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成吉思汗廟

鎖定
成吉思汗廟坐落在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烏蘭浩特市罕山之巔,成廟由蒙古族耐勒爾設計,1940年5月5日動工修建,1944年10月10日竣工。
該廟坐北朝南,正面呈“山”字型;融漢、蒙、藏三個民族建築風格。正殿當中有16根粗大的紅漆明柱,四周繪有反映成吉思汗業績的圖案,中央為2.8米高的成吉思汗銅像;兩偏殿陳列有元代的兵器,服裝,瓷器等複製品,山門到正殿有寬10米、長158米用花崗岩砌成的81級台階。
成吉思汗廟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6]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文名
成吉思汗廟
地理位置
興安盟烏蘭浩特市興安北大路82號 [5] 
開放時間
8:30-17:30 [5] 
景點級別
AAAA級
門票價格
20元(2014年)
佔地面積
6.8萬平方米
始建時間
1940年5月
級別批次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竣工時間
1944年10月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批准時間
2006年
時    代
民國
編    號
Ⅴ-37 
序號 
910

成吉思汗廟建築沿革

成吉思汗廟照片
成吉思汗廟照片(14張)
1940年(民國二十九年)春,一些蒙古族知識青年提出在王爺廟興建成吉思汗廟的提議,組建“成吉思汗廟籌建委員會”。據史料記載,凡居住在滿洲國境內的蒙古人,每人捐獻滿洲5角,捐款累積總額達到了100萬元滿洲幣。其間,成吉思汗廟籌建委員會的瑪尼巴達喇還率蒙古族畫家耐日勒圖等人,專程赴甘肅省興隆山成吉思汗“八寶室”訪問,並依其建築風格設計了藍圖;
1941年(民國三十年)5月5日,工程開工奠基;
1944年(民國三十三年)10月10日竣工;
文革期間遭破壞,1983年6月內蒙古自治區撥款修復,1987年7月完工;
1987年5月1日,內蒙古自治區重新整修了成吉思汗廟和罕山公園
2002年9月,香港華人工商促進會將投資2.2億元人民幣對成吉思汗祠廟進行全面擴建;
2006年05月25日,成吉思汗廟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1] 
2015年,成吉思汗廟景區獲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6] 

成吉思汗廟建築格局

成吉思汗廟融蒙、漢 、藏三個民族的建築風格於一體, 採取古代漢族建築中慣用的中軸對稱佈局手法,建築成吉思汗廟主體圓頂方身,綠帽白牆,具有典型的蒙、藏建築特色。廟殿由一個正殿、兩個偏殿和東西長廊構成,廟宇座北朝南,正面呈“山”形,方身圓頂。正殿圓頂前懸掛藍底長方形匾額,用蒙漢兩種文字簽寫着“成吉思汗廟”字樣。正殿和偏殿間分別有封閉的米長的連廊相通,廊頂亦各有3個小圓形尖頂,整體共有大小9個圓形尖頂,用綠色琉璃瓦鑲鋪。
寺廟東側設蒙古包,蒙古包前有馬廄一處,裏面飼養一匹象徵着成吉思汗遠征英姿的白色駿馬,稱之為“神馬”。 西側建有一棟東邊方型、西邊圓型、面積200餘平方米的房屋,恰與山頂廟宇相襯。順台階南下,有高10.8米的大山門,山門由並排三個硃紅色大門構成,距山門兩側30米處設東、西便門。東西偏殿陳列元代服飾、書簡、器皿。三座大殿天花板繪有蒙古古代圖案,大殿和走廊牆壁有成吉思汗箴言字畫與當代畫家思沁繪製的大型壁畫。
雕塑的成吉思汗青銅塑像屹立在大殿中央,北壁和東西兩側是由思沁等畫家創作的大型壁畫。正殿北壁畫了25個人物肖像,均為成吉思汗的文武重臣。東廳壁畫《統一長城南北》,表現了成吉思汗在統一長城南北後,把中原的桑織農工與北方的畜牧業交流融一,從而促進了南北經濟共同發展的業績。西廳壁畫《暢通東西方》 ,表現了成吉思汗在溝通東西方文化、工商業、交通等方面對世界的貢獻。東西走廊共有四幅壁畫,展示了成吉思汗的生平業績。

成吉思汗廟主要建築

成吉思汗廟正殿

正殿 正殿
成吉思汗廟從正面看去是“山”字型,中間是高大的正殿,“山”字中間是高28米的正殿,左右兩側連接着略小於正殿的兩個偏殿,廟殿共有大小九個尖頂,用綠色琉璃瓦銀製。正殿當中有十六根園大的紅漆明技,天花板結有古代圖案,整個大殿的地面全部用花紋地毯覆蓋着,在四白落地段牆襯托下,使整個大殿顯得雄偉壯麗。二米高的成吉思汗石膏塑像立在大殿的正中央。
正殿外面的園頂中央懸掛着一塊蘭色長方形匠額,匾額上用蒙漢兩種文字端端正正的寫着《成吉思汗廟》金黃色的大字。大殿周圍建有一米寬、一點五米高的石塊圍牆。南牆中央修有一座綠色琉璃瓦頂的高大山門、兩扇大門呈硃紅色,門上釘着金黃色蘑菇型大銅釘,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2] 

成吉思汗廟偏殿

偏殿 偏殿
正殿邊上的偏殿東西兩端是對稱的,高16.62米高,頂蓋皆圓形尖頂。東西兩偏殿分別塑有忽必烈汗、鐵木爾汗的塑像,兩偏殿內陳列有元代的兵器,服裝,瓷器等複製品。

成吉思汗廟展覽廳

展覽廳 展覽廳
寺廟左側建有一座別具一格的展覽廳,長13米,寬25米,它原是給守護此廟的喇嘛所建,後來被改建成了展覽廳。展覽廳內以詳盡的圖文資料記載了成吉思汗文韜武略、一統天下的蓋世雄才、歷史功績以及成吉思汗廟滄桑鉅變的歷程,同時還珍藏着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外賓來成吉思汗廟參觀所留的照片和珍貴題字。

成吉思汗廟箴言長廊

成吉思汗箴言長廊 成吉思汗箴言長廊
箴言是指勸告、勸誡、警示性的語言和提示。箴言長廊寬約4米,長近50多米。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戎馬一生,留下許多名言警句,涉及到政治、軍事、教育等諸多領域,經後人進行整理,收錄了55條1738字。到2002年時,以草、行、隸、篆、楷等字體將它鐫刻在這座長廊中,把這些閃爍着蒙古民族智慧光輝、有着深刻蒙元文化底藴的不朽箴言公開展出,供遊客們欣賞、品味。
長廊裏豎立幾十塊刻有成吉思汗箴言的大理石石碑,碑文內容為蒙漢文對照,書法字體多種。有“知自己之弊病問他人,而知之治國之失誤向賢者而學之”,“不要以金銀珠寶裝飾自身,而要以道德才能充實自己”,“能治家者即能治國,能率領十人作戰者可以委付以千人萬人,他就率領千人萬人作戰”,“只要你們兄弟互相幫助,彼此堅決支援,你們的敵人再強大也戰不勝你們”,“生為金玉之身不為學而治己者,乃枉費一生也;人雖聰明睿智其知識終有枯竭之時,如能勤學不輟尤為聰明”,“讀書的糊塗人終究要超過生來的聰明人”,“居民在平時應像牛犢般的馴順,戰時投入戰鬥應像撲向野禽的餓鷹”,“疾恨他人發家反而衝了自家的財神”,“説萬句空話莫如辦一件正事”等等。 [3] 

成吉思汗廟鎮遠神矛

鎮遠神矛蘇勒德 鎮遠神矛蘇勒德
在成吉思汗陵宮西南供奉着成吉思汗的軍徽——鎮遠神矛蘇勒德。"蘇勒德"是蒙古語,意為徽標。所以,蘇勒德就是成吉思汗的軍徽,就是所向披靡的戰旗,就是所向無敵的戰神。一次,成吉思汗與敵人征戰失利後,召集將士舉行了題為“軍心似鐵”的演講。講到黃昏時分,一道光亮劃破天空,落在地面,成吉思汗令三軍將領代取未成,便親手卸下赤色馬的雕花金鞍,取下紅纓金盔,跪在馬鞍上祈禱忠誠的心願,換來是的一隻光閃閃的鐵質矛落入他的手中。他令將領用黑公馬鬃作襯墊,用萬羊鮮血來祭祀,並説:“這就是民心、軍心、勝利的軍徽,就叫它“蘇勒定”吧”。

成吉思汗廟天驕雕塑

天驕雕塑 天驕雕塑
天驕雕塑體現的是成吉思汗橫刀躍馬於疆場上的雄姿,底座是以花崗岩為基礎,象徵成吉思汗堅不可摧的意志和雄心,雕塑上部以青銅鑄就,象徵成吉思汗金戈鐵馬的征戰歷程。
“神馬白駿”漢白玉雕塑:這匹受過成吉思汗封禪的並非一般的乘騎,相傳是玉皇大帝天馬神駿的化身,成吉思汗把其視為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驍勇直前、吉祥如意的象徵。

成吉思汗廟天驕金像

天驕金像 天驕金像
成吉思汗全身坐姿貼金雕塑像,全高2.8米,重2.6噸,是由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時宜教授創作,北京機電研究學院研究所承擔鑄造的,從整體形態上突出顯示了成吉思汗威武、剛烈、深沉、智慧、文武兼備於一身的一代天驕的英姿。成吉思汗的四位皇后雕塑(確切地説應該是六位皇后,還有畫中未包括的古兒別速、合答安),這四位皇后是孛兒貼、忽蘭、也遂、也速幹。
成吉思汗的四個兒子塑像:殿內四個塑像由西向東,分別是長子朮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窩闊台、四子拖雷。他們都是孛兒貼皇后所生。

成吉思汗廟旅遊參考

成吉思汗廟位置

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興安北大路82號。

成吉思汗廟交通

外部交通:乘飛機或火車到烏蘭浩特市,再轉乘去景區的汽車即到。
內部交通:成吉思汗廟位於烏蘭浩特市的北山公園內,無論是在汽車站或在火車站均可乘坐1路或2路公交車抵達。 [4] 

成吉思汗廟門票

20元(2015年2月)

成吉思汗廟最佳時間

位於大興安嶺山脈的中段,科爾沁草原腹地,屬於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這裏四季分明、雨熱同期,年平均氣温僅為4-6℃。最佳出遊時間在夏季。
參考資料