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和鄉

(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下轄鄉)

鎖定
東和鄉,隸屬於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地處互助土族自治縣東北部,東接東溝鄉,南通威遠鎮,西北連林川鄉,北靠達板山,距縣城12千米, [1]  區域總面積99.31平方千米。 [2] 
1949年,沿舊制設東和鄉。1983年,復設東和鄉。 [3]  截至2018年末,東和鄉户籍人口為17979人。 [2]  2019年,東和鄉下轄17個行政村。 [4] 
2018年,東和鄉有工業企業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4個。 [2] 
中文名
東和鄉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
地理位置
互助土族自治縣東北部
面    積
99.31 km²
下轄地區
17個行政村
電話區號
0972
郵政編碼
810599
氣候條件
高原大陸性氣候
車牌代碼
青·B
人    口
17979人 (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

東和鄉建置沿革

1949年,沿舊制設東和鄉。
1958年,併入沙塘川公社。
1961年,分設東和公社。
1983年,復設東和鄉。 [3] 

東和鄉行政區劃

2011年,東和鄉下轄宋家莊、黑莊、山城、魏家灘、新莊、麻吉、朱家台、大樺林、小樺林、李家莊、元山、克麻、袁家莊、大莊、尕寺加、姚家溝、柳樹溝17個行政村;有107個生產合作社。 [1] 
2019年,東和鄉下轄宋家莊村、大樺林村、小樺林村、黑莊村、克麻村、李家莊村、柳樹溝村、麻吉村、山城村、魏家灘村、新莊村、姚家溝村、元山村、袁家莊村、朱家台村、尕寺加村、大莊村17個行政村。 [4] 

東和鄉地理環境

東和鄉位置境域

東和鄉地處互助土族自治縣東北部,東接東溝鄉,南通威遠鎮,西北連林川鄉,北靠達板山,距縣城12千米, [1]  區域總面積99.31平方千米。 [2] 

東和鄉地形地貌

東和鄉境內大部分為高山、溝壑,地勢略為西高東低,海拔2600—4242米。 [1] 

東和鄉氣候

東和鄉晝夜温差大,氣候冷涼,年平均氣温2℃—3℃,無霜期60—110天;年降水量550毫米,且分佈不均勻,北部地區降雨量較多,南部地區降雨量較少;夏季冰雹災害嚴重,秋季有霜凍現象。 [1] 

東和鄉自然資源

東和鄉相木峽附近有豐富的石灰石資源;林木資源中,喬木以青楊、雲杉、圓柏、落葉松、樺樹為主;灌木以沙棘、沙柳為主;還盛產柴胡、大黃、赤芍、黃芪、黨蔘、薄荷、車前子、狼毒、麻黃、茵陳秦艽等中草藥;金雕、鷹、隼、馬雞、野雞、雪雞、石羊、貛豬、野狐、野兔等動物。 [1] 

東和鄉人口民族

2011年,東和鄉總人口17193人;以漢族為主,有藏、土、蒙古3個少數民族,佔17%。 [1] 
截至2018年末,東和鄉户籍人口為17979人。 [2] 

東和鄉經濟

東和鄉農業糧食作物以馬鈴薯為主,主要經濟作物有食用菌等,畜牧業以飼養仔豬、牛、羊為主。 [1] 
2011年,東和鄉可種植温棚達到818座;引進章丘大葱、大白菜、娃娃菜等蔬菜品種;創建了2個百畝示範點(麻吉村、山城村);建成全膜雙壟覆雨技術100畝示範點1個(尕寺加村);發展以食用菌為主的特色種植。2011年,東和鄉建立了1個良種仔豬繁育基地村,1個肉羊繁育基地村,1個肉牛繁育基地村。2011年,東和鄉有苗木種植户530户,種植面積1500畝。2011年,東和鄉主要工礦企業有互助特種水泥有限公司,工人8名;互助非金屬礦山,工人9人;金圓水泥廠礦山,工人23人;民運爆炸物品管理服務站,工人3人;互助金圓水泥有限公司,工人295人。 [1] 
2018年,東和鄉有工業企業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4個。 [2] 

東和鄉社會事業

東和鄉教育事業

2011年末,東和鄉有幼兒園3所,學前教育點16個。完全小學10所,中學1所,教學點6個,在校小學生1224人,中學生528人,教職工153人。 [1] 

東和鄉醫療衞生

2011年末,東和鄉有醫療機構18個,其中有中心衞生院1個、村級醫療機構17個;有牀位24張,在職職工26人,年門診量1.8萬人次;村衞生室年門診量1.78萬人次。 [1] 

東和鄉旅遊

油嘴灣生態文化景區,獨具特色的田園風光與鄉土文化相結合,吸引遊客前來打卡體驗。鄉村振興不僅扮靚了村子,更讓村民的日子紅火起來。 [5] 

東和鄉交通

東和鄉有威北公路穿鄉而過。

東和鄉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成立了東和鄉,取“東面和平”之意。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