зэ бу на жә щин хуан ниди лын щё.
Wǒ zài bù ná rè xīn huàn nǐde lěng xiào.
我再不拿熱心換你的冷笑。
Я не обменяю горячее сердце на твою холодную улыбку.
Вә чин ни хуан хо щинчи. Зэ бә зо вә!
Wǒ qǐng nǐ huán hǎo xīngqì. Zài bié zhǎo wǒ!
我請你還好腥氣.再別找我!
Прошу тебя исправиться . Не ищи меня больше!
參考資料
  • 1.    林濤.《中亞回族陝西話研究》.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12
  • 2.    林濤,東干語與北京話及西北方言的比較, 《北方語言論叢》(2012),68頁
  • 3.    丁宏.《東干文化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9年5月:133
  • 4.    杜松壽.《拼音文字研究參考資料集刊:東干語拼音文字資料.第一本》.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9年:6-25
  • 5.    林濤,中亞東干語及其發展狀況,《北方語言論叢》(2011),28頁
  • 6.    林濤.《中亞東干語研究》.香港:香港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17-18
  • 7.    丁宏,東干語的走向,《回族研究》2007年第4期,45頁
  • 8.    尤素福·劉寶軍.《悲越天山》.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11年
  • 9.    林濤,東干語與北京話及西北方言的比較,《北方語言論叢》(2012),69頁
  • 10.    時雙成,西北師範大學東干族留學生語言學習情況調研報告,西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年
  • 11.    中亞東干人,生活異域百年的“甘肅鄉親”  .新華網.2015年12月10日[引用日期2018-01-22]
  • 12.    林濤.《中亞回族陝西話研究》.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11-12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